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艾灸床的无烟艾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8133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7 1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艾灸床的无烟艾灸器,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艾灸、万向竹节管和艾灸器本体;艾灸床表面两侧边缘并排设有多个贯通孔,艾灸器本体包括隔热罩和隔热套;隔热套垂直于内壁设有底座;隔热套303窄口处设有万向竹节管管接头;底座轴心处设有调节管;调节管一端与万向竹节管管接头连接;调节管另一端周侧面设有贯通槽;调节管外侧套设有防护网。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艾灸床两侧设置万向竹节管,万向竹节管一端连接艾灸器、另一端连接除烟机,利用艾灸器中调节管将艾条产生的烟通过万向竹节管排放到除烟机内,避免了室内环境的污染,提高了治疗效果。

A smokeless moxibustion device used in moxibustion be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moke-free moxibustion device for moxibustion bed, and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appliances. The invention includes moxibustion, Cardan pipe and moxibustion device body, and there are several perforation holes on the sides of the surface of the moxibustion bed, the body of the moxibustion apparatus includes a heat insulation cover and a heat shield; the heat insulation sleeve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inner wall with a base; the 303 narrow mouth of the heat insulation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universal bamboo joint pipe joint; a regulating tube is set at the base of the base; an adjustment tube is set at the base of the base. One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universal joint, and the other side of the regulating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groove; the outer side of the regulating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protective net. By setting a cardan pipe on both sides of the moxibustion bed, a moxibustion device is connected to one end of the universal bamboo joint tube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a cigarette machine. The smoke produced by the moxibustion device is discharged through the universal bamboo node tube to the smoke removing machine, thus avoiding the pollution in the indoor environment and improving the treatment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艾灸床的无烟艾灸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艾灸床的无烟艾灸器。
技术介绍
目前,艾灸在中国历史已经很悠久了,是我国传统的中医药治疗方法。现有的艾灸床一般都是在床面板上挖一个长孔,然后在下面燃烧艾条。目前的艾灸床上的艾条一般都放置在相同的地方,然后通过燃烧出烟来进行艾灸,这种方法没有直接出烟进行艾灸的效果好,艾灸出的烟不能及时地达到艾灸部位;此外,艾烟会弥漫整个房间,严重污染室内环境,容易引起不适;目前的艾灸床功能较为单一,仅仅是实现艾灸功能,无法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艾灸床的无烟艾灸器,通过在艾灸床两侧设置万向竹节管,万向竹节管一端连接艾灸器、另一端连接除烟机,利用艾灸器中调节管将艾条产生的烟通过万向竹节管排放到除烟机内,解决了现有的艾灸床功能单一、容易造成室内环境污染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用于艾灸床的无烟艾灸器,包括艾灸床、万向竹节管和艾灸器本体,所述艾灸床一表面两侧边缘并排设有若干贯通孔;两排所述贯通孔之间设有若干矩形槽;所述艾灸床底部设有除烟机;所述除烟机进烟口与贯通孔相互配合;所述艾灸器本体包括隔热罩和隔热套;所述隔热罩呈喇叭状;所述隔热套呈椎管状;所述隔热套垂直于内壁设有一底座;所述隔热套窄口处设有万向竹节管管接头;所述底座轴心处设有一调节管;所述调节管一端与万向竹节管管接头连接;所述调节管另一端周侧面设有若干贯通槽;所述调节管一端面设有一艾条针;所述调节管外侧套设有防护网;所述底座一端面设有一套筒;所述套筒与防护网间隙配合;所述隔热罩与隔热套内壁相互啮合;所述万向竹节管一端与贯通孔过盈配合;所述所述万向竹节管另一端与万向竹节管管接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万向竹节管通过管螺纹与万向竹节管管接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槽槽口设有槽口盖。