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便的薄金属板的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8379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8 0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便的薄金属板的打孔装置,包括机体,机体右侧端面内设有操作槽,操作槽左侧的机体内设有切换腔,切换腔上下两侧内壁分别设有第一内花键轴和第二内花键轴,切换腔左侧内壁内设有第一滑动槽,第一滑动槽内底壁设有沉槽,沉槽内底壁与第一滑动槽内顶壁之间设有第一导杆,第一导杆上滑动配合连接有向右侧延伸设置的第一滑动块,第一滑动块底部的第一导杆外表面环绕设有第一弹簧,第一滑动块右侧延伸段伸入切换腔内且与切换腔右侧内壁抵压滑动配合,切换腔内的第一滑动块内设有电机,电机上下两侧端均设有主动轴,切换腔上方的机体内设有传动腔;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以及维护成本低,打孔速度快,稳定性高,打孔质量好。

A simple and thin metal plate punch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imple and convenient punching device for thin metal plate, including an operating slot in the right side of the body, and a switching cavity in the left side of the operation slot. The inner wall of the upper and lower sides of the switching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inner spline shaft and the second inner spline shaft, and the first sliding groove is arranged in the inner wall of the left side of the switching cavity, and the first sliding groove is provided, and the first sliding groove is arranged in the inner wall of the left side of the switching cavity, and the first sliding groove is provided, and the first sliding groove is arranged in the inner wall of the left side of the switching cavity. The inner bottom wall of the sliding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sink, and a first guide ro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ottom wall of the sink and the top wall of the first sliding groove. The first guide rod is slid and connected with a first slide block extending to the right. The first guide rod outside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slide block is surrounded by a first spring, and the right extension section of the first slide block is extended into a switching cavity. The first slide block in the switching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n electric motor, an active shaft is provided on both sides of the motor, and a transmission cavity is provided in the block above the switching cavity.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low cost of manufacturing and maintenance, fast drilling speed, high stability and perforating quality. The quantity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便的薄金属板的打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打孔加工
,具体是一种简便的薄金属板的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生产工艺中用于薄板打孔的方式主要是以下几种:通过人工画圈然后手持钻头打孔设备薄金属板来打孔,这种薄板的打孔方法不但工艺繁琐,而且打孔速度慢,从而影响整个工件的生产工艺流程,另外在打孔后容易造成毛边,打孔质量低;通过液压打孔设备打孔,打孔速度慢,价格昂贵,且笨重不易搬运,另外,由于传统薄板固定打孔时,由于表面光滑容易导致打孔时造成打孔偏移,导致合格率不高,且锁定操作繁琐影响整体生产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便的薄金属板的打孔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简便的薄金属板的打孔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右侧端面内设有操作槽,所述操作槽左侧的所述机体内设有切换腔,所述切换腔上下两侧内壁分别设有第一内花键轴和第二内花键轴,所述切换腔左侧内壁内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内底壁设有沉槽,所述沉槽内底壁与所述第一滑动槽内顶壁之间设有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上滑动配合连接有向右侧延伸设置的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底部的所述第一导杆外表面环绕