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通行量轨道交通安全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7703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6 0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通行量轨道交通安全门,它包括围栏(1)和墙体(2),围栏(1)的右侧固设有安全门(3),安全门(3)的右端部抵靠于墙体(2)上,安全门(3)内设置有通槽(4),通槽(4)内设置有电机B(5)、辊筒(6)和翻板(7),翻板(7)的下端部且位于其两侧均固设有转轴(8),两个转轴(8)分别旋转安装于通槽(4)的两侧壁上,辊筒(6)和电机B(5)均位于翻板(7)的上方,辊筒(6)的一端旋转安装于通槽(4)的顶部,辊筒(6)的另一端与电机B(5)的输出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构紧凑、安全可靠、避免发生踩踏事件、避免过大的身体接触、快速实现乘客下车。

A safety gate for mass transit rail traffic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afety gate for mass transit rail traffic, which comprises a fence (1) and a wall (2), a security door (3) is fix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fence (1), the right end of the safety door (3) is against the wall (2), the safety door (3)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slot (4), and a motor B (5) is arranged in the through slot (4), and the safety door (4) is provided with an electric motor (5), and the through slot (4) is provided with a motor (5). The roller (6) and the flip board (7), the lower end of the turn plate (7) and the two sides are fixed on both sides of the roller (8), and the two rotation axes (8) are rot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trough (4), the roller (6) and the motor B (5) are above the flip board (7), and one end of the roller (6) is mounted on the top of the trough (4). The other end of the roller (6)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motor B (5).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the structure is compact, safe and reliable, avoids trampling incidents, avoids excessive physical contact, and quickly realizes passengers to get o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通行量轨道交通安全门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用安全门结构的
,特别是一种大通行量轨道交通安全门。
技术介绍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带来了交通需求的迅速增长和空间布局的重新调整,常规公交已经不能适应一些特大城市的发展,这就需要选择适合我国高强度土地开发模式的大运量公共交通。研究普遍认为,轨道交通是改善城市交通状况的根本途径,是未来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据有关统计,第一轮建设轨道交通的15座城市,远景年轨道交通网络总里程达6000km,若加上第二轮城市,以及目前进入研究准备的10多座城市轨道交通远景规划,总里程将接近9000km,相当于目前世界各国轨道交通已开通运营里程的总和。随着轨道交通在各个城市的运行,乘坐地铁和轻轨出行的人员增多,在出行高峰期易出现推挤现象,发生事故,为保证乘客的安全,在靠近轨道的站台旁均会安装安全门,将站台与轨道隔开,防止乘客误入轨道周围的危险区域。当车辆到站停稳后,安全门自动打开,以便乘客上下,乘客上下车完成后,安全门自动关闭。目前安全门不仅可以防止乘客跌落或跳下轨道而发生危险,还可以让乘客安全、舒适地乘坐地铁或轻轨。然而,当快速公交车停靠站台后,公交车的出口与站台之间存在缝隙,当乘客下车后,乘客的脚会落入该缝隙中使乘客卡住,不仅影响后面的乘客的下车,还会出现严重的踩踏事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此外一个快速公交车只对应两个车门,若乘客量大时,仅仅靠两个门实现通行,会造成出口处非常拥堵,耽误其它乘客的时间,且出口处也非常拥挤,造成过大的身体接触,容易造成拎包内物品挤压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安全可靠、避免发生踩踏事件、避免过大的身体接触、快速实现乘客下车的大通行量轨道交通安全门。