折叠床的床体软饰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0379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床的床体软饰面结构,包括床架,所述床架的底部边沿分别固定有灯带,所述床架的底部边沿、位于灯带的内侧设有走线管,所述走线管的顶部与床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走线管的外侧侧壁与走线管的顶部之间为卡合固定。从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折叠床的床体软饰面结构,通过走线管的设置,便于折叠床的用电设备的走线,避免折叠床的用电设备的电线缠绕。

The soft veneer structure of the bed body of a folding be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oft facing structure of a bed body of a folding bed, including a bedside frame, which is fixed with a lamp belt at the bottom edge of the bed. The bottom edge of the bed frame and the inner side of the lamp belt are provided with a line walking tube. The top of the line pipe is fixed to the bottom of the bed frame, and the lateral wall and the line of the line pipe are on the line. The top of the tube is stuck and fixed. From the above structure, the soft veneer structure of the bed body of the utility model, through the setting of the line pipe, is convenient for the walking line of the electric equipment of the folding bed, and avoids the wire winding of the electric equipment of the folding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床的床体软饰面结构
本技术涉及折叠床的
,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床的床体软饰面结构。
技术介绍
折叠床,是一种利用关节原理设计,通过各种折叠结构可以进行折叠的床体。起初是为了方便收纳、周转输送和节省体积空间、存放方便而设计的;目前的折叠床从使用目的的角度出发有两种设计理念,一种仍然是为了方便收纳,而另一种则是为了躺卧舒适。目前,市面上的折叠床基本上都是为了方便收纳进行设计制造的。但是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睡眠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市面上也出现了为了躺卧舒适而设计的折叠床。这类折叠床即使折叠之后其体积仍不能明显缩小,而是根据人体的关节部位行折叠设计,从而使得床架结构符合人体工程学。这种不是出于方便收纳目的的折叠床,需要在上面放置床垫才能有较佳的体验。但是由于床垫只是放置于折叠床的床体上,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床体的折叠动作会使床垫放生滑移,导致体验效果不佳。而如果在床体与床垫接触面设有防滑结构,则会影响床体的美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折叠床的床体软饰面结构,通过防滑面和装饰面的设置,在保证折叠床床体放置的床垫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滑移的前提下,从四周观察放置有床垫的床体的时候,提高了床体的美感;装饰面设于装饰体的顶面、外侧面和底面,从而及时放置于床体上的床垫略小于床体,也能从视觉上保证床体的美感;通过在防滑面上设有凸起,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床体与床垫的防滑性能;凸起的顶面为向上凸起的弧面,并且凸起顶部与防滑面之间的距离在0.3~0.5厘米之间,进一步保证防滑面的防滑效果的前提下,避免对床垫造成损坏;防滑面的面积大于床体顶面面积的80%,从而保证了床体与床垫的防滑性能。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折叠床的床体软饰面结构,包括床体,所述床体包括中部的主体以及围设于主体四周的装饰体,所述主体和装饰体分别与折叠床的床架固定,所述主体和装饰体的材质均为柔性材质;所述主体的上表面固定有防滑面,所述装饰体的表面固定有装饰面,所述主体的外侧面与装饰体的内侧面贴合。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装饰面设于装饰体的顶面、外侧面和底面。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防滑面的顶面设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起均匀分布于防滑面的顶面。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凸起的顶面为向上凸起的弧面。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凸起顶部与防滑面之间的距离在0.3~0.5厘米之间。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凸起的材质为橡胶。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防滑面的面积大于床体顶面面积的80%。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防滑面外表面的摩擦系数大于装饰面外表面的摩擦系数。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主体和装饰体的材质均为聚氨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本技术的折叠床的床体软饰面结构,通过防滑面和装饰面的设置,在保证折叠床床体放置的床垫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滑移的前提下,从四周观察放置有床垫的床体的时候,提高了床体的美感。第二、本技术的折叠床的床体软饰面结构,装饰面设于装饰体的顶面、外侧面和底面,从而及时放置于床体上的床垫略小于床体,也能从视觉上保证床体的美感。第三、本技术的折叠床的床体软饰面结构,通过在防滑面上设有凸起,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床体与床垫的防滑性能。第四、本技术的折叠床的床体软饰面结构,凸起的顶面为向上凸起的弧面,并且凸起顶部与防滑面之间的距离在0.3~0.5厘米之间,进一步保证防滑面的防滑效果的前提下,避免对床垫造成损坏。第五、本技术的折叠床的床体软饰面结构,防滑面的面积大于床体顶面面积的80%,从而保证了床体与床垫的防滑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可知,本技术包括床体1,所述床体1包括中部的主体3以及围设于主体3四周的装饰体2,所述主体3和装饰体2分别与折叠床的床架固定,所述主体3和装饰体2的材质均为柔性材质;所述主体3的上表面固定有防滑面5,所述装饰体2的表面固定有装饰面4,所述主体3的外侧面与装饰体2的内侧面贴合;所述装饰面4设于装饰体2的顶面、外侧面和底面;所述防滑面5的顶面设有多个凸起6,所述凸起6均匀分布于防滑面5的顶面;所述凸起6的顶面为向上凸起的弧面;所述凸起6顶部与防滑面5之间的距离在0.3~0.5厘米之间;所述凸起6的材质为橡胶;所述防滑面5的面积大于床体1顶面;所述主体3和装饰体2的材质均为聚氨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折叠床的床体软饰面结构,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包括中部的主体(3)以及围设于主体(3)四周的装饰体(2),所述主体(3)和装饰体(2)分别与折叠床的床架固定,所述主体(3)和装饰体(2)的材质均为柔性材质;所述主体(3)的上表面固定有防滑面(5),所述装饰体(2)的表面固定有装饰面(4),所述主体(3)的外侧面与装饰体(2)的内侧面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折叠床的床体软饰面结构,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包括中部的主体(3)以及围设于主体(3)四周的装饰体(2),所述主体(3)和装饰体(2)分别与折叠床的床架固定,所述主体(3)和装饰体(2)的材质均为柔性材质;所述主体(3)的上表面固定有防滑面(5),所述装饰体(2)的表面固定有装饰面(4),所述主体(3)的外侧面与装饰体(2)的内侧面贴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床的床体软饰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面(4)设于装饰体(2)的顶面、外侧面和底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床的床体软饰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面(5)的顶面设有多个凸起(6),所述凸起(6)均匀分布于防滑面(5)的顶面。4.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卧尔康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