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捻牵伸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4279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加捻牵伸机结构,包括:一加捻装置,包含有一加捻驱动单元与一中空旋筒,旋筒一端固有一与加捻驱动单元连接的加捻主驱动轮,且旋筒内部于内缘两端分别枢设有一入料导引轮与一出料导引轮;一牵伸装置,包含有至少一组设于旋筒内的牵伸轮组与一供驱动牵伸轮组的牵伸驱动单元,牵伸轮组是设于入料导引轮与出料导引轮间,各牵伸轮组具有分设于旋筒轴线两侧的一第一牵伸轮与一第二牵伸轮,旋筒两端内壁面间于轴线两侧分设有一平行的第一、二牵伸轴杆,旋筒一端上枢设有一与牵伸驱动单元连接的牵伸主驱动轮,且主轴杆上另枢设有一与牵伸主驱动轮同步转动的主传动齿轮。借此,组构成一体积小、且牵伸效果佳的加捻牵伸机结构。(*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动物纤维的加捻与牵伸的
,尤其 涉及一种体积小、且牵伸距离长的加捻牵伸机结构
技术介绍
部分动物的动物纤维可做为纺织原料,以其中羊毛为例即为一种非 常重要、且优良的天然纺织原料,由于其具有优异的柔软性、纺丝特性、 绝热性能、吸湿性能等,因此其保暖性佳、不易沾污、光泽柔软,而被 广泛的运用于毛衣类、西服类、毛毯等保暖衣物。但羊毛先天上其纤维 表面具有鳞状体,在洗涤时易因粘合作用而收縮,故为了克服前述羊毛 收縮的问题,传统羊毛的纤维是以氯化处理为主,但由于氯化过程中会 产生破坏大气层的有毒物质,故先进国家开始禁止以氯化处理的羊毛进 口,虽然亦可以碱或蛋白质分解酶去破坏鳞片,达到丝光的效果,但其加工成本高、且质量不稳定;再者除了前述的丝光效果外,羊毛进一步以其长度与线径做为质量 等级的区分, 一般而言越细、越长的羊毛等级越高,反之越粗、越短的 羊毛等级就越低,然而由于受到全球暖化的影响,羊毛的细度与柔软度 愈来愈差,再者羊毛更存在有易起毛球与折皱痕等问题;为了解决前述的问题,目前业界主要是利用加捻与牵伸的技术,使 羊毛进一步拉细、定型与巻曲来改进前述的问题。而现有的羊毛处理主 要是经浸液压吸、加捻旋转、加捻牵伸、加捻定型、加捻定型牵引、解 捻牵引与出口牵引等步骤来进行;而本技术所讨论者是其中的加捻 与牵伸,由于牵伸时需要拉到适当的距离及接触面积才能产生效果,而 不致在后续的定型中发生变化,影响到牵伸效果,因此传统牵伸的机台 具有一定的长度,无形间增加运输与使用厂房的空间。再者,加捻与牵 伸分开进行,不仅会增加整体机台的体积,也降低了羊毛的加捻与牵伸 效果,故有必要做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 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加捻牵伸机结构,其能增加牵伸时接触面积与距离, 而能提升牵伸拉细与定型的效果,并可縮小机台体积,而能节省运输与 厂房的空间,以增进空间使用的灵活度,并可降低运输与厂房成本。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捻牵伸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加捻装置,包含有一 加捻驱动单元与一中空旋筒,旋筒一端固设有一与加捻驱动单元连接的 加捻主驱动轮,且旋筒内部于内缘两端分别枢设有一入料导引轮与一出 料导引轮,其中入料导引轮与出料导引轮的周缘对应旋筒两端中空主轴 杆的通口中心线; 一牵伸装置,包含有至少一组设于旋筒内的牵伸轮组 与一供驱动牵伸轮组的牵伸驱动单元,牵伸轮组是设于入料导引轮与出 料导引轮间,各牵伸轮组具有分设于旋筒轴线两侧的一第一牵伸轮与一 第二牵伸轮,再者第一、二牵伸轮一端分别设有一伞型的第一、二带动 齿轮,又,旋筒两端内壁面间于轴线两侧分设有一平行的第一、二牵伸 轴杆,该第一、二牵伸轴杆上设有数个对应啮合前述第一、二带动齿轮 的伞型第一、二牵伸齿轮,而旋筒一端上枢设有一与前述牵伸驱动单元 连接的牵伸主驱动轮,且主轴杆上另枢设有一与牵伸主驱动轮同步转动 的主传动齿轮,而第一、二牵伸轴杆穿出旋筒的端部分别设有一第一传 动齿轮与一第二传动齿轮,第一、二传动齿轮同步与主传动齿轮啮合; 借此,组构成一体积小、且牵伸效果佳的加捻牵伸机结构。前述的加捻牵伸机结构,其中旋筒两端凸伸有一中空主轴杆,旋筒 两端的两主轴杆分别利用轴座枢设于机台上,使旋筒以主轴杆为轴心旋 转。前述的加捻牵伸机结构,其中旋筒内部于轴线两侧分设有一相互对 应的侧板,而第一、二牵伸轮分别利用一第一、二轴杆枢设于两侧板间。前述的加捻牵伸机结构,其中牵伸轮组的第一、二牵伸轮于同一垂 直轴线上,以节省空间、且增加毛条束的接触面积。前述的加捻牵伸机结构,其中旋筒内设有三组牵伸轮组。