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屹杨专利>正文

一种土木工程用多功能施工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3035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2 0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木工程用多功能施工架,包括两个右支架和两个左支架,两个右支架和两个左支架的上半部内侧均设有多个调节螺柱,下半部内侧均设有转动螺柱,且两个右支架之间通过横杆相互连接,两个左支架之间也通过横杆相互连接,两个右支架均通过其内侧的调节螺柱活动连接有第二调节杆,两个第二调节杆远离右支架的一端均通过位于左支架上的转动螺柱转动连接在同侧左支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和调节螺柱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可以调节平台的高度,可以使压板水平的向下运动,本实用还可以小幅度的调节高度,下方设有轮子在进行移动时很方便,而且设有支撑板,也可以在固定在一个地方不会随意产生位移。

A multi-functional construction frame for civil engineer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 construction frame for civil engineering, including two right brackets and two left supports, and a plurality of adjusting studs on the inside of the upper half of the two right supports and the two left supports, and the inside of the lower half are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stud, and the two right supports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hrough a cross bar, and two left supports. The two right bracket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adjusting rods through the adjustable stud movement on the inside, and the two second adjusting poles far away from the right bracket are all connected to the same side left support through the rotating stud on the left support. The utility model passes through the first adjusting rod, the second adjusting bar and the adjustment.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snail columns can adjust the height of the platform so that the pressure plate can move downward. The utility can also adjust the height with small amplitude. The wheels are convenient to move at the bottom, and the support plate is set up, and the displacement can not be generated at random in a pl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木工程用多功能施工架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用品
,具体为一种土木工程用多功能施工架。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里都在进行房屋建设,在进行房屋建设时必不可少的就是土木工程用施工架,施工架是为了保证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施工架往往随着建筑的升高而随之加高,但现在的施工架大多是一层一层的叠加,无法进行小幅度的调节高度,而且安装完成后就固定在那一点了,如果需要进行移动的话是非常麻烦的,梯子大多是直接固定在施工架上的占用了一定的施工空间,为解决上述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土木工程用多功能施工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木工程用多功能施工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工程用多功能施工架,包括两个右支架和两个左支架,所述两个右支架和两个左支架的上半部内侧均设有多个调节螺柱,两个右支架和两个左支架的下半部内侧均设有转动螺柱,且两个右支架之间通过横杆相互连接,两个左支架之间也通过横杆相互连接,所述两个右支架均通过其内侧的调节螺柱活动连接有第二调节杆,