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型微永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0375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8 2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型微永磁机构,包括静铁芯、动铁芯、永磁体、弹簧和线圈,所述静铁芯下端设置有永磁体;所述永磁体上端留有第一空档,所述动铁芯中间设有第二空档,所述第一空档和第二空档的位置相互对应使得动铁芯和静铁芯组合后形成放置空间;所述放置空间内设置有所述线圈;所述弹簧位于放置空间内,并与放置空间外侧紧贴,一端与动铁芯的顶部相连,另一端与静铁芯的底部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减少了整个装置的体积,提高了开关设备的空间利用率。

An intelligent micro permanent magnetic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telligent micro permanent magnetic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static iron core, a moving iron core, a permanent magnet, a spring and a coil. The lower end of the static iron core is provided with a permanent magnet. The upper end of the permanent magnet has a first gap, and the middle of the movable iron core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vacant gears,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vacant gears corresponds to each other. The position space is formed after the combination of the movable iron core and the static iron core; the space is arranged in the placing space; the spring is located in the space, and is tightly attach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space, one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top of the moving iron core,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static iron core. The utility model greatly reduces the volume of the whole device and improves the space utilization rate of the switchg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型微永磁机构
本技术涉及智能开关
,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型微永磁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工业的高速发展,电网容量的不断增加,电网开关设备的需求量也在各个行业不断增加。单在煤炭行业目前运营的矿井数量近15000个,在建煤矿数量超过7000个,总数高达22000个,随着矿井不断纵深化开采,所用电力设备数量和种类也不断增加,而新式设备的不断投入,对电网质量、安全性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有永磁操动装置共有七个主要零件组成,如图1所示,包括:静铁芯1,为机构提供磁路通道,对于方形结构一般采用硅钢片叠形结构,对于圆形结构则采用电工纯铁或低碳钢;动铁芯2,是整个机构中最主要的运动部件,一般采用电工纯铁或低碳钢结构;两个永磁体3和4,为机构提供保持时所需要的动力;分闸线圈5和合闸线圈6,驱动杆7,是操动机构与分合装置传动机构之间的连接纽带。动铁芯和静铁芯是通过低磁阻通道所产生强大的磁能,将动铁芯保持在下端或上端位置;通有电流的合闸线圈、分闸线圈产生的磁能使动铁芯向上或向下运动,完成合、分闸操作。但是这种结构的永磁操动装置包括两个线圈,因此其体积较大,当将其应用于电网开关设备时,通常需要较多的永磁操动装置,而由于单个永磁操动装置较大,将会导致整个电网开关设备所占空间变大,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用户迫切需要提高开关设备的空间利用率,而较宽较高的开关设备在这方面逐渐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型微永磁机构,能够使得体积变小。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型微永磁机构,包括静铁芯、动铁芯、永磁体、弹簧和线圈,所述静铁芯下端设置有永磁体;所述永磁体上端留有第一空档,所述动铁芯中间设有第二空档,所述第一空档和第二空档的位置相互对应使得动铁芯和静铁芯组合后形成放置空间;所述放置空间内设置有所述线圈;所述弹簧位于放置空间内,并与放置空间外侧紧贴,一端与动铁芯的顶部相连,另一端与静铁芯的底部相连。所述线圈通正向电流时,所述线圈产生的磁场极性方向与永磁体的相反,以削弱永磁体对动铁芯的吸力,使得弹簧的弹力大于永磁体的吸力。所述弹簧的弹力大于永磁体的吸力时,所述动铁芯和静铁芯之间的开距为6-7mm。所述线圈通反向电流时,所述线圈产生的磁场极性方向与永磁体的相同,以增加永磁体对动铁芯的吸力,使得弹簧的弹力小于永磁体的吸力。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技术通过使用一个线圈来来实现开关的关合,将原来两个线圈减少到一个线圈,大大减少了整个装置的体积,从而提高了开关设备的空间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永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线圈通正向电流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智能型微永磁机构,如图2所示,包括静铁芯1、动铁芯2、永磁体3、弹簧4和线圈5,所述静铁芯1下端设置有永磁体3;所述永磁体3上端留有第一空档6,所述动铁芯2中间设有第二空档7,所述第一空档6和第二空档7的位置相互对应使得动铁芯2和静铁芯1组合后形成放置空间;所述放置空间内设置有所述线圈5;所述弹簧4位于放置空间内,并与放置空间外侧紧贴,一端与动铁芯2的顶部相连,另一端与静铁芯1的底部相连。不难发现,相比于现有的永磁操动装置,本技术减少了一个线圈,并将弹簧放置于整个装置的内部,如此可以有效减少整个装置的体积,从而提高了开关设备的空间利用率。如图3所示,所述线圈5通正向电流时,所述线圈5产生的磁场极性方向与永磁体3的相反,以削弱永磁体3对动铁芯2的吸力,使得弹簧4的弹力大于永磁体3的吸力,如此动铁芯2被释放,实现了开关的打开操作。所述弹簧4的弹力大于永磁体3的吸力时,所述动铁芯2和静铁芯1之间的开距为6-7mm。所述线圈5通反向电流时,所述线圈5产生的磁场极性方向与永磁体3的相同,以增加永磁体3对动铁芯2的吸力,使得弹簧4的弹力小于永磁体3的吸力,如此动铁芯2被吸回,实现了开关的闭合操作。由此可见,本技术虽然减少了一个线圈,但是完全可以实现原有永磁操动装置的功能,并且相比于原有的结构,成本更低,体积更小,提高了开关设备的空间利用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型微永磁机构,包括静铁芯(1)、动铁芯(2)、永磁体(3)、弹簧(4)和线圈(5),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铁芯(1)下端设置有永磁体(3);所述永磁体(3)上端留有第一空档(6),所述动铁芯(2)中间设有第二空档(7),所述第一空档(6)和第二空档(7)的位置相互对应使得动铁芯(2)和静铁芯(1)组合后形成放置空间;所述放置空间内设置有所述线圈(5);所述弹簧(4)位于放置空间内,并与放置空间外侧紧贴,一端与动铁芯(2)的顶部相连,另一端与静铁芯(1)的底部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型微永磁机构,包括静铁芯(1)、动铁芯(2)、永磁体(3)、弹簧(4)和线圈(5),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铁芯(1)下端设置有永磁体(3);所述永磁体(3)上端留有第一空档(6),所述动铁芯(2)中间设有第二空档(7),所述第一空档(6)和第二空档(7)的位置相互对应使得动铁芯(2)和静铁芯(1)组合后形成放置空间;所述放置空间内设置有所述线圈(5);所述弹簧(4)位于放置空间内,并与放置空间外侧紧贴,一端与动铁芯(2)的顶部相连,另一端与静铁芯(1)的底部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微永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百能沈寅朱洁沈桂清应速飞邹守乔周志高冯建裕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鑫鑫鑫寅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