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丰西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加固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9508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8 1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加固支撑结构,包括立柱,立柱设有两个,且立柱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上端板,立柱下端之间固定连接有下端板,上端中部处固定安装有定位铰座,立柱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且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端部处通过上端板上的定位铰座活动连接,下端板中部处固定安装有定位铰座,立柱之间设有第三支撑架和第四支撑架,第三支撑架和第四支撑架端部处通过下端板上的定位铰座活动连接,立柱中部处固定安装有压力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在上端板承重过大发生晃动时,通过下方的四个支撑架互相铰接分散压力,同时配合复位弹簧的弹力,可极大减小上端板的塌陷程度,防震和承重效果均很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加固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撑结构,具体为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加固支撑结构,属于建筑器材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在进行建筑工程作业时需要用到脚手架等一些载人和载货架,目前的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货物过重或工人来回走动,易使得承重板发生塌陷,对工人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加固支撑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加固支撑结构,包括立柱,所述立柱设有两个,且所述立柱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上端板,所述立柱下端之间固定连接有下端板,所述上端中部处固定安装有定位铰座,所述立柱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且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端部处通过所述上端板上的所述定位铰座活动连接,所述下端板中部处固定安装有所述定位铰座,所述立柱之间设有第三支撑架和第四支撑架,所述第三支撑架和所述第四支撑架端部处通过所述下端板上的所述定位铰座活动连接,所述立柱中部处固定安装有压力杆,所述压力杆设有两个,且所述压力杆上开设有滑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三支撑架端部处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三支撑架端部处的所述活动铰座通过滑槽与所述压力杆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支撑架和所述第四支撑架端部处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支撑架和所述第四支撑架端部处的所述活动铰座通过滑槽与所述压力杆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所述第三支撑架和所述第四支撑架上均固定有安装件,且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上的所述安装件之间通过复位弹簧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架和所述第四支撑架上的所述安装件之间通过复位弹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力杆两端均安装有限位块。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在上端板承重过大发生晃动时,通过下方的四个支撑架互相铰接分散压力,同时配合复位弹簧的弹力,可极大减小上端板的塌陷程度,防震和承重效果均很良好。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立柱,2、上端板,3、下端板,4、第一支撑架,5、第二支撑架,6、第三支撑架,7、第四支撑架,8、压力杆,9、滑槽,10、活动铰座,11、限位块,12、安装件,13、复位弹簧,14、定位铰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加固支撑结构,包括立柱1,立柱1设有两个,且立柱1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上端板2,立柱1下端之间固定连接有下端板3,上端板2中部处固定安装有定位铰座14,立柱1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架4和第二支撑架5,且第一支撑架4和第二支撑架5端部处通过上端板2上的定位铰座14活动连接,下端板3中部处固定安装有定位铰座14,立柱1之间设有第三支撑架6和第四支撑架7,第三支撑架6和第四支撑架7端部处通过下端板3上的定位铰座14活动连接,立柱1中部处固定安装有压力杆8,压力杆8设有两个,且压力杆8上开设有滑槽9,第一支撑架4和第三支撑架6端部处通过活动铰座10活动连接,且第一支撑架4和第三支撑架6端部处的活动铰座10通过滑槽9与压力杆8滑动连接,第二支撑架5和第四支撑架7端部处通过活动铰座10活动连接,且第二支撑架5和第四支撑架7端部处的活动铰座10通过滑槽9与压力杆8滑动连接,第一支撑架4、第二支撑架5、第三支撑架6和第四支撑架7上均固定有安装件12,且第一支撑架4和第二支撑5上的安装件12之间通过复位弹簧13连接,第三支撑架6和第四支撑架7上的安装件12之间通过复位弹簧13连接,压力杆8两端均安装有限位块11。具体的,使用时,当上端板2放置过重的货物或人员来回走动引起上端板2发生晃动时,在承重力的作用下,第一支撑架4和第二支撑架5发生可以提供很好的支撑作用,当货物重量超过限定重量或人员活动幅度过大,上端板2发生塌陷时,上端板2向下运动,对第一支撑架4和第二支撑架5产生压力使其在压力杆8上进行运动分散压力,同时配合复位弹簧13的回复弹力,可极大减小上端板2的塌陷程度。本技术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在上端板承重过大发生晃动时,通过下方的四个支撑架互相铰接分散压力,同时配合复位弹簧的弹力,可极大减小上端板的塌陷程度,防震和承重效果均很良好。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加固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所述立柱(1)设有两个,且所述立柱(1)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上端板(2),所述立柱(1)下端之间固定连接有下端板(3),所述上端板(2)中部处固定安装有定位铰座(14),所述立柱(1)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架(4)和第二支撑架(5),且所述第一支撑架(4)和所述第二支撑架(5)端部处通过所述上端板(2)上的所述定位铰座(14)活动连接,所述下端板(3)中部处固定安装有所述定位铰座(14),所述立柱(1)之间设有第三支撑架(6)和第四支撑架(7),所述第三支撑架(6)和所述第四支撑架(7)端部处通过所述下端板(3)上的所述定位铰座(14)活动连接,所述立柱(1)中部处固定安装有压力杆(8),所述压力杆(8)设有两个,且所述压力杆(8)上开设有滑槽(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加固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所述立柱(1)设有两个,且所述立柱(1)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上端板(2),所述立柱(1)下端之间固定连接有下端板(3),所述上端板(2)中部处固定安装有定位铰座(14),所述立柱(1)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架(4)和第二支撑架(5),且所述第一支撑架(4)和所述第二支撑架(5)端部处通过所述上端板(2)上的所述定位铰座(14)活动连接,所述下端板(3)中部处固定安装有所述定位铰座(14),所述立柱(1)之间设有第三支撑架(6)和第四支撑架(7),所述第三支撑架(6)和所述第四支撑架(7)端部处通过所述下端板(3)上的所述定位铰座(14)活动连接,所述立柱(1)中部处固定安装有压力杆(8),所述压力杆(8)设有两个,且所述压力杆(8)上开设有滑槽(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加固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4)和所述第三支撑架(6)端部处通过活动铰座(10)活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丰西武
申请(专利权)人:丰西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