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兆惠专利>正文

蚕丝边角面料再生利用的改进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9868 阅读:3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蚕丝边角面料再生利用的改进工艺,包括将蚕丝边角面料进行按色分拣、剪切、变性处理、开松、梳理、理条或前并条、成卷、精梳、整条或后并条等工艺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先进科学,用该工艺得到的产品可纺各类中、高支纱,经济价值较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丝质织物的边角料的再生利用工艺,尤其涉及蚕丝边角面料再生利用的改进工艺。在蚕丝(真丝)边角面料中,有很大一部分产品的内在结构是经向为无捻度厂丝,而纬向为有捻度纱线,经向厂丝纤维量在45~70%左右。目前,蚕丝边角面料的再生利用,尚处于初级阶段,例如,中国专利ZL96116405.0公开了一种“蚕丝边角面料的再生利用工艺”,该工艺比较简单,所开发生产出来的蚕丝纤维的平均长度较短,在30~40mm左右,纤维中含有较多的未开松的线头,这种纤维产品只能纺粗支纱或做保暖材料,经济价值较低,每吨纤维售价仅为2~3万元。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蚕丝边角面料再生利用的改进工艺,用该工艺得到的产品可纺各类中、高支纱,经济价值较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蚕丝边角面料再生利用的改进工艺,包括将蚕丝边角面料按色分拣,用混合助剂进行变性处理,通过开松机开松,以及用梳毛机梳理,其特点是,还包括将蚕丝边角面料进行剪切、理条或前并条、成卷、精梳、整条或后并条的工艺步骤;其具体工艺步骤如下首先将蚕丝边角面料进行按色分拣,然后在剪切机中进行剪切,再将剪切后的边角料进行变性处理、开松、梳理,在梳理工艺之后,分成两条工艺路线,一条对梳理后的半成品进行理条、精梳、整条,得到毛型精梳绢丝条产品,另一条对梳理后的半成品进行前并条、成卷、精梳、后并条,得到棉型精梳绢丝条产品。所述的改进工艺还包括脱色工艺,该脱色工艺在开松工艺之后、梳理工艺之前进行。所述的变性处理工艺中所使用的混合助剂选自以下物质的一种或几种和毛油F12,和毛油2001,柔软剂SR,柔软剂HC,柔软剂IM,乳化剂S-80,乳化剂S-60,乳化剂T-80,静电消除剂SN,静电消除剂平平加,其加入量占边角面料重量的5~15%。所述的剪切工艺中剪切机的剪切宽度20~30mm,剪切长度50~150mm。所述的精梳工艺中精梳机的喂给长度4.5~10.1mm,拔取隔距10~30mm,立梳梳针密度10~30根/10mm,圆梳梳针密度4~30根/10mm。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通过精梳工艺实现“纤”(即经向厂丝纤维,下同)、“线”(即纬向纱线,下同)分离,其最终产品是无“线”的精梳绢丝条。在本专利技术工艺中,剪切是实现“纤”、“线”分离的基础,只有剪切质量符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要求,才能最终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剪切对象剪切纬向纱线。剪切宽度20mm~30mm。剪切长度棉型精梳绢丝条50mm~80mm毛型精梳绢丝条100~150mm“精梳”是实现“纤”、“线”分离的关键,精梳机工艺参数的选择务必与“剪切”参数相呼应,只有这样才能使“纤”、“线”分离的目的完美地实现,生产出优质精梳绢丝条。精梳机的工艺参数主要有1.精梳机喂给长度喂给长度由喂给齿轮控制,齿数小喂给长度长,齿数大,喂给长度小,两者成反比关系。喂给长度列表如下 精梳机的喂给长度与精梳机的梳理负荷相关,喂入小,梳理负荷也小,有利于什质、线头的清除。本工艺较佳的喂给齿轮齿数采用27。2.精梳机的拔取隔距拔取隔距大,落纤长度也大,但成条纤维平均长度增加,本工艺较佳拔取隔距采用24mm。3.精梳机立梳梳针密度立梳梳针密度与除什清疵效率相关,本工艺较佳采用扁针,针号为SWG20×27,针密度为24根/10mm4.精梳机园梳梳针密度园梳梳针密度与除什清疵效果直接相关,本工艺较佳采用下列方案第一排至第十九排梳针规格 质量控制1.纤维长度控制通过剪切长度来控制,剪切长度长,成条纤维也长;剪切长度整齐度好,成条纤维长度整齐度也好,离散系数小。2.成条疵点控制A.采用分段式开松工艺,避免纤维扭结,防止疵点形成。B.梳理过程中,对纤维以助剂处理,避免纤维扭结,防止疵点形成。本专利技术是在专利技术专利“蚕丝边角面料的再生利用工艺”(专利号ZL96116405.0,以下简称原专利技术)的基础上的再专利技术,简言之,原专利技术再生利用工艺是生产普梳型产品,而本专利技术改进工艺所生产的产品是精梳型产品。