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均匀度薄型液晶显示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4895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2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均匀度薄型液晶显示屏,包括从下往下依次贴合的面偏光片、液晶盒、底偏光片和背光板;面偏光片设置在液晶盒的上方,底偏光片设置在液晶盒的下方;背光板包括聚光膜层、基础层和背光外框;其中聚光膜层和基础层由上至下叠放在背光外框中;所述基础层包括发光二极管、导光板和扩散膜,所述扩散膜和导光板从上往下依次设置在所述超微距多晶体结构增亮膜下方,所述发光二极管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或正下方;其中,所述导光板边缘与TFT AA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4.5mm;所述反射式偏光增亮膜的厚度为0.28mm,所述超微距多晶体结构增亮膜为0.155mm。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均匀度薄型液晶显示屏具有高均匀度、高透光率率、高对比度、整体较薄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均匀度薄型液晶显示屏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均匀度薄型液晶显示屏。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经过不断的发展,由最初只能显示简单的黑白字符图形TN\STN型液晶显示器到目前主流的TFT型液晶显示器,可以显示内容丰富、具有鲜艳彩色效果的各种画面。随着液晶显示器应用的推广普及,TFT型液晶显示器由于具有快响应时间,以及高画质的显示效果被广大消费者所喜爱,但是目前的曲面的TFT液晶显示器厚度不够薄,导致透光率差;而且存在显示效果上的缺陷,如从上下左右不同方向视角观察时,在有些视角会存在严重的漏光现象,均匀度和对比度会变差,严重影响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效果,给消费者带来不好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能具有高均匀度的高均匀度TFT型薄型液晶显示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均匀度薄型液晶显示屏,包括从下往下依次贴合的面偏光片、液晶盒、底偏光片和背光板;所述面偏光片设置在液晶盒的上方,所述底偏光片设置在液晶盒的下方;所述液晶盒包括面ITO玻璃基板、液晶层和底ITO玻璃基板,所述面偏光片贴附在面ITO玻璃基板的上方,所述面ITO玻璃基板的内侧面设置有彩色滤光膜,在所述底ITO玻璃基板的下表面贴附所述底偏光片,在所述底ITO玻璃基板的内侧面设置有像素电极;所述液晶层设置于彩色滤光膜和像素电极之间;所述背光板包括聚光膜层、基础层和背光外框;其中聚光膜层和基础层由上至下叠放在背光外框中;所述聚光膜层包括反射式偏光增亮膜和超微距多晶体结构增亮膜,所述反射式偏光增亮膜和超微距多晶体结构增亮膜从上往下依次设置在所述基础层上方;所述反射式偏光增亮膜的透光轴与底偏光片的透光轴互相平行;所述反射式偏光增亮膜的厚度为0.28mm,所述超微距多晶体结构增亮膜为0.155mm;所述基础层包括发光二极管、导光板和扩散膜,所述扩散膜和导光板从上往下依次设置在所述超微距多晶体结构增亮膜下方,所述发光二极管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或正下方;其中,所述导光板边缘与TFTAA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4.5mm。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液晶盒使用光配向的方式进行定向,在BM区域增加PS;所述背光板在导光板和背光胶框之间增加中胶框,同时导光板使用注塑工艺,导光板边缘四周用CNC抛光。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扩散膜为0.129mm,所述导光板为2.2mm。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面偏光片包括两层三醋酸纤维素和聚乙烯醇;所述两层三醋酸纤维素之间设置所述聚乙烯醇,位于上层的三醋酸纤维素的上表面依次涂覆有防反射涂层和防眩光涂层;和/或,所述底偏光片包括两层三醋酸纤维素、聚乙烯醇和光学补偿膜,所述两层三醋酸纤维素之间为聚乙烯醇,最外侧为光学补偿膜。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彩色滤光膜采用低延迟量设计,延迟量设计值设置为小于3nm;所述液晶层的延迟量设置为300~370nm;所述像素电极为水平横向栅条状结构,所述像素电极的栅条排列方向与液晶盒中的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一致。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面偏光片的吸光轴与像素电极的方向成小于45°角,并与非通电情况下的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平行;所述底偏光片的吸光轴与像素电极的方向成大于45°角,并与非通电情况下的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垂直。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光学补偿膜的光学补偿值设置为270nm,光学补偿膜z轴方向折射率设置为Nz=0.5。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若显示屏为横屏方式,所述超微距多晶体结构增亮膜的轴与显示屏的长边平行;若显示屏为竖屏方式,所述超微距多晶体结构增亮膜的轴与显示屏的短边平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均匀度薄型液晶显示屏的有益效果在于:对背光板增加超微距多晶体结构增亮膜(BEF)和反射式偏光增亮膜(DBEF)组合,提高背光板表面亮度,同时使反射式偏光增亮膜的透光轴与底偏光片的透光轴互相平行,有效提高均匀度均匀性,并通过控制反射式偏光增亮膜的厚度为0.28mm,所述超微距多晶体结构增亮膜为0.155mm,使得整个显示屏更薄更透光。