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青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装配光伏电池板的边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0574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8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装配光伏电池板的边框,所述边框包括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基板以及用于连接两个相邻光伏组件的至少两个凸起结构和至少两个凹槽结构,且两个所述边框上的凸起结构和凹槽结构可相互咬合连接;在相邻的光伏组件通过邻接的边框进行连接时,其中一个边框相对于另一个边框翻转180°。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边框至少具有以下优点:生产成本低,易于安装维护,且可直接安装在坡面屋顶的龙骨架结构上作为屋顶。

A frame for assembly of photovoltaic panel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rame for assembling a photovoltaic cell board, which includes a first gripping board, a second clamping plate, a substrate, at least two bulge structures and at least two grooves for connecting two adjacent photovoltaic components, and a convex structure and a groove structure on the two frame can be interlocked with each other. When the adjacent photovoltaic components are connected by the adjacent frame, one of the frames is turned 180 degrees against the other frame.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frame has at least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low production cost, easy to install and maintenance, and can be installed directly on the structure of a keel frame on the roof of the slope as a ro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装配光伏电池板的边框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太阳能光伏电池配件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光伏电池板的边框。
技术介绍
光伏发电技术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具有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零噪声,方便灵活,绿色环保等优点,在化石能源日益枯竭和环境问题愈发突出的今天,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太阳能光伏电池板设置在厂房、住宅及公共建筑的屋顶,不仅有效地利用了屋顶面积进行发电,而且可减少业主电费支出,进一步可将光伏屋顶发出的电能出售给电网公司实现盈利。现有光伏屋顶采用传统的光伏支架进行连接,光伏电池板安装于平面屋顶的光伏支架上。但是,传统的光伏支架装配方式需要屋顶为平面,同时传统光伏支架本体的重量也增加了屋顶的承重要求,故采用传统光伏支架安装时,结构较为复杂,整体成本较高,且不易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用于装配光伏电池板的边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装配光伏电池板的边框,所述光伏电池板包括多个光伏电池,每一光伏电池与对应的一组边框构成一个光伏组件,相邻的光伏组件通过邻接的边框进行连接;每一边框包括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基板以及用于连接相邻的光伏组件的至少两个凸起结构和至少两个凹槽结构;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设在所述基板的上下两侧,所述边框中凸起结构的数量和凹槽结构的数量相同,所述至少两个凸起结构与所述基板连接,且两个所述边框上的凸起结构和凹槽结构可相互咬合连接。其中,所述边框还包括第一密封条安装槽、第二密封条安装槽和两个密封条,所述边框中的凸起结构和凹槽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密封条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密封条安装槽之间;在相邻的光伏组件通过邻接的边框进行连接时,其中一个边框相对于另一个边框翻转180°,每个密封条的一侧与其中一个所述边框的第一密封条安装槽紧密套装,所述每个密封条的另一侧与另一个所述边框的第二防水槽紧密套装。其中,所述每个密封条安装后暴露在空气中的一端为外凸的弧面。其中,所述边框包括两个凸起结构和两个凹槽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的侧面为梯形,且所述梯形的两腰与下底之间的夹角均为45°,且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的上底远离所述基板设置;每一光伏组件中相邻的所述边框通过紧固螺栓连接。其中,所述每一光伏组件中相邻的所述边框之间的间隙小于0.5mm。