借此,通过上述技术手段的具体实施,让毛条束可绕经旋转中的多组牵伸轮组,使其在进行旋转加捻时,可同步进行牵伸的动作,且可大 幅增加毛条束的牵伸距离与接触面积,使毛条束获得较佳的定型与牵伸 拉细效果,并可縮小整体加捻与牵伸的机台体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能增加牵伸时接触面积与距离,而能提 升牵伸拉细与定型的效果,并可縮小机台体积,而能节省运输与厂房的 空间,以增进空间使用的灵活度,并可降低运输与厂房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l是现有羊毛处理步骤的方块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加捻牵伸机结构的主视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加捻牵伸机结构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加捻牵伸机结构的牵伸装置的局部端视图。 图5是本技术加捻牵伸机结构的牵伸装置中牵伸轮组的局部示 意图。图6是本技术加捻牵伸机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加捻装置10加捻驱动单元20旋筒21主轴杆22轴座25加捻主驱动轮30侧板35入料导引轮36出料导引轮4牵伸装置40牵伸轮组41第一牵伸轮410第一轴杆42第一带动齿轮43第一牵伸轴杆44第一牵伸齿轮45第二牵伸轮450第二轴杆46第二带动齿轮47第二牵伸轴杆48第二牵伸齿轮50牵伸驱动单元51牵伸主驱动轮55主传动齿轮56第一传动齿轮57第二传动齿轮6毛条束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一种用于对毛条束进行加捻与牵伸的加捻牵伸机结构,如图2所示,其包含有一加捻装置1与一牵伸装置4,且牵伸装置4是 设于加捻装置l内,使毛条束6的加捻与牵伸可同步进行、且縮小机台体 积;本技术的详细结构,请同时参看图2、图3所示,该加捻装置l 包含有一加捻驱动单元10与一中空旋筒20,该旋筒20两端凸伸有一同轴 连通的中空主轴杆21,旋筒20的两主轴杆21分别利用轴座22枢设于机台 上,使旋筒20可以主轴杆21为轴心旋转,又旋筒20—端的主轴杆21上固 设有一加捻主驱动轮25,利用链条与加捻驱动单元10连接,使加捻驱动 单元10可带动加捻装置1的旋筒20转动,且旋筒20于轴线两侧分设有一相 互对应的侧板30,该两侧板30间在对应旋筒20内缘两端分别枢设有一入 料导引轮35与一出料导引轮36,而入料导引轮35与出料导引轮36的周缘 对应旋筒20两端中空主轴杆21的通口中心线,供导引毛条束6进入与排出 旋筒20,通过旋筒20的旋转达到加捻目的。而牵伸装置4则设于加捻装置1的旋筒20内,其是由设于两侧板30 间的数个牵伸轮组40与一设于旋筒20外的牵伸驱动单元50组成,本实用 新型以三组为主要实施例,进一步参照图4、图5所示,其中各牵伸轮组 40具有分设于旋筒20轴线两侧的一第一牵伸轮41与一第二牵伸轮45,第 一、二牵伸轮41、 45分别利用第一、二轴杆410、 450枢设于两侧板30间, 且第一、二牵伸轮41、 45于同一垂直轴线上,以节省空间、且增加毛条 束6的接触面积,再者第一、二牵伸轮41、 45的第一、二轴杆410、 450在 穿出侧板30的一端分别设有一伞型的第一、二带动齿轮42、 46,又,旋 筒20两端内壁面间在轴线两侧分设有一平行的第一、二牵伸轴杆43、 47, 且第一、二牵伸轴杆43、 47上设有数个对应各牵伸轮组40的伞型第一、 二牵伸齿轮44、 48,其中第一、二牵伸齿轮44、 48与第一、二牵伸轮41、 45的第一、二带动齿轮42、 46相互啮合,使第一、二牵伸轴杆43、 47转 动时可同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捻牵伸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加捻装置,包含有一加捻驱动单元与一中空旋筒,旋筒一端固设有一与加捻驱动单元连接的加捻主驱动轮,且旋筒内部于内缘两端分别枢设有一入料导引轮与一出料导引轮,其中入料导引轮与出料导引轮的周缘对应旋筒两端中空主轴杆的通口中心线;    一牵伸装置,包含有至少一组设于旋筒内的牵伸轮组与一供驱动牵伸轮组的牵伸驱动单元,牵伸轮组是设于入料导引轮与出料导引轮间,各牵伸轮组具有分设于旋筒轴线两侧的一第一牵伸轮与一第二牵伸轮,再者第一、二牵伸轮一端分别设有一伞型的第一、二带动齿轮,又,旋筒两端内壁面间于轴线两侧分设有一平行的第一、二牵伸轴杆,该第一、二牵伸轴杆上设有数个对应啮合前述第一、二带动齿轮的伞型第一、二牵伸齿轮,而旋筒一端上枢设有一与前述牵伸驱动单元连接的牵伸主驱动轮,且主轴杆上另枢设有一与牵伸主驱动轮同步转动的主传动齿轮,而第一、二牵伸轴杆穿出旋筒的端部分别设有一第一传动齿轮与一第二传动齿轮,第一、二传动齿轮同步与主传动齿轮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良林营俊王忠雄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新金燕印染有限公司周国良林营俊王忠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