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水明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水源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7602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0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水源灌溉装置,包括灌溉主架,所述灌溉主架右侧顶部固设有混搅箱,所述混搅箱内设有混搅腔,所述混搅腔正下侧的所述灌溉主架内设有第一空心腔,所述第一空心腔与所述混搅腔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展设置的第一转向轴,所述第一转向轴顶部延展末端伸进所述混搅腔内且末端动力连接有混搅装置,所述第一转向轴底部延展末端伸进所述第一空心腔内且末端固设有第一锥形轮,所述第一空心腔左侧的所述灌溉主架内设有向上延展设置的第二空心腔,所述第一空心腔右侧的所述灌溉主架内设有前后延展设置的第三空心腔,所述第三空心腔前后延展末端分别贯穿所述灌溉主架的前后端面,所述第三空心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延展设置的导引杆。

A new type of water source irriga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ew water source irrigation device, including an irrigation frame. A mixing box is fixed on the right top of the irrigation main frame, and a mixing chamber is provided in the mixing box. The first hollow cavity is provided in the irrigation main frame on the lower side of the mixing chamber, and the first hollow cavity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mixing chamber. The first steering shaft is extended up and down, the top extension end of the first steering shaft is extended into the mixing chamber and the end power connection has a mixing device. The bottom extension end of the first steering shaft is extended into the first hollow cavity and the end is fixed with a first conical wheel, and the irrigation main frame on the left of the first hollow cavity is inside. A second hollow cavity is provid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first hollow cavity, and a third hollow cavity is provided in the right side of the first hollow cavity, and the extension end of the third hollow cavity is penetrated through the front and rear end faces of the irrigation main frame, and the third hollow cavity is slippery and connected with the guide of the front and back extension. Draw the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水源灌溉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洒水
,具体为一种新型水源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洒水灌溉装置,通常只是具备洒水的功能,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还需要额外使用肥料喷洒装置进行喷洒农药,洒水和农药喷洒工作需要单独分开操作,工作效率低,因此,需要一种在洒水时同时具备喷洒农药功能的洒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水源灌溉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水源灌溉装置,包括灌溉主架,所述灌溉主架右侧顶部固设有混搅箱,所述混搅箱内设有混搅腔,所述混搅腔正下侧的所述灌溉主架内设有第一空心腔,所述第一空心腔与所述混搅腔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展设置的第一转向轴,所述第一转向轴顶部延展末端伸进所述混搅腔内且末端动力连接有混搅装置,所述第一转向轴底部延展末端伸进所述第一空心腔内且末端固设有第一锥形轮,所述第一空心腔左侧的所述灌溉主架内设有向上延展设置的第二空心腔,所述第一空心腔右侧的所述灌溉主架内设有前后延展设置的第三空心腔,所述第三空心腔前后延展末端分别贯穿所述灌溉主架的前后端面,所述第三空心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延展设置的导引杆,所述导引杆左侧端面内设有前后延展设置的凹嵌槽,所述凹嵌槽内底壁设有前后延展设置的齿形条,所述第一空心腔与所述第三空心腔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展设置的第二转向轴,所述第二转向轴左侧延展末端伸进所述第一空心腔内且末端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锥形轮右侧端配合连接的第二锥形轮,所述第二转向轴右侧延展末端伸进所述凹嵌槽内且末端固设有与所述齿形条动力配合连接的齿形轮,所述第一空心腔左侧内壁内固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右侧末端动力连接有伸进所述第一空心腔内且与所述第一锥形轮左侧端配合连接的第三锥形轮,所述第二空心腔