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量计导热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9525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量计导热套结构,包括表头,所述表头下方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方设置有靶杆,所述靶杆外侧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外侧设置有活接螺母,所述活接螺母通过螺纹安装在所述连接座上,能够将所述连接座与所述连接杆对接在一起;所述活接螺母下方设置有盖板,且所述盖板焊接在所述连接座的外圆面上。有益效果在于:在所述连接座外侧增设所述导热三通,使所述导热空腔向上延伸至所述连接座外侧,从而对所述连接座内的介质进行保温,防止介质结晶,保证所述靶杆能正常发生位移,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所述导热空腔各个连接部位均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既可降低加工难度,又可保证密封性。

A structure of the heat conduction sleeve of a flowme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ructure of a heat conduction sleeve of a flowmeter, including a head with a connecting rod below the head, a target bar under the connecting rod, a connecting seat outside the target bar, and a live nut on the outside of the connecting seat, and the live nut is mounted on the connecting seat and can be mounted on the connecting seat. The connecting rod is butted with the connecting rod, and a cover plate is arranged under the live nut, and the cover plate is welded on the outer circle of the connecting seat. The beneficial effect is as follows: the heat conduction three pass is added outside the connecting seat, and the heat conduction cavity is extended upwards to the outside of the connecting seat, so that the medium in the connecting seat is insulated, the medium crystal is prevented, the target rod can be displaced normally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measured data is ensured; the heat conduction cavity is used. Each connection part is welded by way of welding, which not only reduces processing difficulty, but also ensures tight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量计导热套结构
本技术涉及在线流量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量计导热套结构。
技术介绍
靶式在线流量计主要是利用流动介质在流动时对靶片的冲击,使靶片产生微量位移,进而产生压差,从而输出电压信号。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靶式流量计在检测时,当所检测的介质温度较低时,进入靶杆和连接座之间的介质往往由于温度过低而发生结晶,导致两者之间的间隙被堵死,导致靶杆不能正常发生位移,从而造成流量计检测数据不准确或无法输出检测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流量计导热套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靶式在线流量计在对低温介质进行检测时,靶杆与连接座部位的介质容易结晶,从而导致靶杆不能正常发生位移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通过在所述连接座外侧增设所述导热三通管,使所述导热空腔延伸至所述连接座上方,从而避免所述连接座内部介质结晶,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流量计导热套结构,包括表头,所述表头下方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方设置有靶杆,所述靶杆外侧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外侧设置有活接螺母,所述活接螺母通过螺纹安装在所述连接座上,能够将所述连接座与所述连接杆对接在一起;所述活接螺母下方设置有盖板,且所述盖板焊接在所述连接座的外圆面上,所述盖板下方固定连接有导热三通管,所述导热三通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热外包管,所述导热外包管水平设置;所述连接座底部固定连接有测量管,所述测量管水平设置,所述导热外包管包裹在所述测量管外侧;所述导热三通管与所述连接座之间,以及所述导热外包管和所述测量管之间共同围成一个连通的导热空腔;且所述导热外包管的外圆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导热连接管,且所述导热连接管与所述导热空腔相连通;所述导热空腔的两端面各设置有法兰盖,对所述导热空腔两端进行封堵;所述靶杆上端的外圆面上安装有波纹管,所述靶杆的下端安装有过载环,且所述过载环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下端的孔口处,所述靶杆的底部安装有靶片。采用上述一种流量计导热套结构,其中一侧的所述导热连接管连接导热介质输入管,另一侧的所述导热连接管连接导热介质输出管,从而使所述导热空腔内循环输入流动的导热介质,流量计在使用时,导热介质经所述导热连接管进入所述导热空腔,对所述靶片部位的被测介质进行保温,同时导热介质沿所述导热空腔进入所述连接座外侧,对所述连接座内的被测介质进行保温,防止被测介质发生结晶,从而保证所述靶杆正常发生位移,以确保检测数据准确性。作为优选,所述靶杆上端与所述连接座的内孔焊接在一起。