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牛光华专利>正文

节能型墙体式室内空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7147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8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能型墙体式室内空调装置,包括主墙体、内保温层、换热层和表面防护层,所述换热层包括换热管和换热支架,所述换热支架的边缘围成具有一定厚度的矩形板状空间,所述换热支架位于所述主墙体的近室内侧,与所述主墙体固定连接,所述内保温层位于所述主墙体和所述换热支架之间,所述内保温层与所述主体墙和/或换热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表面防护层位于所述换热支架的近室内侧,与所述换热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管安装在所述换热支架内并设有进口和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应于室内采暖和制冷,散热面积大,体感舒适,对内散热效率高,对外无热桥,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且能够很好地适应于与地源热泵等新兴节能制冷/制热设备配套。

Energy saving wall type indoor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nergy-saving wall type indoor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main wall, an inner insulation layer, a heat exchange layer and a surface protection layer. The heat exchange layer includes a heat exchange tube and a heat exchange bracket. The edge of the heat exchange bracket is surrounded by a rectangular plate shaped space with a certain thickness, and the heat exchange bracket is located near the main wall. The interior insulation is fixed to the main wall, which is located between the main wall and the heat exchange bracket. The inner insulation layer is fixed to the main wall and / or the heat exchange bracket. The surface protection layer is located in the near room of the heat exchange bracket and is fixed to the heat exchange bracket. It is installed in the heat exchange bracket and has an inlet and an outlet. The utility model is suitable for indoor heating and cooling, large heat dissipation area, comfortable body feeling, high internal heat dissipation efficiency, external heat free bridge, and obvious energy-saving effect, and can be well adapted to the new energy saving refrigeration / heating equipment, such as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节能型墙体式室内空调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节能型墙体式室内空调装置,属建筑领域的空调和节能技术。
技术介绍
