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riving method of displaying touch control circuit and embedded touch display panel to reduce the uneven display of the embedded touch display panel. The drive method is displayed on the panel by the display touch control circuit above, especially when the load is heavy, and the common connection voltage is displayed in reverse phase compensation. During the presentation, the display common voltage after this compensation is provided to the common / touch electrode, thereby counteracting the electric field effect coupled by the source line of the heavy load screen. Therefore,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uneven display of the touch display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触控电路以及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内嵌式显示触控面板电路的技术,更进一步来说,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显示触控电路以及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技术介绍
图1为先前技术的内嵌式显示触控面板中是共接/触控电极连接显示触控整合控制电路的电路图。请参考图1,在先前技术中,内嵌式显示触控面板为了达到同时具有显示与触控功能,将原本用来做显示共接电压平面的单一电极,分割成多个共接/触控电极102。因此,在非显示期间,显示触控整合控制电路101分别对上述共接/触控电极102进行触控检测,以达到检测手指触控的效果。然而,连接显示触控整合控制电路101与每一个共接/触控电极102的共接/触控电极连接线103的长度并不相同。较长的共接/触控电极连接线103具有较高的阻抗,较短的共接/触控电极连接线103具有较低的阻抗。在一般显示画面时,不同源极线路所耦合的电场效应,因源极线路显示同时有正和负电压状态,使正负耦合效应状况相互抵消,共接/触控电极并不会有太大的电压偏离现象。然而,在特定画面,例如不同源极线路同为正或负电压显示状态时,所以耦合的整体电场效应产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触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内嵌式显示触控面板,包括:一第一共接/触控电极;一第二共接/触控电极;一第一共接/触控电极连接线,包括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共接/触控电极连接线的第一端电连接该第一共接/触控电极;一第二共接/触控电极连接线,包括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二共接/触控电极连接线的第一端电连接该第二共接/触控电极;一触控控制电路,包括一第一控制端以及一第二控制端,其中,该触控控制电路的第一控制端耦接该第一共接/触控电极连接线的第二端,该触控控制电路的第二控制端耦接该第二共接/触控电极连接线的第二端;以及一反相补偿电路,包括一输入端以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触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内嵌式显示触控面板,包括:一第一共接/触控电极;一第二共接/触控电极;一第一共接/触控电极连接线,包括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共接/触控电极连接线的第一端电连接该第一共接/触控电极;一第二共接/触控电极连接线,包括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二共接/触控电极连接线的第一端电连接该第二共接/触控电极;一触控控制电路,包括一第一控制端以及一第二控制端,其中,该触控控制电路的第一控制端耦接该第一共接/触控电极连接线的第二端,该触控控制电路的第二控制端耦接该第二共接/触控电极连接线的第二端;以及一反相补偿电路,包括一输入端以及一输出端,用以根据一显示共接电压的浮动,输出与该显示共接电压反相的一补偿显示共接电压,其中,该反相补偿电路的输入端接收该显示共接电压,该反相补偿电路的输出端输出该补偿显示共接电压;其中,一图框期间被分割为多个显示子期间以及多个触控子期间,其中,在上述触控子期间,该触控控制电路分别提供该第一控制端以及该第二控制端的触控控制信号,以对该第一共接/触控电极以及该第二共接/触控电极进行触控检测,其中,在上述显示子期间,该触控控制电路分别提供该第一控制端以及该第二控制端一显示共接电压,其中,在上述显示子期间,且为重载画面时,该触控控制电路控制该反相补偿电路提供该第一共接/触控电极以及该第二共接/触控电极该补偿显示共接电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触控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内嵌式显示触控面板还包括:一第一共接/触控电极子连接线,包括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共接/触控电极子连接线的第一端电连接该第一共接/触控电极;一第二共接/触控电极子连接线,包括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二共接/触控电极子连接线的第一端电连接该第二共接/触控电极;一第一薄膜晶体管,包括一栅极、一第一源漏极以及一第二源漏极,其中,该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源漏极耦接该第一共接/触控电极子连接线的第二端,该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源漏极耦接该反相补偿电路的输出端,该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耦接该触控控制电路;一第二薄膜晶体管,包括一栅极、一第一源漏极以及一第二源漏极,其中,该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源漏极耦接该第二共接/触控电极子连接线的第二端,该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源漏极耦接该反相补偿电路的输出端,该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耦接该触控控制电路,其中,在上述显示子期间,且为重载画面时,该触控控制电路控制该第一薄膜晶体管以及该第二薄膜晶体管导通,以提供该第一共接/触控电极以及该第二共接/触控电极该补偿显示共接电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触控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内嵌式显示触控面板包括N个共接/触控电极以及对应的N个共接/触控电极连接线,且该触控控制电路包括N个控制端,分别耦接N个共接/触控电极连接线的第二端,其中,在上述显示子期间,且为重载画面时,该触控控制电路控制该反相补偿电路提供该补偿显示共接电压给N个共接/触控电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触控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内嵌式显示触控面板包括:N个共接/触控电极子连接线,包括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其中,该第N个共接/触控电极子连接线的第一端电连接该第N个共接/触控电极;N个薄膜晶体管,包括一栅极、一第一源漏极以及一第二源漏极,其中,第K个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源漏极耦接第K个第一共接/触控电极子连接线的第二端,第K个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源漏极耦接该反相补偿电路的输出端,第K个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耦接该触控控制电路;其中,在上述显示子期间,且为重载画面时,该触控控制电路控制上述N个薄膜晶体管导通,以提供该补偿显示共接电压给N个共接/触控电极。5.一种显示触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内嵌式显示触控面板,包括:一第一共接/触控电极;一第二共接/触控电极;一第一共接/触控电极连接线,包括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共接/触控电极连接线的第一端电连接该第一共接/触控电极;一第二共接/触控电极连接线,包括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二共接/触控电极连接线的第一端电连接该第二共接/触控电极;一第一共接/触控电极子连接线,包括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共接/触控电极子连接线的第一端电连接该第一共接/触控电极;一第二共接/触控电极子连接线,包括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二共接/触控电极子连接线的第一端电连接该第二共接/触控电极;一第一薄膜晶体管,包括一栅极、一第一源漏极以及一第二源漏极,其中,该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源漏极耦接该第一共接/触控电极子连接线的第二端;一第二薄膜晶体管,包括一栅极、一第一源漏极以及一第二源漏极,其中,该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源漏极耦接该第二共接/触控电极子连接线的第二端;一触控控制电路,包括一第一控制端以及一第二控制端,其中,该触控控制电路的第一控制端耦接该第一共接/触控电极连接线的第二端,该触控控制电路的第二控制端耦接该第二共接/触控电极连接线的第二端,其中,该触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培宏,施博盛,
申请(专利权)人:敦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开曼群岛,KY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