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8965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包括桩头和桩身,桩头与桩身下端连接为一体;桩身为矩形截面的四棱体,且四棱体的相对两个侧面设有梯形凹槽,梯形凹槽与桩身等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桩身的相对两个侧面设计了向内凹进的梯形凹槽,桩的截面形成类似于工字形截面,使得桩的混凝土用量减少而自重相应下降,从而降低了工程成本。此外,还能有效提高桩周的摩擦力,从而提高桩的承载力,同时还提高了桩的抗拔能力。

A reinforced concrete prefabricated pi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inforced concrete prefabricated pile, including the pile head and the pile body, the pile head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end of the pile body, the pile body is the four prism of the rectangular section, and the relative two sides of the four prism have trapezoid grooves, and the trapezoidal grooves are equal to the pile body. On the relative two sides of the pile body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trapezoid groove into the inner concave is designed.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pile i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I-shaped section, which reduces the amount of the concrete of the pile and decreases the self weight accordingly, thus reducing the cost of the project. In addition, the friction force around the pile can be effectively increased, so that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pile can be increased, and the uplift resistance of the pile can also b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本技术涉及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截面及桩身形式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技术介绍
传统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的截面有矩形或圆形等等。虽然这些截面形式相对容易制作,但采用这些截面形状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混凝土用量较多,从而桩的自重也相应较大,同时桩周围的摩擦力、桩的承载能力和桩的抗拔能力也不够理想,没有达到最佳效果。的目的无非是减少混凝土用量,相应减少桩的自重,以及增大桩周围的摩擦力、桩的承载能力和桩的抗拔能力。无疑造成一定量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增加桩的自重且不能有效地提高桩周的摩擦力、桩的承载能力以及抗拔能力。然而,这种新型截面及桩身形式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不仅能够降低一定量不必要的混凝土用量,从而降低工程成本。此外,还能有效提高桩周的摩擦力,从而提高桩的承载力,同时还提高了桩的抗拔能力。无疑,这更加有利于预制桩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截面及桩身形式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包括桩头和桩身,桩头与桩身下端连接为一体;桩身为矩形截面的四棱体,且四棱体的相对两个侧面设有梯形凹槽,梯形凹槽与桩身等长。作为优选:梯形凹槽的底面设置有楔形凸块,且楔形凸块的斜面朝下。复数个楔形凸块沿着桩身长度均匀分布。桩头前端套有桩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桩身的相对两个侧面设计了向内凹进的梯形凹槽,桩的截面形成类似于工字形截面,使得桩的混凝土用量减少而自重相应下降,从而降低了工程成本。此外,还能有效提高桩周的摩擦力,从而提高桩的承载力,同时还提高了桩的抗拔能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图4是图2的B-B向剖视图。图5是图2的C-C向剖视图。图中标记:1-桩身,2-楔形凸块,3-桩头。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由桩头3和桩身1组成。桩头与桩身下端连接为一体。桩身为一矩形截面的四棱体,在四棱体的相对两个侧面上,沿着桩身长度设有梯形凹槽,梯形凹槽与桩身等长(图2)。在梯形凹槽内设置有若干个楔形凸块2,楔形凸块沿着桩身长度均匀分布(图3)。图4是设有楔形凸块处的桩身截面,没有楔形凸块处的桩身截面如图5所示,为类似工字的形状。楔形凸块的外侧为一与桩身侧面形成一定倾斜角度的斜面,并且斜面朝下。楔形凸块的设计,打桩时便于桩顺利楔入土壤中,同时使得桩的抗拔能力增强,从而有效地增加了桩的稳定性。在桩头前端套有桩尖。桩头、桩身与楔形凸块均为一体,在制造时用混凝土一次浇注而成。对于桩的不同使用要求,可以通过楔形凸块的设计参数来调整达到。比如楔形凸块向外伸出的长度,楔形凸块上下两面的大小,以及斜面的倾斜程度,都涉及到打桩的方便性和抗拔能力。往往是打桩方便则抗拔能力就减弱,而抗拔能力增强则打桩方便性就减小。这两个方面应该通过调整上述设计参数来均衡兼顾,达到最佳的效果。以上所述的本技术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包括桩头和桩身,所述桩头与桩身下端连接为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身为矩形截面的四棱体,且四棱体的相对两个侧面设有梯形凹槽,所述梯形凹槽与桩身等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包括桩头和桩身,所述桩头与桩身下端连接为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身为矩形截面的四棱体,且四棱体的相对两个侧面设有梯形凹槽,所述梯形凹槽与桩身等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建华李芳芳丁克伟陈东马巍刘旋刘运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