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碳纤维布的检测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39544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8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碳纤维布的检测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设定石墨烯碳纤维布的初始尺寸;在所述石墨烯碳纤维布的对称两边分别粘贴双向导电线,完成复合过程,并测量石墨烯碳纤维布的压前电阻;将完成复合过程的石墨烯碳纤维布放于上半固化片和下半固化片之间,并送入压机进行压合;压合完成后,测量石墨烯碳纤维布的压后电阻;计算压合后功率并判断压合后功率的大小,如果压合后功率不在设定功率范围内则返回修改石墨烯碳纤维布尺寸,并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压合后功率在设定功率的范围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石墨烯碳纤维布的尺寸进行调节,改变通电距离及电阻值,达到调整功率,使其符合设定功率值,降低产品的不良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碳纤维布的检测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控制方法及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碳纤维布的检测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石墨烯碳纤维布是生产石墨烯碳纤维发热芯片最核心的原材料。石墨烯碳纤维布的性能情况直接影响着发热芯片的功率、发热温度,升温速度等性能情况。由于现有石墨烯碳纤维布的性能波动,极易造成压合后同规格发热芯片的功率、升温速度及发热温度超出控制范围。也正是由于石墨烯碳纤维布的个体性能差异将会增加发热芯片的生产不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石墨烯碳纤维布的检测控制方法,通过调整石墨烯碳纤维布的尺寸,调整石墨烯碳纤维布的电阻值,从而改变发热芯片的功率、升温速度及发热温度,降低发热芯片的生产不良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碳纤维布的检测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石墨烯碳纤维布的检测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设定石墨烯碳纤维布初始尺寸;在石墨烯碳纤维布的对称两边分别粘贴双向导电线,完成复合过程,并测量石墨烯碳纤维布的压前电阻;将完成上述复合过程的石墨烯碳纤维布放于上半固化片和下半固化片之间,并送入压机进行压合;压合完成后,测量石墨烯碳纤维布的压后电阻;计算压合后功率并判断压合后功率的大小,如果压合后功率不在设定功率范围内则返回修改石墨烯碳纤维布尺寸,并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压合后功率在设定功率的范围内。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利用设定功率和石墨烯碳纤维布电阻的回落百分比计算所需达到的压前电阻,与实际测量的压前电阻进行对比,从而控制石墨烯碳纤维布的尺寸调节。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石墨烯碳纤维布的形状为长方形或正方形。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长方形石墨烯碳纤维布的长边粘贴双向导线。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通过调整长方形石墨烯碳纤维布的短边尺寸来修改石墨烯碳纤维布的尺寸。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双向导线的材质为铜。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设定功率范围为大于或等于30W。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石墨烯碳纤维布的检测控制系统,包括复合模块、压合模块、电阻测量模块、裁切模块和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分别与复合模块、压合模块、电阻测量模块、裁切模块连接,复合模块用于在石墨烯碳纤维布两边粘贴双向导线;压合模块用于将复合后的石墨烯碳纤维布放于上半固化片和下半固化片之间并进行压合;电阻测量模块用于测量石墨烯碳纤维布的压前电阻和压后电阻;裁切模块用于裁切石墨烯碳纤维布;控制模块用于判断压合后功率是否符合设定功率范围,并对复合模块、压合模块、电阻测量模块和裁切模块输出控制信号。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采用一种石墨烯碳纤维布的检测控制方法及系统,石墨烯碳纤维布经过复合过程及压合过程后,测定压合后功率并与设定功率范围对比,根据对比结果调整石墨烯碳纤维布的尺寸,从而改变通电距离,达到提高或降低电阻值、调整功率、降低产品不良率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石墨烯碳纤维布的检测控制方法的操作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石墨烯碳纤维布复合工艺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石墨烯碳纤维布压合过程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石墨烯碳纤维布检测控制系统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双向导电线;2:石墨烯碳纤维布;3:上半固化片;4:下固化片;5:电极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石墨烯碳纤维布的检测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设定石墨烯碳纤维布的初始尺寸;在石墨烯碳纤维布的对称两边分别粘贴双向导电线,完成复合过程,并测量石墨烯碳纤维布的压前电阻;将完成复合过程的石墨烯碳纤维布放于上半固化片和下半固化片之间,并送入压机进行压合;压合完成后,测量石墨烯碳纤维布的压后电阻;计算压合后功率并判断压合后功率的大小,如果压合后功率不在设定功率范围内则返回修改石墨烯碳纤维布尺寸,并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压合后功率在设定功率的范围内。