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花机主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8753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提花机主传动机构,包括机架、可滑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用于产生开口运动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能够驱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运动的连杆、可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曲轴,该曲轴上具有第一曲拐和第二曲拐,所述的连杆包括与第一曲拐相铰接的第一连杆和与第二曲轴相铰接的第二连杆,曲轴的制造精度和使用条件要求较低,降低了提花机的成本,并且能够满足高转速喷气织机的需求。(*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提花机上的主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当前提花机的主传动机构多采用共轭凸轮,通过对共轭凸轮外轮廓曲线 的设计,刀箱在最高和最低位置可以得到较长的停顿时间,但是共轭凸轮制 造精度要求较高, 一旦制造精度达不到要求,则会引起经纱的高断头率,提 高了成本,而且在提花机转速为375 — 500转/分时,共轭凸轮主传动系统的 故障率很高,无法适用适合于高转速的喷气织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提花机主传动机构,其成本较低,并且可用于高转 速的喷气织机。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方案一种提花机主传动机构,包括机架、可滑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用于产生 开口运动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运动的连 杆,所述的机架上可转动设置有曲轴,该曲轴上具有第一曲拐和第二曲拐,所 述的连杆包括与第一曲拐相铰接的第一连杆和与第二曲轴相铰接的第二连杆。所述的第一曲拐和第二曲拐的相位差为180° 。所述第一曲拐和第二曲拐的中心线到曲轴2中心线的距离为25毫米一40 毫米。所述第一曲拐和第二曲拐直径为25毫米-50毫米。所述第一曲拐和第二曲拐沿所述曲轴的轴向长度为24毫米-40毫米。所述的曲轴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安装在所述的机架上。所述曲轴的一端通过传动带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所以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本实用新 型提花机主传动机构由曲轴连杆机构构成,曲轴上具有相位差为180°的两个 曲拐,该曲拐与驱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产生开口运动的连杆相铰接,曲轴的 制造精度和使用条件要求较低,降低了提花机的成本,并且能够满足高转速喷 气织机的需求。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提花机主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技术提花机主传动机构中曲轴的主视图。 其中1、机架;2、曲轴;3、第一曲拐;4、第二曲拐;5、第一轴承; 6、第二轴承;7、传动带;8、电机;9、第一连杆;10、第二连杆;11、第 一转轴;12、第二转轴;13、第一曲柄;14、第二曲柄;15、第三连杆;16、 第四连杆;17、第一滑块;18、第二滑块;19、第三转轴;20、第四转轴; 21、第五转轴;22、第六转轴;23、第七转轴;24、第八转轴。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所示, 一种提花机主传动机构,包括机架l、可滑动设置在机架 1上并用于产生开口运动的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能够驱动第一滑块17 和第二滑块18运动的连杆,机架1上可转动设置有曲轴2,该曲轴2上具有 第一曲拐3和第二曲拐4,连杆包括与第一曲拐3相铰接的第一连杆9和与第 二曲轴4相铰接的第二连杆10。为了获得较大的靠运动行程,本实施例中第一曲拐3和第二曲拐4的相位 差为180° 。如图2所示,其中尺寸A代表曲拐中心线到曲轴2中心线的距离, 即曲拐的偏心距本实施例中第一曲拐3和第二曲拐4的的中心线到曲轴2的中 心线距离为25毫米一40毫米。当前提花机的规格一般选1408、 2688或者5120针,要求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图2中尺寸B表示曲拐的直径,本实施例中第一曲拐3和第二曲拐4的直径为25毫米-50毫米,使提花机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图2中尺寸C表示曲拐沿曲轴2的轴向长度,本实施例中第一曲拐3和第 二曲拐4沿曲轴2的轴向长度为24亳米-40毫米。曲轴2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6安装在机架1上,并且一 端通过传动带7与电机8的输出轴相连接。如图l所示,第一连杆9与第一曲 柄13的一端相铰接,第一曲柄13可以第三转轴19为中心转动,并且第一曲 柄13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15相铰接,第三连杆15与第一滑块17通过第七转 轴23相铰接;第二连杆10与第二曲柄14的一端相铰接,第二曲柄14可以第 四转轴20为中心转动,并且第二曲柄14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杆16相铰接,第 四连杆16与第二滑块18通过第八转轴24相铰接,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 18可用于产生开口运动。当曲轴2在电机8的带动下旋转时,第一曲拐3和第二曲拐4会带动第一 连杆9和第二连杆10运动,并且第一连杆9和第二连杆10的运动方向相对或 者相反,可以通过第三连杆15和第四连杆16带动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 产生开口运动。曲轴2是比较成熟的机械部件,降低了提花机的成本,并且能 够满足高转速喷气织机的需求。权利要求1、一种提花机主传动机构,包括机架(1)、可滑动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并用于产生开口运动的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运动的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上可转动设置有曲轴(2),该曲轴(2)上具有第一曲拐(3)和第二曲拐(4),所述的连杆包括与第一曲拐(3)相铰接的第一连杆(9)和与第二曲拐(4)相铰接的第二连杆(1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花机主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 曲拐(3)和第二曲拐(4)的相位差为180°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花机主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 拐(3)和第二曲拐(4)的中心线到曲轴(2)中心线的距离为25毫米一40 毫米。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花机主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 拐(3)和第二曲拐(4)直径为25毫米-50亳米。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花机主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 拐(3)和第二曲拐(4)沿所述曲轴(2)的轴向长度为24毫米-40毫米。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花机主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曲轴 (2)通过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6)安装在所述的机架(1)上。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花机主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2) 的一端通过传动带(7)与电机(8)的输出轴相连接。专利摘要一种提花机主传动机构,包括机架、可滑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用于产生开口运动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能够驱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运动的连杆、可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曲轴,该曲轴上具有第一曲拐和第二曲拐,所述的连杆包括与第一曲拐相铰接的第一连杆和与第二曲轴相铰接的第二连杆,曲轴的制造精度和使用条件要求较低,降低了提花机的成本,并且能够满足高转速喷气织机的需求。文档编号D03C3/32GK201132877SQ20072004185公开日2008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0日专利技术者平 周, 祝章琛 申请人: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花机主传动机构,包括机架(1)、可滑动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并用于产生开口运动的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运动的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上可转动设置有曲轴(2),该曲轴(2)上具有第一曲拐(3)和第二曲拐(4),所述的连杆包括与第一曲拐(3)相铰接的第一连杆(9)和与第二曲拐(4)相铰接的第二连杆(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平祝章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