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顶绿色智能温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0240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温室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屋顶绿色智能温室,包括底板,底板下设有安装脚,底板四条边均转动连接有立板,四块立板组成一个温室棚体,每个立板中心位置均转动连接有伸缩气缸,伸缩气缸远离立板的一端均转动连接在底板上,每块立板内侧竖直方向均匀设有若干条第一置放架组,第一置放架的端部为U形结构,U形结构内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种植盆,底板上设有若干第二置放架,第二置放架上均设有第二种植盆,棚体外侧设有感应模块,棚体内设有PLC控制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减轻屋顶的承载负荷,有效避免强风和温差对植株的破坏,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方便日常的养护,同时也提高了观赏价值。

A green roof green hous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intelligent greenhouse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a roof green intelligent greenhouse, including a bottom plate, an installation foot under the bottom plate, a vertical plate with four sides of the bottom plate, and a greenhouse body composed of four vertical plates, and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each vertical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 telescopic cylinder, and the telescopic cylinder is far from the vertical plate. One end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plate. A number of first placement groups are arranged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of each vertical plate. The end of the first placement frame is U shaped. The first planting basin is connected through the rotating shaft in the U shaped structure. There are a number of second placement frames on the floor and second planting basins on the second placing shelves. The side is equipped with an induction module, and a PLC control box is arranged inside the shed. The utility model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load load of the roof, effectively avoids the destruction of the strong wind and temperature difference to the plant, improves the space utilization rate, convenient to the daily maintenance, and also improves the ornamental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屋顶绿色智能温室
本技术涉及智能温室
,尤其涉及一种屋顶绿色智能温室。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由于大面积的建筑,使得城市绿化越来越少,随着城市人口以及汽车的增多,城市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严重威胁到城市生活质量,人所居住的生活环境出现不尽人意的情况,比如,夏季城区高温,热岛效应严重,空气质量下降,尘埃增多,噪音加大,为了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增大城市绿化面积,合理利用空间,可在屋顶种植绿植,是一种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和提高空气质量的有效方法,屋顶种植的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同时,屋顶上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时,可增加城市空气中的水分,缓解热岛效应,并且增大城市绿化的同时,也降低的噪音,增加了观赏性,提高了屋顶空间的利用率,但是,由于屋顶的承载力有限,传统栽培基质会增加房顶重量,日常管护困难,难以普及,屋顶的风大,一是会使植物蒸腾和栽培基质的水分蒸发加快,易造成植物枯死,遇到大风时,如不及时加以保护,植物很容易出现折断和倒伏的现象,另外,屋顶温差较大,养护要求高,为了适应夏冬季节的变化,温室是最好的选择,但传统的温室又失去屋顶绿化的诸多功能,降低了观赏性和实用性,达不到屋顶绿化的要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屋顶绿色智能温室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屋顶种植绿植受到强风和温差以及蒸腾严重,维护保养困难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屋顶绿色智能温室。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屋顶绿色智能温室,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为矩形结构,所述底板下设有安装脚,所述底板四条边均转动连接有立板,四块立板组成一个棚体,所述底板上并位于每块立板内侧均设有限位板,每个所述立板中心位置均转动连接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远离所述立板的一端均转动连接在底板上,每块所述立板内侧竖直方向均匀设有若干条第一置放架组,所述第一置放架的端部为U形结构,U形结构内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种植盆,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第二置放架,所述第二置放架上均设有第二种植盆,所述第一种植盆和所述第二种植盆底部均设有通水软管,每个所述通水软管上均设有调节水阀,所述棚体外侧设有感应模块,棚体内设有PLC控制箱。优选的,所述感应模块包括温度感应模块、湿度感应模块、风力风向感应模块,所述温度感应模块、湿度感应模块、风力风向感应模块均通过线束与所述PLC控制箱相连。优选的,四个所述伸缩气缸上均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均与所述PLC控制箱相连。优选的,每根所述通水软管均与自来水管相连。优选的,位于所述立板中间位置排列的第一置放架组,其第一置放架长度自下而上依次递减,对应的第一种植盆内种植的植株高度依次减小,位于所述立板两侧位置排列的第一置放架组,其第一置放架的长度相同,且对应的第一种植盆内的植株以及所述第二种植盆内的植株高度相同。