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控水位和减少土壤养分流失的作物栽培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0686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1 0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控水位和减少土壤养分流失的作物栽培桶,包括桶体,其中,还包括:第一连接管,水平设置,第一端连接于所述桶体下部;第二连接管,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第二端连接;储水箱,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第二端连接,并且所述储水箱与外界空气连通,用于存储从所述桶体流出的水分;升降机构,与所述储水箱或者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储水箱上升、下降,以调节所述桶体中的水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避免土壤养分流失,提高涝害试验效果。

Crop cultivation bucket capable of regulating water level and reducing soil nutrient los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rop cultivation bucket which can regulate water level and reduce soil nutrient loss, including a bucket body, including a first connecting pipe, a horizontal setting, a first end connected to the lower part of the bucket body, a second connecting pipe, a first end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end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pipe, and a water storage tank, and the second. The second end connection of the connecting pipe is connected, and the storage tank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side air to store the water from the bucket body; the lift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storage tank or the second connecting pipe to drive the water storage tank to rise and fall to adjust the water level in the bucket body. The utility model can avoid soil nutrient loss and improve the effect of waterlogging experi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控水位和减少土壤养分流失的作物栽培桶
本技术作物涝害试验
,特别涉及一种可调控水位和减少土壤养分流失的作物栽培桶。
技术介绍
作物涝害试验需要控制水位和淹水时间,一般采用栽培桶实现控制。但是目前存在以下问题不易解决:第一,渍涝控制不方便,例如渍涝水位、渍涝时间都不易控制;第二,有时候由于降雨或浇水过多需要排水,土壤养分随水流失会对试验产生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控水位和减少土壤养分流失的作物栽培桶,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渍涝控制不易、养分流失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控水位和减少土壤养分流失的作物栽培桶,包括桶体,其中,还包括:第一连接管,水平设置,第一端连接于所述桶体下部;第二连接管,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第二端连接;储水箱,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第二端连接,并且所述储水箱与外界空气连通,用于存储从所述桶体流出的水分;升降机构,与所述储水箱或者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储水箱上升、下降,以调节所述桶体中的水位。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为油缸,所述油缸的活塞杆的自由端与所述储水箱或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管为硬管,所述油缸的活塞杆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中部铰接,所述储水箱则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第一端铰接。优选地,还包括机架,所述油缸的缸体与所述机架铰接,以使得所述油缸的缸体能够在所述机架上摆动。优选地,所述储水箱的外端连接有一通气管。优选地,所述通气管呈L形。分析可知,通过调整储水箱的高低,本技术可以控制桶体中的水位并可以及时接收来自于桶体的排水,实现渍涝程度的控制。其次,储水箱对排出的水进行收集之后,还可以回馈至桶体中,从而实现循环利用,减少土壤养分流失,提高涝害试验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包括用于栽培作物的桶体1、第一连接管2、第二连接管3、储水箱4、升降机构6。具体地,第一连接管2水平设置,第一端连接于桶体1下部(图1仅示出了第一连接管2的端面图,其水平设置),第二端连接于第二连接管3的第一端。第二连接管3的第二端连接于储水箱4,以使所述储水箱4存储从桶体流出的水分。除了与第二连接管3连通,储水箱4与外界空气连通,避免储水箱4中的气压大于大气压。升降机构6与第二连接管3连接,用于驱动储水箱4上升、下降,以调节桶体1中的水位。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升降机构也可以直接连接储水箱。优选地,升降机构6为油缸,油缸6的活塞杆5的自由端与第二连接管3连接。进一步地,第二连接管3为硬管,活塞杆5的自由端通过第二连接管3上的铰接轴53与第二连接管3的中部铰接。储水箱4则固定于第二连接管3的第二端,第一连接管2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管3的第一端铰接,两个管件之间铰接连接为常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为了稳定地设置油缸6,本实施例还包括机架7,油缸6的缸体与机架7铰接,以使得油缸6的缸体能够在机架7上摆动。优选地,油缸6缸体外壁上设有转轴67,该转轴67可转动地设于机架7上。为了使得储水箱4与外界空气连通,储水箱4的外端连接有一通气管8,更优选地,通气管8呈L形。在应用本实施例时,当桶体1中涝害严重,水位过高甚至溢出时,油缸6的活塞杆5缩回,带动第二连接管3、储水箱4高度降低,桶体1中挟带土壤养分的水流自第一连接管2、第二连接管3进入储水箱4中。当桶体1中水分减少,不足以对作物进行涝害试验时,活塞杆5伸出,驱动第二连接管3旋转,直至第二连接管3竖直、储水箱4达到最高点(图1中虚线所示的位置),此时储水箱4中的水流挟带土壤养分经过第二连接管3、第一连接管2返回桶体1中。综上,本技术不但不会影响作物涝害试验,而且土壤养分不会流失。由技术常识可知,本技术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技术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技术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技术包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控水位和减少土壤养分流失的作物栽培桶,包括桶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管,水平设置,第一端连接于所述桶体下部;第二连接管,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第二端连接;储水箱,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第二端连接,并且所述储水箱与外界空气连通,用于存储从所述桶体流出的水分;升降机构,与所述储水箱或者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储水箱上升、下降,以调节所述桶体中的水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控水位和减少土壤养分流失的作物栽培桶,包括桶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管,水平设置,第一端连接于所述桶体下部;第二连接管,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第二端连接;储水箱,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第二端连接,并且所述储水箱与外界空气连通,用于存储从所述桶体流出的水分;升降机构,与所述储水箱或者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储水箱上升、下降,以调节所述桶体中的水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控水位和减少土壤养分流失的作物栽培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为油缸,所述油缸的活塞杆的自由端与所述储水箱或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控水位和减少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风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