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0291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棉花加工厂使用的除尘器,主要由内层除尘网与风旋道、风向旋转管、聚绒器、输绒管组成一次除尘集绒装置;由外层除尘网与风罩、导向道、储尘箱组成二次除尘集尘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它不仅除尘效果好,放空空气无任何污染,而且尘杂与有效棉纤维彻底分离,有利于清理回收利用。(*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环境净化除尘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棉花加工厂使用的除尘器。本技术之前,棉花加工厂用来除尘的设备是“沙克笼”,这种设备用铁皮围成圆筒状,分内外两层,外层上端呈封闭结构,下端留一出口通入储尘箱,内层透过外层顶部,上下两端均有开口。工作时,风机排出的含尘空气,沿内外两层之间的间下降,虽然部分比重较大的尘杂和结絮棉纤维下沉由外层底部出口进入储尘箱,但空气中仍含有大量小颗粒灰尘及有效棉纤维的空气则由内层下方开口进入,由上方开口排出,直接放空。这种设备的最大缺点一是除尘效果差,直接放空的空气中仍含有大量灰尘及棉纤维,既造成大气污染及周围环境污染,又造成资源浪费;二是没有设置分层过滤装置,沉落到储尘箱内的尘杂及棉纤维混为一体,不利于清理回收。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含尘空气中尘杂与棉纤维、尘杂和棉纤维与空气有效分离,除尘后空气可直接放空而不形成任何污染及资源浪费的净化除尘设备。本技术由输绒管2、聚绒器3、百叶窗4、外层除尘网5、内层除尘网6、风罩7、风旋道11、风向旋轮管10、密封板12、支架13和储尘箱14组成,储尘箱14装于底部,其上顶面与外除尘网5相连,在储尘箱14的一侧开有出尘门15,在储尘箱14内装有输绒管2,输绒管2的上端以支架13为固定媒介与聚绒器3的下端接通,聚绒器3的上端与内层除尘网6相连,风向旋转管10的下部插入内层除尘网6内,其上部突出于风旋道11外,风旋道的11上部一侧开有进风口9,下端以密封板12为固定媒介与内层除尘网6相连,密封板12的内面与风罩7相连,风罩7的下端与外层除尘网5连接在一起,在风罩7的内壁上焊接有导向管8,导向管8装在内层除尘网6和外层除尘网5之间,在外层除尘网5的外侧装有百叶窗4,百叶窗4固定在支架13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2、除尘效果好,放空空气无任何污染。3、放空空气中不含有效棉纤维,没有资源浪费现象。4、尘杂与有效棉纤维彻底分离,有利于清理回收利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1出绒口,2输绒管2、3聚绒器,4百叶窗,5外层除尘网,6内层除尘网,7风罩,8导向道,9进风口,10风向旋转管,11风旋道,12密封板,13支架,14储尘箱,15出尘门。本技术包括输绒管2、聚绒器3、百叶窗4、外层除尘网5、内层除尘网6、风罩7、风旋道11、风向旋轮管10、密封板12、支架13和储尘箱14,储尘箱14装于底部,用铁板焊接而成,其上顶面与外除尘网5相连通,在储尘箱14的一侧面设有出尘门15,有合页相连,做清除储尘箱14内的灰尘所用,在储尘箱14内装有输绒管2,输绒管2的上端以支架13为固定媒介与聚绒器3的下端接通。聚绒器3的上端与内层除尘网6相连,风向旋转管10的下部插入内层除尘网6内,其上部突出于风旋道11外,风旋道的11上部一侧开有进风口9。下端以密封板12为固定媒介与内除尘网6相连,密封板12的内侧与风罩7相连,风罩7的下端与外层除尘网5相连接,在风罩7的内臂上焊接有导向管8,导向管8装在内层除尘网6和外层除尘网5之间,在外层除尘网5的外侧装有百叶窗4,百叶窗4固定在支架13上。输绒管2可用铁皮围制成弧形圆筒状,聚绒器3可用铁皮围制成圆台形外围,外层除尘网5和内层除尘网6均呈圆筒状,可用不锈钢丝或绵纶丝网围制而成。百叶窗4用长条形铁皮制成,四面环绕,围制成方筒状。风向旋转管10由铁皮围制成圆筒状,顶部呈锥形。工作时,风机排出的含尘空气由进风口9进入风旋道11,由于自身的风阻和压力并受风旋道11的影响,产生绕风向旋转管10旋转的下旋气流。该气流进入内层除尘网6后,由于自身的旋转冲刷,使内层除尘网6内壁网面保持洁净通风,气流中的有效棉纤维由于除尘网的阻止而随气流旋转下沉,经循环往复回收后,由聚绒器3经输绒管2排出进入储绒箱14、经净化除绒后的含灰尘空气进入外层除尘网5,由于受上端风罩7及导向道8的影响,也形成下旋气流,这种下旋气流同样对外层除尘网5给予冲刷,使之洁净透风。