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石墨烯碳纤维布为长方形,长度为L,宽度为H,在石墨烯碳纤维布2的两条长边分别粘贴双向导电线1,该操作即为石墨烯碳纤维布的复合工艺,该双向导电线1为铜带。在双向导电线1的首端或尾端测量石墨烯碳纤维布的压前电阻。如图3所示,将复合工艺后的石墨烯碳纤维布放置在上半固化片3和下半固化片4之间,并送入压合机进行压合,使半固化片进行固化。可在测量压前电阻附近打电极孔5并测量压合后电阻。优选的,利用设定功率和石墨烯碳纤维布电阻的回落百分比计算所需达到的压前电阻,从而控制石墨烯碳纤维布的尺寸。具体地,回落百分比=(压前电阻-压后电阻)/压前电阻;所需达到的压前电阻=(电压*电压)/功率/(1-回落百分比)。如果电压为220V,设定功率为30w,回落百分比为50%,则所需达到的压前电阻应该是3227欧姆,所需达到的压前电阻可以作为石墨烯碳纤维布的剪裁依据,从而控制石墨烯碳纤维布的尺寸剪裁。对初始尺寸长度方向L为1150mm,宽度方向H为120mm的长方形石墨烯碳纤维布进行了多次压板实验,该实施例中设定功率范围为大于或等于30W。下表是4次压板实验初始尺寸和优化后尺寸的数据对比表。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第一组数据中,石墨烯碳纤维布的初始尺寸为120mm*1150mm,经过复合和压合过程后,回落百分比为26.8%,功率为26.8W小于设定功率30W,因此需要调整石墨烯碳纤维布的尺寸。经过多次调整后,在石墨烯碳纤维布的宽度方向上增加20mm,测量得到压后功率为33.6W大于设定功率30W,即得到复合要求的石墨烯碳纤维布产品,将停止进行石墨烯碳纤维布的尺寸调整。在第二组数据中,石墨烯碳纤维布的初始尺寸为120mm*1150mm,经过复合和压合过程后,回落百分比为23.3%,功率为30W等于设定功率30W,则停止进行石墨烯碳纤维布的尺寸调整。利用石墨烯碳纤维布的检测控制方法对第三和第四组石墨烯碳纤维布进行检测,通过调整石墨烯碳纤维布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即从120mm调整成140mm后,压后功率都大于设定功率30W,则停止进行石墨烯碳纤维布的尺寸调整。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石墨烯碳纤维布的检测控制系统,包括复合模块、压合模块、电阻测量模块、裁切模块和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分别与复合模块、压合模块、电阻测量模块、裁切模块电连接,复合模块用于在石墨烯碳纤维布两边粘贴双向导线;压合模块用于将复合后的石墨烯碳纤维布放于上半固化片和下半固化片之间并进行压合;电阻测量模块用于测量石墨烯碳纤维布的压前电阻和压后电阻;裁切模块用于裁切石墨烯碳纤维布使其达到一定的尺寸;控制模块用于判断压合后功率是否符合设定功率范围,并对复合模块、压合模块、电阻测量模块和裁切模块输出控制信号。本专利技术利用石墨烯碳纤维布的检测控制方法,对石墨烯碳纤维布的尺寸进行调节,改变通电距离,进而改变产品的电阻值,达到调整功率,使其符合设定功率值,降低产品的不良率的目的。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烯碳纤维布的检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设定石墨烯碳纤维布的初始尺寸;在所述石墨烯碳纤维布的对称两边分别粘贴双向导电线,完成复合过程,并测量石墨烯碳纤维布的压前电阻;将完成复合过程的石墨烯碳纤维布放于上半固化片和下半固化片之间,并送入压机进行压合;压合完成后,测量石墨烯碳纤维布的压后电阻;计算压合后功率并判断压合后功率的大小,如果压合后功率不在设定功率范围内则返回修改石墨烯碳纤维布尺寸,并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压合后功率在设定功率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碳纤维布的检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设定石墨烯碳纤维布的初始尺寸;在所述石墨烯碳纤维布的对称两边分别粘贴双向导电线,完成复合过程,并测量石墨烯碳纤维布的压前电阻;将完成复合过程的石墨烯碳纤维布放于上半固化片和下半固化片之间,并送入压机进行压合;压合完成后,测量石墨烯碳纤维布的压后电阻;计算压合后功率并判断压合后功率的大小,如果压合后功率不在设定功率范围内则返回修改石墨烯碳纤维布尺寸,并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压合后功率在设定功率的范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碳纤维布的检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设定功率和石墨烯碳纤维布电阻的回落百分比计算所需达到的压前电阻,与实际测量的压前电阻进行对比,从而控制石墨烯碳纤维布的尺寸调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碳纤维布的检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碳纤维布的形状为长方形或正方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碳纤维布的检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石墨烯碳纤维布的长边粘贴双向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定淼
申请(专利权)人:清远建滔暖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