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翟魁元专利>正文

一种六角网自动控制高效编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46890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8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六角网自动控制高效编织系统,设有六角网编织机的网眼成形装置,其特征是:在网眼成形装置的前面设有网丝绕丝模块和网丝移位模块,网丝绕丝模块设有绕丝轮组和传动轮组,该绕丝轮组中的每个绕丝轮均由驱动轮齿合驱动,绕丝轮的轮齿底部设有网丝槽,网丝移位模块是控制设置在两个相邻的绕丝轮中间的网丝移位,该模块设有总驱动轮,该总驱动轮通过传动部件,与相邻两绕丝轮中间的网丝驱动连接,该网丝绕丝模块和网丝移位模块共同完成网丝在拧丝过程中的绕丝动作;另外设有PLC控制器。该六角网编织系统省去了传统织网机的打簧装簧结构,能编织金属丝和塑料丝网,具有节省成本,效率高,质量好,适应性强,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

A kind of six angle network automatic control high efficiency knitt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ix angle net automatic control high efficiency knitting system and a mesh forming device of a six angle net knitting machine. It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a wire winding module and a wire shifting module are arranged in front of the mesh forming device, and the wire winding module is provided with a winding wheel group and a moving wheel group. The silk wheel is driven by the driving wheel. The wire shifting module is controlled in the middle of the two adjacent winding wheels. The module has a total drive wheel. The total driving whe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wire in the middle of the two adjacent winding wheels. Block and mesh shift module together to complete wire winding in the process of wire twisting, and PLC controller is also installed. The six angle weave system saves the reed spring structure of the traditional weave, and can weave metal wire and plastic mesh.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st saving, high efficiency, good quality, strong adaptability and high autom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六角网自动控制高效编织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制造
,一种金属丝网或塑料丝网编制的机械,特别是一种六角网自动控制高效编织系统。广泛用于金属丝或塑料丝的六角网的编织,性能和效率大大优于传统的六角网编织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六角网织网机器需要人工打簧,人工穿簧。就是为了编织时一根金属丝绕过另一根金属丝,需把其中一根金属丝变短,方便绕过动作,采用的办法是将这根金属丝打绕成簧状;并且在编织时,人工将每个簧状金属丝穿入支撑杆。这种操作费工费时,而且还需要机器完全停机。在编织过程中还必须得把打成簧状的金属丝拉成直丝,不但费工费时浪费动力能源,还容易对金属丝的强度造成影响,甚至操作过程中造成断丝,影响生产效率和安会。此外,打簧还容易造成编织的网孔不均匀、不美观。另外,打簧的长度也有限制,从而限制了织网长度,不能满足各种不同长度的客户织网需求。还有,传统的六角网织网机,只能织金属丝的六角网,不能织塑料或其他非金属网,适用范围窄。