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滑动块右侧延伸段伸入所述切换腔内且与所述切换腔右侧内壁抵压滑动配合,所述切换腔内的所述第一滑动块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上下两侧端均设有主动轴,所述切换腔上方的所述机体内设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右侧内壁内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传动腔内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设有蜗杆,所述蜗杆右侧配合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上设有与所述传动腔前后内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四转动轴,所述蜗轮前侧的所述第四转动轴上固设有带凸部的凸轮,所述第二滑动槽左侧内顶壁内设有第三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右侧内底壁内设有第四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内设有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三滑动槽内设有复位机构,所述第四滑动槽内设有打孔机构,所述切换腔下方的所述机体内设有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转动腔右侧的所述机体内设有第二转动腔,所述操作槽内顶壁设有冲孔头,所述操作槽右侧内底壁设有卡接机构,所述机体上设置有光控装置。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每个所述主动轴远离所述电机一侧末端均设有外花键轴,所述电机上方的所述外花键轴与所述第一内花键轴相对设置,所述电机下方的所述外花键轴与所述第二内花键轴相对设置。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动槽内左侧壁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操作杆,所述操作杆左侧端伸出所述机体的左侧端面外,所述操作杆右侧末端与所述第一滑动块左侧端面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动轴顶部延伸末端与所述传动腔内顶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底部延伸段贯穿所述传动腔底部内壁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底部延伸末端伸入所述切换腔内且与所述第一内花键轴顶部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复位机构包括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上滑动配合连接有底部与所述第二滑动块顶部端面固定连接的导块,所述导块右侧的所述第二导杆外表面上环绕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滑动块左侧端设有弧形凸块,所述第二滑动块右侧端设有第一斜面。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打孔机构包括推块以及固定在所述推块底部并向下延伸设置的推杆,所述推块左侧顶部设有第二斜面,所述推块底部的所述推杆外表面环绕设有第三弹簧,所述推杆底部延伸段贯穿所述第四滑动槽内底壁且滑动配合,所述推杆底部延伸段末端伸入所述操作槽内且与所述冲孔头固定连接,所述冲孔头底部相对的所述操作槽内底壁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底部设有排料槽。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动腔内顶壁设有第一锥轮,所述第一锥轮顶部固定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转动腔内顶壁且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顶部末端伸入所述切换腔内且与所述第二内花键轴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腔右侧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锥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锥轮,所述第二锥轮右侧固定设有向右侧延伸设置的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腔左侧内壁设有第三锥轮,所述第三转动轴右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第二转动腔内且与所述第三锥轮左侧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腔内底壁设有左侧顶部与所述第三锥轮右侧底部啮合连接的第四锥轮,所述第四锥轮内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螺杆,所述螺杆底部末端与所述第二转动腔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腔上方的所述机体内设有锁滑腔。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升降柱,所述升降柱右侧底部固定设有卡接凸块,所述卡接凸块底部设有橡胶垫,所述升降柱底部贯穿所述锁滑腔上方的所述操作槽内底壁且伸入所述锁滑腔内,所述螺杆顶部延伸段贯穿所述第二转动腔的内顶壁伸入所述锁滑腔内且与所述升降柱配合连接。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光控装置包括光控器和光控灯,所述光控器固定设置在所述机体上顶面右部,所述光控灯固定设置在所述操作槽内顶壁上,所述光控灯和所述光控器电连接,当环境光照较弱时,所述光控器即控制所述光控灯亮起。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切换腔上下两侧内壁分别设第一内花键轴和第二内花键轴,切换腔左侧内壁内设第一滑动槽,第一滑动槽内底壁设沉槽,沉槽内底壁与第一滑动槽内顶壁之间设第一导杆,第一导杆上滑动配合连接向右侧延伸设置的第一滑动块,第一滑动块底部的第一导杆外表面环绕设第一弹簧,第一滑动块右侧延伸段伸入切换腔内且与切换腔右侧内壁抵压滑动配合,切换腔内的第一滑动块内设电机,电机上下两侧端均设主动轴,从而实现电机手动控制上下切换移动工作。