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9875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8 1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其包括:壳体,其包括罩壳以及设置于罩壳前方的前面板,前面板开设长圆形的第一送风口和第二送风口,壳体设置为相对于支撑墙体呈倾斜向下设置,以使得送风口朝向斜下方;设置于壳体内的换热器,其所在位置与进风口连通;分别布置于第一送风口内的第一喷气部和布置于第二送风口内的第二喷气部,第一喷气部和第二喷气部的内周壁上分别形成有供出换热后气流的第一喷气口和第二喷气口,换热气流带动第一喷气部和第二喷气部中心抽风孔内的空气向斜下方送出;间隔设置于壳体内部第一送风组件以及第二送风组件,分别用于向第一喷气部和第二喷气部提供换热气流。本方案增大了送风量,使室内温度整体均匀下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本技术涉及空调器,特别是涉及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介绍
空调器是必备的家用电器之一,随着用户对舒适性以及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空调的送风方式是将冷风送入室内后,与周围空气缓慢对流,换热速度较慢,不能给人迅速凉爽的感觉,而将室内机的送风口对人直吹,会对用户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容易出现空调病。针对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柔和送风的喷射出风口的室内机,其利用较小的出风口带动周围空气吹出,使得换热后的空气与周围空气混合送出,然而喷射出风口对结构的要求较高,使得喷射出风口大多应用于空间较为充裕的柜式室内机中。而应用喷射出风口的挂式室内机为了满足喷射出风口的结构要求往往需要将机壳设置为圆形或者其他不规则的形状,一方面与用户的使用习惯以及对挂式室内机的已有认知存在差距,不容易被用户接受;另一方面也为挂式室内机的安装带来麻烦,因此应用喷射出风口的挂式室内机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送风柔和换热速度快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本技术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得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的结构紧凑,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本技术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得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送风模式灵活,满足不同要求的调节要求。特别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其包括:壳体,包括罩壳以及设置于罩壳前方的前面板,前面板开设有间隔设置的分别成长圆形的第一送风口和第二送风口,壳体设置为相对于用于固定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的支撑墙体呈倾斜向下设置,以使得送风口朝向斜下方;换热器,设置于壳体内贴靠于前面板的位置处;分别布置于第一送风口内的第一喷气部和布置于第二送风口内的第二喷气部,第一喷气部和第二喷气部的内周壁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喷气口和第二喷气口,第一喷气口用于将第一喷气部内的气流喷出,并带动第一喷气部内周壁限定出的第一抽风孔中的环境空气向斜下方送出,第二喷气口用于将第二喷气部内的气流喷出,并带动第二喷气部内周壁限定出的第二抽风孔中的环境空气向斜下方送出,并且第一抽风孔和第二抽风孔分别在送风方向的上游与周围环境连通;第一送风组件以及第二送风组件,横向间隔设置于壳体内部,其中第一送风组件用于将与换热器进行换热的空气供向第一喷气部内并从第一喷气口喷出,形成第一换热气流,第二送风组件用于将与换热器进行换热后的第二换热气流供向第二喷气部内并从第二喷气口喷出,形成第二换热气流。可选地,上述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固定架,其一端与罩壳的背部固定连接,另一端用于固定于支撑墙体;并且罩壳的背部的下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倒角,以在固定架与支撑墙体固定后,利用倒角贴合支撑墙体,从而支撑室内机。可选地,壳体设置为相对于墙体的倾斜角度范围设置为5至30度。