室内温度调节是建筑物耗能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室内空调主要使用相互独立的空调系统和采暖系统,部分规模较大的中央空调系统可以同时具有制冷和制热功能,其中空调系统尽管具有制冷和制热两种功能,但基于成本、效果和舒适度的考虑,通常只用于制冷,而采用独立的采暖系统进行制热。现有空调系统通常是采用空气源或水源热泵技术形成低温冷媒流经空调盘管或其他形式的表冷器,空调风机吹出的气流经过表冷器时与冷媒进行间接热交换,形成冷风并吹入室内,由此达到降温的目的,对于小型的家用空调,用于形式室内冷风的表冷器和风机组成室内机,通常安装在墙面的高处,而中央空调则通常是将冷风的送风口安装在天花板上,将空调盘管设置在隐蔽的风道内;现有采暖系统是在室内的地面上安装暖气片,通过锅炉产生热水或蒸汽并使热水或蒸汽通过循环管道流经暖气片,通过暖气片的散热提升室内空气的温度。现有空调(室内温度调节)技术的缺陷在于一是室内换热器散热面积小,换热能力弱,往往需要换热介质具有足够高或足够低的温度才能够满足室内空气温度调节的要求,由此降低了制热/制冷设备的能效,不利于节能;二是独立的暖气片和空调室内机占据一定的室内空间,不仅影响室内布局,而且空间利用率低,需要占用更大的平面面积;三是采暖系统的暖气片通常不能够用于降温,需要设置采暖和降温两套系统,增加了设备的复杂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节能型墙体式室内空调装置,这种空调系统散热面积大,空间利用率高,对室内空间和布局的影响小,且不要求换热介质具有过高或过低的温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型墙体式室内空调装置,包括主墙体、内保温层、换热层和表面防护层,所述换热层包括换热管和换热支架,所述换热支架的边缘围成具有一定厚度的矩形板状空间,所述换热支架位于所述主墙体的近室内侧,与所述主墙体固定连接,所述内保温层位于所述主墙体和所述换热支架之间,所述内保温层与所述主体墙和/或换热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表面防护层位于所述换热支架的近室内侧,与所述换热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管安装在所述换热支架内并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换热管的进口和出口位于所述换热支架内或者从所述换热支架横向上的一侧延伸出来,所述内保温层的两侧大面分别与所述主墙体和所述换热支架贴合在一起,所述保温层与所述主墙体之间设有胶粘剂层。所述换热支架的边缘围成的矩形板状空间优选为各处宽度相同,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上窄下宽或下窄上宽的板状空间,或者设置成其他形状的板状空间。所述表面防护层的近换热支架侧大面优选与所述换热支架贴合在一起。所述表面防护层的外侧可以设有表面涂层,也可以不设有表面涂层。所述表面防护层上优选至少部分区域分布有若干纵向通孔和/或纵向盲孔,所述纵向盲孔的开口位于近换热支架侧。所述表面防护层上的纵向通孔优选至少分布在所述表面防护层的下部和所述表面防护层的上部。在所述表面防护层的表面粘贴有网布且所述网布的表面设有表面涂层的情形下,所述表面防护层上的全部纵向通孔可以均被所述网布覆盖住,但优选至少部分纵向通孔未被所述网布覆盖住。当所述表面防护层的表面粘贴有网布且所述表面防护层上至少部分纵向通孔未被所述网布覆盖住时,所述表面防护层上未被所述网布覆盖住的纵向通孔优选至少在所述表面防护层的下部和所述表面防护层的上部均有分布。所述换热层的空间内可以设有能够形成垂直气流的风机,所述风机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例如,所述风机可以为轴流风机,数量为多个,优选分布在一条或多条横向水平线上,分布在同一个横向水平线上的相邻风机之间的间距相等,可以根据所需的气流方向(向上或向上)设置轴流风机的朝向。所述换热管可以包括若干横向段和所述横向段之间的连接段,所述横向段和连接段优选均位于同一立面上,所述换热管的各横向段上下分布,所述换热支架设有分别支承在各所述横向段的下面或者分别支承在部分所述横向段的下面的纵向杆。所述换热支架可以通过预埋支架连接件和/或现装支架连接件与所述主墙体连接。所述预埋支架连接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所述预埋支架连接件的一端锚固在所述主墙体内,另一端直接与所述换热支架连接(例如焊接、螺栓紧固等)或者通过支架连接装置(例如卡箍、夹板、设有紧固螺栓的管件扣件、采用螺丝紧固的连接板等)与所述换热支架连接。所述现装支架连接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现装支架连接件的一端采用现装连接方式(例如,通过水泥钉钉、通过膨胀螺栓紧固、旋接到预埋在主墙体上的配套螺母上等)固定连接所述主墙体,另一端直接与所述换热支架连接(例如焊接、螺栓紧固等)或者通过支架连接装置(例如卡箍、夹板、设有紧固螺栓的管件扣件、采用螺丝紧固的连接板等)与所述换热支架连接。所述支架连接装置与所述换热支架之间的连接方式优选为隔热固定连接。所述隔热固定连接可以采用任意适宜的形式。例如,在所述支架连接装置与所述换热支架的相应连接部位之间设置隔热材料(例如,隔热垫、隔热套、以片状隔热材料缠绕或包覆等)。进一步地,所述支架连接装置与所述换热支架的相应连接部位之间还可以设有减振材料(减振垫、减振套、以片状减振材料缠绕或包覆等)或者所述隔热材料为具有减振功效的隔热材料,使得所述支架连接装置不直接与所述换热支架接触而是通过相应部位的隔离材料相互作用,实现所述支架连接装置与所述隔热支架的相互固定。例如,可以在所述换热支架上用于连接支架连接装置的部位套上以隔热材料制成的隔热套,由此再与所述支架连接装置连接,使得所述支架连接器直接连接在隔热套上。