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安鹏专利>正文

一种六项可调节枕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3359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3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六项可调节枕芯,包括枕芯主体和枕垫,所述枕芯主体的下侧配合设有枕垫,枕芯主体的上表面中部设有中央凹陷区,中央凹陷区为仰睡头部支撑区,仰睡头部支撑区处开设有若干孔一,仰睡头部支撑区的左右两侧分别为左侧睡区和右侧睡区,左侧睡区和右侧睡区处开设有若干孔二,仰睡头部支撑区的前后两侧为颈部支撑区,颈部支撑区处开设有若干孔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两种不同的前后高度和额外枕垫设计,实现前、后高低调节,上、下垫片调节;同时采用人体工程学的两边高中间低和大小不同的孔眼设计,提供给人们多种睡资支撑,实现了左右调节。

A kind of six adjustable pillow co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six adjustable pillow cores, which include pillow core body and pillow pad. The lower side of the pillow cor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illow pad, a central depression is provided in the middle of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ody of the pillow core, the central depression is a back sleeping head support area, and a number of holes in the back sleep head support area are provided.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are left sleeping area and right sleeping area respectively. The left sleeping area and the right sleeping area are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holes two. The front and back sides of the back sleep head support area are neck support areas, and some holes three are opened at the neck support area.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wo different front and rear heights and extra pillow pads to adjust the height and height of the front and rear, and adjust the upper and lower gaskets. At the same time, the design of the low and different size holes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human engineering high school is designed to provide a variety of sleeping support, and the left and right adjustment is realiz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六项可调节枕芯
本技术涉及家纺领域,具体是一种六项可调节枕芯。
技术介绍
枕头,是一种睡眠工具。一般认为,枕头是人们为睡眠舒适而采用的填充物。从现代医学研究上认识,人体的脊柱,从正面看是一条直线,但侧面看是具有三个生理弯曲的曲线。为保护颈部的正常生理弯曲,维持人们睡眠时正常的生理活动,睡觉时须采用枕头。枕头一般由枕芯、枕套两部分构成。现有的用于床上用品的枕芯,不能多方面提供给客户一款适合自己的枕芯。传统的枕头在高度不可调及枕芯造型单一的情况下,不能满足个体之间千差万别的睡眠需求。六项可调节枕芯,综合考量使用者的身体结构,睡眠习惯,利用两种不同高度、孔眼的不同大小、疏密和额外的垫片设计,提供给绝大多数人舒适睡眠的枕芯,无论你高、矮、胖、瘦、肩宽、窄或何种睡姿,均能妥帖保护颈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六项可调节枕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六项可调节枕芯,包括枕芯主体和枕垫,所述枕芯主体的下侧配合设有枕垫,所述枕芯主体的上表面中部设有中央凹陷区,所述中央凹陷区为仰睡头部支撑区,仰睡头部支撑区处开设有若干孔一,所述仰睡头部支撑区的左右两侧分别为左侧睡区和右侧睡区,左侧睡区和右侧睡区处开设有若干孔二,所述仰睡头部支撑区的前后两侧为颈部支撑区,颈部支撑区处开设有若干孔三。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枕芯主体和枕垫为可拆卸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央凹陷区呈椭圆形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孔一的直径为12mm。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孔二的直径为10mm。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孔三的直径为8mm。