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机提花机构的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8810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针织机提花机构的控制装置,在下针床底座上安装滑动凸轮并随之旋转,在底盘上安装一组使滑动凸轮能移上或移下的传动机构。当滑动凸轮移下时,其与针织机中单针选针提花机构上的滚轮脱离接触,即选针滚筒不转位;而当滑动凸轮移上时,它就与针织机中单针选针提花机构上的滚轮相接触,使选针滚筒转位,并且滑动凸轮的移上或移下是由传动机构中的链条节所决定,通过平链节和左、右三角链节的选择拼接,就编排出直接的控制程序。(*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针织提花坯布织机的花型选择装置,用于对针织机提花机构的控制,特别适用于控制针织提花圆纬机的单针选针式提花机构。已有单针选针式提花机构有纯机械式和机电一体化式,纯机械式的单针选针提花机构的特点是制造容易,调试方便,选针可靠性高;但一个花型完全组织的最大高度受到该类机构的限制,例如目前圆纬机上广泛采用的梳片式竖滚筒提花机构;其一个花型完全组织的最大高度受到竖滚筒数量和竖滚筒上木梳片数的限制,其计算式如下H最大= (M)/(e) ×m(横列)M-进纱路数(竖滚筒数)m-竖滚筒上的木梳片数e-色纱数当三色提花,48路进纱时,H最大仅有192横列,因而远不能满足一幅衣片只允许一个花型的需要。已有能完成一件衣片或一件沙发片或一块窗帘布只有一个花型完全组织的方法和织机如下横机加手工编花这种办法设备投资省,花型随意;但挡车技术要求高,工效很低。电子提花横机花型变换迅速、随意,挡车方便,工效高;但设备投资很大,维修难度大。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对纯机械的单针选针提花机构的工作状态实施机械式程序控制,以满足一件衣片或一件沙发片只有一个花型完全组织的要求。本技术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在下针床底座上有滑动凸轮,底盘上有一组推动滑动凸轮上、下移动的传动机构。所谓的传动机构是与滑动凸轮配合的滚轮,滚轮安装在推杆的一端,推杆的另一端连接棘爪,棘爪与棘轮相配合,棘轮和链轮安装在链轮轴上,链轮轴由轴承安装在底板上,底板安装在底盘上。链轮上有链条,链条由左三角链节、右三角链节和平链节三种链节所组成,左、右三角链节分别与下推滚轮和上推滚轮相对应,上推滚轮连接上滚轮杆,上滚轮杆的另一端连接上推三角;下推滚轮连接下滚轮杆,下滚轮杆的另一端连接下推三角,在上、下滚轮杆的中部用摆杆相联接。本技术的针织机提花机构的控制装置,其滑动凸轮的轮缘呈凸弧形和凹弧形,在凹弧形的上部两外侧取有带圆角缺口。本技术是一种用于针织机提花机构的控制装置,在下针床底座上安装滑动凸轮並随之旋转,当转到滑动凸轮与滚轮相碰后,滚轮通过推杆带动棘爪,棘爪拨动棘轮转过一齿,相应的链轮也转过一齿,链轮带动链条转过一节,链条上若遇到平链节,不推相应滚轮,若遇到左或右三角链节,就推动相应的滚轮,并带动滚轮杆和上推三角或下推三角,使滑动凸轮移上或移下,滑动凸轮推动单针选针提花机构上的选针滚筒转位或不转位。因而花型的最大高度不再取决于竖滚筒上的木梳片数,而是取决于链节的数量H= (M)/(e) ×Z(横列)Z-链节数量一般机台链节最大数量可安排到100余节,使花型高度可满足衣片、沙发片等局部提花需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控制装置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控制装置A-A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控制装置B-B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控制装置链条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控制装置链条侧视图;图6是本技术滑动凸轮主视图;图7是本技术滑动凸轮俯视图。下面结合图1-图7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1、底盘;2、推杆;3、托架;4、滚轮;4′,4″、上、下滚轮;5、滑动凸轮;6、凸轮导销;7、定位板;8、下针床底座;9、上推三角;10、下推三角;11、摆杆;12、销子;13、上推滚轮;14、下推滚轮;15、链条;16、三角链节;17、底板;18、链轮轴;19、轴承;20、链轮;21、棘轮;22、棘爪;23、上滚轮杆;24、下滚轮杆;25、止退爪;26、棘爪座;27、平链节;28、左三角链节;29、右三角链节;30、凹弧形;31、缺口;32、凸弧形;33、导销孔。