右侧内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展设置的第三转向轴,所述第三转向轴左侧末端伸进所述第二空心腔内且末端固设有第一转向盘,所述第三转向轴右侧延展末端与所述电动机左侧端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空心腔顶部延展段左侧的所述灌溉主架内设有第四空心腔,所述混搅箱左侧的所述灌溉主架顶部端面上设有灌输装置,所述灌输装置包括与伸出所述灌溉主架的顶部端面外的所述第四转向轴固定连接的立柱,所述立柱内固定设有左右延展设置的喷水管,所述喷水管左侧末端固定设有喷水头,所述喷水管右侧末端固定设有柔性管,所述柔性管与固定安装在所述混搅箱左侧内壁体中的压强泵固定连接,所述压强泵右侧与所述混搅腔相通设置,所述喷水头与所述立柱之间的所述喷水管底部端面设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底部端面与所述灌溉主架顶部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立柱朝向所述有弧形板一侧端面与所述喷水管底部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所述第四空心腔内设有与所述灌输装置动力配合连接的传递装置,所述电动机的外部还设置有护托装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混搅装置包括与所述述第一转向轴顶部末端固定连接的混搅轴,所述混搅轴外表面周向固设有多组混搅浆页。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传递装置包括上下延展且转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第四空心腔内顶壁内的第四转向轴以及左右延展且转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第四空心腔与所述第二空心腔之间的第五转向轴,所述第四转向轴顶部延展末端伸出所述灌溉主架的顶部端面外,所述第四转向轴底部延展末端伸进所述第四空心腔内且末端固设有第四锥形轮,所述第五转向轴左侧延展末端伸进所述第四空心腔内且末端固设有与所述第四锥形轮配合连接的第五锥形轮,所述第五转向轴右侧延展末端伸进所述第二空心腔内且末端固设有第二转向盘,所述第二转向盘右侧端面朝远圆心一侧固设有第一凸头,所述第一转向盘左侧端面朝远圆心一侧固设有第二凸头,所述第一凸头与所述第二凸头之间铰接配合连接有联杆。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向盘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转向盘的直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弧形板顶部端面设置有弧形面,所述弧形面与所述喷水管底部端面相互抵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护托装置包括抗振垫和散热翅片,所述抗振垫设置在所述电动机的左端和右端且与所述电动机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翅片设置在所述电动机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电动机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控制电动机同时带动第三锥形轮以及第三转向轴的正反转动,进而由第三锥形轮带动第一锥形轮的正反转动,进而由第一锥形轮带动第一转向轴以及第一转向轴顶部末端的混搅装置进行正反转动,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均匀搅拌工作,同时,由第一锥形轮带动第二锥形轮以及第二转向轴右侧末端的齿形轮正反转动,进而实现由齿形轮带动灌溉主架沿导引杆的前后方向滑动,此时,由第三转向轴带动第一转向盘正反转动,进而通过联杆带动联杆的连续往复正反转动,进而由第五转向轴带动第五锥形轮以及与第五锥形轮配合连接的第四锥形轮正反转动,进而实现由第四锥形轮带动第四转向轴顶部的立柱连续正反摇摆转动,通过控制压强泵开启,进而实现由立柱带动喷水管上的喷水头进行连续摇摆洒水工作,提高洒水均匀性,在需要对农作物喷洒农药时,可在混搅腔511中添加农药即可进行对农药进行搅拌工作,可使洒水的过程中自动进行农药喷洒,同时,能实现自动控制搅拌工作以及自动控制灌溉主架沿导引杆的前后延展方向进行喷洒工作,减少人工操作,大大提高洒水的工作效率以及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一种新型水源灌溉装置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一种新型水源灌溉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一转向盘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二转向盘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弧形板左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灌输装置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护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图7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图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新型水源灌溉装置,包括灌溉主架5,所述灌溉主架5右侧顶部固设有混搅箱51,所述混搅箱51内设有混搅腔511,所述混搅腔511正下侧的所述灌溉主架5内设有第一空心腔52,所述第一空心腔52与所述混搅腔511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展设置的第一转向轴521,所述第一转向轴521顶部延展末端伸进所述混搅腔511内且末端动力连接有混搅装置,所述第一转向轴521底部延展末端伸进所述第一空心腔52内且末端固设有第一锥形轮522,所述第一空心腔52左侧的所述灌溉主架5内设有向上延展设置的第二空心腔54,所述第一空心腔52右侧的所述灌溉主架5内设有前后延展设置的第三空心腔53,所述第三空心腔53前后延展末端分别贯穿所述灌溉主架5的前后端面,所述第三空心腔53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延展设置的导引杆7,所述导引杆7左侧端面内设有前后延展设置的凹嵌槽71,所述