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枕芯主体为一侧低、另一侧高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两种不同的前后高度和额外枕垫设计,实现前、后高低调节,上、下垫片调节;同时采用人体工程学的两边高中间低和大小不同的孔眼设计,提供给人们多种睡资支撑,实现了左右调节。其一,枕芯额外设计的枕垫,可以自由调节枕芯高低,提供给客户更多适合自己的选择;其二,前后两种不同高度的设计,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结构(肩宽)、睡眠习惯和现有床垫的软硬度,选择合适自己的一侧枕高;其三,根据人体工学原理,中间低,两侧高设计,提供不同的支撑高度,满足仰睡与侧睡需求;并辅以特别孔眼结构,可快速调节枕芯对应头颈部位的支撑。其中,该枕芯中心凹陷部位为人体仰睡区,仰睡头部支撑区设有直径为12mm的孔,颈部支撑区设有直径为8mm的孔。枕芯凸出部位为人体左右侧睡区,侧睡脸部支撑区设有直径为10mm的孔。人体在仰睡时和侧睡时所需要的枕芯高度是不一样的,其中孔眼越大其在受力后下陷尺度越大,我们利用孔眼的不同大小、疏密,使枕芯在受力后达到不同的下陷尺度,从而调节枕芯对应头颈部的不同支撑,并提供最大限度的减压、支撑。附图说明图1为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技术侧面示意图。图3为技术中心凹陷部位平面示意图。图4为技术孔眼排布平面示意图。图中:10-枕芯主体,20-枕垫,101-中央凹陷区,102-仰睡头部支撑区,103-孔一,104-左侧睡区,105-右侧睡区,106-孔二,107-颈部支撑区,108-孔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六项可调节枕芯,包括枕芯主体10和枕垫20,所述枕芯主体10的下侧配合设有枕垫20,且枕芯主体10和枕垫20为可拆卸连接,枕芯主体10额外设计的枕垫20,可以自由调节枕芯主体10的高低,当使用者感觉枕芯主体10的高度低时,可以结合枕垫20,增加枕芯主体10的高度,当使用者感觉枕芯主体10的高度高时,可以去掉枕垫20,调低枕芯主体10的高度,从而可以提供给客户更多适合自己的选择。所述枕芯主体10的上表面中部设有中央凹陷区101,且中央凹陷区101呈椭圆形状,可提供不同的支撑高度,满足仰睡与侧睡需求,所述中央凹陷区101为仰睡头部支撑区102,仰睡头部支撑区102处开设有若干孔一103,孔一103的直径为12mm,所述仰睡头部支撑区102的左右两侧分别为左侧睡区104和右侧睡区105,左侧睡区104和右侧睡区105处开设有若干孔二106,孔二106的直径为10mm,所述仰睡头部支撑区102的前后两侧为颈部支撑区107,颈部支撑区107处开设有若干孔三108,孔三108的直径为8mm,人体在仰睡和侧睡时所需要的枕芯高度是不一样的,其中孔眼越大其在受力后下陷尺度越大,我们利用孔眼的不同大小、疏密,使枕芯在受力后达到不同的下陷尺度,从而调节枕芯对应头颈部的不同支撑,提供最大限度的减压、支撑。所述枕芯主体10为一侧低、另一侧高设置,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结构(肩宽)、睡眠习惯和现有床垫的软硬度,选择合适自己的一侧枕高。本技术采用两种不同的前后高度和额外枕垫设计,实现前、后高低调节,上、下垫片调节;同时采用人体工程学的两边高中间低和大小不同的孔眼设计,提供给人们多种睡资支撑,实现了左右调节。其一,枕芯额外设计的枕垫,可以自由调节枕芯高低,提供给客户更多适合自己的选择;其二,前后两种不同高度的设计,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结构(肩宽)、睡眠习惯和现有床垫的软硬度,选择合适自己的一侧枕高;其三,根据人体工学原理,中间低,两侧高设计,提供不同的支撑高度,满足仰睡与侧睡需求;并辅以特别孔眼结构,可快速调节枕芯对应头颈部位的支撑。其中,该枕芯中心凹陷部位为人体仰睡区,仰睡头部支撑区设有直径为12mm的孔,颈部支撑区设有直径为8mm的孔。枕芯凸出部位为人体左右侧睡区,侧睡脸部支撑区设有直径为10mm的孔。人体在仰睡时和侧睡时所需要的枕芯高度是不一样的,其中孔眼越大其在受力后下陷尺度越大,我们利用孔眼的不同大小、疏密,使枕芯在受力后达到不同的下陷尺度,从而调节枕芯对应头颈部的不同支撑,并提供最大限度的减压、支撑。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以上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六项可调节枕芯,包括枕芯主体(10)和枕垫(20),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主体(10)的下侧配合设有枕垫(20),所述枕芯主体(10)的上表面中部设有中央凹陷区(101),所述中央凹陷区(101)为仰睡头部支撑区(102),仰睡头部支撑区(102)处开设有若干孔一(103),所述仰睡头部支撑区(102)的左右两侧分别为左侧睡区(104)和右侧睡区(105),左侧睡区(104)和右侧睡区(105)处开设有若干孔二(106),所述仰睡头部支撑区(102)的前后两侧为颈部支撑区(107),颈部支撑区(107)处开设有若干孔三(10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六项可调节枕芯,包括枕芯主体(10)和枕垫(20),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主体(10)的下侧配合设有枕垫(20),所述枕芯主体(10)的上表面中部设有中央凹陷区(101),所述中央凹陷区(101)为仰睡头部支撑区(102),仰睡头部支撑区(102)处开设有若干孔一(103),所述仰睡头部支撑区(102)的左右两侧分别为左侧睡区(104)和右侧睡区(105),左侧睡区(104)和右侧睡区(105)处开设有若干孔二(106),所述仰睡头部支撑区(102)的前后两侧为颈部支撑区(107),颈部支撑区(107)处开设有若干孔三(108)。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安鹏
申请(专利权)人:王安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