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茎基腐病的百香果种植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843222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3 2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防茎基腐病的百香果种植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有针对性地优化百香果种植的肥料选用、整地技术、结合滴灌技术,选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混合微生物菌剂或微生物肥料,将黄皮百香果做砧木,嫁接紫皮百香果,种于高畦上,挖定植穴并加用肥料及农药,最后铺设滴灌管,结果显示,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种植百香果,可大大降低百香果茎基腐病的发病率,降至0.2%以下,且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防病效果出色,可减少百香果种植的行距,显著提升百香果亩产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简单易实施,防病效果显著,并且可以显著提高百香果产量。

A method of planting passion fruit for preventing stem base rot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planting passion fruit and preventing its application. By optimizing the selection of fertilizer, the technology of land consolidation and the technology of drip irrigation, the invention selects the fully decomposed organic manure mixed microbial and microbial fertilizer, and grafted the yellow peel fruit as the rootstock, grafted the purple peel fruit, and planted the acupoints on the high border, and added the fertilizer and the pesticide. A drip irrigation tube is set up. The result shows that using this method to plant a hundred fragrant fruit can grea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the root rot of the fruiting stem and reduce to less than 0.2%, and because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has excellent disease prevention effect, it can reduce the row spacing of the planting of the 100 scent fruit 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yield of the acre of the 100 fragrant fruit. The method is simple and easy to implement, and has obvious effect of preventing disease, and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yield of passion fr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防茎基腐病的百香果种植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防病种植方法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预防茎基腐病的百香果种植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制约百香果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百香果茎基腐病大面积流行。百香果茎基腐病侵害的部位主要是距离地面5~10cm的植株茎基部,幼苗和成株均可发病。幼苗感病,植株萎蔫,叶片就会出现脱落和褪色,然后整株幼苗枯死;成株感病,在发病的初期,植株茎基部会出现深褐色的病斑,然后患病部位的皮层会变软,出现裂痕和腐烂,表皮容易脱离,在湿度比较大的情况下,在病皮的表面会出现粉红色霉状物。茎基部病斑逐渐横向环绕茎干扩展,如果茎基部病斑环绕茎部没有达到一周,依然存在一些健康表皮时,地上部表现出叶片的凋萎和退绿,在环境和气候条件不利病害发展时,植株仍继续存活而延续到下一生长季节,但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如果茎基部病斑环绕茎部扩展达到一周时,上部的叶片和枝蔓会出现凋萎和黄化,然后整株出现枯萎和死亡,气候条件比较适应发病的时节,植株的藤蔓凋萎到枯死时间会更短。百香果茎基腐病是由多种真菌和细菌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的,其中镰刀菌和腐霉菌是主要致病菌。茎基腐病是土传病害,病菌在病残体组织内外和土壤中越冬,在第二年成为了主要的侵染源。主要通过灌溉水以及风雨传播,可发生多次再侵染。百香果茎基腐病的发病高峰期为5~7月份的高温高湿季节,一般发病率在20~30%,严重的地块达到50%以上,且传染性强,在果园中扩展蔓延迅速,造成果园缺株严重,单位面积产量下降。湿度很高、土壤的通透性差、排水不良、酸化、以及透光性不好的百香果种植园发病严重。应采取综合措施防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百香果种植中对茎基腐病预防的不足,提供一种预防茎基腐病的百香果种植方法。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所述方法在百香果种植方面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提供一种预防茎基腐病的百香果种植方法,综合肥料选用、整地技术、嫁接技术、种植方式等建立一种简单,防病效果好的百香果种植方法。具体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果园土壤中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均匀撒施在畦面,同土壤充分混匀,翻耕土壤;S2.用生石灰调整土壤pH值;S3.施用微生物菌剂或微生物肥料;S4.将土壤耙细整平,垒起高畦;S5.用黄皮百香果做砧木,嫁接紫皮百香果;S6.