因此,所述支架连接装置与所述换热支架之间的隔热固定连接方式优选为所述换热支架上用于连接支架连接装置的部位套有以隔热材料制成的隔热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墙体结构,可以利用这个墙面形成覆盖整个墙面的立体结构,在相同的占地面积下,大幅度增加了散热面积,实践中只需要3-5cm的厚度就可以获得远大于现有暖气片的有效散热面积,由此极大地提高了散热能力,进而无需过高或过低的换热介质温度就能够实现室内空气温度调节的目的,有利于提高制热和制冷设备的能效,能够更好地适应于地源热泵和太阳能等新型节能型制热和制冷设备的性能,为新型节能型制热和制冷技术的推广和充分发挥作用提供的条件;由于散热设施与墙体融为一体,不需要在室内设置独立的暖气片或空调室内机,有利于室内布局和美观,解决了因暖气片带来的麻烦;由于对换热介质温度的适应性强,不要求过高或过低的换热介质温度,允许根据实际需要和条件选择制冷和制热技术及设备,特别是同时具有制冷和制热两种工况的地源热泵等新兴节能技术;由于对换热设施与主墙体的连接强度和荷载能力要求低,允许采用简便的隔热连接方式实现换热设施与主墙体之间的连接,由此消除了与主墙体之间的热桥;由于要求的换热介质与室内空气之间的温差小,且不需要强风流通,有利于提高舒适度,减轻或避免高流速低温或高温气流引发的不适感甚至对人体的伤害;由于在换热层与主墙体之间设置了保温层,有助于隔离向主墙体的导热,减轻因墙体向外传热导致的能量损失;由于换热支架可以采用金属框架,并可以在换热管上和/换热支架上设置散热翅片,有利于提高导热性能,并能够使热能较好地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型墙体式室内空调装置,包括主墙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保温层、换热层和表面防护层,所述换热层包括换热管和换热支架,所述换热支架的边缘围成具有一定厚度的矩形板状空间,所述换热支架位于所述主墙体的近室内侧,与所述主墙体固定连接,所述内保温层位于所述主墙体和所述换热支架之间,所述内保温层与所述主体墙或换热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表面防护层位于所述换热支架的近室内侧,与所述换热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管安装在所述换热支架内并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换热管的进口和出口位于所述换热支架内或者从所述换热支架横向上的一侧延伸出来,所述内保温层的两侧大面分别与所述主墙体和所述换热支架贴合在一起,所述保温层与所述主墙体之间设有胶粘剂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墙体式室内空调装置,包括主墙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保温层、换热层和表面防护层,所述换热层包括换热管和换热支架,所述换热支架的边缘围成具有一定厚度的矩形板状空间,所述换热支架位于所述主墙体的近室内侧,与所述主墙体固定连接,所述内保温层位于所述主墙体和所述换热支架之间,所述内保温层与所述主体墙或换热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表面防护层位于所述换热支架的近室内侧,与所述换热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管安装在所述换热支架内并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换热管的进口和出口位于所述换热支架内或者从所述换热支架横向上的一侧延伸出来,所述内保温层的两侧大面分别与所述主墙体和所述换热支架贴合在一起,所述保温层与所述主墙体之间设有胶粘剂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墙体式室内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防护层的近换热支架侧大面与所述换热支架贴合在一起,所述表面防护层的外侧设有或者不设有表面涂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墙体式室内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防护层上至少部分区域分布有若干纵向通孔或纵向盲孔,所述纵向盲孔的开口位于近换热支架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型墙体式室内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防护层上的纵向通孔至少分布在所述表面防护层的下部和所述表面防护层的上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型墙体式室内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防护层的表面粘贴有网布且所述网布的表面设有表面涂层,所述表面防护层上的全部纵向通孔均被所述网布覆盖住或者至少部分纵向通孔未被所述网布覆盖住,当所述表面防护层上至少部分纵向通孔未被所述网布覆盖住时,所述表面防护层上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光华
申请(专利权)人:牛光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