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大通行量轨道交通安全门,它包括围栏和墙体,所述围栏与墙体相对立设置,围栏的右侧固设有安全门,安全门的右端部抵靠于墙体上,安全门内设置有通槽,通槽内设置有电机B、辊筒和翻板,翻板的下端部且位于其两侧均固设有转轴,两个转轴分别旋转安装于通槽的两侧壁上,辊筒和电机B均位于翻板的上方,辊筒的一端旋转安装于通槽的顶部,辊筒的另一端与电机B的输出轴连接,辊筒上缠绕有钢丝,钢丝的首端固定于翻板上,安全门的前侧经铰链座铰接有电磁门,电磁门位于翻板的前侧,电磁门经电磁锁锁紧于安全门上;所述围栏内还安装有滑动门,滑动门位于安全门左侧。所述的围栏的右端部开设有凹槽。所述的安全门的左端部插装于凹槽内。所述围栏内安装有两个滑动门。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紧凑、安全可靠、避免发生踩踏事件、避免过大的身体接触、快速实现乘客下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视图;图3为图2的I部局部放大视图;图4为图1的B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4所示,一种大通行量轨道交通安全门,它包括围栏1和墙体2,所述围栏1与墙体2相对立设置,围栏1的右侧固设有安全门3,安全门3的右端部抵靠于墙体2上,安全门3内设置有通槽4,通槽4内设置有电机B5、辊筒6和翻板7,翻板7的下端部且位于其两侧均固设有转轴8,两个转轴8分别旋转安装于通槽4的两侧壁上,辊筒6和电机B5均位于翻板7的上方,辊筒6的一端旋转安装于通槽4的顶部,辊筒6的另一端与电机B5的输出轴连接,辊筒6上缠绕有钢丝9,钢丝9的首端固定于翻板7上,安全门3的前侧经铰链座10铰接有电磁门11,电磁门11位于翻板7的前侧,电磁门11经电磁锁13锁紧于安全门3上;所述围栏1内还安装有滑动门12,滑动门12位于安全门3左侧。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围栏1的右端部开设有凹槽,所述的安全门3的左端部插装于凹槽内。所述围栏1内安装有两个滑动门12。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初始状态下,滑动门12处于关闭状态。当快速公交靠站后,快速公交的出口与安全门3对接,此时站台工作人员打开电磁锁13,电磁门11绕着铰链座10向前翻转,同时控制电机B5启动,电机B5带动辊筒6转动,辊筒6上的钢丝9放卷开,翻板7绕着转轴8向后翻转,当翻板7翻转到垂直于安全门3时,翻板7遮盖住站台与快速公交之间的间隙,此时车内乘客踩过翻板7后穿过电磁门11到达站台上,因此有效避免了上下乘客时,乘客的脚会落入间隙中使乘客卡住,不会影响后面的乘客的下车,进一步避免了踩踏事件,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当快速公交车内下车人数较多时,工作人员打开滑动门12,此时下车的乘客可沿着围栏1向左走动,最后从滑动门12处走到站台上,因此实现了乘客的分流,避免了出口处的拥堵,进一步避免了拎包内物品挤压损坏,同时保证了乘客的快速下车,节省了其它车内人员的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大通行量轨道交通安全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通行量轨道交通安全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围栏(1)和墙体(2),所述围栏(1)与墙体(2)相对立设置,围栏(1)的右侧固设有安全门(3),安全门(3)的右端部抵靠于墙体(2)上,安全门(3)内设置有通槽(4),通槽(4)内设置有电机B(5)、辊筒(6)和翻板(7),翻板(7)的下端部且位于其两侧均固设有转轴(8),两个转轴(8)分别旋转安装于通槽(4)的两侧壁上,辊筒(6)和电机B(5)均位于翻板(7)的上方,辊筒(6)的一端旋转安装于通槽(4)的顶部,辊筒(6)的另一端与电机B(5)的输出轴连接,辊筒(6)上缠绕有钢丝(9),钢丝(9)的首端固定于翻板(7)上,安全门(3)的前侧经铰链座(10)铰接有电磁门(11),电磁门(11)位于翻板(7)的前侧,电磁门(11)经电磁锁(13)锁紧于安全门(3)上;所述围栏(1)内还安装有滑动门(12),滑动门(12)位于安全门(3)左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通行量轨道交通安全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围栏(1)和墙体(2),所述围栏(1)与墙体(2)相对立设置,围栏(1)的右侧固设有安全门(3),安全门(3)的右端部抵靠于墙体(2)上,安全门(3)内设置有通槽(4),通槽(4)内设置有电机B(5)、辊筒(6)和翻板(7),翻板(7)的下端部且位于其两侧均固设有转轴(8),两个转轴(8)分别旋转安装于通槽(4)的两侧壁上,辊筒(6)和电机B(5)均位于翻板(7)的上方,辊筒(6)的一端旋转安装于通槽(4)的顶部,辊筒(6)的另一端与电机B(5)的输出轴连接,辊筒(6)上缠绕有钢丝(9),钢丝(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生建魏敏孙海全向生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久远新方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