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屠建文专利>正文

倍捻机的断线检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3482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倍捻机的断线检测机构,它包括落针定位板、落针管、可滑动地插在所述的落针管的内腔中的落针,所述的落针定位板上具有导电圈,所述的落针管的下部穿过导电圈内,且在所述的落针管与导电圈之间设置有绝缘垫圈,所述的落针管的侧壁上沿其轴向开有导向缺口,所述的落针的上部具有伸出臂,该伸出臂穿过导向缺口延伸到落针管的外侧。在实际应用时,落针定位板与电源相电连接,落针管上则可电连接指示灯,将纱线穿过伸出臂的下侧而对落针形成支撑,当纱线断线时,落针即失去支撑力而使伸出臂下降到第二工作位置,使得伸出臂与落针定位板相接触而导通电路,与落针管相电连接的指示灯亮,使得工作人员在远处即可观测到,而无需在倍捻机旁观察维护。(*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设置在倍捻机上用于进行断线检测的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倍捻机在捻绕并送出纱线时需分别经过贮纱筒、锭子转盘、导纱装置,然后再将纱线卷绕到卷绕装置上,而在捻绕过程中,由于受各部件的碰触磨损以及自身的张力作用,纱线会发生断线的现象,在断线后倍捻机的电机仍继续运转,使得锭子转盘以及卷绕装置在电机的驱动下空转,既会造成使用成本的浪费,又易使断开的纱线被机器牵绕,给工业生产造成麻烦,故在捻绕纱线的操作过程中,通常还需操作人员观察维护,使用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倍捻机的断线检测机构,其可在纱线断线时自动检测出来。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倍捻机的断线检测机构,它包括落针定位板、绝缘地设置在所述的落针定位板上的落针管、可滑动地插在所述的落针管的内腔中的落针,所述的落针定位板上具有导电件,所述的落针管与导电件之间设置有绝缘体,所述的落针管的侧壁上沿其轴向开有导向缺口,所述的落针的上部具有伸出臂,该伸出臂穿过导向缺口延伸到落针管的外侧,所述的伸出臂具有至少两个工作位置,在第一工作位置下,所述的伸出臂位于导电件的上侧,伸出臂与导电件之间处于电绝缘状态;在第二工作位置下,所述的伸出臂与导电件相接触,两者之间处于电连接状态。所述的落针管的顶部内腔中固定设置有磁性块。所述的落针管的上部与落针定位板之间设置有绝缘垫块。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在实际应用时,将纱线穿过伸出臂的下侧而对落针形成支撑,纱线被正常捻绕时,伸出臂被纱线支撑而处于第一工作位置,落针管与落针定位板之间受绝缘体的阻隔,使得电路断开;当纱线断线时,落针即失去支撑力而使伸出臂下降到第二工作位置,使得伸出臂与落针定位板相接触而导通电路,可通过指示灯或其它设备显示通电信号,使得工作人员在远处即可观测到,而无需在倍捻机旁观察维护。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应用于倍捻机上的立体图一;附图2为本技术应用于倍捻机上的立体图二;附图3为本技术在落针管上升到最高处时的主视图;附图4为本技术在落针管上升到最高处的主剖视图;附图5为本技术在落针管下降到最低处时的主剖视图;其中1、贮纱筒;2、锭子转盘;3、出纱口;4、纱线;5、导纱管;6、落针定位板;7、落针管;8、导向缺口;9、伸出臂;10、卷绕装置;11、机架;12、落针;13、磁性块;14、导电圈;15、绝缘垫圈;16、绝缘垫块。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3-附图5所示,一种倍捻机的断线检测机构,它包括落针定位板6、落针管7、可滑动地插在所述的落针管7的内腔中的落针12,所述的落针管7的顶部内腔中固定设置有磁性块13。所述的落针定位板6上具有导电圈14,所述的落针管7的下部穿过导电圈14内,且在所述的落针管7与导电圈14之间设置有绝缘垫圈15,所述的落针管7的上部与落针定位板6之间设置有绝缘垫块16。所述的落针管7的侧壁上沿其轴向开有导向缺口8,所述的落针12的上部具有伸出臂9,该伸出臂9穿过导向缺口8延伸到落针管7的外侧,所述的伸出臂9具有至少两个工作位置,在第一工作位置下,所述的伸出臂9位于导电圈14的上侧,在第二工作位置下,所述的伸出臂9下降而与导电圈14相接触。