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时隙类型指示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49965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4 12:2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控制信息的指示方法和装置,以及一种控制信息的确认方法和装置。其中控制信息的指示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生成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以及所述第一时隙中的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所述第一时隙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在的时隙,并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二时隙是否为全上行时隙;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时隙类型指示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时隙类型指示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在未来的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The5thGeneration,5G)中,存在4种可能的时隙(slot)类型,分别为主上行(Uplink-dominant,UL-dominant)slot,全上行(UL-only)slot,主下行(DL-dominant)slot以及全下行(DL-only)slot。其中,UL-dominantslot、DL-dominantslot以及DL-onlyslot均包含下行控制信道,只有UL-onlyslot不包含下行控制信道。5G系统引入了动态时分双工(TimeDivisionDuplexing,TDD)机制,在该机制下,系统的上下行子帧配比以时隙为粒度动态变化。基站需要在每一个时隙上动态通知终端该时隙的类型。在现有方案中,对于一个时隙,若该时隙的时隙类型为除了全上行类型以外的时隙类型,基站都可以通过该时隙包含的下行控制信道通知终端该时隙的时隙类型。但对于全上行类型的时隙,由于其不包含下行控制信道,基站无法在全上行类型的时隙中通知当前时隙类型。因此,目前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信息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络设备生成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以及所述第一时隙中的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所述第一时隙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在的时隙,并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二时隙是否为全上行时隙;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信息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络设备生成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以及所述第一时隙中的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所述第一时隙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在的时隙,并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二时隙是否为全上行时隙;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隙为所述第一时隙之后的第一个动态配置类型的时隙。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包含状态值,所述状态值属于第一集合或第二集合,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状态值属于所述第二集合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所述第一集合包括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所述第一子集包括M1个第一子集预设值,所述M1个第一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M1个第一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M1个第一配置中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M1为大于0的正整数;所述第二子集包括N1个第二子集预设值,所述N1个第二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N1个第二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N1个第二配置中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N1为大于0的正整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1个第一配置中的一个为以下配置之一: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下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所述N1个第二配置中的一个为以下配置之一: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下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下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其中,K为大于1的正整数。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集包括M2个第一子集预设值,所述M2个第一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M2个第一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M2为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时,所述第一配置的最大值,所述第一时隙的M1个第一配置为所述M2个第一配置的子集,M2为大于0的正整数;所述第二子集包括N2个第二子集预设值,所述N2个第二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N2个第二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N2为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时,所述第二配置的最大值,所述第一时隙的N1个第二配置为所述N2个第二配置的子集,N2为大于0的正整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1个第一配置中,当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时,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的数目唯一;所述N1个第二配置中,当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时,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的数目唯一。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隙的M1个第一配置为所述M2个第一配置的真子集;所述N1等于所述N2。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频资源为预定义或半静态配置。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子载波间隔为预定义或半静态配置的。10.一种控制信息的确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隙的下行控制信道接收第一指示信息;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认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以及所述第一时隙中的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并且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认第二时隙是否为全上行时隙。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隙为所述第一时隙之后的第一个动态配置类型的时隙。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包含状态值,所述状态值属于第一集合或第二集合,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状态值属于所述第二集合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所述第一集合包括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所述第一子集包括M1个第一子集预设值,所述M1个第一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M1个第一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M1个第一配置中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M1为大于0的正整数;所述第二子集包括N1个第二子集预设值,所述N1个第二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N1个第二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N1个第二配置中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N1为大于0的正整数。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1个第一配置中的一个为以下配置之一: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下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所述N1个第二配置中的一个为以下配置之一: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下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下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其中,K为大于1的正整数。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集包括M2个第一子集预设值,所述M2个第一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M2个第一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M2为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时,所述第一配置的最大值,所述第一时隙的M1个第一配置为所述M2个第一配置的子集,M2为大于0的正整数;所述第二子集包括N2个第二子集预设值,所述N2个第二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N2个第二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N2为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时,所述第二配置的最大值,所述第一时隙的N1个第二配置为所述N2个第二配置的子集,N2为大于0的正整数。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1个第一配置中,当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时,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的数目唯一;所述N1个第二配置中,当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时,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的数目唯一。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隙的M1个第一配置为所述M2个第一配置的真子集;所述N1等于所述N2。17.根据权利要求10-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频资源为预定义或半静态配置。18.根据权利要求10-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子载波间隔为预定义或半静态配置的。19.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昊薛丽霞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