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燕南专利>正文

肺活量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60803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4 16:58
一种肺活量训练装置,包括顺序连接的吹嘴、进气管、出气管和阻尼腔;所述阻尼腔内设有活塞、可调阻尼器和阻尼器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肺活量训练装置,在进气管方向设置活塞,迫使使用者增加吹气量推动活塞,最终由出气管排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所述可调阻尼器的阻尼大小,根据使用者训练情况自动调整训练强度,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训练强度要求,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Lung capacity training device

A vital capacity training device includes a sequential connecting blow mouth, an inlet pipe, an outlet pipe, and a damping cavity, and the damping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piston, a adjustable damper and a damper adjusting device. In the utility model, a piston is arranged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air inlet pipe, forcing the user to increase the blowing volume to push the piston, and finally exhaust the exhaust pipe. The utility model can adjust the training intensity automatically according to the training situation of the user, so as to meet the training intensity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users and achieve better train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肺活量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肺活量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老年患者、并发有肺部疾病的患者、肥胖患者、糖尿病患者、心衰患者在全身麻醉后极易出现肺部并发症,如肺不张、肺部感染等。这类患者如果无法快速回复肺部功能,通常将很容易出现术后呼吸功能障碍,或呼吸衰竭。现有的针对肺活量进行训练的器械,通常仅能够提供单一的训练强度。单一的训练强度,一方面难以适应不同患者不同肺活量训练的具体诉求,一方面,也难以在患者术后呼吸功能逐渐恢复的过程中保证每次训练的强度和效果。因此,目前急需一种训练强度可控的肺活量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肺活量训练装置,可根据患者训练情况自动调整训练强度,以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肺活量训练装置,包括顺序连接的吹嘴、进气管和出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之间还连接有阻尼腔;所述阻尼腔内设有活塞、可调阻尼器和阻尼器调节装置;所述活塞的顶部面对所述进气管方向,所述活塞的端部连接所述可调阻尼器,所述可调阻尼器的阻尼调节端连接所述阻尼器调节装置。进一步,上述的装置中,所述阻尼腔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各个阻尼腔沿所述进气管的方向顺序排列。进一步,上述的装置中,所述可调阻尼器包括弹簧结构和弹簧固定杆;所述阻尼器调节装置包括丝杆和电机;所述弹簧固定杆套设于所述弹簧结构内,所述弹簧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塞的端部固定,所述弹簧固定杆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可调阻尼器的阻尼调节端连接所述丝杆,所述丝杆与所述电机连接。其中,所述活塞为楔形,所述活塞的顶部设有面对所述进气管方向的凹陷。进一步,上述装置内,所述进气管的内表面还可覆有硅胶吸湿结构。再进一步,上述的装置,还可设有显示装置和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与所述丝杆固定连接,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位移传感器连接。更进一步,上述装置还可增设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同时连接所述位移传感器与所述电机,构成反馈控制环路。本技术和现有方案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本技术的肺活量训练装置,在进气管方向设置活塞,迫使使用者增加吹气量推动活塞,最终由出气管排气。本可通过所述可调阻尼器的阻尼大小,根据使用者训练情况自动调整训练强度,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训练强度要求,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2.为增加对肺活量训练强度的调控力度,本技术还可增设多个阻尼腔,为各个阻尼腔设置不同的阻尼大小,进一步增加训练强度。