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乐庚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吊顶吊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5927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4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吊顶吊床,包括第一固定板、滑轮、钢丝绳、连接板、升降架、伺服电机、螺杆、限位块、挂钩、挂环、第二固定板、工字型滑块、滑轨和控制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风扇,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侧对应安装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穿过滑轮与挂钩连接,所述滑轮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中心处通过螺栓连接有挂环,该吊床,便于调节其高度,而且可以左右晃动。

A new type of suspended ceiling hammoc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ceiling hammock, which includes a first fixed plate, a pulley, a wire rope, a connecting plate, a lift frame, a servo motor, a screw, a limit block, a hook, a hanging ring, a second fixed plate, a working type slide block, a slide rail and a control board.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support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 fan by a bolt, and the bottom is connected with a fan by a bolt. The top of the first support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 connecting plate through a bolt. The inner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equipped with a rotating motor. One side of the rotating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by a bolt. The two sides of the rotating shaft are fitted with a wire rope. The wire ro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pulley through a pulley. The top of the pulley is connected by a bolt.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fixed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 lifting frame through a bolt, the bottom of the lifting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fixed plate by a bolt, and the top center of the second fixed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 hanging ring through a bolt,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adjusting the height and sloshing right and le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吊顶吊床
本技术涉及吊床设备
,具体为一种新型吊顶吊床。
技术介绍
吊床是野外活动中轻便且易于携带的卧具,通常将制作吊床的材料拴在树上。依据制造的材料分为布吊床和绳网吊床等。布吊床通常用薄帆布或尼龙布缝制而成,绳网吊床通常用棉绳或尼龙绳编制而成。绳网吊床在热带丛林和炎热夏季尤为适用,而布吊床适用范围更广泛,除严寒地区和冬季不宜使用,其他季节均可使用。但是现有的吊床不适合屋内使用,且不能调节吊床的高度和使其左右晃动,因此设计一种新型吊顶吊床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吊顶吊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吊顶吊床,包括第一固定板、滑轮、钢丝绳、连接板、升降架、伺服电机、风扇、旋转电机、转轴、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床体、螺杆、限位块、挂钩、挂环、第二固定板、工字型滑块、滑轨和控制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风扇,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侧对应安装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穿过滑轮与挂钩连接,所述滑轮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中心处通过螺栓连接有挂环,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床体,所述床体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控制板,所述床体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有工字型滑块,所述工字型滑块与滑轨配合使用,所述滑轨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穿过第二支撑板和工字型滑块与限位块连接,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伺服电机、风扇和旋转电机。进一步的,所述挂钩与挂环配合使用。进一步的,所述挂钩与钢丝绳通过螺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电机与第一支撑板通过螺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钢丝绳与转轴通过螺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螺杆与第二支撑板和工字型滑块均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吊床,第一固定板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升降架,升降架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床体,通过操控控制板控制旋转电机工作,从而带动转轴转动,从而收起或者松开钢丝绳,松开钢丝绳时,升降架就会伸长,从而带动床体下降,收起钢丝绳时,升降架就会收缩,从而带动床体上升,便于调节床体高度,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第一支撑板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风扇,通过操控控制板控制风扇工作,可以对床体进行散热,便于人员使用;床体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有工字型滑块,工字型滑块与滑轨配合使用,螺杆与第二支撑板和工字型滑块均通过螺纹啮合连接,通过操控控制板控制伺服电机工作,伺服电机带动螺杆转动,从而带动工字型滑块左右滑动,从而带动床体左右晃动,便于人们使用,螺杆的顶部通过焊接固定有限位块,防止螺杆脱落。