可选地,第一喷气部和第二喷气部分别由环形内壁和环形外壁构成,并且第一喷气部的环形外壁与环形内壁共同限定出第一供风腔,第一喷气部的环形外壁与环形内壁相接的边缘形成第一喷气口,第一喷气部一侧的端部开有与第一送风组件连通的第一进气口,从而将第一换热气流引入第一供风腔;第二喷气部的环形外壁与环形内壁共同限定出第二供风腔,第二喷气部的环形外壁与环形内壁相接的边缘形成第二喷气口,第二喷气部一侧的端部开有与第二送风组件连通的第二进气口,从而将第二换热气流引入第二供风腔,并且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分别开设于靠近罩壳不同侧壁的两端,并且朝向相反。可选地,第一喷气部的环形内壁的后侧边缘向第一供风腔内部凹入,并且第一喷气部的环形外壁与环形内壁的后侧边缘相对的位置具有向外的翻边,从而使得第一喷气部的环形外壁与环形内壁的后侧边缘之间的缝隙形成第一喷气口;第二喷气部的环形内壁的后侧边缘向第二供风腔内部凹入,并且第二喷气部的环形外壁与环形内壁的后侧边缘相对的位置具有向外的翻边,从而使得第二喷气部的环形外壁与环形内壁的后侧边缘之间的缝隙形成第二喷气口。可选地,第一喷气部的环形内壁从其后侧边缘向前延伸形成连续向外扩展的第一柯恩达表面;并且第一喷气部的环形外壁位于第一喷气部后侧的部分的截面成螺旋状,从而使得第一供风腔的气流沿第一喷气部的环形外壁从第一喷气口喷出后,沿第一柯恩达表面送出,并带动抽出第一抽风孔内的环境空气;并且第二喷气部的环形内壁从其后侧边缘向前延伸形成连续向外扩展的第二柯恩达表面;并且第二喷气部的环形外壁位于第二喷气部后侧的部分的截面成螺旋状,从而使得第二供风腔的气流沿第二喷气部的环形外壁从第二喷气口喷出后,沿第二柯恩达表面送出,并带动抽出第二抽风孔内的环境空气。可选地,罩壳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风口,第一送风组件和第二送风组件分别从进风口处吸入周围环境空气,第一送风口横向开设于前面板的下部,第二送风口横向开设于前面板的上部,并且第一送风口与第二送风口相对于前面板的横向中心线对称设置,并且罩壳的底壁在第一喷气部的后部开有引风口,以供第一抽风孔与周围环境连通。可选地,上述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隔板,其中央向后凹入,以与前面板之间限定出用于布置换热器的换热器容纳腔,并且隔板的两侧形成向后的翻边,进风口开设于与翻边相对的位置处,从而使得隔板的翻边与罩壳的侧壁限定出从进风口至换热器容纳腔的进风通道;隔板的中部设置有横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送风组件包括:第一离心风机以及第一导风部件,第一离心风机设置于隔板与罩壳之间,并作为第一换热气流的动力源,其集气口从第一通孔穿出,以从换热器容纳腔吸入空气,并且第一离心风机的蜗壳的排气口朝向第一进气口一侧的罩壳的侧壁;第一导风部件,连接于第一离心风机的排气口以及第一进气口之间,并且第一导风部件的进气口与第一离心风机的蜗壳的排气口相接,以将第一离心风机排出的气流引导进入第一供风腔。第二送风组件包括:第二离心风机以及第二导风部件,第二离心风机设置于隔板与罩壳之间,并作为第二换热气流的动力源,其集气口从第二通孔穿出,以从换热器容纳腔吸入空气,并且第二离心风机的蜗壳的排气口朝向第二进气口一侧的罩壳的侧壁;第二导风部件,连接于第二离心风机的排气口以及第二进气口之间,并且述第二导风部件的进气口与第二离心风机的蜗壳的排气口相接,以将第二离心风机排出的气流引导进入第二供风腔。可选地,第一导风部件包括:第一引流段,其具有第一导风部件的进气口,并且第一引流段的至少部分段体成螺旋状,将第一离心风机排出的气流方向引导为向下;第一供风段,与第一引流段相接,其内部限定出第一集气腔,以接纳第一离心风机排出的气流,第一供风段开有与第一进气口相接的第一排气口,以使第一集气腔的气流供向第一供风腔;并且第二导风部件包括:第二引流段,其具有第二导风部件的进气口,并且第二引流段的至少部分段体成螺旋状,将第二离心风机排出的气流方向引导为向上;第二供风段,与第二引流段相接,其内部限定出第二集气腔,以接纳第二离心风机排出的气流,第二供风段开有与第二进气口相接的第二排气口,以使第二集气腔的气流供向第二供风腔。可选地,第一引流段从第一导风部件的进气口沿气流方向渐缩,第一供风段沿第一引流段的出风方向形成蜗壳状,减少第一换热气流在第一集气腔内的风阻;第二引流段从第二导风部件的进气口沿气流方向渐缩,第二供风段沿第二引流段的出风方向形成蜗壳状,减少第二换热气流在第二集气腔内的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罩壳以及设置于所述罩壳前方的前面板,所述前面板开设有间隔设置的分别成长圆形的第一送风口和第二送风口,所述壳体设置为相对于用于固定所述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的支撑墙体呈倾斜向下设置,以使得所述送风口朝向斜下方;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贴靠于所述前面板的位置处;分别布置于所述第一送风口内的第一喷气部和布置于所述第二送风口内的第二喷气部,所述第一喷气部和所述第二喷气部的内周壁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喷气口和第二喷气口,所述第一喷气口用于将所述第一喷气部内的气流喷出,并带动所述第一喷气部内周壁限定出的第一抽风孔中的环境空气向斜下方送出,所述第二喷气口用于将所述第二喷气部内的气流喷