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4369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4 09:5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投影镜头,该投影镜头沿着光轴由像源侧至成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近像源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为近成像侧面为凸面的弯月形透镜。投影镜头的像源高度ImgH与投影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ImgH/f<0.2。

Projection lens

This projection discloses a projection lens,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lens, a second lens and a third lens along the optical axis from the image source side to the imaging side. The first lens has a positive focal degree, and the side of the near image source is convex; the second lens has a positive focal degree or a negative focal degree, and the third lens has a positive focal degree, which is a meniscus lens with the near image side as the convex surface. The projection lens's height ImgH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focal length f of the projection lens satisfy ImgH/f < 0.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投影镜头
本申请涉及一种投影镜头,更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包括三片透镜的投影镜头。
技术介绍
近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交互设备逐步兴起,投影镜头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如今,芯片技术与智能算法发展迅速,利用光学投影镜头向空间物体投射图像并接收该图像信号,即可计算出具有物体位置深度信息的三维图像。具体方法如下:利用光学投影镜头将红外激光二极管(LD)或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发出的光向目标物体方向投射;投影光束在经过光学衍射元件(DOE)后实现投影图像在目标物体上的重新分布;利用摄像镜头将投射到物体上的图像接收,即可计算出包含被投射物体位置深度信息的三维图像。具有深度信息的三维图像可进一步用于生物识别等多种深度应用开发。传统用于成像的投影镜头通过采用增加透镜数量的方式来消除各种像差并提高分辨率,但是,这样会导致投影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增加,不利于镜头的小型化。另外,传统的大视场角投影镜头的畸变量都较大,成像质量差,且不能与光学衍射元件(DOE)搭配来精确地实现投影光束在目标物体上的重新分布。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可适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可至少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投影镜头,沿着光轴由像源侧至成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近像源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为近成像侧面为凸面的弯月形透镜;所述投影镜头的像源高度ImgH与所述投影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ImgH/f<0.2。

【技术特征摘要】
1.投影镜头,沿着光轴由像源侧至成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近像源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为近成像侧面为凸面的弯月形透镜;所述投影镜头的像源高度ImgH与所述投影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ImgH/f<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近成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与所述投影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R6/f>-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近像源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所述第三透镜的近成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满足-1.2<R1/R6<-0.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所述投影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0<f3/f<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12、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23以及所述第一透镜的近像源侧面至所述第三透镜的近成像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d满足0.3<(T12+T23)/Td<0.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近像源侧面的曲率半径R5与所述第三透镜的近成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满足0<|(R5-R6)/(R5+R6)|<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与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分别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之和∑CT满足0.25<CT1/∑CT<0.6。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近像源侧面和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一透镜的近像源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口径顶点的轴上距离SAG11与所述第三透镜的近成像侧面和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三透镜近成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口径顶点的轴上距离SAG32满足-1.5<SAG11/SAG32<-0.5。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近像源侧面和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三透镜的近像源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口径顶点的轴上距离SAG31与所述第三透镜的近成像侧面和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权黄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