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调节水位、无能耗流动污染水体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8817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调节水位、无能耗流动污染水体修复装置,所述装置固定在漂浮在待净化水体上,所述装置包括底部固定在待净化水体中的支撑组件和设置在支撑组件两端的浮动转动轴,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三角支架,所述三角支架顶部竖直开设有浮动滑槽,所述浮动转动轴两端分别在对应的浮动滑槽内随水位变化上下滑动,所述浮动转动轴上安装有生物盘片组件且生物盘片组件漂浮在待净化水体表面上,所述生物盘片组件中间隔的盘片外周圆表面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由间隔设置在盘片外周圆表面的驱动叶片组成,且驱动叶片以浮动转动轴为轴线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简单、施工便捷、无需运行能耗、净化效果好等优点。

Automatic water level regulating device for repairing polluted water without energy consump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ter water remediation device that automatically adjusts the water level and inenergy flow pollution. The device is fixed on the floating water body. The device comprises a supporting component fixed at the bottom in the purified water body and a floating rotation axis set at both ends of the supporting component, and the support assembly comprises two symmetrical settings. A triangular bracket is placed on the top of the triangular bracket vertically with floating slots,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floating rotating shaft slide up and down with the water level in the corresponding floating slots, and the floating rotating shaft is installed with a biological disc assembly and the biological disc assembly is floating on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 body to be purified. A driv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spaced disc. The driving device is composed of a driving blade spac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disc, and the driving blade is arranged on the axis of the floating rotation axis symmetricall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design, convenient construction, no need for running energy consumption and good purify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调节水位、无能耗流动污染水体修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体修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调节水位、无能耗流动污染水体修复装置,该装置应用于流域综合整治、黑臭水体治理、富营养化水体治理,景观水体修复、养殖水体净化等流动水体修复。
技术介绍
水体污染会给水体、水生生物甚至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影响,也是城市发展遇到的一大挑战。城市水体污染会导致水体黑臭,呈厌氧状态,滋生腐败;水体理化性质表现为强还原性,不适合水生生物生存;水生植物被退化甚至灭绝;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只有少量耐污种存在;食物链断裂,食物网支离破碎,生态系统结构严重失衡,功能严重退化甚至消失。污水厂处理后的污水排入河流中因含有的有机物超过河流自身纳污的能力,仍然会导致水体黑臭。在各类黑臭水体治理技术中,主要有生态修复、纯氧曝气、底泥疏浚和底泥固化等。在各类水体修复技术中,有存在工程量大、投资高、见效慢、不可持续性等问题。针对流域综合治理、黑臭水体修复、富营养化治理等水环境修复治理工程,现阶段采用的主要是“截留+底泥治理+污水净化”等常规手段。截留后污水经处理后现阶段排放标准多为一级A标准,但出厂污水体一般呈缺氧状态,残留的有机物仍会导致水体黑臭;底泥疏浚工程量巨大,施工现场环境恶劣,且容易产生二次污染;污水的治理有生态浮岛和(纯氧)曝气技术,生态浮岛净水植物不易成活,维护量大,净化效果慢;曝气技术投资成本大,污染物去除效果不彻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自动调节水位、无能耗流动污染水体修复装置;该装置充分利用水体流动带来的动力,使用“生物膜处理法+水流扰动补充曝气”的方式,利用反应器膜片上附着的丰富的微生物形成的生物膜代谢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实现了污染水体原位修复;能够随水位变化自动调节漂浮在水面之上,免去人工维护;利用水提流动提供运行动力,零运行成本;该装置将投资成本大、工期长、效果慢、黑臭水体复发等问题很好的解决,克服了传统生态修复工程量巨大、环境不友好等缺点,解决污染水体因污染物转移而产生的二次污染等问题。该装置可用于现阶段大规模开展的流域综合治理、黑臭水体修复、富营养化治理等水环境治理工程,能够充分降解水中、底泥释放的有机物,节省投资、工程量少、环境友好、运行成本低,从根本上去除污染物,更符合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一种自动调节水位、无能耗流动污染水体修复装置,所述装置固定在漂浮在待净化水体上,所述装置包括底部固定在待净化水体中的支撑组件和设置在支撑组件两端的浮动转动轴,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三角支架,所述三角支架顶部竖直开设有浮动滑槽,所述浮动转动轴两端分别在对应的浮动滑槽内随水位变化上下滑动,所述浮动转动轴上安装有生物盘片组件且生物盘片组件漂浮在待净化水体表面上,所述生物盘片组件是由多个串联的盘片组成,所述生物盘片组件中间隔的盘片外周圆表面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由间隔设置在盘片外周圆表面的驱动叶片组成,且驱动叶片以浮动转动轴为轴线对称设置。