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面部识别及北斗定位的智能专网执法装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4506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1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面部识别及北斗定位的智能专网执法装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输出端与信息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底座、支撑柱和摄像头的设置,共同构建了一个可调节角度的摄像装置,通过中央处理器、信息处理模块、面部识别模块、存储单元、无线通讯模块、北斗定位模块和移动终端的设置,共同构建了一个分析处理的定位装置,以上结构的配合,满足了执法时不容易被察觉,追踪效率比较高和工作量低的目的,解决了执法时容易被察觉,追踪效率比较低和工作量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面部识别及北斗定位的智能专网执法装备
本技术涉及信号处理
,具体为一种具有面部识别及北斗定位的智能专网执法装备。
技术介绍
摄像头又称为电脑相机、电脑眼、电子眼等,是一种视频输入设备,被广泛的运用于视频会议,远程医疗及实时监控等方面;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和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现有的定位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使用专门的传感设备附着在目标物体上,通过对传感设备的定位达到对目标物体进行定位的目的;另一种是使用摄像头,采用图像分析的方法,记录画面的动态变化,通过画面变化的像素点的位置从而确定物体的位置,警务人员在追踪罪犯时,一般需要实体跟踪,但是这样的方式目标太大,容易被察觉,而对追踪效率比较低,工作量太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面部识别及北斗定位的智能专网执法装备,具备执法时不容易被察觉,追踪效率比较高和工作量低的优点,解决了执法时容易被察觉,追踪效率比较低和工作量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面部识别及北斗定位的智能专网执法装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输出端与信息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面部识别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面部识别模块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反馈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无线通讯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北斗定位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的输出端与北斗定位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北斗定位模块的输入端与移动终端的输出端电连接。优选的,所述反馈模块的输出端与语音报警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语音报警模块包括扬声器。优选的,所述反馈模块的输出端与声光报警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声光报警模块分别包括红灯报警器和绿灯报警器。优选的,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与存储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存储单元包括第一存储模块和第二存储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底座、支撑柱和摄像头的设置,共同构建了一个可调节角度的摄像装置,通过中央处理器、信息处理模块、面部识别模块、存储单元、无线通讯模块、北斗定位模块和移动终端的设置,共同构建了一个分析处理的定位装置,以上结构的配合,满足了执法时不容易被察觉,追踪效率比较高和工作量低的目的,解决了执法时容易被察觉,追踪效率比较低和工作量大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扬声器,可以当信息处理模块对面部进行分析后传输给反馈模块,根据判断扬声器适时发出警报,通过红灯报警器和绿灯报警器的设置,当信息处理模块对面部进行采集分析后传输给反馈模块,声光报警模块根据反馈模块的判断,发出红灯和绿灯提醒,通过第一存储模块和第二存储模块的设置可以在终端内部存储的图像进行信息对比,提高终端的使用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系统原理图。图中:1底座、2支撑柱、3摄像头、4信息处理模块、5面部识别模块、6中央处理器、7反馈模块、8无线通讯模块、9北斗定位模块、10移动终端、11语音报警模块、12扬声器、13声光报警模块、14红灯报警器、15绿灯报警器、16存储单元、17第一存储模块、18第二存储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具有面部识别及北斗定位的智能专网执法装备,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支撑柱2,支撑柱2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摄像头3;摄像头3的输出端与信息处理模块4的输入端电连接,信息处理模块4的输入端与存储单元16的输出端电连接,存储单元16包括第一存储模块17和第二存储模块18,通过第一存储模块17和第二存储模块18的设置可以在终端内部存储的图像进行信息对比,提高终端的使用效率,信息处理模块4的输出端与面部识别模块5的输入端电连接,面部识别模块5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6的输入端电连接,中央处理器6的输出端与反馈模块7的输入端电连接,反馈模块7的输出端与语音报警模块11的输入端电连接,语音报警模块11包括扬声器12,通过扬声器12,可以当信息处理模块4对面部进行分析后传输给反馈模块7,根据判断扬声器12适时发出警报,反馈模块7的输出端与声光报警模块13的输入端电连接,声光报警模块13分别包括红灯报警器14和绿灯报警器15,通过红灯报警器14和绿灯报警器15的设置,当信息处理模块4对面部进行采集分析后传输给反馈模块7,声光报警模块13根据反馈模块7的判断,发出红灯和绿灯提醒,中央处理器6的输出端与无线通讯模块8的输入端电连接,中央处理器6的输入端与北斗定位模块9的输出端电连接,无线通讯模块8的输出端与北斗定位模块9的输入端电连接,北斗定位模块9的输入端与移动终端10的输出端电连接,通过底座1、支撑柱2和摄像头3的设置,共同构建了一个可调节角度的摄像装置,通过中央处理器6、信息处理模块4、面部识别模块5、存储单元16、无线通讯模块8、北斗定位模块9和移动终端10的设置,共同构建了一个分析处理的定位装置,以上结构的配合,满足了执法时不容易被察觉,追踪效率比较高和工作量低的目的,解决了执法时容易被察觉,追踪效率比较低和工作量大的问题。使用时,通过摄像头3对面部信息和移动终端10对位置信息进行采集,通过北斗定位模块9、面部识别模块5和信息处理模块4同步进行定位和面部识别分析,然后传输给中央处理器6进行汇合整理后做出判断在传输给反馈模块7,最后通过反馈模块7根据中央处理器6给出的判断发出警报,对执法人员进行提醒。综上所述:该具有面部识别及北斗定位的智能专网执法装备,通过摄像头3、信息处理模块4、面部识别模块5、中央处理器6、反馈模块7、无线通讯模块8、北斗定位模块9、移动终端10、语音报警模块11、扬声器12、声光报警模块13、红灯报警器14、绿灯报警器15、存储单元16、第一存储模块17和第二存储模块18的配合,解决了执法时容易被察觉,追踪效率比较低和工作量大的问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面部识别及北斗定位的智能专网执法装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面部识别及北斗定位的智能专网执法装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摄像头(3);所述摄像头(3)的输出端与信息处理模块(4)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信息处理模块(4)的输出端与面部识别模块(5)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面部识别模块(5)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6)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6)的输出端与反馈模块(7)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6)的输出端与无线通讯模块(8)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6)的输入端与北斗定位模块(9)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8)的输出端与北斗定位模块(9)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北斗定位模块(9)的输入端与移动终端(10)的输出端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面部识别及北斗定位的智能专网执法装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摄像头(3);所述摄像头(3)的输出端与信息处理模块(4)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信息处理模块(4)的输出端与面部识别模块(5)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面部识别模块(5)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6)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6)的输出端与反馈模块(7)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6)的输出端与无线通讯模块(8)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6)的输入端与北斗定位模块(9)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8)的输出端与北斗定位模块(9)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北斗定位模块(9)的输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卓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天玑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