同时,为保证所述活塞能够精确地将使用者呼出的全部排气量反应到可调阻尼器上,本技术中的活塞可采用凹陷的顶部结构,将凹陷设置于面对所述进气管的方向。3.同时,为精确获知患者的肺活量大小,本技术还可在阻尼器调节装置的丝杆上安装位移传感器,通过测量所述位移传感器的位移情况,获知患者肺活量的大小,并由显示装置进行显示。4.再进一步,本技术还可基于位移传感器采集到的肺活量情况,通过增设的控制单元,控制电机控制所述阻尼器调节装置调节可调阻尼器的阻尼大小。由此构成的反馈控制环路,能够实时根据使用者的肺活量变化状况,保持相对稳定的训练强度,进一步提升每次训练的效果。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并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肺活量训练装置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肺活量训练装置架构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肺活量训练装置,包括顺序连接的吹嘴1、进气管2和出气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和出气管2之间还连接有阻尼腔4;所述阻尼腔内设有活塞41、可调阻尼器42和阻尼器调节装置43;所述活塞41的顶部面对所述进气管2方向,所述活塞的端部连接所述可调阻尼器42,所述可调阻尼器的阻尼调节端连接所述阻尼器调节装置43。进一步,上述的装置中,所述阻尼腔4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各个阻尼腔沿所述进气管2的方向顺序排列。进一步,上述的装置中,所述可调阻尼器42包括弹簧结构421和弹簧固定杆422;所述阻尼器调节装置43包括丝杆431和电机432;所述弹簧固定杆422套设于所述弹簧结构421内,所述弹簧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塞41的端部固定,所述弹簧固定杆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可调阻尼器的阻尼调节端连接所述丝杆431,所述丝杆431与所述电机连接。其中,所述活塞41为楔形,所述活塞的顶部设有面对所述进气管(2)方向的凹陷。进一步,上述装置内,所述进气管的内表面还可覆有硅胶吸湿结构。再进一步,上述的装置,还可设有显示装置和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与所述丝杆固定连接,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位移传感器连接。更进一步,上述装置还可增设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同时连接所述位移传感器与所述电机432,构成反馈控制环路。下面举例说明本系统的工作过程:使用者通过吹嘴1向本装置吹气,气体通过进气管2时由其内表面附着的硅胶吸湿结构将水蒸气滤除,然后进入活塞41的凹陷顶部。活塞41由于进气管内气体的压力,推动可调阻尼器42沿阻尼腔4滑动,使得阻尼腔依次导通。其中,可调阻尼器可选用弹簧结构421和弹簧固定杆422实现,其阻尼大小可通过与弹簧固定杆连接的丝杆431位置进行控制,而所述丝杆431的具体位置可通过电机432设定。为精确获知患者的肺活量大小,本技术还可在阻尼器调节装置的丝杆上安装位移传感器,通过测量所述位移传感器的位移情况,获知患者肺活量的大小,并由显示装置进行显示。进一步,基于上述位移传感器采集到的肺活量情况,本技术还可增设控制单元,由该控制单元控制电机432设定丝杆431的位置,从而实时调节所述可调阻尼器的阻尼大小。由此构成的反馈控制环路,能够实时根据使用者的肺活量变化状况,保持相对稳定的训练强度,进一步提升每次训练的效果。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肺活量训练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肺活量训练装置,包括,顺序连接的吹嘴(1)、进气管(2)和出气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和出气管(3)之间还连接有阻尼腔(4);所述阻尼腔内设有活塞(41)、可调阻尼器(42)和阻尼器调节装置(43);所述活塞(41)的顶部面对所述进气管(2)方向,所述活塞的端部连接所述可调阻尼器(42),所述可调阻尼器的阻尼调节端连接所述阻尼器调节装置(4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肺活量训练装置,包括,顺序连接的吹嘴(1)、进气管(2)和出气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和出气管(3)之间还连接有阻尼腔(4);所述阻尼腔内设有活塞(41)、可调阻尼器(42)和阻尼器调节装置(43);所述活塞(41)的顶部面对所述进气管(2)方向,所述活塞的端部连接所述可调阻尼器(42),所述可调阻尼器的阻尼调节端连接所述阻尼器调节装置(4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活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腔(4)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各个阻尼腔沿所述进气管(2)的方向顺序排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活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阻尼器(42)包括弹簧结构(421)和弹簧固定杆(422);所述阻尼器调节装置(43)包括丝杆(431)和电机(432);所述弹簧固定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燕南
申请(专利权)人:陈燕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