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铅污染土壤的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48087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铅污染土壤的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烟梗6‑12份、电气石31‑46份、过硫酸钙4‑8份、氧化锌粉3‑5份、动植物蛋白6‑10份、聚丙烯酰胺3‑6份、粉煤灰18‑25份、硅酸盐8‑15份、聚天冬氨酸1.6‑3份和桑叶10‑16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原料来源广泛,修复工艺简单,通过各种原料之间的协同作用,制备的成品可以有效的清除土壤中的铅离子,修复周期短,使用前景广阔。

Remediation agent for lead contaminated soi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eparative agent for lead contaminated soil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weight ingredients: tobacco stem 6, 12 copies of tourmaline, 4 calcium persulfate, 8 parts of calcium sulphate 4, 5 zinc oxide powder 3, 10 parts of plant and plant protein 6, 6 copies of polyacrylamide 3. Aspartate 1.6, 3 and 10 mulberry leaves, 16 copies. The invention has a wide source of raw materials, simple repair process, and through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various raw materials, the finished product can effectively remove the lead ion in the soil, and the repair cycle is short and the prospect of use is bro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铅污染土壤的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铅污染土壤的修复剂。
技术介绍
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活动的增加、工业废水排放的增多和化学肥料的过量使用,土壤的结构遭到破坏,土壤出现板结等状况,种植的农产品产量低,品质差,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浓度也在提高。铅是常见的一种重金属,铅无法再降解,一旦排入环境,很长时间仍然保持其毒性。由于铅在环境中的长期持久性,又对许多生命组织有较强的潜在性毒性,所以铅一直被列入强污染物范围,铅被农作物吸收会通过食物链转移到人体内,铅对人体的危害表现在:胃疼,头痛,颤抖,神经性烦躁突触数量降低,在最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人事不省,直至死亡。因此降低土壤中铅离子的含量刻不容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铅污染土壤的修复剂,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铅污染土壤的修复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烟梗6-12份、电气石31-46份、过硫酸钙4-8份、氧化锌粉3-5份、动植物蛋白6-10份、聚丙烯酰胺3-6份、粉煤灰18-25份、硅酸盐8-15份、聚天冬氨酸1.6-3份和桑叶10-16份。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硅酸盐包括硅酸钠、硅酸钾和硅酸钙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聚天冬氨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000-14500。所述用于铅污染土壤的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将桑叶洗净并且粉碎成粒径为0.25-1.60mm的碎片,然后将碎片在65-80摄氏度的水中煎煮2-4次,过滤并且合并滤液,得到桑叶煎煮液;步骤二,将烟梗破碎后在28-35摄氏度下酶解,得到烟梗酶解液;步骤三,将氧化锌粉、电气石、过硫酸钙和硅酸盐混合并且球磨至50-80目,再向其中加入烟梗酶解液,在45-55摄氏度下浸泡80-120分钟,离心过滤并且在60-70摄氏度下干燥,得到第一混合物;步骤四,将动植物蛋白和聚天冬氨酸浸泡在桑叶煎煮液中3-6小时,然后向其中加入聚丙烯酰胺并且以240-300rpm的转速搅拌60-75分钟,得到第二混合物;步骤五,将第一混合物、第二混合物和粉煤灰充分搅拌均匀并且在30-40摄氏度下干燥,即可得到成品。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四中加入聚丙烯酰胺之前在电场强度为8-13KV下保持20-30分钟。所述用于铅污染土壤的修复剂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将成品与铅污染土壤按照质量比1:320-350混合并且翻耕,然后加水至含水质量分数为25-30%,覆膜养护10-13天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原料来源广泛,修复工艺简单,通过各种原料之间的协同作用,制备的成品可以有效的清除土壤中的铅离子,修复周期短,使用前景广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一种用于铅污染土壤的修复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烟梗6份、电气石31份、过硫酸钙4份、氧化锌粉3份、动植物蛋白6份、聚丙烯酰胺3份、粉煤灰18份、硅酸盐8份、聚天冬氨酸1.6份和桑叶10份。