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二支撑板区域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床体区域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固定板;2-滑轮;3-钢丝绳;4-连接板;5-升降架;6-伺服电机;7-风扇;8-旋转电机;9-转轴;10-第一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2-床体;13-螺杆;14-限位块;15-挂钩;16-挂环;17-第二固定板;18-工字型滑块;19-滑轨;20-控制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吊顶吊床,包括第一固定板1、滑轮2、钢丝绳3、连接板4、升降架5、伺服电机6、风扇7、旋转电机8、转轴9、第一支撑板10、第二支撑板11、床体12、螺杆13、限位块14、挂钩15、挂环16、第二固定板17、工字型滑块18、滑轨19和控制板20,第一支撑板10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风扇7,第一支撑板10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板4,连接板4的内部安装有旋转电机8,旋转电机8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转轴9,转轴9的两侧对应安装有钢丝绳3,钢丝绳3穿过滑轮2与挂钩15连接,滑轮2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第一固定板1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升降架5,升降架5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7,第二固定板17的顶部中心处通过螺栓连接有挂环16,第二固定板17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床体12,床体12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控制板20,床体12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有工字型滑块18,工字型滑块18与滑轨19配合使用,滑轨19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二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1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伺服电机6,伺服电机6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螺杆13,螺杆13穿过第二支撑板11和工字型滑块18与限位块14连接,控制板20电性连接伺服电机6、风扇7和旋转电机8。进一步的,挂钩15与挂环16配合使用,便于吊起床体12。进一步的,挂钩15与钢丝绳3通过螺栓连接,便于保证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旋转电机8与第一支撑板10通过螺栓连接,便于固定旋转电机8。进一步的,钢丝绳3与转轴9通过螺栓连接,便于保证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的,螺杆13与第二支撑板11和工字型滑块18均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便于螺杆13转动。工作原理:第一固定板1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升降架5,升降架5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7,第二固定板17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床体12,通过操控控制板20控制旋转电机8工作,从而带动转轴9转动,从而收起或者松开钢丝绳3,松开钢丝绳3时,升降架5就会伸长,从而带动床体12下降,收起钢丝绳3时,升降架5就会收缩,从而带动床体12上升,便于调节床体12高度,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第一支撑板10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风扇7,通过操控控制板20控制风扇7工作,可以对床体12进行散热,便于人员使用;床体12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有工字型滑块18,工字型滑块18与滑轨19配合使用,螺杆13与第二支撑板11和工字型滑块18均通过螺纹啮合连接,通过操控控制板20控制伺服电机6工作,伺服电机6带动螺杆13转动,从而带动工字型滑块18左右滑动,从而带动床体12左右晃动,便于人们使用,螺杆13的顶部通过焊接固定有限位块14,防止螺杆13脱落。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吊顶吊床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吊顶吊床,包括第一固定板(1)、滑轮(2)、钢丝绳(3)、连接板(4)、升降架(5)、伺服电机(6)、风扇(7)、旋转电机(8)、转轴(9)、第一支撑板(10)、第二支撑板(11)、床体(12)、螺杆(13)、限位块(14)、挂钩(15)、挂环(16)、第二固定板(17)、工字型滑块(18)、滑轨(19)和控制板(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0)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风扇(7),所述第一支撑板(10)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的内部安装有旋转电机(8),所述旋转电机(8)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转轴(9),所述转轴(9)的两侧对应安装有钢丝绳(3),所述钢丝绳(3)穿过滑轮(2)与挂钩(15)连接,所述滑轮(2)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所述第一固定板(1)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升降架(5),所述升降架(5)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7),所述第二固定板(17)的顶部中心处通过螺栓连接有挂环(16),所述第二固定板(17)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床体(12),所述床体(12)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控制板(20),所述床体(12)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有工字型滑块(18),所述工字型滑块(18)与滑轨(19)配合使用,所述滑轨(19)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二支撑板(11),所述第二支撑板(11)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伺服电机(6),所述伺服电机(6)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螺杆(13),所述螺杆(13)穿过第二支撑板(11)和工字型滑块(18)与限位块(14)连接,所述控制板(20)电性连接伺服电机(6)、风扇(7)和旋转电机(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吊顶吊床,包括第一固定板(1)、滑轮(2)、钢丝绳(3)、连接板(4)、升降架(5)、伺服电机(6)、风扇(7)、旋转电机(8)、转轴(9)、第一支撑板(10)、第二支撑板(11)、床体(12)、螺杆(13)、限位块(14)、挂钩(15)、挂环(16)、第二固定板(17)、工字型滑块(18)、滑轨(19)和控制板(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0)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风扇(7),所述第一支撑板(10)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的内部安装有旋转电机(8),所述旋转电机(8)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转轴(9),所述转轴(9)的两侧对应安装有钢丝绳(3),所述钢丝绳(3)穿过滑轮(2)与挂钩(15)连接,所述滑轮(2)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所述第一固定板(1)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升降架(5),所述升降架(5)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7),所述第二固定板(17)的顶部中心处通过螺栓连接有挂环(16),所述第二固定板(17)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床体(12),所述床体(12)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乐庚
申请(专利权)人:尹乐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