凹嵌槽71内底壁设有前后延展设置的齿形条,所述第一空心腔52与所述第三空心腔53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展设置的第二转向轴523,所述第二转向轴523左侧延展末端伸进所述第一空心腔52内且末端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锥形轮522右侧端配合连接的第二锥形轮524,所述第二转向轴523右侧延展末端伸进所述凹嵌槽71内且末端固设有与所述齿形条动力配合连接的齿形轮531,所述第一空心腔52左侧内壁内固设有电动机525,所述电动机525右侧末端动力连接有伸进所述第一空心腔52内且与所述第一锥形轮522左侧端配合连接的第三锥形轮526,所述第二空心腔54右侧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水源灌溉装置,包括灌溉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主架右侧顶部固设有混搅箱,所述混搅箱内设有混搅腔,所述混搅腔正下侧的所述灌溉主架内设有第一空心腔,所述第一空心腔与所述混搅腔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展设置的第一转向轴,所述第一转向轴顶部延展末端伸进所述混搅腔内且末端动力连接有混搅装置,所述第一转向轴底部延展末端伸进所述第一空心腔内且末端固设有第一锥形轮,所述第一空心腔左侧的所述灌溉主架内设有向上延展设置的第二空心腔,所述第一空心腔右侧的所述灌溉主架内设有前后延展设置的第三空心腔,所述第三空心腔前后延展末端分别贯穿所述灌溉主架的前后端面,所述第三空心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延展设置的导引杆,所述导引杆左侧端面内设有前后延展设置的凹嵌槽,所述凹嵌槽内底壁设有前后延展设置的齿形条,所述第一空心腔与所述第三空心腔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展设置的第二转向轴,所述第二转向轴左侧延展末端伸进所述第一空心腔内且末端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锥形轮右侧端配合连接的第二锥形轮,所述第二转向轴右侧延展末端伸进所述凹嵌槽内且末端固设有与所述齿形条动力配合连接的齿形轮,所述第一空心腔左侧内壁内固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右侧末端动力连接有伸进所述第一空心腔内且与所述第一锥形轮左侧端配合连接的第三锥形轮,所述第二空心腔右侧内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展设置的第三转向轴,所述第三转向轴左侧末端伸进所述第二空心腔内且末端固设有第一转向盘,所述第三转向轴右侧延展末端与所述电动机左侧端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空心腔顶部延展段左侧的所述灌溉主架内设有第四空心腔,所述混搅箱左侧的所述灌溉主架顶部端面上设有灌输装置,所述灌输装置包括与伸出所述灌溉主架的顶部端面外的所述第四转向轴固定连接的立柱,所述立柱内固定设有左右延展设置的喷水管,所述喷水管左侧末端固定设有喷水头,所述喷水管右侧末端固定设有柔性管,所述柔性管与固定安装在所述混搅箱左侧内壁体中的压强泵固定连接,所述压强泵右侧与所述混搅腔相通设置,所述喷水头与所述立柱之间的所述喷水管底部端面设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底部端面与所述灌溉主架顶部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立柱朝向所述有弧形板一侧端面与所述喷水管底部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所述第四空心腔内设有与所述灌输装置动力配合连接的传递装置,所述电动机的外部还设置有护托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水源灌溉装置,包括灌溉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主架右侧顶部固设有混搅箱,所述混搅箱内设有混搅腔,所述混搅腔正下侧的所述灌溉主架内设有第一空心腔,所述第一空心腔与所述混搅腔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展设置的第一转向轴,所述第一转向轴顶部延展末端伸进所述混搅腔内且末端动力连接有混搅装置,所述第一转向轴底部延展末端伸进所述第一空心腔内且末端固设有第一锥形轮,所述第一空心腔左侧的所述灌溉主架内设有向上延展设置的第二空心腔,所述第一空心腔右侧的所述灌溉主架内设有前后延展设置的第三空心腔,所述第三空心腔前后延展末端分别贯穿所述灌溉主架的前后端面,所述第三空心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延展设置的导引杆,所述导引杆左侧端面内设有前后延展设置的凹嵌槽,所述凹嵌槽内底壁设有前后延展设置的齿形条,所述第一空心腔与所述第三空心腔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展设置的第二转向轴,所述第二转向轴左侧延展末端伸进所述第一空心腔内且末端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锥形轮右侧端配合连接的第二锥形轮,所述第二转向轴右侧延展末端伸进所述凹嵌槽内且末端固设有与所述齿形条动力配合连接的齿形轮,所述第一空心腔左侧内壁内固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右侧末端动力连接有伸进所述第一空心腔内且与所述第一锥形轮左侧端配合连接的第三锥形轮,所述第二空心腔右侧内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展设置的第三转向轴,所述第三转向轴左侧末端伸进所述第二空心腔内且末端固设有第一转向盘,所述第三转向轴右侧延展末端与所述电动机左侧端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空心腔顶部延展段左侧的所述灌溉主架内设有第四空心腔,所述混搅箱左侧的所述灌溉主架顶部端面上设有灌输装置,所述灌输装置包括与伸出所述灌溉主架的顶部端面外的所述第四转向轴固定连接的立柱,所述立柱内固定设有左右延展设置的喷水管,所述喷水管左侧末端固定设有喷水头,所述喷水管右侧末端固定设有柔性管,所述柔性管与固定安装在所述混搅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水明
申请(专利权)人:何水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