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杏嫁接-扦插繁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406503 阅读:5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1 0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银杏嫁接‑扦插繁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以3‑5年生生长健壮的银杏苗做砧木,以难生根的银杏良种或古银杏的枝条芽片作为接穗芽片,将接穗芽片嫁接于砧木上;(2)当年嫁接芽休眠后,于嫁接芽上部2cm处将砧木截为15‑20cm的插穗,插穗的上切口为平切口,插穗的下部削成平滑的单马耳形,然后将截取的插穗沙藏保存;(3)在树液开始流动,春芽萌发之前进行扦插,塑料拱棚扦插提前至翌年2月下旬到3月下旬。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克服古银杏扦插生根的“年龄效应”以及银杏嫁接的“位置效应”问题,提高了银杏优良品种及古银杏树无性繁殖的成活率,对于珍稀濒危银杏良种的扩繁及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A method of grafted and Cuttage Propagation of Ginkgo biloba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cutting propagation of Ginkgo grafting. The following steps are as follows: (1) in the late September to mid October, the rootstock is used as the root of the Ginkgo biloba seedlings which are growing and robust in 3 of 5 years, and the root bud slices of the Ginkgo biloba, which are difficult to root, are grafted on the rootstock by the bud slices of the Ginkgo biloba, and (2) the grafted bud of the year. After dormancy, the rootstock is cut into 15 spikes 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grafted buds at the top of the 2cm 20cm. The upper cut of the cuttings is a flat incision, the lower part of the cuttings is cut into a smooth single Malta shape, and then the interception sand reservoir is preserved; (3) the cuttage is carried out before the sap begins to flow and the spring bud is germinated, and the plastic arch cuttings are advanced to the next ten days of the next year to the next 3 months of the next year. Ten days. The invention can overcome the \age effect\ of the rooting of Ancient Ginkgo biloba and the \position effect\ of Ginkgo grafting. It can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excellent varieties of Ginkgo biloba and the asexual reproduction of the ancient ginkgo tree,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propag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the rare and endangered species of Ginkgo bilob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银杏嫁接-扦插繁殖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树木生长发育及繁殖
,具体涉及一种银杏嫁接-扦插繁殖的方法。
技术介绍
银杏(GinkgobilobaL.)是银杏科单属、单种植物,是第四纪冰川之后唯一保存下来的孑遗植物,被称为“植物中的熊猫”,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稀有植物。银杏果、叶、材用用途广泛,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古植物学、植物分类学、植物比较形态学、植物解剖学、胚胎学及果树栽培学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银杏为高黄酮和萜内酯类植物,银杏叶提取物(GinkgobilobaExtracts-GBE)对脑血管和心血管疾病、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血糖及胆固醇等均有明显疗效。银杏繁殖技术多样,无性繁殖以其繁殖效率高和保留亲本优良性状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生产中。目前,银杏优良品种的收集保存,尤其是古银杏种质资源基因的保存受到越来多银杏学者的重视,但研究表明,古银杏扦插生根随年龄的增加而根数减少,“年龄效应”已成为古银杏扦插繁殖的难点;一些叶用、核用优良品种的也存在扦插难生根的现象。另外,银杏嫁接的“位置效应”对银杏树形等的景观效果造成较大影响,这也制约着观赏品种的快速繁殖及推广应用。因此,传统单一的营养繁殖技术已不能满足目前生产上对银杏良种苗木的大量需求。目前还未见将嫁接与扦插技术结合进行银杏良种繁殖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银杏嫁接-扦插繁殖的方法,可以克服古银杏扦插生根的“年龄效应”以及银杏嫁接的“位置效应”问题,提高了银杏优良品种及古银杏树无性繁殖的成活率,对于珍稀濒危银杏良种的扩繁及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银杏嫁接-扦插繁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以3-5年生生长健壮的银杏苗做砧木,以难生根的银杏良种或古银杏的枝条芽片作为接穗芽片,将接穗芽片嫁接于砧木上;(2)当年嫁接芽休眠后,于嫁接芽上部2cm处将砧木截为15-20cm的插穗,插穗的上切口为平切口,插穗的下部削成平滑的单马耳形,然后将截取的插穗沙藏保存;(3)在树液开始流动,春芽萌发之前进行扦插,塑料拱棚扦插提前至翌年2月下旬到3月下旬。