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翟玉明专利>正文

新型内网箱可上下移动的复式网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07527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1 03:16
新型内网箱可上下移动的复式网箱涉及养殖网箱。包括网箱框架、网箱和平衡升降沉浮机构。网箱框架包括外框架和处于其内的内框架。外框架可下潜固定于海底又可上浮横向移动,外框架中心浮力立管顶部设置安装有工作、观光平台,并具有通向周边的放射状廊桥。内框架具有相对于外框架平衡升降沉浮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外框架和内网箱,外框架固定于海底,当网箱需迁移时,可整体自平衡升降进行横向移动。内网箱用于养殖,内网箱相对于外框架可上下移动,从而可灵活改变所处海水层流位置,这有利于养殖生物健康快速生长,提高养殖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外框架安装有工作、旅游观光平台,既用于养殖活动,又用于旅游观光,增加了经济、社会效益。

A new type of net box that can move up and down in a new type inner net box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mpound net cage which can move up and down the inner network box. It includes cage frame, cage and balance lifting and sinking mechanism. The cage frame includes an outer frame and an inner frame therein. The frame can be fixed on the bottom of the sea floor and can move horizontally. The top of the buoyancy riser at the center of the frame is installed with work and sightseeing platform, and has a radial bridge to the periphery. The inner frame has a balance lifting and sinking mechanism relative to the outer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beneficial effect: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frame frame and an inner net box, and the outer frame is fixed on the bottom of the sea, and when the net box needs to be migrated, it can move horizontally in a self balanced lift. The inner net box is used for aquaculture, and the inner net box can move up and down relative to the outer frame, which can flexibly change the position of the sea water laminar flow,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healthy and fast growth of the cultured organisms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on and quality of the aquaculture products. The frame is equipped with a work and sightseeing platform, which is used not only for farming activities but also for sightseeing, which has increased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内网箱可上下移动的复式网箱
:本技术涉及养殖网箱,特别涉及一种内网箱可上下移动的复式网箱。
技术介绍
:现有网箱由框架、框架内挂置网衣构成。网衣内的养殖层高度设置是固定的,如果因养殖需要,需改变一下养殖层高度,以使养殖生物经常处于不同的海水层流位置,改变其所处层流生长、生活环境,这无疑将刺激、有利于养殖生物的快速生长。但现有大型网箱一旦下潜着床于海底,网衣内养殖层的高度就是固定的,如果需改变养殖层高度,就只有整体升降网箱,这既麻烦又费事,且悬浮的网箱不稳定,易受海流影响产生漂移。所以如何使大型养殖网箱的框架座地不动,而仅使框架内的养殖网层根据需要进行定时上下浮动、移动,这无疑是一件有意义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内网箱可上下移动的复式网箱,其由外框架和内网箱构成,外框架固定于海底,而其内的内网箱则可上下移动,如此边达到了可经常改变养殖层高度、使养殖生物经常处于不同的海水层流间,以利养殖生物的快速生长。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措施:一种新型内网箱可上下移动的复式网箱,包括网箱框架、网箱和自平衡升降沉浮机构。所述网箱框架包括外框架1和处于其内的内框架16′。外框架1既可下潜固定于海底又可上浮浮动移动,外框架1由周边多支浮力立管2和中心浮力立管5、横向连接管相连接构成。中心浮力立管5顶部安装有工作、观光平台6,设有通向周边的放射状廊桥7。