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数据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4293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DIY数据线,包括有USB插头、连接插头以及线缆;该线缆连接于USB插头和连接插头之间;该USB插头包括有一第一前绝缘件、一第一后绝缘件、多个导电端子以及第一屏蔽外壳;该连接插头包括有一插头模块、一第二后绝缘件、多个连接端子以及一第二屏蔽外壳;该插头模块包括有主体件、第二前绝缘件和屏蔽定位支架;通过利用USB插头由第一前绝缘件、第一后绝缘件、多个导电端子和第一屏蔽外壳组成,并配合连接插头由插头模块、第二后绝缘件、多个连接端和第二屏蔽外壳组成,结构简单,用户可自行将各个配件组装起来,集娱乐和锻炼动手能力于一起,同时也利于开发智力,非常适用于小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DIY数据线
本技术涉及数据线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DIY数据线。
技术介绍
数据线(datacable),其作用是来连接移动设备和电脑的,来达到数据传递或通信目的。通俗点说,就是连接电脑与移动设备用来传送视频、铃声、图片等文件的通路工具。现在,随着电子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数据线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用户从市面上买回来的数据线均是工厂已经组装好可以直接使用的数据线,这种数据线用户不能自由组装,不能锻炼用户的动手能力,进而不能给用户带来乐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DIY数据线,其可供用户自行装配,能锻炼用户的动手能力,为用户带来乐趣。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DIY数据线,包括有USB插头、连接插头以及线缆;该线缆连接于USB插头和连接插头之间;该USB插头包括有一第一前绝缘件、一第一后绝缘件、多个导电端子以及第一屏蔽外壳;该第一前绝缘件具有一接合面,第一前绝缘件的后端面向前凹设有多个第一插槽,多个第一插槽连通至接合面;该第一后绝缘件的前端与第一前绝缘件的后端对插安装,第一后绝缘件的后端设置有第一引线槽,第一后绝缘件的后端周缘向外凸设有第一限位环,第一后绝缘件的后端面设置有第一过线孔,第一过线孔连通前述第一引线槽,该第一引线槽的前侧缘设置有多个第一卡线槽,该线缆的第一端伸入第一过线孔,线缆的第一端各芯线向上穿出第一引线槽并分别卡于对应的第一卡线槽中;该多个导电端子分别插装在对应的第一插槽中,每一导电端子的前端均具有接触部,该接触部露出于接合面,每一导电端子的后端分别抵压于线缆之第一端对应芯线的导体上接触导通;第一屏蔽外壳套设于第一前绝缘件和第一后绝缘件外,该第一屏蔽外壳的前端开口折弯形成有限位板,该限位板与第一屏蔽外壳的前端面平齐,第一前绝缘件的前端面抵于限位板的内侧面上,前述第一限位环抵于第一屏蔽外壳的后端面上,且第一屏蔽外壳与第一后绝缘件固定安装在一起;该连接插头包括有一插头模块、一第二后绝缘件、多个连接端子以及一第二屏蔽外壳;该插头模块包括有主体件、第二前绝缘件和屏蔽定位支架;该主体件的表面具有多个连接盘,该第二前绝缘件镶嵌成型固定在主体件上,第二前绝缘件的前端周缘向外凸设有第二限位环;该屏蔽定位支架的前端镶嵌成型固定在第二前绝缘件中,屏蔽定位支架位于主体件的底面下方,屏蔽定位支架的后端具有第一扣部;该第二后绝缘件的前端凹设有一容置槽和多个第二插槽,前述主体件的后端插装在容置槽中,第二后绝缘件的底面凹设有第一扣槽,第一扣部与第一扣槽配合卡扣固定,第二后绝缘件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引线槽,第二后绝缘件的后端面设置有第二过线孔,第二过线孔连通前述第二引线槽,该第二引线槽的前侧缘设置有多个第二卡线槽,该多个第二卡线槽分别与对应的第二插槽连通,该线缆的第二端伸入第二过线孔,线缆的第二端各芯线向上穿出第二引线槽并分别卡于对应的第二卡线槽中,第二后绝缘件的后端周缘向外凸设有第三限位环;该多个连接端子的后端分别插装在对应的第二插槽中,每一连接端子的后端分别抵压于线缆之第二端对应芯线的导体上接触导通,每一连接端子的前端分别与对应的连接盘抵触连接;第二屏蔽外壳套设于第二前绝缘件和第二后绝缘件外,前述第二限位环和第三限位环分别抵于第二屏蔽外壳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且第二屏蔽外壳与第二后绝缘件固定安装在一起。