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波里诺西克纤维专用锡林金属针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0425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纺织专件领域,它涉及一种适用于中速的梳棉机用波里诺西克纤维专用锡林金属针布。该针布的特征是针齿采用小角度双前角和左右大角度双圆弧曲面配置。为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保证对波里诺西克纤维的分梳充分,转移及时,无纤维缠绕现象,使纺纱产品质量达到优良水平。(*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纺织专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中速的梳棉机用波里诺西克纤维专用锡林金属针布
技术介绍
波里诺西克(Polynosic)纤维是一种具有高聚合度、高强度和高湿模量的改良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在秉承普通粘胶纤维的优点(如手感柔软、悬垂性好、色泽鲜艳以及合乎卫生要求)的同时,使湿模量提高到普通粘胶纤维的2.5~3.5倍,性能更接近天然棉,是一种新的亲肤型绿色纤维。波里诺西克纤维最独特和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它具有优良的耐碱性,可以同棉混纺进行丝光整理,赋予织物丝绸般的光泽。中国专利公开了专利号为ZL02288496.3专利技术名称为新型大豆蛋白纤维专用锡林金属针布如图1所示,该针布包括基部2′及均布在基部2′上面的针齿1′,其特征是所述的针齿1′采用双前角和双圆弧曲面配置,其针齿上前角α1′为19~20度、针齿下前角α2′为25度,左侧圆弧曲面切向角β1′为45度,右侧圆弧曲面切向角β2′为15度,针齿的齿距P′为1.47~1.53毫米,针齿厚度a′为0.06~0.08毫米,齿根厚度b′为0.3毫米,齿尖高度h′为0.55毫米,针齿总高H′为2.48~2.52毫米,针齿的密度为728齿/平方英寸、所述的基部2′的基部厚度W′为0.58~0.62毫米,基部高度C′为1.2毫米。由于波里诺西克纤维与大豆蛋白纤维相比,两者无论是在表面状态还是物理性能都有明显区别,波里诺西克纤维的表面较平滑,抗弯刚度较大,比重较大,回弹性较好;而大豆蛋白纤维纤维柔软抗弯刚度小,蓬松比重轻,卷曲少回弹性差。若直接采用新型大豆蛋白纤维专用金属针布对波里诺西克纤维进行加工,将会产生分梳不充分,纤维转移程度不高,不利于中速生产,产质量比较低,纤维还有缠绕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又构思了一种能保证纤维分梳充分、转移及时、能解决纤维的缠绕问题的波里诺西克纤维专用锡林金属针布。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波里诺西克纤维专用锡林金属针布,包括具有基部厚度W、基部高度C的基部2及均布在基部2上面采用小角度双前角和左右大角度双圆弧曲面配置,具有针齿上前角α1、针齿下前角α2、左侧圆弧曲面切向角β1、右侧圆弧曲面切向角β2、针齿齿距P、针齿厚度a、齿根厚度b、齿尖高度h、针齿总高H、针齿密度的针齿1,其特征是所述的基部高度C为0.9毫米、所述的针齿上前角α1和针齿下前角α2均为15度,左侧圆弧曲面切向角β1为60度,右侧圆弧曲面切向角β2为28度,针齿的齿距P为1.30~1.35毫米,齿尖高度h为0.45毫米,针齿总高H为2.06~2.12毫米,针齿的密度为617齿/平方英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由于针齿采用了小角度双前角和大角度左右双圆弧曲面配置等改进设计,非常有利于梳棉机针布对波里诺西克纤维的握持、梳理和及时转移,避免了波里诺西克纤维在加工中的缠绕现象,使纺纱产质量能达到优良的水平。