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装配光伏电池板的边框,通过设置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用于与光伏电池的边缘套接,设置凸起结构和凹槽结构用于实现相邻光伏电池之间的连接,且只需保证两个边框相互旋转180°装配,即可通过两个边框上连接单元的凸起结构和凹槽结构的相互咬合实现两个光伏电池的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边框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成本低,相同规格的光伏电池的边框仅需开一套模具即可批量化生产,生产成本低易于推广;(2)易于安装维护,当其中某块光伏电池损坏时,只需抽拉出损坏列后即可进行更换,无需拆卸整块光伏电池板;(3)结构简单轻便,不需要搭建额外的光伏支架结构,可直接安装坡面屋顶的龙骨架上作为屋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装配光伏电池板的边框的截面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两个图1所述边框装配后的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密封条的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个光伏组件上相邻的两个边框的三维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两个光伏组件装配后的三维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夹持板;2-第二夹持板;3-基板;4-凸起结构;5-凹槽结构;6-第一密封条安装槽7-第二密封条安装槽;8-密封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装配光伏电池板的边框的截面图,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装配光伏电池板的边框,所述光伏电池板包括多个光伏电池,每一光伏电池与对应的一组边框构成一个光伏组件,相邻的光伏组件通过邻接的边框进行连接;每一边框包括第一夹持板1、第二夹持板2、基板3以及用于连接相邻的光伏组件的至少两个凸起结构4和至少两个凹槽结构5;所述第一夹持板1和所述第二夹持板2设在所述基板3的上下两侧,所述边框中凸起结构4的数量和凹槽结构5的数量相同,所述至少两个凸起结构4与所述基板3连接,且两个所述边框上的凸起结构4和凹槽结构5可相互咬合连接。其中,由于光伏电池板一般是由多个光伏电池通过拼接而成的,且光伏电池一般为具有一定厚度的方形结构,本技术实施例通过给每个光伏电池的四边套接四个所述边框构成光伏组件,再通过所述边框之间的连接进而实现各光伏组件之间的拼接,最终拼接得到光伏电池板。具体地,光伏电池的一边与所述边框通过第一夹持板1和第二夹持板2实现连接,具体实现时,首先在第一夹持板1、第二夹持板2以及基板3的靠近所述光伏电池的一侧均涂覆适量玻璃胶,然后通过第一夹持板1和第二夹持板2分别紧贴在所述光伏电池的上下表面,通过基板3顶住所述光伏电池一边的边缘,实现夹持装配,且使得所述光伏电池和所述边框胶装在一起。第一夹持板1和第二夹持板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为略大于待装配的光伏电池的厚度,所述边框的长度设置为等于所述待装配的光伏电池的边的长度。凸起结构4和凹槽结构5在边框与光伏电池胶装后,用于将两个相邻的光伏电池连接在一起,相互连接的边框在外形尺寸上都相同,只是在装配时,其中一个边框旋转180°,使得两个边框上的凸起结构4和凹槽结构5正好能够相互咬合实现连接。所述凸起结构31的外形经力学受力设计得到,所述每个凸起结构4向外凸起的一端沿与所述基板3平行的方向延伸,可以保证拼接后的光伏电池能够承受垂直压力的同时还能够承受水平拉力。在具体装配时,单个太阳能电池的四个边缘上分别装配四个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边框,构成一个光伏组件。根据要拼接的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大小,选择合适数量的所述光伏组件,就可以通过各个光伏组件上的边框与四周其他光伏组件相互拼接,最终构成完整的太阳能电池板。通过一定数量的所述光伏组件装配而成的光伏电池板,相较于传统的光伏支架装配方式,不需要搭建额外的光伏支架结构,而可直接安装在坡面屋顶的龙骨架结构上作为屋顶。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生产中,所述边框可以通过冲压一体成型,工艺简单。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装配光伏电池板的边框,通过设置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用于与光伏电池的边缘套接,设置凸起结构和凹槽结构用于实现相邻光伏组件之间的连接,且只需保证两个边框相互旋转180°装配,即可通过两个边框上的凸起结构和凹槽结构的相互咬合实现两个光伏组件的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边框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成本低,相同规格的光伏电池的边框仅需开一套模具即可批量化生产,生产成本低易于推广;(2)易于安装维护,当其中某块光伏电池损坏时,只需抽拉出损坏列后即可进行更换,无需拆卸整块光伏电池板;(3)结构简单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装配光伏电池板的边框,所述光伏电池板包括多个光伏电池,其特征在于,每一光伏电池与对应的一组边框构成一个光伏组件,相邻的光伏组件通过邻接的边框进行连接;每一边框包括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基板以及用于连接相邻的光伏组件的至少两个凸起结构和至少两个凹槽结构;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设在所述基板的上下两侧,所述边框中凸起结构的数量和凹槽结构的数量相同,所述至少两个凸起结构与所述基板连接,且两个所述边框上的凸起结构和凹槽结构可相互咬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装配光伏电池板的边框,所述光伏电池板包括多个光伏电池,其特征在于,每一光伏电池与对应的一组边框构成一个光伏组件,相邻的光伏组件通过邻接的边框进行连接;每一边框包括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基板以及用于连接相邻的光伏组件的至少两个凸起结构和至少两个凹槽结构;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设在所述基板的上下两侧,所述边框中凸起结构的数量和凹槽结构的数量相同,所述至少两个凸起结构与所述基板连接,且两个所述边框上的凸起结构和凹槽结构可相互咬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还包括第一密封条安装槽、第二密封条安装槽和两个密封条,所述边框中的凸起结构和凹槽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密封条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密封条安装槽之间;在相邻的光伏组件通过邻接的边框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司杨陈晓弢陈虹伊杨星宇李兴邦马广振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