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追日系统的光伏支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355529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2 0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追日系统的光伏支架,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光伏支架均内置有多个驱动电机、造价高昂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需内置驱动电机的光伏支架,包括光伏板和设置在光伏板下方的支架,支架包括设置有空腔的基座,空腔内设置有旋转套管,旋转套管上端延伸出基座且外壁上活动连接有连杆,连杆自由端与光伏板底部活动连接,旋转套管内活动设置有升降杆,升降杆上端延伸出旋转套管并与光伏板底部活动连接,升降杆下端活动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下端延伸出旋转套管,空腔内还设置有同时与旋转套管和传动杆连接的用于选择性驱动传动杆升降和旋转套管转动的切换式传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成本低廉、利于推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追日系统的光伏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追日系统的光伏支架。
技术介绍
太阳能是数量巨大的环保清洁能源,每年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约为目前世界能耗总和的2×104倍,世界环保协会近日的一份报告上说,从目前到本世纪中叶,太阳能的开发将进入高潮,它在全球能源中占的比例将从目前的1%激增50%。大部分的太阳能系统都是采用固定式,所以随着不同时段太阳照射位置的不同,无法随时让太阳能光电板与阳光保持垂直,因此也无法使太阳能板可以长时间发挥其最大效率,尤其在上午与下午太阳斜射时,效果最差。为了能随时或分时段变换太阳能电池板的旋转角度,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阳能目的的,新型的节能环保技术——太阳能追日系统应运而生。现有太阳能追日系统的光伏支架均内置有多个驱动电机,采用多电机分别驱动光伏支架调整并追踪太阳的方位角和高度角的工作方式,这种光伏支架造价高昂,且维护成本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太阳能发电站的推广使用。因此,设计一种无需内置驱动电机且能够由单个外部驱动电机驱动的光伏支架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光伏支架均内置有多个驱动电机、造价高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需内置驱动电机的用于智能追日系统的光伏支架。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追日系统的光伏支架,包括光伏板和设置在光伏板下方的支架,支架包括设置有空腔的基座,空腔内设置有用于带动光伏板转动的旋转套管,旋转套管上端延伸出基座且外壁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将旋转套管固定在基座上的凸缘,旋转套管外壁上活动连接有连杆,连杆自由端与光伏板底部活动连接,旋转套管内活动设置有升降杆,升降杆上端延伸出旋转套管并与光伏板底部活动连接,升降杆下端活动连接有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传动杆,传动杆下端延伸出旋转套管,空腔内还设置有同时与旋转套管和传动杆连接的用于选择性驱动传动杆升降和旋转套管转动的切换式传动机构。进一步地,切换式传动机构包括用于带动旋转套管转动的旋转传动组件和用于带动升降杆组件升降的升降传动组件,以及由外部驱动电机驱动的用于选择性控制旋转传动组件和升降传动组件传动的切换连接传动组件。进一步地,升降传动组件包括水平设置在空腔内的传动轴A,传动轴A两端与空腔内壁活动连接,传动轴A上套设有用于带动传动杆升降的齿轮,传动杆外壁上轴向均布有与齿轮啮合的若干环状齿,传动轴A上还套设有用于带动传动轴A转动的蜗轮A,空腔内水平设置有与蜗轮A啮合的蜗杆A,蜗杆A两端与空腔内壁活动连接。蜗杆A作为主动件,且涡轮A与蜗杆A的设置符合自锁条件。进一步地,旋转传动组件包括套设在旋转套管下端的蜗轮B和与蜗轮B啮合的蜗杆B,蜗杆B两端与空腔内壁活动连接,蜗杆B位于蜗杆A上方且与蜗杆A平行。蜗杆B作为主动件,且蜗轮B与蜗杆B的设置符合自锁条件。