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家鸣专利>正文

一种肌腱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7784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0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肌腱固定装置,其包括上本体以及下本体,所述上本体插入下本体中,所述上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插片,所述下本体上设置有与插片相匹配的通槽,当所述插片插入通槽中时,上本体的下表面和下本体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固定肌腱的区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插片插入通槽中,使上本体和下本体之间形成一定区域,将需要夹持的肌腱固定在此区域中,不容易滑脱且操作方便。

A tendon fix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endon fixing device, which includes the upper body and the lower body. The upper body is inserted into the lower body, and the upp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insert, and the low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lot that matches the insert, and when the insert is inserted into the slot, the lower surface and the lower body of the upper body are in the body. A region for clamping and fixing the tendon is formed between the upper surfaces. By inserting the insert into the through slot, the utility model makes the upper body and the lower body form a certain area, and the gripped tendon is fixed in the area, and it is not easy to slip and operate convenient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肌腱固定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肌腱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医学手术中,多涉及肌腱及韧带的重建,而肌腱及韧带重建时,需要取自体或异体肌腱进行修整以及缝合,这一过程须使用肌腱工作台在手术中进行。然而,现有的肌腱工作台上所使用的肌腱固定器,均为螺丝螺母结构的旋紧固定,在手术过程中,操作费时不方便,且其一般为竖直夹持,导致开口段夹不紧,容易在手术中滑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肌腱固定装置,通过平行夹持解决了现有肌腱夹持固定器容易滑脱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肌腱固定装置,其包括上本体以及下本体,所述上本体插入下本体中,所述上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插片,所述下本体上设置有与插片相匹配的通槽,当所述插片插入通槽中时,上本体的下表面和下本体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固定肌腱的区域。本技术的特点还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下本体内部的自锁机构,所述上本体和下本体通过自锁机构固定。所述自锁机构包括冂字型的固定件、第一咬合齿、弹片以及弹簧,所述第一咬合齿设置在固定件的两条竖直边上,所述弹片固定在固定件上,所述弹簧设置在通槽底部用于将插片弹出。所述插片上设置有第二咬合齿。所述第一咬合齿和第二咬合齿分别是正齿和反齿。所述上本体的一端为夹持面,所述插片设置在上本体的另一端。所述下本体的一端为夹持面,所述通槽设置在下本体的另一端。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时,通过将插片插入通槽中,使上本体和下本体之间形成一定区域,将需要夹持的肌腱固定在此区域中,不容易滑脱且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肌腱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肌腱固定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图1A-A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肌腱固定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肌腱固定装置,如图1-4所示,其包括上本体1以及下本体2,上本体1插入下本体2中,上本体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插片11,下本体2上设置有与插片11相匹配的通槽21,这样,当插片11插入通槽21中时,上本体1的下表面和下本体2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固定肌腱的区域。还包括设置在下本体2内部的自锁机构3,这样,上本体1和下本体2通过自锁机构3固定,方便开启及闭合。自锁机构3包括冂字型的固定件31、第一咬合齿32、弹片33以及弹簧34,第一咬合齿32设置在固定件31的两条竖直边上,弹片33固定在固定件31上,弹簧34设置在通槽21底部用于将插片11弹出,插片11上设置有第二咬合齿12,第一咬合齿32和第二咬合齿12分别是正齿和反齿,这样,当插片11插入通槽21中时,第一咬合齿32和第二咬合齿12啮合,使上本体1和下本体2之间形成一定区域,用于固定肌腱;当按下弹片33后,第一咬合齿32和第二咬合齿12分开,设置在通槽21底部的弹簧34将插片11弹出。上本体1的一端为夹持面,插片11设置在上本体1的另一端,下本体2的一端为夹持面,通槽21设置在下本体2的另一端,这样,通过上本体1和下本体2的夹持面固定肌腱,不容易滑脱,使上本体1、下本体2以及肌腱之间的配合更加紧密。工作过程:首先将需要固定的肌腱放置在下本体2夹持面的一端,将插片11插入通槽21中,此时上本体1下移,移动到合适位置后第一咬合齿32和第二咬合齿12啮合,上本体1和下本体2固定,此时对肌腱进行修整手术;手术结束后,按下弹片33后,第一咬合齿32和第二咬合齿12分开,设置在通槽21底部的弹簧34将插片11弹出。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时,通过将插片插入通槽中,使上本体和下本体之间形成一定区域,将需要夹持的肌腱固定在此区域中,不容易滑脱且操作方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肌腱固定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肌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本体(1)以及下本体(2),所述上本体(1)插入下本体(2)中,所述上本体(1)上设置有至少一对插片(11),所述下本体(2)上设置有与插片(11)相匹配的通槽(21),当所述插片(11)插入通槽(21)中时,上本体(1)的下表面和下本体(2)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固定肌腱的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肌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本体(1)以及下本体(2),所述上本体(1)插入下本体(2)中,所述上本体(1)上设置有至少一对插片(11),所述下本体(2)上设置有与插片(11)相匹配的通槽(21),当所述插片(11)插入通槽(21)中时,上本体(1)的下表面和下本体(2)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固定肌腱的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肌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下本体(2)内部的自锁机构(3),所述上本体(1)和下本体(2)通过自锁机构(3)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肌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机构(3)包括冂字型的固定件(31)、第一咬合齿(32)、弹片(33)以及弹簧(34),所述第一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家鸣朱伟民王大平熊建义陆伟杨雷陈康陈锦富
申请(专利权)人:崔家鸣朱伟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