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进一步包括有用于对线缆进行剥皮的组装工具,组装工具包括有主体板,该主体板上设置有用于对线缆外皮进行剥线的第一剥线孔、用于对线缆之信号线进行剥线的第二剥线孔和用于对线缆之电源线进行剥线的第三剥线孔,第三剥线孔、第二剥线孔和第一剥线孔的两侧均设置有间隙槽。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体板的一侧缘一体延伸出有螺丝刀。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体板上一体折弯延伸出有挡板,该挡板位于第三剥线孔、第二剥线孔和第一剥线孔的前侧。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引线槽的前侧内壁面为导引弧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引线槽的前侧内壁面为导引弧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后绝缘的后端周侧面上设置有螺孔,该第一屏蔽外壳的后端设置有通孔,螺丝穿过通孔而与螺孔螺合连接固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后绝缘的后端周侧面上设置有螺孔,该第二屏蔽外壳的后端设置有通孔,螺丝穿过通孔而与螺孔螺合连接固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插槽的后端底面凹设有第二扣槽,该连接端子的后端具有第二扣部,该第二扣部与第二扣槽配合卡扣。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多个连接端子的前端均连接同一预折料带,每一连接端子的前端均冲切折弯形成有弹性触点,该弹性触点抵于连接盘的表面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利用USB插头由第一前绝缘件、第一后绝缘件、多个导电端子和第一屏蔽外壳组成,并配合连接插头由插头模块、第二后绝缘件、多个连接端和第二屏蔽外壳组成,结构简单,用户可自行将各个配件组装起来,集娱乐和锻炼动手能力于一起,同时也利于开发智力,非常适用于小孩。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组装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图6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中组装工具的立体图。附图标识说明:10、USB插头11、第一前绝缘件111、接合面112、第一插槽12、第一后绝缘件121、第一引线槽122、第一限位环123、第一过线孔124、第一卡线槽125、螺孔13、导电端子131、接触部14、第一屏蔽外壳141、限位板142、通孔20、连接插头21、插头模块211、主体件212、第二前绝缘件213、屏蔽定位支架22、第二后绝缘件221、容置槽222、第二插槽223、第一扣槽224、第二引线槽225、第二过线孔226、第二卡线槽227、第三限位环228、第二扣槽229、螺孔23、连接端子231、第二扣部232、弹性触点24、第二屏蔽外壳241、通孔201、连接盘202、第二限位环203、第一扣部30、线缆31、第一端32、第二端40、组装工具41、主体板42、螺丝刀43、挡板401、第一剥线孔402、第二剥线孔403、第三剥线孔404、间隙槽。