进一步地,切换连接传动组件包括套设在蜗杆A上的副传动齿轮A和套设在蜗杆B上的与副传动齿轮A对应的副传动齿轮B,副传动齿轮A和副传动齿轮B之间设置有主传动齿轮和可升降的用于带动主传动齿轮转动的传动轴B,副传动齿轮A和副传动齿轮B均与主传动齿轮啮合,副传动齿轮A和副传动齿轮B与主传动齿轮之间均存在间隙,基座侧壁上开设有与传动轴B对应的导向槽,导向槽内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驱动电机并带动传动轴B升降定位和旋转的自锁滑块连接组件,导向槽底部设置有条孔,传动轴B一端穿过条孔与自锁滑块连接组件固定连接。进一步地,自锁滑块连接组件包括与导向槽滑动配合的滑块,滑块上设置有圆形槽,圆形槽内活动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驱动电机输出轴并跟随外部驱动电机输出轴转动的自锁连接套,切换连接传动组件的传动轴B穿过滑块并与自锁连接套固定连接,传动轴B与滑块滑动配合,滑块两侧与导向槽侧壁之间设置有两个滑动定位自锁装置。进一步地,自锁连接套包括底部封闭的呈圆筒状的套体,套体的内壁上径向开设有若干限位槽,限位槽内设置有方形限位块,限位槽槽底与方形限位块之间设置有压簧,方形限位块靠近限位槽槽底和开口的两侧上设置有便于外部驱动电机输出轴插入和抽出的斜面。进一步地,滑动定位自锁装置包括竖直固定在导向槽侧壁上的条形定位件,条形定位件内竖直开设有导向孔,导向孔中设置有与条形定位件滑动配合的定位杆,导向孔内壁上开设有两个定位槽,定位槽内均设置有自锁弹簧和自锁球,自锁弹簧设置在定位槽槽底与自锁球之间,定位杆上设置有三个与自锁球配合的凹槽,定位杆上下两端延伸出条形定位件,定位杆两端与滑块之间均设置有辅助定位杆,辅助定位杆一端与定位杆固定连接,辅助定位杆另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的光伏支架无内置驱动电机,光伏支架内的切换式传动机构包括用于带动旋转套管转动的旋转传动组件和用于带动升降杆组件升降的升降传动组件,旋转传动组件和升降传动组件均通过由外部驱动电机驱动的切换连接传动组件来进行选择性调节。这种光伏支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仅需配置一至三个携带有驱动电机的移动装置就可以完成光伏发电站中数百个光伏支架的调节工作,大大缩减了光伏发电站的建设成本,后期维护也更为简便,有利于光伏发电站的大力推广。2、本专利技术的切换连接传动组件的自锁滑块连接组件与外部驱动电机连接,通过上下移动带动传动轴并使主动齿轮选择性驱动副传动齿轮A、副传动齿轮B旋转,以此达到分别调节光伏支架高度角和方位角的目的,简单高效,操作方便。3、本专利技术自锁连接组件的自锁连接套利用压簧和方形限位块的配合使插入自锁连接套中的外部驱动电机输出轴在旋转一定角度后能够自动径向卡死,使自锁连接套能够跟随外部驱动电机输出轴转动。这种设置方式可以完成外部驱动电机输出轴与自锁连接套的快速匹配,有效防止自锁连接套打滑,影响光伏支架的调节精度。4、本专利技术的滑动定位自锁装置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带动滑块移动并自锁定位,防止外部驱动电机在带动自锁连接套转动的过程中由于移位而导致主动齿轮空转,影响光伏支架的调节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俯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A-A向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B-B向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自锁滑块连接组件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滑动定位自锁装置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光伏板;2-支架;2.1-基座;2.2-旋转套管;2.3-凸缘;2.4-连杆;2.5-升降杆;2.6-传动杆;2.7-旋转传动组件;2.71-蜗轮B;2.72-蜗杆B;2.8-升降传动组件;2.9-切换连接传动组件;2.81-传动轴A;2.82-齿轮;2.83-蜗轮A;2.84-蜗杆A;2.91-副传动齿轮A;2.92-副传动齿轮B;2.93-主传动齿轮;2.94-传动轴B;2.95-导向槽;2.96-自锁滑块连接组件;2.961-滑块;2.962-套体;2.963-限位槽;2.964-方形限位块;2.965-压簧;2.97-滑动定位自锁装置;2.971-条形定位件;2.972-定位杆;2.973-定位槽;2.974-自锁弹簧;2.975-自锁球;2.976-辅助定位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5所示的一种智能追日系统的光伏支架,包括光伏板1和设置在光伏板1下方的支架2,支架2包括设置有空腔的基座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智能追日系统的光伏支