进一步地,所述三角支架顶部开设有用于固定转动轴的浮动滑槽,所述浮动滑槽上下高度为5~2000mm,其宽度略大于浮动转动轴的直径。再进一步地,所述生物盘片组件中盘片间距为25~35mm;所述盘片直径为2~5m。盘片目前常用的转盘材质有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和不饱和树脂玻璃钢制成,盘片表面拥有巨大的比表面积,为微生物生长提供适宜。通过生物盘片组件材料的浮力,生物盘片组件40%体积浸没在水中。再进一步地,所述生物盘片组件中每隔2~4个盘片的盘片上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叶片数量为4~8个。再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叶片整体呈椭圆形,且所述驱动叶片的迎水面为凹弧面。本技术工作原理本技术利用自身浮力漂浮在水面,利用水体流动的力量带动生物转盘转动,生物转盘旋转时,转盘交替地和空气与污水接触,经过一段时间后在转盘上附着一层栖息着大量微生物的生物膜。污水在反应槽中顺盘片间隙流动,污水中的有机物被转盘上的生物膜所吸附。当盘片转离水面时,盘层表面形成一层污水薄膜,空气中的氧不断地溶解到水膜中,生物膜中微生物吸收溶解氧,氧化分解被吸附的有机污染物。盘片每转为一周,即进行一次吸附—吸氧—氧化分解的程。转盘不断转动,污染物不断地被氧化分解。在转盘上附着的生物膜与待净化水体及空气之间,除有机物(BOD、COD)与O2之外,还进行着其他物质(如CO2、NH3等)的传递。当水位随季节变化是,装置利用自身浮力随水位变化而变化。转盘转动也使槽中污水不断地搅动充氧,脱落的生物膜在槽中呈悬浮状态,继续起净化作用,因此,生物转盘兼有活性污泥池的功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结合生物转盘利用生物膜净水的原理,利用水流的动力,随水位变化漂浮在水面之上,避免水体中污染物的转移,设计出一种原位污水原位修复装置,能够增加水体扰动,补充一定量的溶解氧,能极大的降低的水体修复的工程量和投资,装置简单操作方便,能够从根本上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保持水体清澈;2)本技术设计简单、施工便捷、无需运行能耗、净化效果好等优点,在流域综合整治、黑臭水体治理、富营养化水体治理,景观水体修复、养殖废水等流动水体净化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无能耗式流动污染水体修复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无能耗式流动污染水体修复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无能耗式流动污染水体修复装置的左视图;图中,支撑组件1、三角支架1.1、浮动滑槽1.2、浮动转动轴2、生物盘片组件3、盘片3.1、驱动装置4、驱动叶片4.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如图1~3所示的自动调节水位、无能耗流动污染水体修复装置,装置固定在漂浮在待净化水体上,装置包括底部固定在待净化水体中的支撑组件1和设置在支撑组件1两端的浮动转动轴2,支撑组件1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三角支架1.1,三角支架1.1顶部竖直开设有浮动滑槽1.2,浮动转动轴2两端分别在对应的浮动滑槽1.2内随水位变化上下滑动,浮动滑槽1.2的高度为5~2000mm,其宽度略大于浮动转动轴2的直径;浮动转动轴2上安装有生物盘片组件3且生物盘片组件3漂浮在待净化水体表面上,生物盘片组件3是由多个串联的盘片3.1组成,生物盘片组件3中盘片间距为25~35mm;盘片3.1直径为2~5m;生物盘片组件3每隔2~4个盘片的盘片3.1外周圆表面设置有驱动装置4,驱动装置4由8个间隔设置在盘片3.1外周圆表面的驱动叶片4.1组成,且驱动叶片4.1以浮动转动轴2为轴线对称设置。驱动叶片整体4.1呈椭圆形,且所述驱动叶片4.1的迎水面为凹弧面。盘片目前常用的转盘材质有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和不饱和树脂玻璃钢制成,盘片表面拥有巨大的比表面积,为微生物生长提供适宜。通过生物盘片组件材料的浮力,生物盘片组件40%体积浸没在水中。其它未详细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尽管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做出了详尽的描述,但它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人们还可以根据本实施例在不经创造性前提下获得其他实施例,这些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调节水位、无能耗流动污染水体修复装置,所述装置固定在漂浮在待净化水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底部固定在待净化水体中的支撑组件(1)和设置在支撑组件(1)两端的浮动转动轴(2),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三角支架(1.1),所述三角支架(1.1)顶部竖直开设有浮动滑槽(1.2),所述浮动转动轴(2)两端分别在对应的浮动滑槽(1.2)内随水位变化上下滑动,所述浮动转动轴(2)上安装有生物盘片组件(3)且生物盘片组件(3)漂浮在待净化水体表面上,所述生物盘片组件(3)是由多个串联的盘片(3.1)组成,所述生物盘片组件(3)中间隔的盘片(3.1)外周圆表面设置有驱动装置(4),所述驱动装置(4)由间隔设置在盘片(3.1)外周圆表面的驱动叶片(4.1)组成,且驱动叶片(4.1)以浮动转动轴(2)为轴线对称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调节水位、无能耗流动污染水体修复装置,所述装置固定在漂浮在待净化水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底部固定在待净化水体中的支撑组件(1)和设置在支撑组件(1)两端的浮动转动轴(2),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三角支架(1.1),所述三角支架(1.1)顶部竖直开设有浮动滑槽(1.2),所述浮动转动轴(2)两端分别在对应的浮动滑槽(1.2)内随水位变化上下滑动,所述浮动转动轴(2)上安装有生物盘片组件(3)且生物盘片组件(3)漂浮在待净化水体表面上,所述生物盘片组件(3)是由多个串联的盘片(3.1)组成,所述生物盘片组件(3)中间隔的盘片(3.1)外周圆表面设置有驱动装置(4),所述驱动装置(4)由间隔设置在盘片(3.1)外周圆表面的驱动叶片(4.1)组成,且驱动叶片(4.1)以浮动转动轴(2)为轴线对称设置。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宜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葛洲坝集团水务运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