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射式超短焦投影光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49586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射式超短焦投影光学系统,其从投射面到DMD芯片依次设置有:第一透镜组,第二透镜组,第三透镜组;第一透镜组相对DMD芯片固定不动,其光焦度为负;第一透镜组包含沿投射面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第二透镜组相对DMD芯片可前后移动,其光焦度为正;第二透镜组包含沿投射面依次设置的第五透镜;第三透镜组相对DMD芯片固定不动,第三透镜组的光焦度为正;第三透镜组包含沿投射面依次设置的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光阑、第八透镜、第九透镜和第十透镜。本发明专利技术投射比大,实现了0.4以下投射比。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非远心架构,与镜头搭配的照明系统无须使用棱镜,极大的降低了成本。

A refracted ultra short focal projection optical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efracting ultra short focal projection optical system, which is arranged in sequence from the projection surface to the DMD chip: the first lens group, the second lens group and the third lens group; the first lens group is fixed to the DMD chip, and the light focal degree is negative; the first lens group contains the first lens and second which are arranged along the projecting surface. Lens, third lens and fourth lens; second lens group relative to DMD chip can move forward and backward, its light focal degree is positive; second lens group contains fifth lens along the projective surface; third lens group is fixed relative to DMD chip, and the light focal degree of the third lens group is positive; the third lens group is set in turn along the projective surface. The sixth lens, the seventh lens, the diaphragm, the eighth lens, the ninth lens and the tenth lens. The invention has a large projection ratio and achieves a projection ratio of less than 0.4. The invention uses a non remote core structure, and the lighting system matched with the lens does not need to use prisms, thereby greatly reducing th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射式超短焦投影光学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投影技术里的光学系统,尤其是一种折射式超短焦投影光学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投影技术的发展,超短焦投影镜头已经广泛被应用于激光电视以及高亮度投影机上。目前市场上的超短焦投影镜头存在如下缺点:1.采用折射式结构,投射比在0.45以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超短焦投影镜头,投射比小于等于0.4才符合超短焦的定义。2.采用折反射混合式超短焦镜头,反射镜加工难度高,对面型的要求极为严苛,周边画质通常不好;3.采用折反射混合式超短焦镜头,工作距离变化时,畸变变化剧烈,这种镜头的工作距离往往比较短,当投射画面要求300寸以上时,这种镜头已经无法使用。4.采用折反射混合式超短焦镜头,由于大口径玻璃非球面制造成本高,往往采用较多的大口径塑胶非球面替代玻璃非球面,导致镜头在高温状态下解像变差。5、市场上的折射式超短焦镜头和折反射混合式的超短焦镜头通常采用远心架构,镜头与照明芯片之前必须采用棱镜,棱镜的价格昂贵,导致投影机的价格也是居高不下。因此,本专利技术正是基于以上的不足而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高分辨率,投射比小于等于0.4、低成本、可批量生产的折射式超短焦投影光学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折射式超短焦投影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从投射面到DMD芯片依次设置有:第一透镜组,第二透镜组,第三透镜组;所述第一透镜组相对DMD芯片固定不动,第一透镜组的光焦度为负;所述第一透镜组包含沿投射面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组相对DMD芯片可前后移动,第二透镜组的光焦度为正;所述第二透镜组包含沿投射面依次设置的第五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组相对DMD芯片固定不动,第三透镜组的光焦度为正;所述第三透镜组包含沿投射面依次设置的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光阑、第八透镜、第九透镜和第十透镜。如上所述的一种折射式超短焦投影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的光焦度为负,两面弯向DMD新片,所述第二透镜的光焦度为负,两面弯向DMD芯片,所述第三透镜的光焦度为负,两面背向DMD芯片,所述第四透镜的光焦度为正,所述第五透镜的光焦度为正,所述第六透镜的光焦度为负,所述第七透镜的光焦度为正,所述第八透镜的光焦度为正,所述第九透镜的光焦度为负,所述第十透镜的光焦度为正,所述光阑位于第七透镜与第八透镜之间。如上所述的一种折射式超短焦投影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组的光焦为负,光焦度满足:-0.11<φ100<-0.1;第二透镜组的光焦度为正,光焦度满足:0.03<φ200<0.035;第三透镜组的光焦度为正,光焦度满足:0.031<φ300<0.035。如上所述的一种折射式超短焦投影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第六透镜的光焦度满足:0.062<φ6<0.065,第七透镜光焦度满足:0.042<φ7<0.045,第八透镜光焦度满足:0.042<φ8<0.045,第九透镜光焦度满足:-0.12<φ9<-0.1,第十透镜光焦度满足:0.07<φ9<0.09,光阑位于第七透镜第八透镜之间。