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数据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7487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5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数据线领域,公开一种能为移动终端提供可移动式随时随充的充电数据线,包括:至少两种数据插头、一个电池仓以及控制电路,两种数据插头通过传输线分别与控制电路的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连接,电池仓的正负极接触点分别与控制电路中的电源端正负极对接,电池仓内装有蓄电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数据线与蓄电池一体化结合,实现一条数据线便能完成数据传输、数据同步以及随时随地充电,进一步减少物件的携带量,避免了数据线或充电宝的遗留导致不能充电困扰,使携带更加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数据线
本技术涉及数据线领域,尤其是一种能为移动终端提供可移动式随时随充的数据线。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设备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而这些设备所使用的数据线配件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从目前看来,数据线以普通USB数据线、苹果设备专用Lightning插头数据线,TypeC数据线等为主,这些数据线的功能一般仅局限于数据传输、数据同步或者为移动终端充电等。但是,在实践当中,所述数据线用于充电会存在某些不足和麻烦,具体地说,当移动终端充电时,需要在固定的电源供应点才能充电,如:电源适配器、电脑设备等,如果想实现随时随地充电,还另外配备一块移动电源(俗称“充电宝”)才能实现,这样一来携带移动电源会显得较为臃肿,除了增加携带量和额外负担外,还需考虑其放置空间、如何放置等烦恼,而且,在携带时,还有可能遗漏数据线和移动电源的其中一样东西,导致不能充电,因此,也会给数据线的使用和充电带来一定不便和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数据线在随时随地实现充电的情况下,会给用户携带带来不便和困扰,以及带来使用体验感不好的问题,提供一种与蓄电池结合一体的能实现移动式充电的数据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至少两种数据插头、一个电池仓以及控制电路,所述两种数据插头通过传输线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连接,所述电池仓的正负极接触点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中的电源端正负极对接,所述电池仓内装有蓄电池。上述的控制电路主要提供电池充电控制、电池过充保护控制、电池正负极接反控制,指示灯状态显示控制、移动终端类型识别以及数据传输和供电控制等方面功能。更优选的,所述的电池仓还设有一个可用于拆装的面盖,以供对蓄电池进行替换。本技术将数据线与蓄电池一体化结合,通过控制电路进行控制,实现一条数据线便能完成数据传输、数据同步以及随时随地充电,进一步减少物件的携带量,同时避免了数据线或充电宝的遗留而导致不能充电烦恼,使得携带更加便利,也满足人们对随时随地充电和数据传输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控制电路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两种数据插头、用于数据接插头连接的传输线、电池仓及其蓄电池7、控制电路等部分。数据插头共分为两种,一种为用于接入外部电源或者数据处理设备的输入插头1,常见的有A类USB插头,该输入插头通过传输线与控制电路的输入接口连接;另一种为用于连接移动终端的输出插头2,常见的有苹果设备专用Lightning插头,TypeC数据插头,该类输出插头同样通过传输线与控制电路的输出接口连接,所述的数据插头的类型和数量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增加或减少,并不局或限于本实施例。电池仓设于上述两种数据插头之间,包括有仓体4、面盖8和底盖3,仓体和面盖形成以个闭合的空腔体5,该空腔体内设置有正负极接触点6,并分别与控制电路中的电源端正负极连接,仓体和底盖之间形成一个闭合的空间,该空间用于供控制电路安装,在一个优选方案中,面盖3为可拆装的卡扣式结构,以供对蓄电池进行替换。蓄电池7作为蓄电和供电电源,优选采用可充电的锂电池,它设于电池仓的空腔体5内,其正负极与电池仓的正负极对应接触,可同时为移动终端和控制电路提供电源供应,解决一时缺电的燃眉之急。