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度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8819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深度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包括生化处理池,生化处理池包括预缺氧区,所述预缺氧区位于所述本体一端头,所述厌氧区紧接预缺氧区一出水端,所述缺氧区与所述厌氧区连通,所述MBBR泥膜好氧区与缺氧区相连通,所述活性污泥好氧区与所述MBBR泥膜好氧区相连通,所述后置缺氧区与所述活性污泥好氧区相连通,所述后置好氧区与所述后置缺氧区连通,所述絮凝反应区与所述后置好氧区相连通,所述高密度沉淀区与所述絮凝反应区相连通,所述二沉区与所述高密度沉淀区相连通,所述前清水区和后清水区与所述二沉区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各分区处理功能明晰,装置运行方便,在较少占地的情况下,可稳定地使出水达到国家更高的出水水质标准。

An integrated sewage treatment uni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eep sewage treatment integrated device, including a biochemical treatment pool, a biochemical treatment pool including a pre anoxic area, which is located at one end of the body, and the anaerobic area is closely connected to a water outlet in a pre anoxic area, the anoxic area is connected with the anaerobic area, and the MBBR mud membrane aerobic zone and the anoxic area described. The activated sludge aerobic zone is connected to the aerobic zone of the MBBR mud membrane, the post anoxic area is connected with the activated sludge aerobic zone, the post positioned aerobic zo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st anoxic area, the flocculation reaction area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stpositioned aerobic zone, and the high density precipitation area and the flocculation reaction are in response to the flocculation reaction. The two sinking area is connected with the high-density precipitation area, and the front clear water area and the post clean water area are connected with the two sinking area. The design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reasonable, the function of each partition is clear, the operation of the device is convenient, and the effluent can reach the higher water quality standard of the countr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ess land occup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度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深度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属于污水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我国现状实际上已经崩溃的地上地下水环境系统,到我们被预期的7%新常态的经济增长,简单的常识可以知道,我们的环境容量的所剩无几使污水厂新标准的出台成为必然和合理,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在当年争议下的一级A的提标确实对太湖的蓝藻暴发有了缓解,而后者恰恰是前者的催生剂。政府对环境需要更大的投入,企业要将环境成本逐步完全纳入产品成本,居民要准备承受逐步提高的水价,这些也是未来正常的新常态,不做到此,环境问题不可能得到根本的解决。污水处理设施的要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地表四类水质标准,单从技术指标角度讨论,因为尚未到标准发布环节,有些争议其实言之尚早,但总是离不开以下指标:比如说氨氮、总磷指标尤其是总氮,如果按照地表四类水,都是极其严苛的参数,意味着更高的投入;如果混杂工业废水进水的污水厂COD要做到30mg/l以下,则必须通过昂贵的高级氧化来去除或者活性炭吸附;还有就是如何能够稳定BOD在6mg/l以下也很不容易。而SS和大肠杆菌,虽然在目前的四类水体标准中前者没找到参考出处而后者却放宽要求,但我们很难预想新的排放标准会在此项要求上比一级A的标准下降。《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地表四类指标:COD<30mg/L(50mg/L),对于现有的污水处理主流技术是非常难达到一个指标,要达到此标准会涉及诸多的现实问题。首先,进水难生物降解COD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对于这些难生物降解的COD要么用臭氧等高级氧化技术氧化为易生物降解COD,或者活性炭吸附,这样污水处理工程的投资将大幅度增加。总氮<1.5mg/L,氨氮<1.5mg/L(5mg/L),污水处理厂进水的氮负荷在时刻变化,要让污水处理厂抹平这些日常生活规律,出水始终低于1.5mg/L,投资及运行能耗将大幅度提高。总磷<0.3mg/L,总磷小于0.3mg/L意味着全面的化学除磷,而且是大量的药剂投入。在总磷这个指标上,0.3mg/L与0.5mg/L的差别非常大。