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mmunication method, a base station and a terminal device. The method includes: a base station sends a signal to a terminal device through a n group port, each of the ports in the N port includes at least two ports, n is a positive integer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2; the base station receiving terminal sets the first linear combination coefficient of the s group sent by the base station receiving terminal, The first linear combination coefficient of each group is the first linear combination coefficient of a group of ports in the s group port, at least one set of first linear combination coefficients includes at least two non zero coefficients, and the s group first linear combination coefficient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first precoding matrix, the s group port is included in the N group port, and the S is a positive integer less than or equal to n. S is a positive integer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2.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by sending the first linear combination coefficient of the s group to the base station, the channel feedback precision of the terminal device can be improved, and the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between the base station and the terminal equipment can b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信方法、基站和终端设备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01月03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710002771.8,专利技术名称为“通信方法、基站和终端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通信方法、基站和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在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IMO)系统中,基站利用准确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stateinformation,CSI)可以对数据选择合理的空域预编码矩阵,以提升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的接收信号功率,降低不同UE之间的干扰,并实现对UE同时传送多个数据流,从而大幅度提升数据传输速率。具体地,现有技术中基站通过多个端口发送经过预编码处理的多个测量参考信号,UE测量接收到的该多个测量参考信号,计算每个端口到UE的信号的信道系数,并从中选择与当前的实际信道条件最为匹配的信道系数(例如能量最大的信道系数),并将该信道系数对应的端口的编号反馈至基站。基站可以根据UE反馈的编号确定后续数据传输的预编码矩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站通过n组端口向终端设备发送信号,所述n组端口中的每组端口包括至少两个端口,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其中,每组所述第一线性组合系数为s组端口中的一组端口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至少一组所述第一线性组合系数中包括至少两个非零系数,所述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用于确定第一预编码矩阵,所述s组端口包含于所述n组端口,s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s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1.03 CN 2017100027718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站通过n组端口向终端设备发送信号,所述n组端口中的每组端口包括至少两个端口,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其中,每组所述第一线性组合系数为s组端口中的一组端口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至少一组所述第一线性组合系数中包括至少两个非零系数,所述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用于确定第一预编码矩阵,所述s组端口包含于所述n组端口,s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s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基于所述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和s组基向量得到,每组所述基向量为所述s组端口中的一组端口的基向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基向量信息和s个第二线性组合系数,所述基向量信息用于指示s组基向量,每组所述基向量为所述s组端口中的一组端口的基向量,至少一组所述基向量包括至少两个基向量,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基于所述s组基向量、所述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和所述s个第二线性组合系数计算得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站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或者,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每个所述第二线性组合系数的相位和幅度的频域粒度,以及每个所述第二线性组合系数的相位和幅度的量化比特数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站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n组端口中的每组端口的第二配置信息;或者,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n组端口中的每组端口的第二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每组端口的基向量集合,所述n组端口中的至少两组端口的第二配置信息不同。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站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三配置信息;或者,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n组端口中选择的端口组的个数s。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站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n组端口中的每组端口的第四配置信息;或者,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n组端口中的每组端口的第四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四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每组端口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的相位和幅度的频域粒度,以及所述每组端口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的相位和幅度的量化比特数中的至少一种,所述n组端口中的至少两组端口的第四配置信息不同。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n组端口的分组信息。9.