两个第二调节杆远离右支架的一端均通过位于左支架上的转动螺柱转动连接在同侧左支架上,所述两个左支架均通过其内侧的调节螺柱活动连接有第一调节杆,两个第一调节杆远离左支架的一端均通过位于右支架上的转动螺柱转动连接在同侧的右支架,所述两个第一调节杆和两个第二调节杆的上端均设有连接块,且两个第一调节杆上的连接块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撑杆,两个第二调节杆上的连接块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外部转动连接有平台,第一支撑杆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滑槽设在平台的内部位于远离第二支撑杆的一端;所述两个右支架和两个左支架的下端均贯穿链条和压板并分别连接有隔板,所述压板的两端内部分别与两个螺栓相互啮合,且两个螺栓的下端均贯穿压板并转动连接在隔板上,所述两个螺栓通过链条连接,所述链条位于压板的上方,所述压板的下侧面四角均设有支撑柱,且四个支撑柱的下端均贯穿隔板并与支撑板的上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中部设有贯穿孔;所述平台的内部设有暗腔,所述暗腔内滑动连接有梯子,所述梯子位于暗腔内部的一端两侧均设有转动轴,所述平台的左侧底部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的顶部与暗腔相通,所述让位槽的两端外侧位于暗腔的底面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与转动轴活动连接,所述左支架的外侧设有挡块,且挡块的外侧面与梯子活动连接。优选的,同侧的所述第一调节杆与第二调节杆通过中部的轴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隔板的下方设有轮子。优选的,所述横杆为伸缩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和调节螺柱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可以调节平台的高度,通过两个螺栓和链条之间的配合,实现了转动一个螺栓会带动另一个螺栓一起转动,可以使压板水平的向下运动,通过压板、支撑柱和支撑板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压板向下运动带动支撑板一起向下运动,使本装置固定在一点不会随意移动,本技术可以小幅度的调节高度,下方设有轮子在进行移动时很方便,而且设有支撑板,也可以在固定在一个地方不会随意产生位移,梯子可以收纳进平台内节省了一部分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2的A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与调节螺柱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调节螺柱与压板的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轮子与贯穿孔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平台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图7的A处放大图;图9为本技术平台左侧的局部视图;图10为本技术转动轴的连接结构图。图中:1、平台,2、右支架,3、调节螺柱,4、左支架,5、第一调节杆,6、第二调节杆,7、横杆,8、滑槽,9、第一支撑杆,10、第二支撑杆,11、连接块,12、链条,13、压板,14、螺栓,15、支撑柱,16、隔板,17、支撑板,18、贯穿孔,19、梯子,20、挡块,21、暗腔,22、让位槽,23、转动槽,24、转动螺柱,25、转动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10,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工程用多功能施工架,包括两个右支架2和两个左支架4,所述两个右支架2和两个左支架4的上半部内侧均设有多个调节螺柱3,两个右支架2和两个左支架4的下半部内侧均设有转动螺柱24,且两个右支架2之间通过横杆7相互连接,两个左支架4之间也通过横杆7相互连接,所述两个右支架2均通过其内侧的调节螺柱3活动连接有第二调节杆6,两个第二调节杆6远离右支架2的一端均通过位于左支架4上的转动螺柱24转动连接在同侧左支架4上,所述两个左支架4均通过其内侧的调节螺柱3活动连接有第一调节杆5,两个第一调节杆5远离左支架4的一端均通过位于右支架2上的转动螺柱24转动连接在同侧的右支架2,可以通过调节第一调节杆5和第二调节杆6与不同位置的调节螺柱3相互连接,来调节平台1的高低,所述两个第一调节杆5和两个第二调节杆6的上端均设有连接块11,且两个第一调节杆5上的连接块11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撑杆10,两个第二调节杆6上的连接块11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杆9,所述第二支撑杆10的外部转动连接有平台1,第一支撑杆9滑动连接在滑槽8内,所述滑槽8设在平台1的内部位于远离第二支撑杆10的一端,第一支撑杆9在滑槽8内滑动可以调节第一支撑杆9和第二支撑杆10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调节平台1的高度;所述两个右支架2和两个左支架4的下端均贯穿链条12和压板13并分别连接有隔板16,所述压板13的两端内部分别与两个螺栓14