因此,非常需要对传统的六角网织网机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六角网自动控制高效编织系统,该六角网编织系统采用不用打簧装簧的结构,并且采用自动控制系统,不但可以编织金属丝网,也能编织塑料丝网,而且不受打簧长度的限制,具有节能节省成本,效率高,质量好,适应性强,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六角网自动控制高效编织系统,设有六角网编织机的网眼成形装置,该装置设有一排多个双半轮,网丝穿入该双半轮,每个半轮穿入一根网丝,并设有控制半轮绕丝、拧丝动作的部件,其特征是:在网眼成形装置的前面设有网丝绕丝模块和网丝移位模块,所述网丝绕丝模块设有绕丝轮组和传动轮组,该绕丝轮组中的每个绕丝轮均由驱动轮齿合驱动,绕丝轮的轮齿底部设有网丝槽,编织六角网的网丝中依次相邻的三根网丝:A丝、B丝、C丝中,A丝和C丝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绕丝轮:A轮和C轮中心的丝轴上,B丝设置在两个相邻绕丝轮A轮和C轮中间,其结构是:在六角网编织过程中,B丝依序被移入A轮的轮齿底槽中,由所述驱动轮驱动A轮旋转一周,B丝被A轮带动绕A轮中间丝轴上的A丝绕行一周,该B丝绕行A丝的动作,与所述网眼成形装置中对应A丝B丝的两根穿入半轮中的网丝的拧丝动作相一致;此绕丝拧丝动作连续进行,直到完成一个网孔的绕丝拧丝动作;然后B丝被移出A轮,移入C轮的轮齿底槽中,由所述驱动轮驱动C轮旋转一周,B丝再被C轮带动绕C轮中间丝轴上的C丝绕行一周,该B丝绕行C丝的动作,与所述网眼成形装置中对应B丝C丝的两根穿入半轴的网丝的绕丝拧丝动作相一致;此绕丝拧丝动作连续进行,直到完成另一个网孔的绕丝拧丝动作;另外设置的所述网丝移位模块,是控制所述设置在两个相邻的绕丝轮中间的网丝即上述的B丝移位,即依序移入A轮和C轮的移位的模块,该模块设有总驱动轮,该总驱动轮通过传动部件,与所述相邻两绕丝轮中间的网丝驱动连接,即驱动A、C两绕丝轮中间的网丝在A、C两个绕丝轮上往返移动。本技术进一步完善和实施的补充方案是:所述网丝绕丝模块的绕丝轮和驱动轮设有数排数行,所述驱动动轮为主驱动轮和数个分驱动轮,主驱动轮通过传动链带动各分驱动轮统一正转和反转。所述网丝移位模块的传动部件设有总传动链,总传动链上设有数个导向轮和支撑轮,所述移位网丝与固定在总传动链上的导杆进行移位控制连接,即由导杆拨动移位网丝在相邻两绕丝轮之间往返移位。所述网眼成形装置和网丝绕丝模块之间设有用于塑料六角网编识的加热定形装置,并设有控制温度的温控器。另外设有PLC控制器,该PLC控制器与所述网丝绕丝模块的主驱动轮和网丝移位模块的总驱动轮的自控伺服器电机进行控制连接,控制方式是:通过对自控伺服器电机的控制使得所述主驱动轮带动分驱动轮驱动绕丝轮完成绕丝动作,并且使得总驱动轮通过总传动链驱动移动网丝完成网丝移位动作,并且该绕丝动作和移位动作与所述网眼成形装置的网丝绕丝和移位动作相一致;该PLC控制器还与所述的加热定形装置的温控器进行控制连接。所述PLC控制器还与设置的报警装置进行控制连接,当网丝编织运行速度不正常,不符合设定的运行速度时、温控器控制的温度不符合设定值时,PLC控制器控制报警装置报警,并通过设置的远程信号传送部件将报警信号发送给值班室和值班人员的手机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六角网编识系统的优点:本技术的六角网自动控制高效编识系统是在原来老式六角网织网机的基础上进行了突破性的的升级改造,省去了人工打簧即为了缩短网丝的长度便于绕丝而把本来直线的网丝卷成簧状、穿簧、换簧等工序,大大节省了工人、工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于省去了打簧工序,在识网操作中也就省去了簧丝再拉直的操作,避免了网丝变形造成的网孔不规则、不美观、强度降低、容易发生断丝的故障,进一步保障了织网的质量和操作安全。由于打簧的工艺对打簧的簧长度有限制,不能满足编织不同长度六角网的要求,大大限制了产品折市场需求,也大大降低了织网机的功能标准。传统的六角网织网机只能织金属丝六角网,本技术不但可以编织金属丝六角网,不可以编织塑料丝的六角网,如:聚酯PET丝、PE丝、尼龙丝、锦纶丝、聚乙烯丝等塑料材质的六角网。由于设置了加温定型的自控温加热装置,还有效地保证了塑料六角网的质量和效率。由于实现了自动控制结构,使织网的操作运行更加稳定、精确、高效,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网丝绕丝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局部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绕丝轮的轮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网丝移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例和附图对本进行说明,实施例:参见附图,一种六角网自动控制高效编织系统,设有六角网编织机的网眼成形装置18,该装置设有一排多个双半轮19,网丝穿入该双半轮,每个半轮穿入一根网丝,并设有控制半轮绕丝、拧丝动作的部件,本实施例中的网眼成形装置使用的是河北某厂生产的