如上所述的一种折射式超短焦投影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第四透镜第二面与DMD芯片的距离L、第一透镜的第一面与DMD芯片的距离L′满足:0.6<L/L′<0.7,第一透镜的光焦度满足:-0.04<Φ1<0.035,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的光焦度满足:-0.002<Φ3+Φ4<-0.001。如上所述的一种折射式超短焦投影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透镜与所述第九透镜、所述第九透镜与所述第十透镜通过光学胶水粘合,组成三胶合透镜组。如上所述的一种折射式超短焦投影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为塑胶非球面镜片,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T5>10mm。如上所述的一种折射式超短焦投影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的非球面的表面形状满足以下方程:在公式中,参数c为半径所对应的曲率,y为径向坐标其单位和透镜长度单位相同,k为圆锥二次曲线系数;当k系数小于-1时,透镜的面形曲线为双曲线,当k系数等于-1时,透镜的面形曲线为抛物线;当k系数介于-1到0之间时,透镜的面形曲线为椭圆,当k系数等于0时,透镜的面形曲线为圆形,当k系数大于0时,透镜的面形曲线为扁圆形;a1至a8分别表示各径向坐标所对应的非球面系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折射式超短焦投影光学系统,达到了如下效果:1、本专利技术投射比大,实现了0.4以下投射比。2、本专利技术使用非远心架构,与镜头搭配的照明系统无须使用棱镜,极大的降低了成本。3、本专利技术实现了从55寸到500寸超大投射范围,并且可保持图像清晰度不变化。4、本专利技术使用了较多的塑胶非球面,搭配照明系统使用时可实现高温不跑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示意图;附图说明:100、第一透镜组;200、第二透镜组;300、第三透镜组;400、DMD芯片;1、第一透镜;2、第二透镜;3、第三透镜;4、第四透镜;5、第五透镜;6、第六透镜;7、第七透镜;8、第八透镜;9、第九透镜;10、第十透镜;11、光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折射式超短焦投影光学系统,其从投射面500到DMD芯片400依次设置有:第一透镜组100、第二透镜组200、第三透镜组300;所述第一透镜组相对DMD芯片400固定不动,第一透镜组的光焦度为负;所述第一透镜组包含沿投射面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和第四透镜4。所述第二透镜组相对DMD芯片400可前后移动,第二透镜组的光焦度为正;所述第二透镜组包含沿投射面依次设置的第五透镜5。所述第三透镜组相对DMD芯片400固定不动,第三透镜组的光焦度为正;所述第三透镜组包含沿投射面依次设置的第六透镜6、第七透镜7、光阑11、第八透镜8、第九透镜9和第十透镜10。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1的光焦度为负,两面弯向DMD芯片400,所述第二透镜2的光焦度为负,两面弯向DMD芯片400,所述第三透镜3的光焦度为负,两面背向DMD芯片400,所述第四透镜4的光焦度为正,所述第五透镜5的光焦度为正,所述第六透镜6的光焦度为负,所述第七透镜7的光焦度为正,所述第八透镜8的光焦度为正,所述第九透镜9的光焦度为负,所述第十透镜10的光焦度为正,所述光阑11位于第七透镜7与第八透镜8之间。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的光焦为负,光焦度满足:-0.11<φ100<-0.1;第二透镜组的光焦度为正,光焦度满足:0.03<φ200<0.035;第三透镜组的光焦度为正,光焦度满足:0.031<φ30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射式超短焦投影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从投射面到DMD芯片依次设置有:第一透镜组(100)、第二透镜组(200)、第三透镜组(300)和DMD芯片;所述第一透镜组相对DMD芯片固定不动,第一透镜组的光焦度为负;所述第一透镜组包含沿投射面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和第四透镜(4)。所述第二透镜组相对DMD芯片可前后移动,第二透镜组的光焦度为正;所述第二透镜组包含沿投射面依次设置的第五透镜(5);所述第三透镜组相对DMD芯片固定不动,第三透镜组的光焦度为正;所述第三透镜组包含沿投射面依次设置的第六透镜(6)、第七透镜(7)、光阑(11)、第八透镜(8)、第九透镜(9)和第十透镜(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射式超短焦投影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从投射面到DMD芯片依次设置有:第一透镜组(100)、第二透镜组(200)、第三透镜组(300)和DMD芯片;所述第一透镜组相对DMD芯片固定不动,第一透镜组的光焦度为负;所述第一透镜组包含沿投射面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和第四透镜(4)。所述第二透镜组相对DMD芯片可前后移动,第二透镜组的光焦度为正;所述第二透镜组包含沿投射面依次设置的第五透镜(5);所述第三透镜组相对DMD芯片固定不动,第三透镜组的光焦度为正;所述第三透镜组包含沿投射面依次设置的第六透镜(6)、第七透镜(7)、光阑(11)、第八透镜(8)、第九透镜(9)和第十透镜(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射式超短焦投影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1)的光焦度为负,两面弯向DMD新片,所述第二透镜(2)的光焦度为负,两面弯向DMD芯片,所述第三透镜(3)的光焦度为负,两面背向DMD芯片,所述第四透镜(4)的光焦度为正,所述第五透镜(5)的光焦度为正,所述第六透镜(6)的光焦度为负,所述第七透镜(7)的光焦度为正,所述第八透镜(8)的光焦度为正,所述第九透镜(9)的光焦度为负,所述第十透镜(10)的光焦度为正,所述光阑(11)位于第七透镜(7)与第八透镜(8)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射式超短焦投影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组的光焦为负,光焦度满足:-0.11<φ100<-0.1;第二透镜组的光焦度为正,光焦度满足:0.03<φ200<0.035;第三透镜组的光焦度为正,光焦度满足:0.031<φ300<0.03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射式超短焦投影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第六透镜的光焦度满足:0.062<φ6<0.065,第七透镜(7)光焦度满足:0.0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丽伟龚俊强李建华陈安科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