优选的,若干所述第一种植盆和若干所述第二种植盆底部均设有海绵体,所述海绵体与所述通水软管相连通,所述海绵体上铺设有一层栽培基质,所述栽培基质内设有固定网,所述栽培基质上表面铺设有地膜,所述地膜上设有若干通孔,植株栽植在所述栽培基质上。优选的,四块所述立板边缘均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为空心结构的橡胶垫。优选的,四块所述立板上均设有若干透明玻璃。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透气孔。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屋顶绿色智能温室,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有效减轻屋顶的承载负荷,并且可通过感应模块检测到外部环境变化,并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对房顶植物进行采取保护措施,有效避免强风和温差对植株的破坏,温室棚体可根据外部环境变化进行展开或闭合,在保护植株的同时也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方便日常的养护,同时也提高了观赏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屋顶绿色智能温室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A1-A1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的A2-A2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第一种植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3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屋顶绿色智能温室的控制框架示意图。图中:图中:底板1、立板2、第一置放架3、第一种植盆4、第二置放架5、第二种植盆6、安装脚7、伸缩气缸8、密封垫9、海绵体10、栽培基质11、固定网12、地膜13、转轴14、通水软管15、调节水阀16、限位板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6,一种屋顶绿色智能温室,包括底板1,底板1为矩形结构,底板1下设有安装脚7,安装脚7方便将底板1固定在房顶上,底板1上设有若干透气孔,透气孔实现密封的温室棚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底板1的四条边均转动连接有立板2,四块立板2组成一个温室棚体,底板1上并位于每块立板2内侧均设有限位板17,限位板17限制立板2的转动位置,每个立板2中心位置均转动连接有伸缩气缸8,伸缩气缸8远离立板2的一端均转动连接在底板1上,四个伸缩气缸8上均设有电磁阀,电磁阀均与PLC控制箱相连,伸缩气缸8实现了立板2转动,从而实现了温室棚体的展开和闭合,展开后的温室棚体方便日常的养护,四块立板2边缘均设有密封垫9,密封垫9为空心结构的橡胶垫,密封垫9有效确保相邻两块立板2连接处的密封性,四块立板2上均设有若干透明玻璃,透明玻璃一是方便植株进行光合作用,二是提高其观赏性。每块立板2内侧竖直方向均匀设有若干条第一置放架3组,第一置放架3的端部为U形结构,U形结构内通过转轴14转动连接有第一种植盆4,底板1上设有若干第二置放架5,第二置放架5上均设有第二种植盆6,位于立板2中间位置排列的第一置放架3组,其第一置放架3长度自下而上依次递减,对应的第一种植盆4内种植的植株高度依次减小,位于立板2两侧位置排列的第一置放架3组,其第一置放架3的长度相同,且对应的第一种植盆4内的植株以及第二种植盆6内的植株高度相同,这样排列,可使植株之间不会相互影响。第一种植盆4和第二种植盆6底部均设有通水软管15,每个通水软管15上均设有调节水阀16,调节水阀16有效调节供水量,每根通水软管15均与自来水管相连,若干第一种植盆4和若干第二种植盆6底部均设有海绵体10,海绵体10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输水功能,为植株提供蒸腾用水,海绵体10与通水软管15相连通,海绵体10上铺设有一层栽培基质11,栽培基质11内设有固定网12,固定网12增加植株的牢固性,栽培基质11上表面铺设有地膜13,地膜13上设有若干通孔,地膜13有效减少栽培基质11的水分蒸发,植株栽植在栽培基质11上。温室棚体外侧设有感应模块,棚体内设有PLC控制箱,感应模块包括温度感应模块、湿度感应模块、风力风向感应模块,温度感应模块、湿度感应模块、风力风向感应模块均通过线束与PLC控制箱相连,感应模块有效检测外部环境变化,再通过PLC控制箱控制伸缩气缸8上相应的电磁阀来实现温室棚体的展开和闭合,在每块立板2展开或收起过程中,第一种植盆4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始终保持竖直状态,而不会因展开或合拢使第一种植盆4翻倒,风力风向感应模块可以检测到风力大小超过设定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屋顶绿色智能温室,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为矩形结构,所述底板(1)下设有安装脚(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四条边均转动连接有立板(2),四块立板(2)组成一个温室棚体,所述底板(1)上并位于每块立板(2)内侧均设有限位板(17),每个所述立板(2)中心位置均转动连接有伸缩气缸(8),所述伸缩气缸(8)远离所述立板(2)的一端均转动连接在底板(1)上,每块所述立板(2)内侧竖直方向均匀设有若干条第一置放架(3)组,所述第一置放架(3)的端部为U形结构,U形结构内通过转轴(14)转动连接有第一种植盆(4),所述底板(1)上设有若干第二置放架(5),所述第二置放架(5)上均设有第二种植盆(6),所述第一种植盆(4)和所述第二种植盆(6)底部均设有通水软管(15),每个所述通水软管(15)上均设有调节水阀(16),所述温室棚体外侧设有感应模块,棚体内设有PLC控制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顶绿色智能温室,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为矩形结构,所述底板(1)下设有安装脚(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四条边均转动连接有立板(2),四块立板(2)组成一个温室棚体,所述底板(1)上并位于每块立板(2)内侧均设有限位板(17),每个所述立板(2)中心位置均转动连接有伸缩气缸(8),所述伸缩气缸(8)远离所述立板(2)的一端均转动连接在底板(1)上,每块所述立板(2)内侧竖直方向均匀设有若干条第一置放架(3)组,所述第一置放架(3)的端部为U形结构,U形结构内通过转轴(14)转动连接有第一种植盆(4),所述底板(1)上设有若干第二置放架(5),所述第二置放架(5)上均设有第二种植盆(6),所述第一种植盆(4)和所述第二种植盆(6)底部均设有通水软管(15),每个所述通水软管(15)上均设有调节水阀(16),所述温室棚体外侧设有感应模块,棚体内设有PLC控制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绿色智能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块包括温度感应模块、湿度感应模块、风力风向感应模块,所述温度感应模块、湿度感应模块、风力风向感应模块均通过线束与所述PLC控制箱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绿色智能温室,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伸缩气缸(8)上均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均与所述PLC控制箱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丹李锋马菁陈学东张建华海云瑞马聪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