卧式六角网机,也叫卧式石笼网机的网眼成形装置,其特征是:在网眼成形装置的前面设有网丝绕丝模块1和网丝移位模块11,所述网丝绕丝模块设有绕丝轮组和传动轮组,该绕丝轮组中的每个绕丝轮4均由驱动轮3齿合驱动,绕丝轮的轮齿底部设有网丝槽6,编织六角网的网丝中依次相邻的三根网丝:A丝7、B丝5、C丝8中,A丝和C丝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绕丝轮:A轮9和C轮10中心的丝轴上,B丝设置在两个相邻绕丝轮A轮和C轮中间,其结构是:在六角网编织过程中,B丝依序被移入A轮的轮齿底槽中,由所述驱动轮驱动A轮旋转一周,B丝被A轮带动绕A轮中间丝轴上的A丝绕行一周,该B丝绕行A丝的动作,与所述网眼成形装置中对应A丝B丝的两根穿入半轮中的网丝的拧丝动作相一致;此绕丝拧丝动作连续进行,直到完成一个网孔的绕丝拧丝动作;然后B丝被移出A轮,移入C轮的轮齿底槽中,由所述驱动轮驱动C轮旋转一周,B丝再被C轮带动绕C轮中间丝轴上的C丝绕行一周,该B丝绕行C丝的动作,与所述网眼成形装置中对应B丝C丝的两根穿入半轴的网丝的绕丝拧丝动作相一致;此绕丝拧丝动作连续进行,直到完成另一个网孔的绕丝拧丝动作;另外设置的所述网丝移位模块11,是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六角网自动控制高效编织系统,设有六角网编织机的网眼成形装置(18),该装置设有一排多个双半轮(19),网丝穿入该双半轮,每个半轮穿入一根网丝,并设有控制双半轮绕丝、拧丝动作的部件,其特征是:在网眼成形装置的前面设有网丝绕丝模块(1)和网丝移位模块(11),所述网丝绕丝模块设有绕丝轮组和传动轮组,该绕丝轮组中的每个绕丝轮(4)均由驱动轮(3)齿合驱动,绕丝轮的轮齿底部设有网丝槽(6),编织六角网的网丝中依次相邻的三根网丝:A丝(7)、B丝(5)、C丝(8)中,A丝和C丝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绕丝轮,即A轮(9)和C轮(10)中心的丝轴上,该丝轴在所在轮子中间能灵活旋转;B丝设置在两个相邻绕丝轮A轮和C轮中间,即在两轮中间穿过,其结构是:在六角网编织过程中,B丝依序被移入A轮的轮齿底槽中,由所述驱动轮驱动A轮旋转一周,B丝被A轮带动绕A轮中间丝轴上的A丝绕行一周,该B丝绕行A丝的动作,与所述网眼成形装置中对应A丝B丝的两根穿入双半轮中的网丝的拧丝动作相一致;此绕丝拧丝动作连续进行,直到完成一个网孔的绕丝拧丝动作;然后B丝被移出A轮,移入C轮的轮齿底槽中,由所述驱动轮驱动C轮旋转一周,B丝再被C轮带动绕C轮中间丝轴上的C丝绕行一周,该B丝绕行C丝的动作,与所述网眼成形装置中对应B丝C丝的两根穿入双半轮的网丝的绕丝拧丝动作相一致;此绕丝拧丝动作连续进行,直到完成另一个网孔的绕丝拧丝动作;另外设置的所述网丝移位模块(11),是控制分别设置在两个相邻的绕丝轮中心的网丝即上述的B丝(5)移位的,即依序将B丝移入A轮和C轮轮齿底槽内的网丝移位模块,该模块设有总驱动轮(13),该总驱动轮通过传动部件,与所述相邻两绕丝轮中间的网丝驱动连接,即驱动A、C两绕丝轮中间的B网丝在A、C两个绕丝轮上往返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六角网自动控制高效编织系统,设有六角网编织机的网眼成形装置(18),该装置设有一排多个双半轮(19),网丝穿入该双半轮,每个半轮穿入一根网丝,并设有控制双半轮绕丝、拧丝动作的部件,其特征是:在网眼成形装置的前面设有网丝绕丝模块(1)和网丝移位模块(11),所述网丝绕丝模块设有绕丝轮组和传动轮组,该绕丝轮组中的每个绕丝轮(4)均由驱动轮(3)齿合驱动,绕丝轮的轮齿底部设有网丝槽(6),编织六角网的网丝中依次相邻的三根网丝:A丝(7)、B丝(5)、C丝(8)中,A丝和C丝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绕丝轮,即A轮(9)和C轮(10)中心的丝轴上,该丝轴在所在轮子中间能灵活旋转;B丝设置在两个相邻绕丝轮A轮和C轮中间,即在两轮中间穿过,其结构是:在六角网编织过程中,B丝依序被移入A轮的轮齿底槽中,由所述驱动轮驱动A轮旋转一周,B丝被A轮带动绕A轮中间丝轴上的A丝绕行一周,该B丝绕行A丝的动作,与所述网眼成形装置中对应A丝B丝的两根穿入双半轮中的网丝的拧丝动作相一致;此绕丝拧丝动作连续进行,直到完成一个网孔的绕丝拧丝动作;然后B丝被移出A轮,移入C轮的轮齿底槽中,由所述驱动轮驱动C轮旋转一周,B丝再被C轮带动绕C轮中间丝轴上的C丝绕行一周,该B丝绕行C丝的动作,与所述网眼成形装置中对应B丝C丝的两根穿入双半轮的网丝的绕丝拧丝动作相一致;此绕丝拧丝动作连续进行,直到完成另一个网孔的绕丝拧丝动作;另外设置的所述网丝移位模块(11),是控制分别设置在两个相邻的绕丝轮中心的网丝即上述的B丝(5)移位的,即依序将B丝移入A轮和C轮轮齿底槽内的网丝移位模块,该模块设有总驱动轮(13),该总驱动轮通过传动部件,与所述相邻两绕丝轮中间的网丝驱动连接,即驱动A、C两绕丝轮中间的B网丝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魁元
申请(专利权)人:翟魁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