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设备接收基站通过n组端口发送的信号,其中,所述n组端口中的每组端口包括至少两个端口,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基站发送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其中,每组所述第一线性组合系数为s组端口中的一组端口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至少一组所述第一线性组合系数中包括至少两个非零系数,所述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用于确定第一预编码矩阵,所述s组端口包含于所述n组端口,s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s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基于所述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和s组基向量得到,每组所述基向量为所述s组端口中的一组端口的基向量。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基站发送基向量信息和s个第二线性组合系数,所述基向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s组基向量,每组所述基向量为所述s组端口中的一组端口的基向量,至少一组所述基向量包括至少两个基向量,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基于所述s组基向量、所述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和所述s个第二线性组合系数计算得到。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或者,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每个所述第二线性组合系数的相位和幅度的频域粒度,以及每个所述第二线性组合系数的相位和幅度的量化比特数中的至少一种。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n组端口中的每组端口对应的第二配置信息;或者,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n组端口中的每组端口对应的第二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每组端口对应的基向量集合,所述n组端口中的至少两组端口对应的第二配置信息不同。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三配置信息;或者,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三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n组端口中选择的端口组的个数s。15.根据权利要求9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n组端口中的每组端口的第四配置信息;或者,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n组端口中的每组端口的第四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四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每组所述第一线性组合系数的相位和幅度的频域粒度,以及每组所述第一线性组合系数的相位和幅度的量化比特数中的至少一种,所述n组端口中的至少两组端口的第四配置信息不同。16.根据权利要求9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基站发送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n组端口的分组信息。17.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设备接收n组端口的参考信号,所述n组端口中每组端口包括p个端口,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p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基向量信息和第二线性组合系数,所述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所述基向量信息和所述第二线性组合系数根据所述n组端口的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确定,其中,所述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是从所述n组端口中选择的s组端口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用于对所述s组端口进行线性组合,其中,所述s组端口中第一组端口的第x1个端口与第二组端口的第x2个端口至第s组端口的第xs个端口进行线性组合,1≤xw≤p,1≤w≤s,2≤s≤n,且xw、w和s为整数,所述基向量信息和所述第二线性组合系数根据所述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确定,所述基向量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两个基向量,所述第二线性组合系数用于对所述至少两个基向量进行线性组合,所述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所述至少两个基向量和所述第二线性组合系数用于确定预编码矩阵。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组端口中第一组端口的第x1个端口、第二组端口的第x2个端口至第s组端口的第xs个端口对应相同的天线。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信道质量指示CQI,其中,所述CQI根据所述s组端口的标识和矩阵W确定,所述矩阵W满足以下表达式:W=W3*W1*W2,其中,W3为包括所述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的矩阵,W1为包括所述至少两个基向量的矩阵,W2为包括所述第二线性组合系数的矩阵。20.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CQI,其中,所述CQI根据矩阵W确定,所述矩阵W满足以下表达式:W=W4*W3*W1*W2,其中,W4为用于表示所述s组端口的标识的矩阵,W3为包括所述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的矩阵,W1为包括所述至少两个基向量的矩阵,所述W2为包括所述第二线性组合系数的矩阵。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W3满足以下表达式:其中,且是维度为的对角矩阵,为所述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中的第j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j=1,...,s,i=1,2;或者,W3满足以下表达式:其中,且Cj是维度为p×p的对角矩阵,(αj,1,αj,2,...,αj,p)为所述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中的第j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j=1,….,s。22.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W3满足以下表达式:其中,W3的维度为ps×p,αw=[α1w,α2w,...,αsw]T是s×1的向量,(αj1,αj2,...,αjp)为所述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中的第j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T表示矩阵的转置,w=1,…,p,j=1,…,s。23.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W1满足以下表达式:其中,π1(1),..,π1(O),π2(1),..,π2(O)∈{1,2,...,M}是所述基向量信息指示的基向量的标识,均为维度为的基向量,j∈{1,2,...,M},O是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M是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或者,W1满足以下表达式:W1=[bπ(1)bπ(2)…bπ(O)]其中,π(1),..,π(O)∈{1,2,...,M}是所述基向量信息指示的基向量的标识,bj是维度为p×1的基向量,j∈{1,2,...,M},O是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M是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24.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W2满足以下表达式:其中,c1,r=[c1,r,1,...,c1,r,O]T和c2,r=[c2,r,1,...,c2,r,O]T分别是维度为O×1的向量,r是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R的整数,R是一个正整数;或者,W2满足以下表达式:W2=[c1c2…cR]其中,cr=[cr,1,...,cr,O]T是维度为O×1的向量,r是大于等于1小于或等于R的整数,R是一个正整数。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W4满足以下表达式:其中,表示一个长度为n的列向量,中第j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g1(1),...,g1(s),g2(1),...,g2(s)∈{1,2,...,n}表示所述s组端口的标识,Im表示维度为m的单位矩阵,表示克罗耐克积;或者,W4满足以下表达式:其中,表示一个长度为n的列向量,中第j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g(1),...,g(s)表示所述s组端口的标识,Im表示维度为m的单位矩阵,表示克罗耐克积。