本专利技术工艺先进科学,所开发出来的产品可分为两大类,其一是棉型精梳绢丝条,纤维长度在30mm以上,无什质,可纺各类中、高支纱,价值在10万元/吨以上;其二是毛型精梳绢丝条,纤维平均长度在75mm以上,无什质,可纺各类绢纺中、高支纱,价值在15万元/吨以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将100份重量的素皱缎蚕丝边角料,在开松前加入和毛油F12、柔软剂SR、静电消除剂SN共8份重量进行变性处理,再经剪切、开松、梳理、理条、精梳、整条等工序,生产出毛型精梳绢丝条。其质量检验如下纤维平均长度74.8mm,长度离散系数39.1%,30mm以下短毛率1.2%,最长纤维长度182.1mm,最短纤维长度19.3mm,白点27粒(标准不超过40粒)。实施例2将50份重量素皱缎和50份重量双皱蚕丝边角,在开松前加入和毛油2001、柔软剂IM、静电消除剂平平加共6份重量,经剪切、开松、脱色、梳理、理条、精梳、整条等工序,生产出毛型精梳绢丝条。其质量检验如下纤维平均长度75.9mm,最长长度180mm,最短长度19mm,长度离散系数41.4%,30mm以下短毛率4.2%,白点24粒(标准不超过40粒)。实施例3将100份重量的素皱缎蚕丝布边角料,在开松前加入柔软剂SR 5份重量进行变性处理,再经剪切、开松、梳理、前并条、成卷、精梳、后并条等工序,生产出棉型精梳绢丝条。其质量检验如下纤维平均长度35.9mm,最长纤维长度71.4mm,最短纤维长度15mm,白点23粒(标准不超过40粒)。权利要求1.蚕丝边角面料再生利用的改进工艺,包括将蚕丝边角面料按色分拣,用混合助剂进行变性处理,通过开松机开松,以及用梳毛机梳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蚕丝边角面料进行剪切、理条或前并条、成卷、精梳、整条或后并条的工艺步骤;其具体工艺步骤如下首先将蚕丝边角面料进行按色分拣,然后在剪切机中进行剪切,再将剪切后的边角料进行变性处理、开松、梳理,在梳理工艺之后,分成两条工艺路线,一条对梳理后的半成品进行理条、精梳、整条,得到毛型精梳绢丝条产品,另一条对梳理后的半成品进行前并条、成卷、精梳、后并条,得到棉型精梳绢丝条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丝边角面料再生利用的改进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脱色工艺,所述的脱色工艺在开松工艺之后、梳理工艺之前进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丝边角面料再生利用的改进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性处理工艺中所使用的混合助剂选自以下物质的一种或几种和毛油F12,和毛油2001,柔软剂SR,柔软剂HC,柔软剂IM,乳化剂S-80,乳化剂S-60,乳化剂T-80,静电消除剂SN,静电消除剂平平加,其加入量占边角面料重量的5~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丝边角面料再生利用的改进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剪切工艺中剪切机的剪切宽度20~30mm,剪切长度50~15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丝边角面料再生利用的改进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精梳工艺中精梳机的喂给长度4.5~10.1mm,拔取隔距10~30mm,立梳梳针密度10~30根/10mm,圆梳梳针密度4~30根/10mm。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蚕丝边角面料再生利用的改进工艺,包括将蚕丝边角面料按色分拣,用混合助剂进行变性处理,通过开松机开松,以及用梳毛机梳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蚕丝边角面料进行剪切、理条或前并条、成卷、精梳、整条或后并条的工艺步骤;其具体工艺步骤如下:首先将蚕丝边角面料进行按色分拣,然后在剪切机中进行剪切,再将剪切后的边角料进行变性处理、开松、梳理,在梳理工艺之后,分成两条工艺路线,一条对梳理后的半成品进行理条、精梳、整条,得到毛型精梳绢丝条产品,另一条对梳理后的半成品进行前并条、成卷、精梳、后并条,得到棉型精梳绢丝条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兆惠
申请(专利权)人:韩兆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