因此,能够通过分散方式处理乡镇生活污水,市场上急需处理效果好和占地省的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这些装置并且能够深度强化去除氮和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中不能对污水稳定可靠深度处理的缺陷,提供一种深度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深度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包括生化处理池,生化处理池其中设置有:预缺氧区,所述预缺氧区位于所述本体一端头,内有搅拌装置;厌氧区,所述厌氧区紧接预缺氧区一出水端,且与所述厌氧区与所述预缺氧区通过位于中间隔板中央的长方形孔洞连通,内有搅拌装置;缺氧区,所述缺氧区与所述厌氧区连通,内有搅拌装置;MBBR泥膜好氧区,所述MBBR泥膜好氧区与所述缺氧区通过位于中间隔板外侧边长方形孔洞相连通,内有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用悬浮填料;活性污泥好氧区,所述活性污泥好氧区与所述MBBR泥膜好氧区通过位于中部隔板的长方形孔洞相连通;后置缺氧区,所述后置缺氧区与所述活性污泥好氧区通过位于中部隔板外侧的长方形孔洞相连通,内安置搅拌装置;后置好氧区,所述后置好氧区与所述后置缺氧区通过位于中部隔板的中央长方形孔洞相连通;絮凝反应区,所述絮凝反应区与所述后置好氧区通过位于中部隔板外侧的长方形孔洞相连通;高密度沉淀区,所述高密度沉淀区与所述絮凝反应区通过位于中部隔板中央的孔洞相连通;二沉区,所述二沉区与所述高密度沉淀区通过位于中部隔板中央的孔洞相连通;前清水区,所述前清水区与所述沉淀区通过隔板上的孔洞相连通;后清水区,所述后清水区与所述二沉区通过隔板上的孔洞相连通。其中,所述预缺氧区与厌氧区外壁上部各安置了连通的多点进水配水槽。其中,所述活性污泥好氧区内安置有隔墙回流泵,隔墙回流泵将硝化液回流到所述缺氧区。优选的,该深度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还包括砂滤罐,连通于后清水区,可将后清水区内的水进行二次净化。优选的,该深度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还包括砂滤罐,连通于所述前清水区,前清水区内的水可对其反冲洗。优选的,该深度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还包括紫外消毒管,连通于所述砂滤罐,对砂滤罐内的出水可进行消毒。优选的,该深度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还包括PAC加药罐,连通于所述絮凝反应区,向絮凝反应区投加絮凝药剂。优选的,该深度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还包括碳源投加罐,连通于所述后置缺氧区,向后置缺氧区投加反硝化所需碳源。优选的,该深度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还包括污泥回流泵,污泥回流泵将所述高密度沉淀区和二沉区底部污泥同时提升到所述预缺氧区。优选的,该深度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还包括自控柜,自动控制该装置的运行。优选的,该深度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还包括鼓风系统,可同时或单独为MBBR泥膜好氧区、活性污泥好氧区、后置好氧区曝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合理,各区处理功能明晰,装置运行方便,MBBR泥膜好氧区内可以装有高效悬浮填料,缩短了所需的HRT,MBBR泥膜好氧区出水再进入活性污泥好氧区进行微曝气,大大利于了带有硝化液的泥水在低DO下通过隔墙回流泵提升到缺氧区,也利于其余部分硝化液泥水进入后置缺氧区进行缺氧反硝化。本技术装置在较少占地的情况下,可稳定地使出水达到国家更高的出水水质标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其中:1-生化处理池;2-预缺氧区;3-多点进水配水槽;4-厌氧区;5-缺氧区;6-MBBR泥膜好氧区;7-活性污泥好氧区;8-后置缺氧区;9-后置好氧区;10-絮凝反应区;11-高密度沉淀区;12-二沉区;13-前清水区;14-后清水区;15-污泥回流泵;16-砂滤罐;17-紫外消毒管;18-PAC加药罐;19-碳源投加罐;20-搅拌装置;21-隔墙回流泵;22-自控柜;23-过滤提升泵;24-反冲洗泵;25-鼓风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体现本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本技术是一种深度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用于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的深度处理。如图1所示,该实用性新型是一种深度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包括生化处理池1,用隔板将生化处理池1分成许多区,其中:预缺氧区2,该预缺氧区2位于所述本体一端头,内有搅拌装置20;厌氧区4,该预缺氧区4紧接预缺氧区2一出水端,且与厌氧区4与预缺氧区2通过位于中间隔板中央的长方形孔洞联通,内有搅拌装置20;缺氧区5,该缺氧区5与厌氧区4连通,内有搅拌装置20;MBBR泥膜好氧区6,该MBBR泥膜好氧区6与缺氧区5通过位于中间隔板外侧边长方形孔洞相连通,内有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用悬浮填料;该活性污泥好氧区7,该活性污泥好氧区7与所述MBBR泥膜好氧区6通过位于中部隔板的长方形孔洞相连通;后置缺氧区8,该后置缺氧区8与活性污泥好氧区7通过位于中部隔板外侧的长方形孔洞相连通,内安置搅拌装置20;后置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度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生化处理池,生化处理池被分格成相互连通预缺氧区、厌氧区、缺氧区、MBBR泥膜好氧区、活性污泥好氧区、后置缺氧区、后置好氧区、絮凝反应区、高密度沉淀区、二沉区、前清水区和后清水区;所述预缺氧区位于所述深度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的一端头;所述厌氧区紧接预缺氧区一出水端;所述缺氧区与所述厌氧区连通;所述MBBR泥膜好氧区与缺氧区相连通;所述活性污泥好氧区与MBBR泥膜好氧区相连通;所述后置缺氧区与活性污泥好氧区相连通,所述后置好氧区与后置缺氧区连通;所述絮凝反应区与后置好氧区相连通;所述高密度沉淀区与絮凝反应区相连通;所述二沉区与高密度沉淀区相连通;所述前清水区和后清水区与二沉区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度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生化处理池,生化处理池被分格成相互连通预缺氧区、厌氧区、缺氧区、MBBR泥膜好氧区、活性污泥好氧区、后置缺氧区、后置好氧区、絮凝反应区、高密度沉淀区、二沉区、前清水区和后清水区;所述预缺氧区位于所述深度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的一端头;所述厌氧区紧接预缺氧区一出水端;所述缺氧区与所述厌氧区连通;所述MBBR泥膜好氧区与缺氧区相连通;所述活性污泥好氧区与MBBR泥膜好氧区相连通;所述后置缺氧区与活性污泥好氧区相连通,所述后置好氧区与后置缺氧区连通;所述絮凝反应区与后置好氧区相连通;所述高密度沉淀区与絮凝反应区相连通;所述二沉区与高密度沉淀区相连通;所述前清水区和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学义牛卉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市孚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