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7130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8 2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包括盖体和覆盖在盖体上的盖板,所述盖体上设有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径向主火通道,并且在邻近所述主火通道上方的位置设有沿周向布置的稳焰通道,该稳焰通道沿燃气流动方向在邻近出口的部位有空腔容积变大的扩容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完全遮盖在所述的主火通道和稳焰通道,并且在盖板的外缘处还沿周向成型有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挡沿,该挡沿与盖体相应部位的外周壁之间具有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扩容部能够降低稳焰气流的流速,提高稳焰效果;通过挡沿和盖板能够防止溢液堵住主火通道和稳焰通道,并能够使稳焰火对准主火焰的根部加热。

A burner fire cover for gas cook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urner fire cover for a gas stove, including a cover and a cover plate covered with a cover. The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radial main fire channel arranged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interval, and a steady flame passage arranged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main fire channel adjacent to the main fire channel. The flame passage is along the flow direction of the gas. In the vicinity of the outlet, there is a dilatancy section with a larger cavity volum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at the cover plate is completely covered with the main fire channel and the flame stabilizing channel, and the outer edge of the cover plate has a vertical or downward extension along the periphery of the cover, which has a gap between the outer wall of the corresponding part of the cap.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duce the flow velocity of the flame airflow through the expansion section and improve the effect of the flame stabilization; through the retaining edge and the cover plate, the overflow can be prevented from blocking the main fire passage and the flame stabilizing channel, and the stable fireworks can be heated at the root of the main fl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
本技术属于燃气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
技术介绍
现有的灶具燃烧器一般使用传统火盖,传统火盖的结构一般为环形火盖,它由环形顶壁、环形内侧壁和环形外侧壁构成,环形火盖的底部形成有环形通槽,所述环形火盖的环形外侧壁上沿其圆周方向开有若干个主火孔。为了追求更高的效率,各厂家在研发燃烧器的时候都在提升一次空气引射系数,而一次空气引射系数提升后导致火焰离焰严重。为了消除上述缺陷,目前也有火盖设有稳焰装置,如专利号为ZL201210418583.0(授权公告号为CN102913911B)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燃烧器外火盖》中所披露的稳焰装置,采用这样的结构,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稳焰作用,但是稳焰用燃气流从稳焰通道中流出的速度若过大,依然会影响稳焰效果。且由于稳焰通道与水平面呈0~60°的锐角,导致灶具在使用过程中溢液容易流入稳焰通道造成堵塞;另外,由于稳焰通道的里端与混气室连通,所以溢液可以通过稳焰通道进入混气室,长时间后积累的溢液或污物会对混气室内气流的流通造成不良影响,导致点火、传火不良,进而影响燃气的正常燃烧。又如专利号为ZL201621253862.6(授权公告号为CN206361752U)的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防止离焰机构》所示,包括火盖本体和盖在火盖本体上的盘状盖板,所述火盖本体的环状侧壁上开有圆周等距分布的主火孔,所述火盖本体的上端面设有对应主火孔的第一凸起,相邻的第一凸起之间形成凹槽,所述第一凸起靠近火盖本体内侧壁一端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盘状盖板的内表面与第二凸起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盘状盖板与火盖本体的外侧壁之间的间隙形成稳焰槽。从图上可看出,该专利的盘状盖板的边沿处向下延伸形成有挡沿,遮挡在主火孔和稳焰槽的上方,也许能够防止溢液流入主火孔或稳焰槽。但是挡沿距火盖的距离并没有经过精确设计,若距离过大,主火孔流出的燃气流易撞击到挡沿上,影响气流流速;若距离过小,依然存在溢液落入主火孔的风险。另外从稳焰槽流出的燃气气流的流速不能控制,若燃气流速较大则会使得稳焰效果不佳。或者如专利号为ZL201310059405.8(授权公告号为CN103162292B)的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燃烧器外火盖》所示,该外火盖通过设置扩口段以降低燃气流速,提高稳焰效果;并将挡部的下端面设置为内高外低的倾斜面,以防止溢液堵塞主火通道和稳焰通道。该火盖通过带状的稳焰孔将相邻的主火孔连为一体,虽然能达到较好的稳焰效果。但是主火焰的稳焰主要在于火焰根部的稳定,而该专利的稳焰火并不能对准主火焰根部加热。综上所述,目前的燃烧器火盖在稳焰和防止溢液堵住火孔方面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通过确保稳焰用燃气气流能对准主火焰根部而达到更好的稳焰效果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本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降低稳焰用燃气流流速而达到稳焰目的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本技术所要解决的再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防止烹饪食物的汤汁溢液流入主火通道和稳焰通道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包括盖体和覆盖在盖体上的盖板,所述盖体上设有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径向主火通道,并且在邻近所述主火通道上方的位置设有沿周向布置的稳焰通道,该稳焰通道沿燃气流动方向在邻近出口的部位有空腔容积变大的扩容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完全遮盖住所述的主火通道和稳焰通道,并且在邻近盖板的外缘处还沿周向成型有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挡沿,该挡沿与盖体相应部位的外周壁之间具有间隙。