相互啮合,且两个螺栓14的下端均贯穿压板13并转动连接在隔板16上,转动螺栓14会使压板13向上或者向下运动,所述两个螺栓14通过链条12连接,转动一个螺栓14会带动以一个螺栓14一起转动,所述链条12位于压板13的上方,所述压板13的下侧面四角均设有支撑柱15,且四个支撑柱15的下端均贯穿隔板16并与支撑板17的上侧面固定连接,压板13向下运动会带动支撑板17向下运动,所述支撑板17的中部设有贯穿孔18,贯穿孔18使支撑板17上下运动时不会妨碍隔板16下方的轮子;所述平台1的内部设有暗腔21,所述暗腔21内滑动连接有梯子19,所述梯子19位于暗腔21内部的一端两侧均设有转动轴25,所述平台1的左侧底部设有让位槽22,所述让位槽22的顶部与暗腔21相通,所述让位槽22的两端外侧位于暗腔21的底面设有转动槽23,所述转动槽23与转动轴25活动连接,所述左支架4的外侧设有挡块20,且挡块20的外侧面与梯子19活动连接,梯子19可通过让位槽22向外拉出,使梯子19上的两个转动轴25与转动槽23卡接,梯子19的下侧与挡块20的外侧面接触,梯子的长度设置为当平台1调节到本装置的最高点时梯子19的最下端与挡块20的外侧面相接触,当平台1调节到本装置的最下方时梯子19下端面不会与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木工程用多功能施工架,包括两个右支架(2)和两个左支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右支架(2)和两个左支架(4)的上半部内侧均设有多个调节螺柱(3),两个右支架(2)和两个左支架(4)的下半部内侧均设有转动螺柱(24),且两个右支架(2)之间通过横杆(7)相互连接,两个左支架(4)之间也通过横杆(7)相互连接,所述两个右支架(2)均通过其内侧的调节螺柱(3)活动连接有第二调节杆(6),两个第二调节杆(6)远离右支架(2)的一端均通过位于左支架(4)上的转动螺柱(24)转动连接在同侧左支架(4)上,所述两个左支架(4)均通过其内侧的调节螺柱(3)活动连接有第一调节杆(5),两个第一调节杆(5)远离左支架(4)的一端均通过位于右支架(2)上的转动螺柱(24)转动连接在同侧的右支架(2),所述两个第一调节杆(5)和两个第二调节杆(6)的上端均设有连接块(11),且两个第一调节杆(5)上的连接块(11)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撑杆(10),两个第二调节杆(6)上的连接块(11)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杆(9),所述第二支撑杆(10)的外部转动连接有平台(1),第一支撑杆(9)滑动连接在滑槽(8)内,所述滑槽(8)设在平台(1)的内部位于远离第二支撑杆(10)的一端;所述两个右支架(2)和两个左支架(4)的下端均贯穿链条(12)和压板(13)并分别连接有隔板(16),所述压板(13)的两端内部分别与两个螺栓(14)相互啮合,且两个螺栓(14)的下端均贯穿压板(13)并转动连接在隔板(16)上,所述两个螺栓(14)通过链条(12)连接,所述链条(12)位于压板(13)的上方,所述压板(13)的下侧面四角均设有支撑柱(15),且四个支撑柱(15)的下端均贯穿隔板(16)并与支撑板(17)的上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7)的中部设有贯穿孔(18);所述平台(1)的内部设有暗腔(21),所述暗腔(21)内滑动连接有梯子(19),所述梯子(19)位于暗腔(21)内部的一端两侧均设有转动轴(25),所述平台(1)的左侧底部设有让位槽(22),所述让位槽(22)的顶部与暗腔(21)相通,所述让位槽(22)的两端外侧位于暗腔(21)的底面设有转动槽(23),所述转动槽(23)与转动轴(25)活动连接,所述左支架(4)的外侧设有挡块(20),且挡块(20)的外侧面与梯子(19)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木工程用多功能施工架,包括两个右支架(2)和两个左支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右支架(2)和两个左支架(4)的上半部内侧均设有多个调节螺柱(3),两个右支架(2)和两个左支架(4)的下半部内侧均设有转动螺柱(24),且两个右支架(2)之间通过横杆(7)相互连接,两个左支架(4)之间也通过横杆(7)相互连接,所述两个右支架(2)均通过其内侧的调节螺柱(3)活动连接有第二调节杆(6),两个第二调节杆(6)远离右支架(2)的一端均通过位于左支架(4)上的转动螺柱(24)转动连接在同侧左支架(4)上,所述两个左支架(4)均通过其内侧的调节螺柱(3)活动连接有第一调节杆(5),两个第一调节杆(5)远离左支架(4)的一端均通过位于右支架(2)上的转动螺柱(24)转动连接在同侧的右支架(2),所述两个第一调节杆(5)和两个第二调节杆(6)的上端均设有连接块(11),且两个第一调节杆(5)上的连接块(11)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撑杆(10),两个第二调节杆(6)上的连接块(11)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杆(9),所述第二支撑杆(10)的外部转动连接有平台(1),第一支撑杆(9)滑动连接在滑槽(8)内,所述滑槽(8)设在平台(1)的内部位于远离第二支撑杆(10)的一端;所述两个右支架(2)和两个左支架(4)的下端均贯穿链条(12)和压板(13)并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屹杨
申请(专利权)人:卢屹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