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偶极三叠片发射换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73931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5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偶极三叠片发射换能器,包括底板和盖板,所述盖板位于底板的上方,所述底板的四角设有第一转动槽,所述第一转动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块,所述底板的上方四角设有与第一转动槽连通的螺纹口,所述盖板的下方设有锁紧杆,所述锁紧杆远离盖板的一端穿过螺纹口并螺纹连接在第一转动块上,所述底板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对称设有夹持块,所述底板的一侧对称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了整个装置的稳定,并且换能器在运转的过程中可以更加稳定,转动第一转动块使得盖板可以快速安装,实现整个装置的快速安装拆卸功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偶极三叠片发射换能器
本技术涉及石油天然气和煤田测井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偶极三叠片发射换能器。
技术介绍
低频宽带大功率发射换能器在水声、地震勘探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这类换能器目前主要是基于压电原理或磁致伸缩原理,利用压电材料或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制作的,由于换能器工作在共振状态,在以下两种情形存在缺陷:若需要换能器的共振频率为低频,共振频率与有效尺寸成反比关系,因此所需的频率很低时,换能器尺寸与重量都十分庞大,并由此带来诸如成本高昂、安装不便等问题;若需要展宽换能器共振频率的频带,则只能通过多个不同工作频率的换能器组合来实现,调整起来也很困难。但是目前的换能器不能实现快速安装和拆卸的效果,从而使得整个装置的维护和检修不佳,影响使用者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偶极三叠片发射换能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偶极三叠片发射换能器,包括底板和盖板,所述盖板位于底板的上方,所述底板的四角设有第一转动槽,所述第一转动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块,所述底板的上方四角设有与第一转动槽连通的螺纹口,所述盖板的下方设有锁紧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偶极三叠片发射换能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偶极三叠片发射换能器,包括底板(1)和盖板(6),所述盖板(6)位于底板(1)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四角设有第一转动槽,所述第一转动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块(8),所述底板(1)的上方四角设有与第一转动槽连通的螺纹口,所述盖板(6)的下方设有锁紧杆(7),所述锁紧杆(7)远离盖板(6)的一端穿过螺纹口并螺纹连接在第一转动块(8)上,所述底板(1)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对称设有夹持块(5),所述底板(1)的一侧对称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滑块(4),所述滑块(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0),两个所述转动杆(10)之间通过转轴(9)转动连接,所述转轴(9)远离转动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偶极三叠片发射换能器,包括底板(1)和盖板(6),所述盖板(6)位于底板(1)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四角设有第一转动槽,所述第一转动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块(8),所述底板(1)的上方四角设有与第一转动槽连通的螺纹口,所述盖板(6)的下方设有锁紧杆(7),所述锁紧杆(7)远离盖板(6)的一端穿过螺纹口并螺纹连接在第一转动块(8)上,所述底板(1)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对称设有夹持块(5),所述底板(1)的一侧对称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滑块(4),所述滑块(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0),两个所述转动杆(10)之间通过转轴(9)转动连接,所述转轴(9)远离转动杆(10)的一端与安装槽的底部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偶极三叠片发射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举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