参见附图1-附图2所示,本技术安装在倍捻机的机架11上使用,在机架11上还设置有锭子转盘2和卷绕装置10,锭子转盘2上可相对转动地设置有贮纱筒1,本技术即位于贮纱筒1与卷绕装置10之间。纱线筒装在贮纱筒1内,贮纱筒1内设置有导纱管5,锭子转盘2上开有出纱口3,在实际工作时,纱线4穿过导纱管5后从出纱口3伸出,经过本技术后被卷绕装置10卷取。锭子转盘2在电机的驱动下高速旋转,使得纱线4在锭子转盘2的带动下绕贮纱筒1高速旋转,从而实现纱线4的捻绕操作。本技术在实际应用时,其落针定位板6与电源(常用装置,图中未显示)相电连接,落针管7上则可电连接指示灯(最佳实施例为红色指示灯)。参见附图4所示,在倍捻机停止工作时,落针12受顶部的磁性块13的吸力而上升到最高处;如附图2所示,当纱线4被正常捻绕时,落针12下落到第一工作位置,纱线从伸出臂9的下侧穿过而对落针12形成支撑,使得伸出臂9与导电圈14分离,受绝缘垫圈15和绝缘垫块16的阻隔,落针管7与落针定位板6之间的连接电路即处于断开状态,指示灯不亮;如附图5所示,当纱线4发生断线的现象时,对落针12失去支撑力,落针12即会自动下落,使得伸出臂9下降到第二工作位置,伸出臂9即与导电圈14相接触而导通电路,指示灯即会亮,以使工作人员在远处即可得到断线的信息,以便于即时断开倍捻机的供电电路。权利要求1.一种倍捻机的断线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落针定位板(6)、绝缘地设置在所述的落针定位板(6)上的落针管(7)、可滑动地插在所述的落针管(7)的内腔中的落针(12),所述的落针定位板(6)上具有导电件(14),所述的落针管(7)与导电件(14)之间设置有绝缘体(15),所述的落针管(7)的侧壁上沿其轴向开有导向缺口(8),所述的落针(12)的上部具有伸出臂(9),该伸出臂(9)穿过导向缺口(8)延伸到落针管(7)的外侧,所述的伸出臂(9)具有至少两个工作位置,在第一工作位置下,所述的伸出臂(9)位于导电件(14)的上侧,伸出臂(9)与导电件(14)之间处于电绝缘状态;在第二工作位置下,所述的伸出臂(9)与导电件(14)相接触,两者之间处于电连接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捻机的断线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落针管(7)的顶部内腔中固定设置有磁性块(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捻机的断线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落针管(7)的上部与落针定位板(6)之间设置有绝缘垫块(16)。专利摘要一种倍捻机的断线检测机构,它包括落针定位板、落针管、可滑动地插在所述的落针管的内腔中的落针,所述的落针定位板上具有导电圈,所述的落针管的下部穿过导电圈内,且在所述的落针管与导电圈之间设置有绝缘垫圈,所述的落针管的侧壁上沿其轴向开有导向缺口,所述的落针的上部具有伸出臂,该伸出臂穿过导向缺口延伸到落针管的外侧。在实际应用时,落针定位板与电源相电连接,落针管上则可电连接指示灯,将纱线穿过伸出臂的下侧而对落针形成支撑,当纱线断线时,落针即失去支撑力而使伸出臂下降到第二工作位置,使得伸出臂与落针定位板相接触而导通电路,与落针管相电连接的指示灯亮,使得工作人员在远处即可观测到,而无需在倍捻机旁观察维护。文档编号D01H13/00GK2895455SQ20062007168公开日2007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9日专利技术者屠建文 申请人:屠建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倍捻机的断线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落针定位板(6)、绝缘地设置在所述的落针定位板(6)上的落针管(7)、可滑动地插在所述的落针管(7)的内腔中的落针(12),所述的落针定位板(6)上具有导电件(14),所述的落针管(7)与导电件(14)之间设置有绝缘体(15),所述的落针管(7)的侧壁上沿其轴向开有导向缺口(8),所述的落针(12)的上部具有伸出臂(9),该伸出臂(9)穿过导向缺口(8)延伸到落针管(7)的外侧,所述的伸出臂(9)具有至少两个工作位置,在第一工作位置下,所述的伸出臂(9)位于导电件(14)的上侧,伸出臂(9)与导电件(14)之间处于电绝缘状态;在第二工作位置下,所述的伸出臂(9)与导电件(14)相接触,两者之间处于电连接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屠建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