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智能追日系统的光伏支架,包括光伏板(1)和设置在光伏板(1)下方的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包括设置有空腔的基座(2.1),空腔内设置有用于带动光伏板(1)转动的旋转套管(2.2),旋转套管(2.2)上端延伸出基座(2.1)且外壁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将旋转套管(2.2)固定在基座(2.1)上的凸缘(2.3),旋转套管(2.2)外壁上活动连接有连杆(2.4),连杆(2.4)自由端与光伏板(1)底部活动连接,旋转套管(2.2)内活动设置有升降杆(2.5),升降杆(2.5)上端延伸出旋转套管(2.2)并与光伏板(1)底部活动连接,升降杆(2.5)下端活动连接有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传动杆(2.6),传动杆(2.6)下端延伸出旋转套管(2.2),空腔内还设置有同时与旋转套管(2.2)和传动杆(2.6)连接的用于选择性驱动传动杆(2.6)升降和旋转套管(2.2)转动的切换式传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追日系统的光伏支架,包括光伏板(1)和设置在光伏板(1)下方的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包括设置有空腔的基座(2.1),空腔内设置有用于带动光伏板(1)转动的旋转套管(2.2),旋转套管(2.2)上端延伸出基座(2.1)且外壁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将旋转套管(2.2)固定在基座(2.1)上的凸缘(2.3),旋转套管(2.2)外壁上活动连接有连杆(2.4),连杆(2.4)自由端与光伏板(1)底部活动连接,旋转套管(2.2)内活动设置有升降杆(2.5),升降杆(2.5)上端延伸出旋转套管(2.2)并与光伏板(1)底部活动连接,升降杆(2.5)下端活动连接有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传动杆(2.6),传动杆(2.6)下端延伸出旋转套管(2.2),空腔内还设置有同时与旋转套管(2.2)和传动杆(2.6)连接的用于选择性驱动传动杆(2.6)升降和旋转套管(2.2)转动的切换式传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追日系统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式传动机构包括用于带动旋转套管(2.2)转动的旋转传动组件(2.7)和用于带动升降杆(2.5)组件升降的升降传动组件(2.8),以及由外部驱动电机驱动的用于选择性控制旋转传动组件(2.7)和升降传动组件(2.8)传动的切换连接传动组件(2.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智能追日系统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传动组件(2.8)包括水平设置在空腔内的传动轴A(2.81),传动轴A(2.81)两端与空腔内壁活动连接,传动轴A(2.81)上套设有用于带动传动杆(2.6)升降的齿轮(2.82),传动杆(2.6)外壁上轴向均布有与齿轮(2.82)啮合的若干环状齿,传动轴A(2.81)上还套设有用于带动传动轴A(2.81)转动的蜗轮A(2.83),空腔内水平设置有与蜗轮A(2.83)啮合的蜗杆A(2.84),蜗杆A(2.84)两端与空腔内壁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智能追日系统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传动组件(2.7)包括套设在旋转套管(2.2)下端的蜗轮B(2.71)和与蜗轮B(2.71)啮合的蜗杆B(2.72),蜗杆B(2.72)两端与空腔内壁活动连接,蜗杆B(2.72)位于蜗杆A(2.84)上方且与蜗杆A(2.84)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智能追日系统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连接传动组件(2.9)包括套设在蜗杆A(2.84)上的副传动齿轮A(2.91)和套设在蜗杆B(2.72)上的与副传动齿轮A(2.91)对应的副传动齿轮B(2.92),副传动齿轮A(2.91)和副传动齿轮B(2.92)之间设置有主传动齿轮(2.93)和可升降的用于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皓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神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