本技术是针织机提花机构的控制装置,在下针床底座(8)上有滑动凸轮(5),滑动凸轮随着下针床底座作旋转运动,当滑动凸轮转到与滚轮(4)相碰时,推动滚轮並带动推杆(2)和棘爪(22),棘爪拨动棘轮(21)转过一齿,棘轮安装在链轮轴(18)上,链轮轴同时带动链轮(20),使链轮也转过一齿,链轮齿带动链条(15)转过一节,链条节由平链节(27)、左三角链节(28)和右三角链节(29)组成。如果遇到平链节,滑动凸轮不作上、下滑动,即保持原状态;若遇到左三角链节(28),那么左三角链节推动下推滚轮(14)带动下滚轮杆(24),下滚轮杆带动下推三角(10),下推三角将滑动凸轮(5)往下推,从而使得滑动凸轮与针织机中单针选针提花机构上的滚轮脱离接触,则选针滚筒不转位;再如果遇到右三角链节(29),那么右三角链节推动上推滚轮(13)並带动上滚轮杆(23),上滚轮杆带动上推三角(9),上推三角将滑动凸轮(5)往上推,从而使得滑动凸轮与针织机中单针选针提花机构上的滚轮接触,使选针滚筒转位。由于滑动凸轮不论处于上位或下位,针床底座每回转一次都必须推动棘轮一次,因此,与其配合的滚轮设计成上滚轮(4′)和下滚轮(4″)。本技术中的上推三角(9)或下推三角(10),当一个进入工作状态时,另一个必须退出,两者通过双头摆杆(11)联动並确保互锁。本技术的滑动凸轮(5)的推程区段,一般设计成凹弧形(30),在凹弧半段的两外侧制有分别与上推三角和下推三角相配合的外侧带圆角的缺口(31)。本技术的针织机提花机构的控制装置,由组成链条组(15)的平链节(27)、左三角链节(28)、右三角链节(29)三种链节,根据花型设计选择拼接,编排出直接的控制程序。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对针织机提花机构的控制装置,它是在下针床底座(8)上有滑动凸轮(5),在底盘(1)上有一组推动凸轮上、下移动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谓的传动机构是与滑动凸轮配合的滚轮(4),滚轮安装在推杆(2)的一端,推杆的另一端连接棘爪(22),棘爪与棘轮(21)相配合,棘轮和链轮(20)安装在链轮轴(18)上,链轮轴由轴承(19)安装在底板(17)上,底板安装在底盘(1)上,链轮上有链条(15),链条由平链节(27)、左三角链节(28)和右三角链节(29)三种链节组成,左、右三角链节分别与下推滚轮(14)和上推滚轮(13)相对应,上推滚轮连接上滚轮杆(23),上滚轮杆的另一端连接上推三角(9);下推滚轮(14)连接下滚轮杆(24),下滚轮杆的另一端连接下推三角(10);在上、下滚轮杆的中部用摆杆(11)相联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机提花机构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凸轮(5)轮缘呈凸弧形(32)和凹弧形(30),在凹弧形上部两外侧取有带圆角的缺口(31)。专利摘要针织机提花机构的控制装置,在下针床底座上安装滑动凸轮并随之旋转,在底盘上安装一组使滑动凸轮能移上或移下的传动机构。当滑动凸轮移下时,其与针织机中单针选针提花机构上的滚轮脱离接触,即选针滚筒不转位;而当滑动凸轮移上时,它就与针织机中单针选针提花机构上的滚轮相接触,使选针滚筒转位,并且滑动凸轮的移上或移下是由传动机构中的链条节所决定,通过平链节和左、右三角链节的选择拼接,就编排出直接的控制程序。文档编号D03C3/00GK2097212SQ9120998公开日1992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1991年6月8日 优先权日1991年6月8日专利技术者王贤文, 蔡宝明, 胡从道 申请人:黄岩针织机械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对针织机提花机构的控制装置,它是在下针床底座(8)上有滑动凸轮(5),在底盘(1)上有一组推动凸轮上、下移动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谓的传动机构是与滑动凸轮配合的滚轮(4),滚轮安装在推杆(2)的一端,推杆的一另端连接棘爪(22),棘爪与棘轮(21)相配合,棘轮和链轮(20)安装在链轮轴(18)上,链轮轴由轴承(19)安装在底板(17)上,底板安装在底盘(1)上,链轮上有链条(15),链条由平链节(27)、左三角链节(28)和右三角链节(29)三种链节组成,左、右三角链节分别与下推滚轮(14)和上推滚轮(13)相对应,上推滚轮连接上滚轮杆(23),上滚轮杆的另一端连接上推三角(9);下推滚轮(14)连接下滚轮杆(24),下滚轮杆的另一端连接下推三角(10);在上、下滚轮杆的中部用摆杆(11)相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贤文蔡宝明胡从道
申请(专利权)人:黄岩针织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