作为优选,所述盖板与所述导热三通管焊接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导热三通管与所述导热外包管焊接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法兰盖与所述导热外包管和所述测量管焊接连接。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在所述连接座外侧增设所述导热三通,使所述导热空腔向上延伸至所述连接座外侧,从而对所述连接座内的介质进行保温,防止介质结晶,保证所述靶杆能正常发生位移,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2、所述导热空腔各个连接部位均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既可降低加工难度,又可保证密封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表头;101、连接杆;2、活接螺母;3、波纹管;4、盖板;5、导热三通管;6、导热外包管;7、连接座;8、测量管;9、过载环;10、靶片;11、导热连接管;12、靶杆;13、导热空腔;14、法兰盖。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流量计导热套结构,包括表头1,所述表头1下方安装有连接杆101,所述连接杆101下方设置有靶杆12,所述靶杆12外侧设置有连接座7,所述连接座7外侧设置有活接螺母2,所述活接螺母2通过螺纹安装在所述连接座7上,能够将所述连接座7与所述连接杆101对接在一起;所述活接螺母2下方设置有盖板4,且所述盖板4焊接在所述连接座7的外圆面上,所述盖板4下方固定连接有导热三通管5,所述导热三通管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热外包管6,所述导热外包管6水平设置;所述连接座7底部固定连接有测量管8,所述测量管8水平设置,所述导热外包管6包裹在所述测量管8外侧;所述导热三通管5与所述连接座7之间,以及所述导热外包管6和所述测量管8之间共同围成一个连通的导热空腔13;且所述导热外包管6的外圆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导热连接管11,且所述导热连接管11与所述导热空腔13相连通;所述导热空腔13的两端面各设置有法兰盖14,对所述导热空腔13两端进行封堵,同时,流量计通过所述法兰盖14与管道相连接;所述靶杆12上端的外圆面上安装有波纹管3,所述波纹管3用于对所述靶杆12进行隔热和防护,使所述靶杆12上端保持弹性,所述靶杆12的下端安装有过载环9,且所述过载环9设置在所述连接座7下端的孔口处,如此设置,便于通过所述连接座7的内孔对所述过载环9的摆动范围进行限定,从而防止所述靶杆12摆动幅度过大,所述靶杆12的底部安装有靶片10,所述靶片10用于将流体对其的冲击力传导至所述靶杆12。作为优选,所述靶杆12上端与所述连接座7的内孔焊接在一起,如此设置,便于提高所述靶杆12与所述连接座7的连接强度,同时防止所述靶杆12与所述连接座7连接部位产生间隙,防止介质泄漏。所述盖板4与所述导热三通管5焊接连接,如此设置,便于通过所述盖板4对所述导热空腔13上端进行封堵。所述导热三通管5与所述导热外包管6焊接连接,如此设置,便于使所述导热三通管5与所述导热外包管6密封连接,防止导热介质外漏,并通过所述导热三通管5使导热介质上升至所述连接座7外侧,对所述连接座7内部的被测介质进行保温。所述法兰盖14与所述导热外包管6和所述测量管8焊接连接,如此设置,便于使所述法兰盖14对所述导热空腔13两端进行封堵,防止导热介质向外泄漏。采用上述结构,其中一侧的所述导热连接管11连接导热介质输入管,另一侧的所述导热连接管11连接导热介质输出管,从而使所述导热空腔13内循环输入流动的导热介质,流量计在使用时,导热介质经所述导热连接管11进入所述导热空腔13,对所述靶片10部位的被测介质进行保温,同时导热介质沿所述导热空腔13进入所述连接座7外侧,对所述连接座7内的被测介质进行保温,防止被测介质发生结晶,从而保证所述靶杆12正常发生位移,以确保检测数据准确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量计导热套结构,包括表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头(1)下方安装有连接杆(101),所述连接杆(101)下方设置有靶杆(12),所述靶杆(12)外侧设置有连接座(7),所述连接座(7)外侧设置有活接螺母(2),所述活接螺母(2)通过螺纹安装在所述连接座(7)上,能够将所述连接座(7)与所述连接杆(101)对接在一起;所述活接螺母(2)下方设置有盖板(4),且所述盖板(4)焊接在所述连接座(7)的外圆面上,所述盖板(4)下方固定连接有导热三通管(5),所述导热三通管(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热外包管(6),所述导热外包管(6)水平设置;所述连接座(7)底部固定连接有测量管(8),所述测量管(8)水平设置,所述导热外包管(6)包裹在所述测量管(8)外侧;所述导热三通管(5)与所述连接座(7)之间,以及所述导热外包管(6)和所述测量管(8)之间共同围成一个连通的导热空腔(13);且所述导热外包管(6)的外圆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导热连接管(11),且所述导热连接管(11)与所述导热空腔(13)相连通;所述导热空腔(13)的两端面各设置有法兰盖(14),对所述导热空腔(13)两端进行封堵;所述靶杆(12)上端的外圆面上安装有波纹管(3),所述靶杆(12)的下端安装有过载环(9),且所述过载环(9)设置在所述连接座(7)下端的孔口处,所述靶杆(12)的底部安装有靶片(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量计导热套结构,包括表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头(1)下方安装有连接杆(101),所述连接杆(101)下方设置有靶杆(12),所述靶杆(12)外侧设置有连接座(7),所述连接座(7)外侧设置有活接螺母(2),所述活接螺母(2)通过螺纹安装在所述连接座(7)上,能够将所述连接座(7)与所述连接杆(101)对接在一起;所述活接螺母(2)下方设置有盖板(4),且所述盖板(4)焊接在所述连接座(7)的外圆面上,所述盖板(4)下方固定连接有导热三通管(5),所述导热三通管(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热外包管(6),所述导热外包管(6)水平设置;所述连接座(7)底部固定连接有测量管(8),所述测量管(8)水平设置,所述导热外包管(6)包裹在所述测量管(8)外侧;所述导热三通管(5)与所述连接座(7)之间,以及所述导热外包管(6)和所述测量管(8)之间共同围成一个连通的导热空腔(13);且所述导热外包管(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生东吴生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联大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