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片云母混合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4322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铜片云母混合转运装置,包括分度盘,分度盘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转运孔,分度盘的中心轴连接动力装置,分度盘下方转运孔对应设置有上料装置的料槽,转运孔与料槽的形状相同,所述分度盘上方转运孔对应设置有转运物料的气缸,装置运行过程中,上料装置中料槽内的物料送至转运孔内,动力装置带动分度盘转动,填充有物料的转运孔转动至上方时,转运孔内的物料被气缸推送至换向器组装套筒内,使用分度盘中的转运孔对各部分已呈弧形的换向器物料进行转运至组装套筒内,能够提高物料进入套筒组装的准确率,能够避免物料直接组装入组装套筒内发生错位,出现卡顿甚至云母断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片云母混合转运装置
本技术涉及换向器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铜片云母混合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换向器是直流永磁串激电动机上为了能够让电动机持续转动下去的一个部件,其结构根据具体使用场合有多种,常见的半塑性换向器主要组成为围绕成圆形的间隔组装的铜片和云母片。以前的换向器生产主要依靠人工组装,但是其尺寸小的特点,且云母片脆易碎,使得人工组装难度非常大,且质量非常不稳定。现在通常使用自动化设备机械进行换向器的组装生产,常见的方式是分别对铜片和云母片进行排片呈圆形,转运后组装成成品,但使用此种组装方式时,由于云母片脆易断,因此在完成最后组装过程中,若铜片云母片定位偏移一点点,则组装过程中云母片就易撞上铜片破裂,使得生产不稳定。为了解决此问题,现有设备采用先混合排片再对混合排片后的铜片和云母片组装成圆形完成换向器的生产,但是混合排片后的铜片和云母片如何准确无误的转运到组装套筒去,却是个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装置能够将汇聚呈圆弧状的铜片和云母能够更加准确高效的转运到最后换向器组装套筒内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铜片云母混合转运装置。一种铜片云母混合转运装置,包括分度盘,所述分度盘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转运孔,所述分度盘的中心轴连接动力装置,所述分度盘下方转运孔对应设置有上料装置的料槽,所述转运孔与所述料槽的形状相同,所述分度盘上方转运孔对应设置有转运物料的气缸。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运孔设置为4-6个。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度盘位于所述转运孔之间的位置呈向内凹陷的弧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运孔横截面与待转运物料横截面相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套设有皮带的一侧,所述皮带另一侧连接步进电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连接变频电机。综上所述,一种铜片云母混合转运装置,包括分度盘,分度盘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转运孔,分度盘的中心轴连接动力装置,分度盘下方转运孔对应设置有上料装置的料槽,转运孔与料槽的形状相同,所述分度盘上方转运孔对应设置有转运物料的气缸,装置运行过程中,上料装置中料槽内的物料送至转运孔内,动力装置带动分度盘转动,填充有物料的转运孔转动至上方时,转运孔内的物料被气缸推送至换向器组装套筒内,使用分度盘中的转运孔对各部分已呈弧形的换向器物料进行转运至组装套筒内,能够提高物料进入套筒组装的准确率,能够避免物料直接组装入组装套筒内发生错位,出现卡顿甚至云母断裂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铜片云母混合转运装置,包括分度盘1,所述分度盘1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转运孔2,所述分度盘1的中心轴连接动力装置3,所述分度盘1下方转运孔2对应设置有上料装置的料槽,所述转运孔2与所述料槽的形状相同,所述分度盘1上方转运孔2对应设置有转运物料的气缸4。装置运行过程中,上料装置中料槽内的物料送至转运孔2内,动力装置3带动分度盘1转动,填充有物料的转运孔2转动至上方时,转运孔2内的物料被气缸4推送至换向器组装套筒内,使用分度盘1中的转运孔2对各部分已呈弧形的换向器物料进行转运至组装套筒内,能够提高物料进入套筒组装的准确率,能够避免物料直接组装入组装套筒内发生错位,出现卡顿甚至云母断裂的问题。转运孔2内填充待转运的间隔排列的铜片和云母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运孔2设置为4-6个。转运孔2的数量设置可以依据具体换向器的种类来定,转运孔2需要在分度盘1下方被填充物料至分度盘1上方转移物料,若转运孔2数量设置太少,则转运效率降低,若转运孔2数量设置偏多,则对分度盘1的运转精度要求增加,会降低分度盘1转运的精度。综合考虑转运的效率和精度问题,将转运孔2数量设置为4-6个。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度盘1位于所述转运孔2之间的位置呈向内凹陷的弧形。分度盘1主要通过转运孔2进行铜片云母的转运,转运孔2间位置呈向内凹陷的弧形,可以减小分度盘1的重量,减轻动力装置3的负荷,也能提高转运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运孔2横截面与待转运物料横截面相同。转运孔2横截面与待转运物料横截面相同,为了确保转运过程中物料位置不发生偏移,此处物料为汇聚呈弧形的铜片和云母片,被转运至组装套筒内只有铜片和云母片的位置不发生偏移,更利于铜片和云母片在组装套筒内的组合,能提高铜片云母组装的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装置3包括连接轴5,所述连接轴5上套设有皮带的一侧,所述皮带另一侧连接步进电机6。步进电机6转动过程中通过皮带带动连接轴5转动,从而带动分度盘1转动,使用皮带传输使得当分度盘1后方没有位置时,将步进电机6设置在旁边,合理利用设备的空间位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装置3包括连接轴5,所述连接轴5上连接变频电机。使用变频电机带动连接轴5按照一定频率和角度转动,从而实现分度盘1的分度转动,使分度盘1完成从料槽接收物料,被气缸4推送至转运套筒内的技术效果。同时,直接使用变频电机作为动力装置3能够节省装置体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并不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均涵盖在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铜片云母混合转运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片云母混合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度盘,所述分度盘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转运孔,所述分度盘的中心轴连接动力装置,所述分度盘下方转运孔对应设置有上料装置的料槽,所述转运孔与所述料槽的形状相同,所述分度盘上方转运孔对应设置有转运物料的气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片云母混合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度盘,所述分度盘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转运孔,所述分度盘的中心轴连接动力装置,所述分度盘下方转运孔对应设置有上料装置的料槽,所述转运孔与所述料槽的形状相同,所述分度盘上方转运孔对应设置有转运物料的气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铜片云母混合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孔设置为4-6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铜片云母混合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瑜罗思慧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飞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