内框架16′由内框架周边多支浮力立管17和内框架中心多支浮力立管17′以及横向连接管相连接构成,内框架内挂网衣23构成内网箱16,内框架周边浮力立管17与内框架中心多支浮力立管17′一一对应,内框架16′具有相对于外框架1可平衡升降沉浮机构。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内框架16′所具有相对于外框架1平衡升降沉浮机构,包括内框架周边多支浮力立管17其外侧分别连接有外套筒21,套于外导向柱22上可上下移动,内框架中心多支浮力立管17′其外侧分别连接有内套筒21′,套于内导向柱22′上可上下移动。外导向柱22和内导向柱22′其顶端与外框架顶部放射状连接管4相连接,其底端与外框架底部放射状连接管4′相连接。本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复式网箱具有外框架和内网箱,外框架固定于海底,当整个网箱需迁移时,可整体自平衡升降进行横向移动。内网箱用于养殖,相对于外框架可以上下移动,从而改变所处海水层流位置,利于养殖生物健康快速生长,提高养殖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外框架中心浮力立管5顶部安装有工作、旅游观光平台6,设有通向周边的放射状廊桥及扶手,该平台既用于养殖活动,又用于旅游观光,增加经济、社会效益。附图说明:附图1本技术主视图附图2本技术俯视图附图3本技术附图1之B-B剖视图附图4本技术外框架中心浮力立管5剖视图附图5本技术外框架周边浮力立管2和内框架周边浮力立管17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给出的具体实施方式见说明书附图所示。其包括既可下潜着床于海底又可上浮横向移动的外框架1、还包括设于外框架内相对于外框架可进行上下升降移动的内网箱16。所述外框架1由周边多支浮力立管2和中心浮力立管5、顶部横向连接管3和底部横向连接管3′、顶部放射状连接管4和底部放射状连接管4′相连接构成。中心浮力立管5其顶部安装有工作、旅游观光平台6,平台设有通向外框架周边的放射状廊桥7,廊桥设有栏杆8,见附图1和2所示,外框架设有气压式自平衡升降沉浮机构。所述内网箱16由处于外框架内可上下移动的内框架16′和其网衣23构成。内框架16′包括内框架周边多支浮力立管17和内框架中心多支浮力立管17′,它们一一相对应,内框架周边多支浮力立管17其顶端彼此通过顶部横向连接管18相连接,其底端彼此通过底部横向连接管相连接(标记未示)。内框架中心多支浮力立管17′其顶端彼此通过顶部横向连接管26相连接,其底端彼此通过底部横向连接管相连接(标记未示)。内框架16′还分别通过顶部放射状连接管20及其下底部放射状连接管20′相连接。内框架周边多支浮力立管17其外侧分别连接有外套筒21,可滑动的套于外导向柱22上上下移动。内框架中心多支浮力立管17′其外侧分别连接有内套筒21′,可滑动的套于内导向柱22′上可上下移动。外导向柱22和内导向柱22′其顶端与外框架顶部放射状连接管4相连接,其底端与外框架底部放射状连接管4′相连接,如附图1和3所示。所述内框架16′具有相对于外框架1可上下升降移动的机构,为外框架1和内框架16′分别设有独立的充气式自平衡升降沉浮机构。外框架1充气式自平衡升降沉浮机构,包括构成外框架的各连接管彼此联通,周边多支浮力立管2中的其中一支其管顶部连接有进气咀9,周边多支浮力立管2和中心浮力立管5其管腔内上部各装有进排气阀,其管腔内下部各装有进排水阀。内框架16′充气式自平衡升降沉浮机构,包括构成内框架的周边多支浮力立管及横向连接管彼此联通,周边多支浮力立管17中的其中一支其管顶部连接有进气咀19,内框架周边多支浮力立管17和中心多支浮力立管17′其管腔内上部各装有进、排气阀,管腔内下部各装有进、排水阀。所述进、排气阀,包括锥形管腔顶10、管腔顶中心之进排气口10′、封堵浮球12及拦球网24。所述进、排水阀,包括漏斗状管腔底11、管腔底中心之进排水口11′、腔底封堵浮球12′及腔底拦球网25,详见附图1和5所示。外框架中心浮力立管5所装进排气、水阀之构造与内、外框架之浮力立管的进排气、水阀构造相同,只是管腔内仅采用一个封堵浮球15,附图1和4所示。内、外框架浮力立管只所以设置2个封堵浮球并设置拦球网是为防止浮球的乱窜,防止其进入横向浮力连接管内。该网箱使用过程,当外框架不进行迁移、移动时,就一直潜于、固定于海底,只有当需迁移时才通过自平衡升降沉浮结构使其上浮移动。而内框架、内网箱则随时可根据需要通过自身的自平衡升降沉浮机构进行上下升降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内网箱可上下移动的复式网箱,包括网箱框架、网箱和平衡升降沉浮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网箱框架包括外框架(1)和处于其内的内框架(16′),外框架(1)既可下潜固定于海底又可上浮横向移动,外框架(1)由周边多支浮力立管(2)和中心浮力立管(5)、横向连接管相连接构成,中心浮力立管(5)顶部安装有工作、观光平台(6),设有通向周边的放射状廊桥(7);内框架(16′)由内框架周边多支浮力立管(17)和内框架中心多支浮力立管(17′)以及横向连接管相连接构成,内框架内挂网衣(23)构成内网箱(16);内框架周边浮力立管(17)与内框架中心多支浮力立管(17′)一一对应,内框架具有相对于外框架平衡升降移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内网箱可上下移动的复式网箱,包括网箱框架、网箱和平衡升降沉浮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网箱框架包括外框架(1)和处于其内的内框架(16′),外框架(1)既可下潜固定于海底又可上浮横向移动,外框架(1)由周边多支浮力立管(2)和中心浮力立管(5)、横向连接管相连接构成,中心浮力立管(5)顶部安装有工作、观光平台(6),设有通向周边的放射状廊桥(7);内框架(16′)由内框架周边多支浮力立管(17)和内框架中心多支浮力立管(17′)以及横向连接管相连接构成,内框架内挂网衣(23)构成内网箱(16);内框架周边浮力立管(17)与内框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玉明
申请(专利权)人:翟玉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