由于经除绒后的气流已受到内层除尘网6网面的阻档,风力大大降低,加之又受到风罩7与导向道8的影响而重新形成下旋气流,因而又降低了气流对外层除尘网5网面的洞穿力,使得灰尘很容易地被外层除尘网5阻隔,而随下旋气流循环往复旋转下沉进入储尘箱14。洞穿外层除尘网5的空气,经过两次充分旋转除尘,通过百叶窗4直接放空。百页窗4的设置是为了使整个除尘工作过程不受外界风力、风向及雨雾天气的影响。权利要求1.一种除尘器,包括输绒管(2)、储尘箱(14)和支架(13),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聚绒器(3),百叶窗(4)、外层除尘网(5)、内层除尘网(6)、风罩(7)、风旋道(11)、风向旋轮管(10)和密封板(12),储尘箱(14)装于底部,其上顶面与外除尘网(5)相连,在储尘箱(14)的一侧开有出尘门(15),在储尘箱(14)内装有输绒管(2),输绒管(2)的上端以支架(13)为固定媒介与聚绒器(3)的下端接通,聚绒器(3)的上端与内层除尘网(6)相连,风向旋转管(10)的下部插入内层除尘网(6)内,其上部突出于风旋道(11)外,风旋道的(11)上部一侧开有进风口(9),下端以密封板(12)为固定媒介与内层除尘网(6)相连,密封板(12)的内面与风罩(7)相连,风罩(7)的下端与外层除尘网(5)连接在一起,在风罩(7)的内壁上焊接有导向管(8),导向管(8)装在内层除尘网(6)和外层除尘网(5)之间,在外层除尘网(5)的外侧装有百叶窗(4),百叶窗4固定在支架(13)上。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器,其特征在于输绒管2呈弧形圆筒状,可以用铁皮围制而成。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器,其特征在于聚绒管3呈圆台形,可以用铁皮围制而成。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外层除尘网5和内层除尘网6均呈圆筒状,可以用不锈钢丝或绵纶丝围制而成。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器,其特征在于百叶窗4可以用长条形铁皮制成,四面环绕围制成方筒状。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器,其特征在于风向旋转管10由铁皮围制成圆筒状,顶部呈锥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棉花加工厂使用的除尘器,主要由内层除尘网与风旋道、风向旋转管、聚绒器、输绒管组成一次除尘集绒装置;由外层除尘网与风罩、导向道、储尘箱组成二次除尘集尘装置。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它不仅除尘效果好,放空空气无任何污染,而且尘杂与有效棉纤维彻底分离,有利于清理回收利用。文档编号D01B1/02GK2139584SQ92239768公开日1993年8月4日 申请日期1992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1992年11月12日专利技术者张友秋, 韩沼江, 刘兴志 申请人:山东省夏津农业开发服务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尘器,包括输绒管(2)、储尘箱(14)和支架(13),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聚绒器(3),百叶窗(4)、外层除尘网(5)、内层除尘网(6)、风罩(7)、风旋道(11)、风向旋轮管(10)和密封板(12),储尘箱(14)装于底部,其上顶面与外除尘网(5)相连,在储尘箱(14)的一侧开有出尘门(15),在储尘箱(14)内装有输绒管(2),输绒管(2)的上端以支架(13)为固定媒介与聚绒器(3)的下端接通,聚绒器(3)的上端与内层除尘网(6)相连,风向旋转管(10)的下部插入内层除尘网(6)内,其上部突出于风旋道(11)外,风旋道的(11)上部一侧开有进风口(9),下端以密封板(12)为固定媒介与内层除尘网(6)相连,密封板(12)的内面与风罩(7)相连,风罩(7)的下端与外层除尘网(5)连接在一起,在风罩(7)的内壁上焊接有导向管(8),导向管(8)装在内层除尘网(6)和外层除尘网(5)之间,在外层除尘网(5)的外侧装有百叶窗(4),百叶窗4固定在支架(13)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友秋韩沼江刘兴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夏津农业开发服务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