出,并带动所述第二喷气部内周壁限定出的第二抽风孔中的环境空气向斜下方送出,并且所述第一抽风孔和所述第二抽风孔分别在送风方向的上游与周围环境连通;第一送风组件以及第二送风组件,横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其中所述第一送风组件用于将与所述换热器进行换热的空气供向所述第一喷气部内并从所述第一喷气口喷出,形成第一换热气流,所述第二送风组件用于将与所述换热器进行换热后的第二换热气流供向所述第二喷气部内并从所述第二喷气口喷出,形成第二换热气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罩壳以及设置于所述罩壳前方的前面板,所述前面板开设有间隔设置的分别成长圆形的第一送风口和第二送风口,所述壳体设置为相对于用于固定所述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的支撑墙体呈倾斜向下设置,以使得所述送风口朝向斜下方;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贴靠于所述前面板的位置处;分别布置于所述第一送风口内的第一喷气部和布置于所述第二送风口内的第二喷气部,所述第一喷气部和所述第二喷气部的内周壁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喷气口和第二喷气口,所述第一喷气口用于将所述第一喷气部内的气流喷出,并带动所述第一喷气部内周壁限定出的第一抽风孔中的环境空气向斜下方送出,所述第二喷气口用于将所述第二喷气部内的气流喷出,并带动所述第二喷气部内周壁限定出的第二抽风孔中的环境空气向斜下方送出,并且所述第一抽风孔和所述第二抽风孔分别在送风方向的上游与周围环境连通;第一送风组件以及第二送风组件,横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其中所述第一送风组件用于将与所述换热器进行换热的空气供向所述第一喷气部内并从所述第一喷气口喷出,形成第一换热气流,所述第二送风组件用于将与所述换热器进行换热后的第二换热气流供向所述第二喷气部内并从所述第二喷气口喷出,形成第二换热气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架,其一端与所述罩壳的背部固定连接,另一端用于固定于所述支撑墙体;并且所述罩壳的背部的下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倒角,以在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支撑墙体固定后,利用所述倒角贴合所述支撑墙体,从而支撑所述室内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壳体设置为相对于所述墙体的倾斜角度范围设置为5至30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气部和所述第二喷气部分别由环形内壁和环形外壁构成,并且所述第一喷气部的环形外壁与环形内壁共同限定出第一供风腔,所述第一喷气部的环形外壁与环形内壁相接的边缘形成所述第一喷气口,所述第一喷气部一侧的端部开有与所述第一送风组件连通的第一进气口,从而将所述第一换热气流引入所述第一供风腔;所述第二喷气部的环形外壁与环形内壁共同限定出第二供风腔,所述第二喷气部的环形外壁与环形内壁相接的边缘形成所述第二喷气口,所述第二喷气部一侧的端部开有与所述第二送风组件连通的第二进气口,从而将所述第二换热气流引入所述第二供风腔,并且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分别开设于靠近所述罩壳不同侧壁的两端,并且朝向相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气部的环形内壁的后侧边缘向所述第一供风腔内部凹入,并且所述第一喷气部的环形外壁与环形内壁的后侧边缘相对的位置具有向外的翻边,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喷气部的环形外壁与环形内壁的后侧边缘之间的缝隙形成所述第一喷气口;所述第二喷气部的环形内壁的后侧边缘向所述第二供风腔内部凹入,并且所述第二喷气部的环形外壁与环形内壁的后侧边缘相对的位置具有向外的翻边,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喷气部的环形外壁与环形内壁的后侧边缘之间的缝隙形成所述第二喷气口。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气部的环形内壁从其后侧边缘向前延伸形成连续向外扩展的第一柯恩达表面;并且所述第一喷气部的环形外壁位于所述第一喷气部后侧的部分的截面成螺旋状,从而使得所述第一供风腔的气流沿所述第一喷气部的环形外壁从所述第一喷气口喷出后,沿所述第一柯恩达表面送出,并带动抽出所述第一抽风孔内的环境空气;并且所述第二喷气部的环形内壁从其后侧边缘向前延伸形成连续向外扩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英舒戴现伟王永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