所述液晶盒使用光配向的方式进行定向,在BM区域增加PS以提高抗压和抗扭曲;所述背光板在导光板和背光胶框之间增加中胶框,同时导光板使用注塑工艺,四周用CNC抛光,同时增大导光板边缘与TFTAA之间的距离以减少边缘的反光。另外,通过在面偏光片上增加防眩光涂层和防反射涂层,改善液晶显示屏在强光环境下可读性;同时优化底偏光片中光学补偿膜的补偿值,与液晶层的光程差值相匹配,以改善液晶显示屏不同视角方向的可视角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高均匀度薄型液晶显示屏具有高均匀度率、高对比度、广视角等优异性能,以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均匀度薄型液晶显示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均匀度薄型液晶显示屏的液晶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均匀度薄型液晶显示屏的像素电极设计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均匀度薄型液晶显示屏的面偏光片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均匀度薄型液晶显示屏的底偏光片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均匀度薄型液晶显示屏的背光板结构示意图;图7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均匀度薄型液晶显示屏的背光板的导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均匀度薄型液晶显示屏的的视角测试图与当前通用技术对比图。附图标记:100、液晶盒;200、背光板;1、面偏光片;2、面ITO玻璃基板;3、彩色滤光膜;4、液晶层;5、像素电极;6、底ITO玻璃基板;7、底偏光片;8、反射式偏光增亮膜(DBEF);9、超微距多晶体结构增亮膜(BEF);10、扩散膜;11、发光二极管;12、背光胶框;13、导光板;14、防反射涂层;15、防眩光涂层;16、三醋酸纤维素(TAC);17、聚乙烯醇(PVA);18、光学补偿膜。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均匀度薄型液晶显示屏,包括从下往下依次贴合的面偏光片1、液晶盒100、底偏光片7和背光板200,所述面偏光片1贴附在液晶盒100的上表面,所述面偏光片1具有防眩光和防反射功能,可以提高显示屏在强光环境下的可读性;底偏光片7贴附在液晶盒的下表面,以控制底部入射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均匀度薄型液晶显示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均匀度薄型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往下依次贴合的面偏光片、液晶盒、底偏光片和背光板;所述面偏光片设置在液晶盒的上方,所述底偏光片设置在液晶盒的下方;所述液晶盒包括面ITO玻璃基板、液晶层和底ITO玻璃基板,所述面偏光片贴附在面ITO玻璃基板的上方,所述面ITO玻璃基板的内侧面设置有彩色滤光膜,在所述底ITO玻璃基板的下表面贴附所述底偏光片,在所述底ITO玻璃基板的内侧面设置有像素电极;所述液晶层设置于彩色滤光膜和像素电极之间;所述背光板包括聚光膜层、基础层和背光外框;其中聚光膜层和基础层由上至下叠放在背光外框中;所述聚光膜层包括反射式偏光增亮膜和超微距多晶体结构增亮膜,所述反射式偏光增亮膜和超微距多晶体结构增亮膜从上往下依次设置在所述基础层上方;所述反射式偏光增亮膜的透光轴与底偏光片的透光轴互相平行;所述反射式偏光增亮膜的厚度为0.28mm,所述超微距多晶体结构增亮膜为0.155mm;所述基础层包括发光二极管、导光板和扩散膜,所述扩散膜和导光板从上往下依次设置在所述超微距多晶体结构增亮膜下方,所述发光二极管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或正下方;其中,所述导光板边缘与TFT AA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4.5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均匀度薄型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往下依次贴合的面偏光片、液晶盒、底偏光片和背光板;所述面偏光片设置在液晶盒的上方,所述底偏光片设置在液晶盒的下方;所述液晶盒包括面ITO玻璃基板、液晶层和底ITO玻璃基板,所述面偏光片贴附在面ITO玻璃基板的上方,所述面ITO玻璃基板的内侧面设置有彩色滤光膜,在所述底ITO玻璃基板的下表面贴附所述底偏光片,在所述底ITO玻璃基板的内侧面设置有像素电极;所述液晶层设置于彩色滤光膜和像素电极之间;所述背光板包括聚光膜层、基础层和背光外框;其中聚光膜层和基础层由上至下叠放在背光外框中;所述聚光膜层包括反射式偏光增亮膜和超微距多晶体结构增亮膜,所述反射式偏光增亮膜和超微距多晶体结构增亮膜从上往下依次设置在所述基础层上方;所述反射式偏光增亮膜的透光轴与底偏光片的透光轴互相平行;所述反射式偏光增亮膜的厚度为0.28mm,所述超微距多晶体结构增亮膜为0.155mm;所述基础层包括发光二极管、导光板和扩散膜,所述扩散膜和导光板从上往下依次设置在所述超微距多晶体结构增亮膜下方,所述发光二极管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或正下方;其中,所述导光板边缘与TFTAA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4.5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均匀度薄型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盒使用光配向的方式进行定向,在BM区域增加PS;所述背光板在导光板和背光胶框之间增加中胶框,同时导光板使用注塑工艺,导光板边缘四周用CNC抛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均匀度薄型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膜为0.129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耀文王艳卿
申请(专利权)人:精电河源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