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提花机的开口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8716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子提花机的开口机构,包括机架底梁总成,所述的机架底梁总成上安装有动力输入轴及与所述动力输入轴垂直的两块纵向布置的机架墙板,两块机架墙板的内侧均有一组用于安装提刀组件的提升板,两组提升板之间有电磁阀组件箱;所述的电磁阀组件箱上方有转动轴,所述的转动轴由中心轴和套于所述中心轴外的套管轴组成,中心轴上连接提臂,各个提臂连接各块提升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机器运行的平稳性好。(*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提花机的开口机构
技术介绍
电子提花机在纺织行业应用已经很广泛,电子提花机的开口装置是电子提花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申请号为200510049650.6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全低副电子提花机提刀开口控制机构,它是通过偏心轮带动一套连杆机构实现安装提刀组件的上下提升。但是该专利中所提带的连杆机构由多根摆杆及连杆组成,其结构十分复杂,通过多根摆杆及连杆的传动才带动提刀组件的运动,机器运行起来平稳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电子提花机的开口机构结构复杂、运行平稳性性差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行平稳的电子提花机的开口机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提花机的开口机构,包括机架底梁总成,所述的机架底梁总成上安装有动力输入轴及与所述动力输入轴垂直的两块纵向布置的机架墙板,所述的动力输入轴位于其中一块机架墙板的外侧,两块机架墙板的内侧均有一组用于安装提刀组件的提升板,每组提升板由两块提升板组成,两组提升板之间有电磁阀组件箱;所述的电磁阀组件箱上方有转动轴,所述的转动轴由中心轴和套于所述中心轴外的套管轴组成,该转动轴两端分别穿越所述的两块机架墙板而支承在机架墙板上;所述的中心轴连接由第一偏心轮传动的第一偏心轮机构,所述的套管轴连接由第二偏心轮传动的第二偏心轮机构,所述的第一偏心轮与第二偏心轮均以所述的动力输入轴为动力轴,且两个偏心轮为异向偏心轮;所述的转动轴上依次连接第一提臂、第二提臂、第三提臂、第四提臂,其中第一提臂、第三提臂连接在中心轴上,第二提臂、第四提臂连接在套管轴上,第一提臂、第二提臂、第三提臂、第四提臂均位于所述转动轴的同一侧,所述的第一提臂、第二提臂通过联臂分别连接一组提升板,所述的第三提臂、第四提臂通过联臂分别连接另一组提升板。进一步,所述的转动轴上还依次连接第五提臂、第六提臂、第七提臂、第八提臂,所述的第一提臂、第二提臂、第三提臂、第四提臂及第五提臂、第六提臂、第七提臂、第八提臂分别位于所述转动轴的两侧,其中第五提臂、第七提臂连接在套管轴上,第六提臂、第八提臂连接在中心轴上,所述的第五提臂通过联臂与所述的第一提臂连接同一块提升板,所述的第六提臂通过联臂与所述的第二提臂连接同一块提升板,所述的第七提臂通过联臂与所述的第三提臂连接同一块提升板,所述的第八提臂通过联臂与所述的第四提臂连接同一块提升板,连接同一块提升板的两个提臂关于所述的转动轴对称。进一步,所述的各个提臂与各自连接的提升板位于同一个竖直平面内。进一步,各块提升板及各个提臂上均有高度调整标记,各块提升板上的高度调整标记与各自连接的提臂上的高度调整标记对应。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偏心轮位于与动力输入轴相邻的机架墙板外侧,所述的第二偏心轮位于该机架墙板和靠近动力输入轴的提升板组之间,所述的第一偏心轮连接第一传动臂,所述的第一传动臂铰接一传动曲臂,所述的传动曲臂与所述的中心轴过盈配合;所述的第二偏心轮连接第二传动臂,所述的第四提臂位于所述的第二传动臂上方,所述的第二传动臂与所述的第四提臂通过销轴连接。进一步,所述的电磁阀组件箱上还安装有提升定向板。进一步,所述的机架底梁总成还安装有四个可调节高度的支撑脚,所述的支撑脚包括固定座和调整套,所述的固定座具有向上延伸的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有钢球,所述的立柱套于所述的调整套内,所述的调整套上有数个螺孔,所述的螺孔与用于锁紧所述立柱的螺杆配合,所述立柱与所述的机架总成通过调节螺丝连接。进一步,所述的动力输入轴上还安装有感应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机器运行的平稳性好。