参照图2,控制电路为将电池充电控制、电池过充保护控制、电池正负极接反控制,指示灯状态显示控制,移动终端类型识别以及数据传输、供电等功能集于电路板上,该控制电路板安装在电池仓预留的空间内,为了实现所述功能,它包括:充电升压管理模块、电池保护模块、正负极防接反模块,指示灯控制模块,移动终端识别模块以及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所述的充电升压管理模块经电感元件连接电路板中的电源正极;所述的电池保护模块连接正负极防接反模块,该正负极防接反模块的一端分别连接电路板中的电源正极,其另一端同时连接的电路板中的电源负极;所述指示灯控制模块共设有3个状态指示灯,分别为LED1、LED2、LED3,其中,LED1与LED2并联后各自与充电升压管理模块的相应功能端连接,而LED1的另一端连接电路板中的电源正极,LED2的另一端与LED3串联,LED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移动终端识别模块连接充电升压管理模块的输入\输出端;所述的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采用A型USB插座,该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的电源端相接后连接移动终端识别模块,同时将两者的数据接针对应相接,以及接地端接地。上述充电升压管理模块主要采用了一块IC芯片,IC芯片共设有9个功能引脚,分别为:SW、LED、STAT、BST、ISET、BAT、IN/OUT、PGND和AGND,其功能主要管理和控制蓄电池的充电升压、放电及指示灯的状态显示。电池保护模块主要采用两块IC芯片实现,分别为电池保护管理芯片和电池保护控制芯片,其功能主要管理和控制蓄电池过充的保护,电池保护管理芯片共设有6个功能引脚,分别为:OD、CSI、OC、TD、VDD和GND,而电池保护控制芯片共设有6个功能引脚,分别为S1、D、S2、G2、D和G1;所述的正负极防接反模块主要采用MOS管实现,其功能主要控制电路中的断路、通路状态,以保护蓄电池正负极接反和过充情形。所述的指示灯控制模块能实现指示灯的状态显示,在本实施例中,LED1为蓝色灯,该蓝色灯常亮时表示处于蓄电池放电状态,LED2为红色灯,该红色灯常亮时表示蓄电池处于充电状态,LED3为绿色灯,该绿色灯常亮时表示蓄电池为满电状态。移动终端识别模块主要用于识别移动终端类型,如苹果手机、安卓手机或者其他手机等。结合图1、图2对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作进一步。当电池仓内无蓄电池时,将输入插头接入外部电源或者数据处理设备,以及将输出插头接入移动终端,经移动终端识别模块检测是否适配的移动终端类型,如适配,控制电路使用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直接为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数据传输或者数据同步,而充电升压管理模块、电池保护模块、正负极防接反模块均不作任何电路反应,如不适配,控制电路停止工作。当电池仓内有蓄电池时,在第一种情况下,输入接口通电后,如果正负极防接反模块检测到蓄电池的正负极接反了,将断开电路,反之,电路为通路,并通过充电升压管理模块为蓄电池充电,当电池保护模块检测蓄电池充满电后,控制正负极防接反模块断开电路,以避免蓄电池出现过充导致电池损坏和爆炸;在第二种情况下,蓄电池的正负接入正常,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同时接入相应的设备后,经移动终端识别模块检测后,属于适配移动终端,输入接口可以为蓄电池充电,同时可以通过输出接口为移动终端充电、数据传输或者数据同步,此时,充电升压管理模块仅作为蓄电池充电控制;在第三种情况下,蓄电池的正负接入正常,仅输出接口接入设备,经移动终端识别模块检测后,属于适配移动终端,此时,充电升压管理模块控制蓄电池放电为移动终端提供电源。在充电升压、放电期间,充电升压管理模块通过管理控制指示灯控制模块的指示灯作不同状态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充电数据线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数据线,包括:至少两种数据插头,其特征是:还包括电池仓及控制电路,所述两种数据插头通过传输线分别与控制电路的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连接,所述的电池仓的正负极分别与控制电路中的电源端正负极对接,电池仓内装有蓄电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数据线,包括:至少两种数据插头,其特征是:还包括电池仓及控制电路,所述两种数据插头通过传输线分别与控制电路的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连接,所述的电池仓的正负极分别与控制电路中的电源端正负极对接,电池仓内装有蓄电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数据线,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充电升压管理模块、电池保护模块、正负极防接反模块、指示灯控制模块以及移动终端识别模块,所述充电升压管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加利王智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