26.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W4满足以下表达式:其中,表示一个长度为s的列向量,中第j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g1(1),...,g1(s),g2(1),...,g2(s)∈{1,2,...,n}表示所述s组端口的标识,表示克罗耐克积,Im表示维度为m的单位矩阵;或者,W4满足以下表达式:其中,表示一个长度为s的列向量,中第j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g(1),...,g(s)∈{1,2,...,n}表示所述s组端口的标识,表示克罗耐克积,Im表示维度为m的单位矩阵。27.根据权利要求17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s组端口的标识。28.根据权利要求17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与所述第二线性组合系数的反馈频域粒度和/或量化比特数不同,其中,所述反馈频域粒度包括宽带反馈、子带反馈和部分带宽反馈的至少一种。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的反馈频域粒度是宽带反馈,所述第二线性组合系数的反馈频域粒度是子带反馈或部分带宽反馈。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的幅度的量化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线性组合系数的幅度的量化比特数;和/或,所述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的相位的量化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线性组合系数的相位的量化比特数。31.根据权利要求17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确定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一配置信息;或者,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s的取值或者s的最大值。32.根据权利要求17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发送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二配置信息;或者,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每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的相位和幅度的反馈频域粒度,以及所述每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的相位和幅度的量化比特数中的至少一种。33.根据权利要求17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线性组合系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三配置信息;或者,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第二线性组合系数的相位和幅度的频域粒度,以及所述第二线性组合系数的相位和幅度的量化比特数中的至少一种。34.根据权利要求17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发送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n组端口的分组信息。35.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站通过n组端口发送参考信号,所述n组端口中每组端口包括p个端口,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p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所述基站接收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基向量信息和第二线性组合系数,其中,所述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是终端设备从所述n组端口中选择的s组端口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用于对所述s组端口进行线性组合,其中,所述s组端口中第一组端口的第x1个端口与第二组端口的第x2个端口至第s组端口的第xs个端口进行线性组合,1≤xw≤p,1≤w≤s,2≤s≤n,且xw、w和s为整数,所述基向量信息和所述第二线性组合系数根据所述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确定,所述基向量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两个基向量,所述第二线性组合系数用于对所述至少两个基向量进行线性组合,所述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所述至少两个基向量和所述第二线性组合系数用于确定预编码矩阵。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组端口中第一组端口的第x1个端口、第二组端口的第x2个端口至第s组端口的第xs个端口对应相同的天线。37.根据权利要求35或36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基站接收信道质量指示CQI,其中,所述CQI根据所述s组端口的标识、所述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所述基向量信息和所述第二线性组合系数确定。38.根据权利要求35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基站接收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s组端口的标识。39.根据权利要求35至3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与所述第二线性组合系数的反馈频域粒度和/或量化比特数不同,其中,所述反馈频域粒度包括宽带反馈、子带反馈和部分带宽反馈的至少一种。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的反馈频域粒度是宽带反馈,所述第二线性组合系数的反馈频域粒度是子带反馈或部分带宽反馈。4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的幅度的量化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线性组合系数的幅度的量化比特数;和/或,所述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的相位的量化比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线性组合系数的相位的量化比特数。42.根据权利要求35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基站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或者,所述基站接收第一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s的取值或者s的最大值。43.根据权利要求35至4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基站发送第二配置信息;或者,所述基站接收第二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每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的相位和幅度的反馈频域粒度,以及所述每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的相位和幅度的量化比特数中的至少一种。44.根据权利要求35至4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线性组合系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基站发送第三配置信息;或者,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第二线性组合系数的相位和幅度的频域粒度,以及所述第二线性组合系数的相位和幅度的量化比特数中的至少一种。45.根据权利要求35至4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基站发送所述n组端口的分组信息。46.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单元,用于通过n组端口向终端设备发送信号,所述n组端口中的每组端口包括至少两个端口,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s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其中,每组所述第一线性组合系数为s组端口中的一组端口的第一线性组合系数,至少一组所述第一线性组合系数中包括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茹,刘鹍鹏,曲秉玉,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