在植株周围挖定植穴;S7.在定植穴中放入肥料及农药,与土壤混匀;S8.铺设薄膜,覆盖地膜,铺设滴灌管。优选地,步骤S1所述有机肥的施用量为每亩1.8~2.3吨;有机肥一定要充分腐熟,否则,在田间发酵过程中产生热量对百香果的根系造成伤害,为病原菌的侵入创造条件。优选地,步骤S1所述翻耕土壤的翻耕深度为30~35cm;优选地,步骤S2所述土壤pH值的范围为5.3~6.0;优选地,步骤S3所述微生物菌剂为有效活菌数2亿/g微生物菌剂,施用量为每亩500~1000g;所述微生物肥料为有效活菌数2000万/g的微生物菌肥料,施用量为每亩1.5~5kg,同有机肥混合施用,既可提高肥料利用率、又可抑制病原菌活性,提高百香果的抗病性。优选地,步骤S4所述高畦为龟背型,高30cm,畦面宽度60~80cm。百香果的根系分布较浅,既不耐涝,又不耐旱。所以,翻耕后的土壤要耙细整平。田间积水也是诱导百香果发生茎基腐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利于排水,要起高畦种植,高畦畦面做成龟背型跟进一步有利于排水。进一步地,步骤S5所述嫁接的方法为:选用抗病性强的黄皮百香果做砧木,在黄皮百香果苗高20~30cm时,采用芽接或枝接法嫁接。进一步地,步骤S5所述黄皮百香果采用种子繁殖。进一步地,所述百香果种植株距可缩短为1.7~1.8m。优选地,步骤S6所述定植穴的直径和深度均为20~30cm;优选地,步骤S7所述农药为:恶霉灵0.1%颗粒剂,施用量每株30g;或恶霉灵70%可湿性粉剂,施用量每株1g,既可以预防百香果茎基腐病,又可促进植株生长。优选地,所述薄膜为具有透气功能的黑色薄膜,所述滴灌管铺设于所述薄膜上所述地膜下,优选地,所述滴灌管联通施肥器,采用水肥药一体化施用技术。优选地,步骤S6所述定植穴的直径和深度均为20~30cm。优选地,所述百香果种植行距为3.5~4m。优选地,所述百香果采用单线篱架式栽培,以提高果园内的通风光照条件。优选地,所述百香果种植于缓坡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方法在百香果种植方面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针对百香果茎基腐病预防方法的不足,综合肥料选用、整地技术、嫁接技术、种植方式等,提供一种简单易实施,防病效果好的预防茎基腐病的百香果种植方法,极大地降低了百香果茎基腐病的发病率。百香果在种植过程中为防止病害传染,一般株距为3~4m,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百香果的种植株距可减少到1.7~1.8m,大大提高了每亩种植数量,显著提高了百香果的亩产量。本专利技术方法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方法。下述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除非特别说明,下述实施例中使用的试剂原料为常规市购或商业途径获得的原料。以下实施例皆为在阳江垦区农场随机选取的缓坡地试验田种植的情况。所述对照为不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而是用传统方法来种植百香果所得的产量。实施例1每亩试验田施腐熟有机肥2吨,均匀撒施在畦面,同土壤充分混匀,翻耕土壤,翻耕深度基本控制在30cm左右,用生石灰中和酸性,保持土壤PH值为5.3。施用有效活菌数2亿/g的微生物菌剂每亩1000g,同有机肥混合施用。细致整地,将翻耕后的土壤耙细整平,起高畦,高畦高30cm,畦面宽度75cm,高畦畦面做成龟背型。采用种子繁殖黄皮百香果,苗高约30cm时,通过枝接法嫁接紫皮百香果。采用单线篱架式栽培,保持株距1.7m,行距4m,在畦面挖直径和深度均为25cm的定植穴,先放入混合好的堆肥或其它土杂肥,同时每株加用0.25kg磷肥与0.2kg复合肥。充分混匀施用恶霉灵70%可湿性粉剂每株施药1g,同细土混匀。采用单线篱架式栽培,在栽培畦上覆盖具有透气功能的黑色薄膜,在膜上地膜下铺设滴灌管,同施肥器联通,采用水肥药一体化施用技术。采用该方案的试验田中,百香果茎基腐病发病率控制经统计为0.162%。实施例2每亩试验田施腐熟有机肥2.1吨,均匀撒施在畦面,同土壤充分混匀,翻耕土壤,翻耕深度基本控制在35cm左右,用生石灰中和酸性,保持土壤PH值为5.5。施用有效活菌数2亿/g的微生物菌剂每亩500g,同有机肥混合施用。细致整地,将翻耕后的土壤耙细整平,起高畦,高畦高30cm,畦面宽度80cm,高畦畦面做成龟背型。采用种子繁殖黄皮百香果,苗高约25cm时,通过芽接法嫁接紫皮百香果。采用单线篱架式栽培,保持株距1.8m,行距3.5m,在畦面挖直径和深度均为21cm的定植穴,先放入混合好的堆肥或其它土杂肥,同时每株加用0.25kg磷肥与0.25kg复合肥。充分混匀施用恶霉灵70%可湿性粉剂每株施药1g,同细土混匀。采用单线篱架式栽培,在栽培畦上覆盖具有透气功能的黑色薄膜,在膜上地膜下铺设滴灌管,人工喷药施肥。采用该方案的试验田中,百香果茎基腐病发病率控制经统计为0.198%。实施例3每亩试验田施腐熟有机肥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防茎基腐病的百香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果园土壤中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均匀撒施在畦面,同土壤充分混匀,翻耕土壤;S2.用生石灰调整土壤pH值;S3.施用微生物菌剂或微生物肥料;S4.将土壤耙细整平,垒起高畦;S5.用黄皮百香果做砧木,嫁接紫皮百香果;S6.在植株周围挖定植穴;S7.在定植穴中放入肥料及农药,与土壤混匀;S8.铺设薄膜,覆盖地膜,铺设滴灌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茎基腐病的百香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果园土壤中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均匀撒施在畦面,同土壤充分混匀,翻耕土壤;S2.用生石灰调整土壤pH值;S3.施用微生物菌剂或微生物肥料;S4.将土壤耙细整平,垒起高畦;S5.用黄皮百香果做砧木,嫁接紫皮百香果;S6.在植株周围挖定植穴;S7.在定植穴中放入肥料及农药,与土壤混匀;S8.铺设薄膜,覆盖地膜,铺设滴灌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所述嫁接的方法为:在黄皮百香果苗高20~30cm时,采用芽接或枝接法嫁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所述黄皮百香果采用种子繁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百香果种植株距为1.7~1.8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所述微生物菌剂为有效活菌数2亿/g微生物菌剂,施用量为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正平尹凯丹董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农业部华南农垦干部培训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