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新型大豆蛋白纤维专用锡林金属针布结构示意图图1(A’)为现有的新型大豆蛋白纤维专用锡林金属针布主视图图1(B’)为现有的新型大豆蛋白纤维专用锡林金属针布剖视图图1(A’)、图1(B’)中,1’-针齿,α1’-针齿上前角,α2’-针齿下前角,β1’-左侧圆弧曲面切向角,β2’-右侧圆弧曲面切向角,a’-针齿厚度,b’-齿根厚度,h’-齿尖高度,H’-针齿总高,2’-基部,W’-基部厚度,C’-基部高度;图2为本技术波里诺西克纤维专用锡林金属针布的结构示意图2(A)为本技术波里诺西克纤维专用锡林金属针布主视图图2(B)为本技术波里诺西克纤维专用锡林金属针布剖视图图2(A)、图2(B)中,1-针齿,α1-针齿上前角,α2-针齿下前角,β1-左侧圆弧曲面切向角,β2-右侧圆弧曲面切向角,a-针齿厚度,b-齿根厚度,h-齿尖高度,H-针齿总高,2-基部,W-基部厚度,C-基部高度。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一种波里诺西克纤维专用锡林金属针布,该针布包括基部2及均布在基部2上面的针齿1,基部2的基部厚度W与W’相同为0.58~0.62毫米,基部高度C改为0.9毫米,其针齿采用小角度双前角和左右大角度双圆弧曲面配置,其针齿上前角α1为15度、针齿下前角α2也改为15度,左侧圆弧面切向角β1改为60度,右侧圆弧面切向角β2为28度,针齿的齿距P改为1.30~1.35毫米,针齿厚度a与a’相同为0.06~0.08毫米,齿根厚度b与b′相同为0.3毫米,齿尖高度h改为0.45毫米,针齿总高H改为2.06~2.12毫米,针齿的密度改为617齿/平方英寸。本技术由于针齿采用了小角度双前角和左右大角度双圆弧曲面配置等改进设计,使本针布在锡林中速280~300转/分运转下,非常有利于纤维的握持与梳理,能保证分梳充分,转移及时,无纤维缠绕现象,使纺纱产质量能达到优良的水平。权利要求1.一种波里诺西克纤维专用锡林金属针布,包括具有基部厚度(W)、基部高度(C)的基部(2)及均布在基部(2)上面采用小角度双前角和左右大角度双圆弧曲面配置,具有针齿上前角(α1)、针齿下前角(α2)、左侧圆弧曲面切向角(β1)、右侧圆弧曲面切向角(β2)、针齿齿距(P)、针齿厚度(a)、齿根厚度(b)、齿尖高度(h)、针齿总高(H)、针齿密度的针齿(1),其特征是所述的基部高度(C)为0.9毫米、所述的针齿上前角(α1)和针齿下前角(α2)均为15度,左侧圆弧曲面切向角(β1)为60度,右侧圆弧曲面切向角(β2)为28度,针齿的齿距(P)为1.30~1.35毫米,齿尖高度(h)为0.45毫米,针齿总高(H)为2.06~2.12毫米,针齿的密度为617齿/平方英寸。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纺织专件领域,它涉及一种适用于中速的梳棉机用波里诺西克纤维专用锡林金属针布。该针布的特征是针齿采用小角度双前角和左右大角度双圆弧曲面配置。为此本技术能保证对波里诺西克纤维的分梳充分,转移及时,无纤维缠绕现象,使纺纱产品质量达到优良水平。文档编号D01G15/00GK2739199SQ200420037498公开日2005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13日专利技术者俞建勇, 余燕平, 张瑞寅, 程隆棣, 魏孟媛 申请人:东华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波里诺西克纤维专用锡林金属针布,包括具有基部厚度(W)、基部高度(C)的基部(2)及均布在基部(2)上面采用小角度双前角和左右大角度双圆弧曲面配置,具有针齿上前角(α↓[1])、针齿下前角(α↓[2])、左侧圆弧曲面切向角(β↓[1])、右侧圆弧曲面切向角(β↓[2])、针齿齿距(P)、针齿厚度(a)、齿根厚度(b)、齿尖高度(h)、针齿总高(H)、针齿密度的针齿(1),其特征是所述的基部高度(C)为0.9毫米、所述的针齿上前角(α↓[1])和针齿下前角(α↓[2])均为15度,左侧圆弧曲面切向角(β↓[1])为60度,右侧圆弧曲面切向角(β↓[2])为28度,针齿的齿距(P)为1.30~1.35毫米,齿尖高度(h)为0.45毫米,针齿总高(H)为2.06~2.12毫米,针齿的密度为617齿/平方英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建勇余燕平张瑞寅程隆棣魏孟媛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