硅酸盐包括硅酸钠和硅酸钾的混合物。所述用于铅污染土壤的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将桑叶洗净并且粉碎成粒径为0.85mm的碎片,然后将碎片在74摄氏度的水中煎煮3次,过滤并且合并滤液,得到桑叶煎煮液;步骤二,将烟梗破碎后在32摄氏度下酶解,得到烟梗酶解液;步骤三,将氧化锌粉、电气石、过硫酸钙和硅酸盐混合并且球磨至60目,再向其中加入烟梗酶解液,在48摄氏度下浸泡90分钟,离心过滤并且在65摄氏度下干燥,得到第一混合物;步骤四,将动植物蛋白和聚天冬氨酸浸泡在桑叶煎煮液中4.5小时,然后向其中加入聚丙烯酰胺并且以270rpm的转速搅拌66分钟,得到第二混合物;步骤五,将第一混合物、第二混合物和粉煤灰充分搅拌均匀并且在32摄氏度下干燥,即可得到成品。所述用于铅污染土壤的修复剂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将成品与铅污染土壤按照质量比1:325混合并且翻耕,然后加水至含水质量分数为25%,覆膜养护13天即可。对安徽某地的铅污染土壤采用实施例1的产品和使用方法治理,修复前土壤中铅含量为0.173mg/kg,修复后土壤中铅含量为0.015mg/kg,铅含量下降率为91.33%。实施例2一种用于铅污染土壤的修复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烟梗9份、电气石37份、过硫酸钙6份、氧化锌粉4.2份、动植物蛋白7.5份、聚丙烯酰胺4份、粉煤灰20份、硅酸盐11份、聚天冬氨酸1.9份和桑叶12份。聚天冬氨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000-14500。所述用于铅污染土壤的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将桑叶洗净并且粉碎成粒径为1.20mm的碎片,然后将碎片在75摄氏度的水中煎煮4次,过滤并且合并滤液,得到桑叶煎煮液;步骤二,将烟梗破碎后在33摄氏度下酶解,得到烟梗酶解液;步骤三,将氧化锌粉、电气石、过硫酸钙和硅酸盐混合并且球磨至80目,再向其中加入烟梗酶解液,在52摄氏度下浸泡110分钟,离心过滤并且在68摄氏度下干燥,得到第一混合物;步骤四,将动植物蛋白和聚天冬氨酸浸泡在桑叶煎煮液中5小时,然后向其中加入聚丙烯酰胺并且以300rpm的转速搅拌70分钟,得到第二混合物;步骤五,将第一混合物、第二混合物和粉煤灰充分搅拌均匀并且在35摄氏度下干燥,即可得到成品。所述用于铅污染土壤的修复剂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将成品与铅污染土壤按照质量比1:340混合并且翻耕,然后加水至含水质量分数为28%,覆膜养护12天即可对江苏某地的铅污染土壤采用实施例2的产品和使用方法治理,修复前土壤中铅含量为0.224mg/kg,修复后土壤中铅含量为0.012mg/kg,铅含量下降率为94.64%。实施例3一种用于铅污染土壤的修复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烟梗11份、电气石43份、过硫酸钙7份、氧化锌粉4.5份、动植物蛋白9份、聚丙烯酰胺5.2份、粉煤灰23份、硅酸盐13份、聚天冬氨酸2.5份和桑叶14.5份。硅酸盐包括硅酸钾和硅酸钙的混合物。所述用于铅污染土壤的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将桑叶洗净并且粉碎成粒径为1.50mm的碎片,然后将碎片在75摄氏度的水中煎煮4次,过滤并且合并滤液,得到桑叶煎煮液;步骤二,将烟梗破碎后在35摄氏度下酶解,得到烟梗酶解液;步骤三,将氧化锌粉、电气石、过硫酸钙和硅酸盐混合并且球磨至60目,再向其中加入烟梗酶解液,在50摄氏度下浸泡105分钟,离心过滤并且在65摄氏度下干燥,得到第一混合物;步骤四,将动植物蛋白和聚天冬氨酸浸泡在桑叶煎煮液中5小时,在电场强度为12KV下保持25分钟,然后向其中加入聚丙烯酰胺并且以240rpm的转速搅拌66分钟,得到第二混合物;步骤五,将第一混合物、第二混合物和粉煤灰充分搅拌均匀并且在33摄氏度下干燥,即可得到成品。所述用于铅污染土壤的修复剂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将成品与铅污染土壤按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铅污染土壤的修复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烟梗6‑12份、电气石31‑46份、过硫酸钙4‑8份、氧化锌粉3‑5份、动植物蛋白6‑10份、聚丙烯酰胺3‑6份、粉煤灰18‑25份、硅酸盐8‑15份、聚天冬氨酸1.6‑3份和桑叶10‑16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铅污染土壤的修复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烟梗6-12份、电气石31-46份、过硫酸钙4-8份、氧化锌粉3-5份、动植物蛋白6-10份、聚丙烯酰胺3-6份、粉煤灰18-25份、硅酸盐8-15份、聚天冬氨酸1.6-3份和桑叶10-16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铅污染土壤的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酸盐包括硅酸钠、硅酸钾和硅酸钙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铅污染土壤的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天冬氨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000-14500。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用于铅污染土壤的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将桑叶洗净并且粉碎成粒径为0.25-1.60mm的碎片,然后将碎片在65-80摄氏度的水中煎煮2-4次,过滤并且合并滤液,得到桑叶煎煮液;步骤二,将烟梗破碎后在28-35摄氏度下酶解,得到烟梗酶解液;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静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科创复兴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