进一步地,所述所述隔热罩为玻璃材质;所述隔热罩窄口处设有外螺纹与隔热套内螺纹相互啮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艾灸床两侧设置万向竹节管,万向竹节管一端连接艾灸器、另一端连接除烟机,利用艾灸器中调节管将艾条产生的烟通过万向竹节管排放到除烟机内,避免了室内环境的污染,提高了治疗效果。(2)本专利技术通过固定在艾灸床上的万向竹节管来固定艾灸器,防止病人在艾灸治疗的过程中,因为艾灸器吸附不牢,导致的艾灸器坠落损坏的问题,提高了艾灸器的使用寿命。(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艾灸床表面设置矩形槽,通过在矩形槽内燃烧艾条,使病人可以同时接受多方位的艾灸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艾灸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艾灸床的正视图;图3为艾灸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调节管结构示意图;图5为艾灸床的剖视图呀;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艾灸床,2-万向竹节管,3-艾灸器,4-除烟机,101-贯通孔,102-矩形槽,301-隔热罩,302-防护网,303-隔热套,304-套筒,305-艾条针,306-调节管,307-贯通槽,308-底座,309-万向竹节管管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用于艾灸床的无烟艾灸器,包括艾灸床1、万向竹节管2和艾灸器本体3;艾灸床1一表面两侧边缘并排设有多个贯通孔101;两排贯通孔101之间设有两排矩形槽102,艾灸床1一头设有一枕头,矩形槽102的位置针对患者的背部,矩形槽102内燃烧艾条,通过艾条燃烧槽内空气减少,起到拔火罐的功效;艾灸床1底部设有除烟机4;除烟机4进烟口与贯通孔101相互配合,除烟机4通过电源开关启动,利用发动机产生的吸力将艾灸器内的烟清除;艾灸器本体3包括隔热罩301和隔热套303;隔热罩301呈喇叭状;隔热套303呈椎管状,隔热套303外表面设有防化层,方便医生使用;隔热套303垂直于内壁设有一底座308;隔热套303窄口处设有万向竹节管管接头309;底座308轴心处设有一调节管306,底座308轴心处有一贯通孔,调节管306穿过贯通孔,将调节管306中部固定在底座308上;调节管306一端与万向竹节管管接头309连接;调节管306另一端周侧面设有四条贯通槽307,贯通槽307方便艾灸产生的烟通过并被吸入到除烟机4内;调节管306一端面设有一艾条针305,艾条针305用于插入待燃烧的艾条;调节管306外侧套设有防护网302;底座308一端面设有一套筒304;套筒304与防护网302间隙配合,套筒304用于固定防护网302,当需要艾灸时,防护网302拔下,将艾条穿到艾条针305上,艾条点燃后,再将防护网302套上;隔热罩301与隔热套303内壁相互啮合,通过旋转让隔热罩301与隔热套303内壁相互啮合,使隔热罩301固定在隔热套303和套筒304之间;其中,万向竹节管2一端与贯通孔101过盈配合,万向竹节管2一端通过贯通孔101与除烟器4的吸烟空连接;万向竹节管2另一端与万向竹节管管接头309连接。其中,万向竹节管2一端与贯通孔101过盈配合;万向竹节管2另一端与万向竹节管管接头309连接。其中,矩形槽102槽口设有槽口盖,槽口盖为网状结构,当病人躺在艾灸床上时,通过在矩形槽102内燃烧艾条,使矩形槽102氧气减少,气压降低,达到拔火罐的效果,同时在槽口追加网状槽口盖,使皮肤不会被艾条烫伤。其中,隔热罩301为玻璃材质;隔热罩301窄口处设有外螺纹与隔热套303内螺纹相互啮合,隔热罩301固定在隔热套303内,方便对艾条进行操作。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专利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仅受权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艾灸床的无烟艾灸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艾灸床的无烟艾灸器,包括艾灸床(1)、万向竹节管(2)和艾灸器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艾灸床(1)一表面两侧边缘并排设有若干贯通孔(101);两排所述贯通孔(101)之间设有若干矩形槽(102);所述艾灸床(1)底部设有除烟机(4);所述除烟机(4)进烟口与贯通孔(101)相互配合;所述艾灸器本体(3)包括隔热罩(301)和隔热套(303);所述隔热罩(301)呈喇叭状;所述隔热套(303)呈椎管状;所述隔热套(303)垂直于内壁设有一底座(308);所述隔热套(303)窄口处设有万向竹节管管接头(309);所述底座(308)轴心处设有一调节管(306);所述调节管(306)一端与万向竹节管管接头(309)连接;所述调节管(306)另一端周侧面设有若干贯通槽(307);所述调节管(306)一端面设有一艾条针(305);所述调节管(306)外侧套设有防护网(302);所述底座(308)一端面设有一套筒(304);所述套筒(304)与防护网(302)间隙配合;所述隔热罩(301)与隔热套(303)内壁相互啮合;所述万向竹节管(2)一端与贯通孔(101)过盈配合;所述所述万向竹节管(2)另一端与万向竹节管管接头(309)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艾灸床的无烟艾灸器,包括艾灸床(1)、万向竹节管(2)和艾灸器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艾灸床(1)一表面两侧边缘并排设有若干贯通孔(101);两排所述贯通孔(101)之间设有若干矩形槽(102);所述艾灸床(1)底部设有除烟机(4);所述除烟机(4)进烟口与贯通孔(101)相互配合;所述艾灸器本体(3)包括隔热罩(301)和隔热套(303);所述隔热罩(301)呈喇叭状;所述隔热套(303)呈椎管状;所述隔热套(303)垂直于内壁设有一底座(308);所述隔热套(303)窄口处设有万向竹节管管接头(309);所述底座(308)轴心处设有一调节管(306);所述调节管(306)一端与万向竹节管管接头(309)连接;所述调节管(306)另一端周侧面设有若干贯通槽(307);所述调节管(306)一端面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志凯马祥龙郭中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鑫诺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