为达到良好的防堵和稳焰效果,所述的间隙间距d为0.5~1.5mm。挡沿与盖体之间具有间隙使溢液垂直滴落而不会落入主火通道和稳焰通道,但该间隙不能太大,否则会使主火通道的气流撞击到而影响气流速度,也不能太小,否则会降低防堵效果。优选的,所述的间隙间距d为0.8~1.2mm。为进一步提高防堵和稳焰效果,所述挡沿的底端面高于主火通道的上沿,既能够使稳焰用气流撞击到挡沿向下扩散,以加热主火焰根部,又不会使主火孔的气流撞击到影响气流速度。所述扩容部的一种结构为:所述盖体的顶部在所述稳焰通道之上游段的外围设有沿周向布置的环形凹槽,所述盖板覆盖于环形凹槽上构成所述的扩容部。该分体式设计的方式,使得扩容部易于清洗,且凹槽易于加工。所述的稳焰通道之上游段为多个设置在盖体顶部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径向稳焰通道,当然也可以为在盖体上沿周向布置的稳焰通道。为使稳焰用燃气流顺畅的从环形凹槽内流出,所述环形凹槽的内侧壁顶部高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外侧壁顶部。该结构的作用一方面在于便于稳焰用燃气流从凹槽内流出,防止燃气流间断,影响稳焰效果;另一方面在于即使有溢液进入环形凹槽内,也不会倒流入稳焰通道内。所述稳焰通道的一种结构为:所述稳焰通道之上游段为沿周向间隔地开设于环形凹槽的内侧壁上的稳焰孔,便于加工。为进一步提高稳焰效果,所述稳焰孔自内向外向上倾斜,倾斜设置能够起到自稳焰的作用。所述稳焰通道的另一种结构为:所述环形凹槽的内侧壁的顶部设有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径向稳焰槽,所述盖板覆盖于径向稳焰槽上构成所述稳焰通道。该分体式设计,便于稳焰通道的清洗。所述扩容部的另一种结构为:所述盖体的顶部设有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径向稳火槽,所述盖板覆盖于该径向稳火槽上构成所述的稳焰通道;所述的径向稳火槽包括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内稳火槽和外稳火槽,并且所述内稳火槽的开槽深度小于外稳火槽的开槽深度,即所述内稳火槽与所述盖板的竖直距离D1小于所述外稳火槽与所述盖板的竖直距离D2,从而使外稳火槽与所述盖板之间形成所述的扩容部。稳焰用燃气从内稳火槽流至外稳火槽,流通面积增大,压力减小,使流速降低,能够起到很好的稳焰作用。为控制稳焰火的大小,所述挡沿的底端面与所述外稳火槽的竖直距离D3大于D1且小于D2,D3介于D1和D2之间能够使稳焰用燃气流撞击到挡沿后向主火通道的方向扩散,对准加热主火焰的燃气根部,稳焰效果更好;且D3的大小能够决定稳焰火的大小,因稳焰火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对主火焰的稳焰作用。所述主火通道的一种结构为:所述的主火通道为开设于盖体周壁上的主火孔,该主火孔自内而外向上倾斜,具有自稳焰的效果。所述主火通道的另一种结构为:所述盖体包括有圆周半径基本相同的上盖体和下盖体,所述上盖体叠置在下盖体的上方,所述下盖体的顶部上开设有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径向主火槽,该径向主火槽与上盖体配合构成所述的主火通道。该分体式设计,便于主火通道的清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设置用于稳定稳焰气流的扩容部,使得从稳焰通道流出的燃气在经过该扩容部后流速降低,从而达到良好的稳焰效果;而盖板上具有挡沿的设计,使得从该扩容部流出的燃气在撞击到挡沿后发生转弯而向下扩散,不但进一步降低了流速,还使稳焰火能始终对准主火焰的根部加热而拉住主火焰,确保稳焰效果;同时,盖板完全遮挡住主火通道和稳焰通道,可以在灶具的使用过程中防止烹饪食物的汤汁溢液流入主火通道和稳焰通道,避免造成堵塞。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分解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包括盖体(1)和覆盖在盖体(1)上的盖板(2),所述盖体(1)上设有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径向主火通道,并且在邻近所述主火通道上方的位置设有沿周向布置的稳焰通道,该稳焰通道沿燃气流动方向在邻近出口的部位有空腔容积变大的扩容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2)完全遮盖住所述的主火通道和稳焰通道,并且在邻近盖板(2)的外缘处还沿周向成型有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挡沿(21),该挡沿(21)与盖体(1)相应部位的外周壁之间具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包括盖体(1)和覆盖在盖体(1)上的盖板(2),所述盖体(1)上设有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径向主火通道,并且在邻近所述主火通道上方的位置设有沿周向布置的稳焰通道,该稳焰通道沿燃气流动方向在邻近出口的部位有空腔容积变大的扩容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2)完全遮盖住所述的主火通道和稳焰通道,并且在邻近盖板(2)的外缘处还沿周向成型有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挡沿(21),该挡沿(21)与盖体(1)相应部位的外周壁之间具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隙间距(d)为0.5~1.5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隙间距(d)为0.8~1.2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沿(21)的底端面高于主火通道的上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的顶部在所述稳焰通道之上游段的外围设有沿周向布置的环形凹槽(11),所述盖板(2)覆盖于环形凹槽(11)上构成所述的扩容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焰通道之上游段为多个设置在盖体(1)顶部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径向稳焰通道。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11)的内侧壁顶部高于所述环形凹槽(11)的外侧壁顶部。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稳焰通道之上游段为沿周向间隔地开设于环形凹槽(11)的内侧壁上的稳焰孔(112)。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燃气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迪龙章建锋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