优选的,步骤(1)中,接穗芽片的制备方法为:从芽基上方1cm处横切一刀,再于芽顶向内一端1cm处横切一刀,顺直向上平削,直至将芽片取下。优选的,步骤(1)中,接穗芽片的长度小于2cm,宽度小于1cm。优选的,步骤(1)中,在砧木适宜嫁接的光滑面上,将砧木削成同接穗芽片同等大小的切口,取下切块。优选的,步骤(1)中,将接穗芽片嫁接于砧木上的方法为:将接穗芽片嵌入砧木的切口内,嵌入时使接穗芽片上部和砧木上切面对齐;嫁接自砧木底部开始,自下而上呈互生状,每隔15-20cm嫁接一个接穗芽片。优选的,步骤(3)中,扦插前,将插穗下部置于50ppm的ABT生根粉中浸泡2h。优选的,步骤(3)中,扦插的基质为炉渣和沙按质量比为1:3混合而成。优选的,步骤(3)中,扦插采用开沟靠壁扦插,开沟深度为6-10cm,覆土压实,扦插密度为2万株/亩。进一步的,上述方法还包括:扦插后的管理。所述扦插后的管理包括:扦插苗株行间覆草保温保湿,晴天每天淋水1~3次,雨季及时排涝,插后每半月用1‰的尿素进行根外追肥,展叶后应注意病虫害的防治。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了易生根的银杏作为砧木,辅以芽接技术,解决了一些优良品种嫁接育苗难生根的问题,提高了银杏良种的繁殖及推广效率。(2)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嫁接有接穗芽片的幼龄砧木银杏枝条制作插穗,可有效解决古银杏嫁接及扦插繁殖的年龄效应。(3)本专利技术融合了嫁接和扦插育苗的优点,对于珍稀濒危银杏品种的繁育意义重大,既节约繁育材料,又可以保证繁殖生根的稳定性,提高无性繁殖的成活率。综上,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进行银杏无性繁殖,大大节约了繁殖材料,插穗生根率高,有效解决了一些良种扦插生根难和古银杏扦插育苗的年龄效应,对于银杏良种的扩繁及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削嫁接芽片示意图;图2为切砧木示意图;图3为嫁接示意图;图4为绑缚示意图;图5为嫁接效果示意图;图6为插穗截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正如
技术介绍
中所介绍的,对于古银杏种质资源而言,由于“年龄效应”导致古银杏扦插生根的难度增大;一些叶用、核用的银杏优良品种也存在扦插生根难的现象。而采用嫁接繁育,由于“位置效应”的影响,降低了良种母树的繁殖速率,而且使得繁殖的良种树干弯曲、成层性差,不能再现母树的优良生长性状。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银杏繁殖方法,首次将银杏嫁接技术与扦插技术有机结合,克服了“年龄效应”和“位置效应”对银杏优良品种及古银杏种质资源的繁育所带来的影响。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案中,给出的银杏嫁接-扦插繁殖的方法为:(1)嫁接时间的选择嫁接在9月下旬到10月中旬均可进行。(2)嫁接芽片的准备一手倒握接穗,一手从芽基上方1cm处横切一刀,再于芽顶(向内一端)1cm处横切一刀,顺直向上平削,直至将芽片取下,接穗芽片长度不宜超过2cm,宽度不宜超过1cm。(3)砧木的准备选择3~5年生生长健壮的银杏苗做砧木,在适宜嫁接的光滑面上,将砧木削成与接芽同等大小的切口,轻轻取下切块。(4)嫁接技术将削好的芽片嵌入切口内即可,嵌入时务必使接穗芽片上部和砧木上切面对齐。嫁接时,应从砧木底部开始,自下而上呈互生状,每隔15~20cm嫁接1个芽片,接好后再用塑料条自下而上绕芽扎紧。芽接后两周左右应检查嫁接成活情况,嫁接成活的芽片应及时解绑,未成活的芽片立即补接。(5)插穗的准备当年芽休眠后即可进行插穗的准备。于接芽上部2cm处将砧木截为15~20cm的插穗,上切口为平切口,插穗下部用锋利的刀片削成平滑的单马耳形。截取后每50个插穗一捆沙藏保存。(6)扦插时间的选择扦插应在树液开始流动,春芽萌发之前进行,塑料拱棚扦插提前至翌年2月下旬到3月下旬期间进行。(7)扦插技术扦插需在塑料拱棚中进行,制作简易沙床,床面宽80~100cm,深20cm,沙床间距80~100cm,填入炉渣混沙(比例1:3)。将处理好的插穗置于配置好的50ppm的ABT生根粉浸泡2h,后将插穗开沟靠壁扦插,开沟深度以6~10cm为宜,覆土压实。扦插密度2万株/亩。(8)扦插后处理及管理扦插苗株行间覆草保温保湿,晴天每天淋水1~3次,雨季及时排涝,插后每半月用1‰的尿素进行根外追肥,展叶后应注意病虫害的防治。上述方法中,首先通过嫁接技术,将难生根的银杏良种和古银杏作为接穗嫁接到易生根的砧木上,克服了由于“年龄效应”等所带来的生根难的问题;再通过扦插技术,创新性的将嫁接有难生根的银杏良种和古银杏芽片的砧木制作插穗,利用扦插技术进行生根繁殖,克服了嫁接技术中存在的“位置效应”难题,本专利技术通过嫁接技术和扦插技术的有机结合,极大的提高了难生根的银杏良种和古银杏的无性繁殖成活率。扦插基质的选择对于插条生根的影响很大,本专利技术对扦插基质的组成进行了优化选择,结果发现,选择炉渣和沙按质量比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银杏嫁接‑扦插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以3‑5年生生长健壮的银杏苗做砧木,以难生根的银杏良种或古银杏的枝条芽片作为接穗芽片,将接穗芽片嫁接于砧木上;(2)当年嫁接芽休眠后,于嫁接芽上部2cm处将砧木截为15‑20cm的插穗,插穗的上切口为平切口,插穗的下部削成平滑的单马耳形,然后将截取的插穗沙藏保存;(3)在树液开始流动,春芽萌发之前进行扦插,塑料拱棚扦插提前至翌年2月下旬到3月下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银杏嫁接-扦插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以3-5年生生长健壮的银杏苗做砧木,以难生根的银杏良种或古银杏的枝条芽片作为接穗芽片,将接穗芽片嫁接于砧木上;(2)当年嫁接芽休眠后,于嫁接芽上部2cm处将砧木截为15-20cm的插穗,插穗的上切口为平切口,插穗的下部削成平滑的单马耳形,然后将截取的插穗沙藏保存;(3)在树液开始流动,春芽萌发之前进行扦插,塑料拱棚扦插提前至翌年2月下旬到3月下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接穗芽片的制备方法为:从芽基上方1cm处横切一刀,再于芽顶向内一端1cm处横切一刀,顺直向上平削,直至将芽片取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接穗芽片的长度小于2cm,宽度小于1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砧木适宜嫁接的光滑面上,将砧木削成同接穗芽片同等大小的切口,取下切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世岩孙立民曹钟允付文琦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