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所述电子提花机的开口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所述电子提花机的开口机构各提臂与中心轴的配合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二所述电子提花机的开口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二所述电子提花机的开口机构各提臂与中心轴的配合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二所述电子提花机的开口机构提臂与提升板的配合示意图。图6是高度调整标记示意图。图7是支撑脚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参照图1、2,一种电子提花机的开口机构,包括机架底梁总成1,机架底梁总成具有四个可调节高度的支撑脚2。该机架底梁总成1上安装有动力输入轴3及与所述动力输入轴垂直的两块纵向布置的机架墙板4,所述的动力输入轴3位于其中一块机架墙板的外侧,所述的动力输入轴3上还安装有感应圈。两块机架墙板的内侧均有一组用于安装提刀组件的提升板,每组提升板由两块提升板5组成,两组提升板之间有电磁阀组件箱6,电磁阀组件箱6上还安装有提升定向板7。所述的电磁阀组件箱6上方有转动轴,所述的转动轴由中心轴8和套于所述中心轴外的套管轴9组成,该转动轴两端分别穿越所述的两块机架墙板4而支承在机架墙板4上。所述的中心轴8连接由第一偏心轮10传动的第一偏心轮机构,所述的套管轴9连接由第二偏心轮11传动的第二偏心轮机构,所述的第一偏心轮10与第二偏心轮11均以所述的动力输入轴3为动力轴,且两个偏心轮为异向偏心轮。第一偏心轮10位于与动力输入轴相邻的机架墙板外侧,第二偏心轮11位于该机架墙板和靠近动力输入轴的提升板组之间。第一偏心轮10连接第一传动臂12,所述的第一传动臂12铰接一传动曲臂13,所述的传动曲臂13与所述的中心轴8过盈配合;第二偏心轮11连接第二传动臂14。所述的转动轴上依次连接第一提臂15、第二提臂16、第三提臂17、第四提臂18,其中第一提臂15、第三提臂17连接在中心轴8上,第二提臂16、第四提臂18连接在套管轴9上,第一提臂15、第二提臂16、第三提臂17、第四提臂18均位于所述转动轴的同一侧,所述的第一提15臂、第二提臂16通过联臂19分别连接一组提升板,所述的第三提臂17、第四提臂18通过联臂19分别连接另一组提升板。各个提臂与各自连接的提升板位于同一个竖直平面内。所述的第四提臂18位于所述的第二传动臂14上方,所述的第二传动臂14与所述的第四提臂18通过销轴连接。使用时由动力输入轴3输入动力,带动第一偏心轮10和第二偏心轮11转动第一偏心轮转动10,带动第一传动臂12,把动力传给传动曲臂13,从而把动力传至中心轴8,由中心轴8带动第一提臂15、第三提臂17摆动;第二偏心轮11转动,带动第二传动臂14,由于第二传动臂14与第四提臂18是通过销轴连接,故第二传动臂14带动第四提臂18摆动,最终带动套管轴9转动。因第一偏心轮10、第二偏心轮11是同轴异向偏心轮,所以第一传动臂112、第二传动臂14的运动是反向、错位的的摆动,那么中心轴8和套管轴9是反向、同角度的转动,最终的结果是第一提臂15、第三提臂17和第二提臂14、第四提臂18作同轴、异向、同角度、等角速的摆动,带动两组提升板上下往复提升。支撑脚2包括固定座25和调整套26,所述的固定座25具有向上延伸的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有钢球27,所述的立柱套于所述的调整套内26,所述的调整套26上有数个螺孔28,所述的螺孔28与用于锁紧所述立柱的螺杆配合,所述立柱与所述的机架总成通过调节螺丝29连接。松开螺杆和调节螺丝29,使支撑脚达到所需的高度和水平校正后,重新拧紧螺杆和调节螺丝即可。钢球的作用在于调节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提花机的开口机构,包括机架底梁总成,所述的机架底梁总成上安装有动力输入轴及与所述动力输入轴垂直的两块纵向布置的机架墙板,所述的动力输入轴位于其中一块机架墙板的外侧,两块机架墙板的内侧均有一组用于安装提刀组件的提升板,每组提升板由两块提升板组成,两组提升板之间有电磁阀组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阀组件箱上方有转动轴,所述的转动轴由中心轴和套于所述中心轴外的套管轴组成,该转动轴两端分别穿越所述的两块机架墙板而支承在机架墙板上;所述的中心轴连接由第一偏心轮 传动的第一偏心轮机构,所述的套管轴连接由第二偏心轮传动的第二偏心轮机构,所述的第一偏心轮与第二偏心轮均以所述的动力输入轴为动力轴,且两个偏心轮为异向偏心轮;所述的转动轴上依次连接第一提臂、第二提臂、第三提臂、第四提臂,其中第一提臂、 第三提臂连接在中心轴上,第二提臂、第四提臂连接在套管轴上,第一提臂、第二提臂、第三提臂、第四提臂均位于所述转动轴的同一侧,所述的第一提臂、第二提臂通过联臂分别连接一组提升板,所述的第三提臂、第四提臂通过联臂分别连接另一组提升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宗华杨员飞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川一电子提花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