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旁流节温器及使用该节温器的水蓄能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央空调水蓄冷(热)系统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旁流节温器及使用该节温器的水蓄能系统。
技术介绍
中央空调水蓄能系统在蓄冷(热)工况运行初期,制冷/制热机组启动运行通常需要一个加载过程(负荷由0%加载到100%,目前市场上的制冷机组加载时间约需15分钟,多台并联机组运行完成加载可长达30分钟以上),此阶段制冷/制热机组的出水温度将逐渐降低(升高),直至加载完成后,出水温度才能达到或接近设定值。在没有设置旁流节温器的系统中,机组在加载过程中生产的不同温度的冷冻水(热水)将会直接进入到蓄能水槽内,形成初期的温度过渡层,该过渡层将会与因水的物理特性引起的过渡层叠加作用共同形成最终的斜温层,斜温层的厚度过大将会直接降低了蓄能水槽的蓄能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旁流节温器及使用该节温器的水蓄能系统,其能够提高系统中蓄能水槽的效率,降低蓄能水槽的斜温层厚度,能充分利用晚间低谷电价时段进行储能,提高系统的节能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旁流节温器,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旁流节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缓冲水流的储水容器、用于检测制冷/制热机组的出口与储水容器之间的管道内部水流的水温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控制水流方向的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以及用于控制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的开启/关闭的控制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连接在制冷/制热机组的出口与储水容器之间的管道上,所述第一电动阀连接在蓄能水槽的第一接管口与储水容器之间的管道上,所述第二电动阀连接在蓄能水槽的第二接管口与储水容器之间的管道上,所述控制器与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旁流节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缓冲水流的储水容器、用于检测制冷/制热机组的出口与储水容器之间的管道内部水流的水温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控制水流方向的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以及用于控制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的开启/关闭的控制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连接在制冷/制热机组的出口与储水容器之间的管道上,所述第一电动阀连接在蓄能水槽的第一接管口与储水容器之间的管道上,所述第二电动阀连接在蓄能水槽的第二接管口与储水容器之间的管道上,所述控制器与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流节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容器的内部设有布水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流节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容器的压降值与蓄能水槽相匹配。4.一种水蓄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制热机组、蓄能水槽、蓄冷/蓄热水泵机组和旁流节温器,所述制冷/制热机组的出口通过管道与蓄能水槽的第一接管口相连接,所述蓄冷/蓄热水泵机组通过另一管道连接在蓄能水槽的第二接管口与制冷/制热机组的入口之间,所述旁流节温器并联在制冷/制热机组的出口与蓄能水槽的第一接管口之间和蓄能水槽的第二接管口与蓄冷/蓄热水泵机组之间,从而形成一条旁流支路,所述旁流节温器包括用于缓冲水流的储水容器、用于检测制冷/制热机组的出口与储水容器之间的管道内部水流的水温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控制水流方向的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以及用于控制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的开启/关闭的控制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连接在制冷/制热机组的出口与储水容器之间的管道上,所述第一电动阀连接在蓄能水槽的第一接管口与储水容器之间的管道上,所述第二电动阀连接在蓄能水槽的第二接管口与储水容器之间的管道上,所述控制器与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电连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