2.通过传动腔右侧内壁内设第二滑动槽,传动腔内设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上固设蜗杆,蜗杆右侧配合连接蜗轮,蜗轮上设与传动腔前后内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四转动轴,蜗轮前侧的第四转动轴上固设带凸部的凸轮,第二滑动槽左侧内顶壁内设第三滑动槽,第二滑动槽右侧内底壁内设第四滑动槽,第二滑动槽内设第二滑动块,第三滑动槽内设复位机构,第四滑动槽内设打孔机构,从而实现打孔机构的自动冲压以及复位工作。3.通过第一转动腔内顶壁设第一锥轮,第一锥轮顶部固定设贯穿第一转动腔内顶壁且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轴顶部末端伸入切换腔内且与第二内花键轴底部固定连接,第一转动腔右侧内部设与第一锥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锥轮,第二锥轮右侧固定设向右侧延伸设置的第三转动轴;第二转动腔左侧内壁设第三锥轮,第三转动轴右侧延伸末端伸入第二转动腔内且与第三锥轮左侧端固定连接,第二转动腔内底壁设左侧顶部与第三锥轮右侧底部啮合连接的第四锥轮,第四锥轮内设上下延伸设置的螺杆,螺杆底部末端与第二转动腔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第二转动腔上方的机体内设锁滑腔,从而实现传动控制锁定工作;卡接机构包括升降柱,升降柱右侧底部固定设卡接凸块,卡接凸块底部设橡胶垫,升降柱底部贯穿锁滑腔上方的操作槽内底壁且伸入锁滑腔内,螺杆顶部延伸段贯穿第二转动腔的内顶壁伸入锁滑腔内且与升降柱配合连接,从而实现稳固的锁定配合连接。4.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以及维护成本低,能实现手动控制切换金属薄板的锁定连接以及能自动切换控制冲压打孔工作,打孔速度快,稳定性高,打孔质量好,特别适合于中小企业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简便的薄金属板的打孔装置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简便的薄金属板的打孔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便的薄金属板的打孔装置,包括机体,其特征在于:机体右侧端面内设有操作槽,操作槽左侧的机体内设有切换腔,切换腔上下两侧内壁分别设有第一内花键轴和第二内花键轴,切换腔左侧内壁内设有第一滑动槽,第一滑动槽内底壁设有沉槽,沉槽内底壁与第一滑动槽内顶壁之间设有第一导杆,第一导杆上滑动配合连接有向右侧延伸设置的第一滑动块,第一滑动块底部的第一导杆外表面环绕设有第一弹簧,第一滑动块右侧延伸段伸入切换腔内且与切换腔右侧内壁抵压滑动配合,切换腔内的第一滑动块内设有电机,电机上下两侧端均设有主动轴,切换腔上方的机体内设有传动腔,传动腔右侧内壁内设有第二滑动槽,传动腔内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上固设有蜗杆,蜗杆右侧配合连接有蜗轮,蜗轮上设有与传动腔前后内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四转动轴,蜗轮前侧的第四转动轴上固设有带凸部的凸轮,第二滑动槽左侧内顶壁内设有第三滑动槽,第二滑动槽右侧内底壁内设有第四滑动槽,第二滑动槽内设有第二滑动块,第三滑动槽内设有复位机构,第四滑动槽内设有打孔机构,切换腔下方的机体内设有第一转动腔,第一转动腔右侧的机体内设有第二转动腔,操作槽内顶壁设有冲孔头,操作槽右侧内底壁设有卡接机构,所述机体上设置有光控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便的薄金属板的打孔装置,包括机体,其特征在于:机体右侧端面内设有操作槽,操作槽左侧的机体内设有切换腔,切换腔上下两侧内壁分别设有第一内花键轴和第二内花键轴,切换腔左侧内壁内设有第一滑动槽,第一滑动槽内底壁设有沉槽,沉槽内底壁与第一滑动槽内顶壁之间设有第一导杆,第一导杆上滑动配合连接有向右侧延伸设置的第一滑动块,第一滑动块底部的第一导杆外表面环绕设有第一弹簧,第一滑动块右侧延伸段伸入切换腔内且与切换腔右侧内壁抵压滑动配合,切换腔内的第一滑动块内设有电机,电机上下两侧端均设有主动轴,切换腔上方的机体内设有传动腔,传动腔右侧内壁内设有第二滑动槽,传动腔内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上固设有蜗杆,蜗杆右侧配合连接有蜗轮,蜗轮上设有与传动腔前后内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四转动轴,蜗轮前侧的第四转动轴上固设有带凸部的凸轮,第二滑动槽左侧内顶壁内设有第三滑动槽,第二滑动槽右侧内底壁内设有第四滑动槽,第二滑动槽内设有第二滑动块,第三滑动槽内设有复位机构,第四滑动槽内设有打孔机构,切换腔下方的机体内设有第一转动腔,第一转动腔右侧的机体内设有第二转动腔,操作槽内顶壁设有冲孔头,操作槽右侧内底壁设有卡接机构,所述机体上设置有光控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便的薄金属板的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主动轴远离所述电机一侧末端均设有外花键轴,所述电机上方的所述外花键轴与所述第一内花键轴相对设置,所述电机下方的所述外花键轴与所述第二内花键轴相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便的薄金属板的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槽内左侧壁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操作杆,所述操作杆左侧端伸出所述机体的左侧端面外,所述操作杆右侧末端与所述第一滑动块左侧端面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便的薄金属板的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轴顶部延伸末端与所述传动腔内顶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底部延伸段贯穿所述传动腔底部内壁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底部延伸末端伸入所述切换腔内且与所述第一内花键轴顶部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便的薄金属板的打孔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犀鸟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