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USB插头10、连接插头20以及线缆30,该线缆30连接于USB插头10和连接插头20之间。该USB插头10包括有一第一前绝缘件11、一第一后绝缘件12、多个导电端子13以及第一屏蔽外壳14。该第一前绝缘件11具有一接合面111,第一前绝缘件11的后端面向前凹设有多个第一插槽112,多个第一插槽112连通至接合面111。该第一后绝缘件12的前端与第一前绝缘件11的后端对插安装,第一后绝缘件12的后端设置有第一引线槽121,第一后绝缘件12的后端周缘向外凸设有第一限位环122,第一后绝缘件12的后端面设置有第一过线孔123,第一过线孔123连通前述第一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DIY数据线

【技术保护点】
1.一种DIY数据线,包括有USB插头、连接插头以及线缆;该线缆连接于USB插头和连接插头之间;其特征在于:该USB插头包括有一第一前绝缘件、一第一后绝缘件、多个导电端子以及第一屏蔽外壳;该第一前绝缘件具有一接合面,第一前绝缘件的后端面向前凹设有多个第一插槽,多个第一插槽连通至接合面;该第一后绝缘件的前端与第一前绝缘件的后端对插安装,第一后绝缘件的后端设置有第一引线槽,第一后绝缘件的后端周缘向外凸设有第一限位环,第一后绝缘件的后端面设置有第一过线孔,第一过线孔连通前述第一引线槽,该第一引线槽的前侧缘设置有多个第一卡线槽,该线缆的第一端伸入第一过线孔,线缆的第一端各芯线向上穿出第一引线槽并分别卡于对应的第一卡线槽中;该多个导电端子分别插装在对应的第一插槽中,每一导电端子的前端均具有接触部,该接触部露出于接合面,每一导电端子的后端分别抵压于线缆之第一端对应芯线的导体上接触导通;第一屏蔽外壳套设于第一前绝缘件和第一后绝缘件外,该第一屏蔽外壳的前端开口折弯形成有限位板,该限位板与第一屏蔽外壳的前端面平齐,第一前绝缘件的前端面抵于限位板的内侧面上,前述第一限位环抵于第一屏蔽外壳的后端面上,且第一屏蔽外壳与第一后绝缘件固定安装在一起;该连接插头包括有一插头模块、一第二后绝缘件、多个连接端子以及一第二屏蔽外壳;该插头模块包括有主体件、第二前绝缘件和屏蔽定位支架;该主体件的表面具有多个连接盘,该第二前绝缘件镶嵌成型固定在主体件上,第二前绝缘件的前端周缘向外凸设有第二限位环;该屏蔽定位支架的前端镶嵌成型固定在第二前绝缘件中,屏蔽定位支架位于主体件的底面下方,屏蔽定位支架的后端具有第一扣部;该第二后绝缘件的前端凹设有一容置槽和多个第二插槽,前述主体件的后端插装在容置槽中,第二后绝缘件的底面凹设有第一扣槽,第一扣部与第一扣槽配合卡扣固定,第二后绝缘件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引线槽,第二后绝缘件的后端面设置有第二过线孔,第二过线孔连通前述第二引线槽,该第二引线槽的前侧缘设置有多个第二卡线槽,该多个第二卡线槽分别与对应的第二插槽连通,该线缆的第二端伸入第二过线孔,线缆的第二端各芯线向上穿出第二引线槽并分别卡于对应的第二卡线槽中,第二后绝缘件的后端周缘向外凸设有第三限位环;该多个连接端子的后端分别插装在对应的第二插槽中,每一连接端子的后端分别抵压于线缆之第二端对应芯线的导体上接触导通,每一连接端子的前端分别与对应的连接盘抵触连接;第二屏蔽外壳套设于第二前绝缘件和第二后绝缘件外,前述第二限位环和第三限位环分别抵于第二屏蔽外壳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且第二屏蔽外壳与第二后绝缘件固定安装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IY数据线,包括有USB插头、连接插头以及线缆;该线缆连接于USB插头和连接插头之间;其特征在于:该USB插头包括有一第一前绝缘件、一第一后绝缘件、多个导电端子以及第一屏蔽外壳;该第一前绝缘件具有一接合面,第一前绝缘件的后端面向前凹设有多个第一插槽,多个第一插槽连通至接合面;该第一后绝缘件的前端与第一前绝缘件的后端对插安装,第一后绝缘件的后端设置有第一引线槽,第一后绝缘件的后端周缘向外凸设有第一限位环,第一后绝缘件的后端面设置有第一过线孔,第一过线孔连通前述第一引线槽,该第一引线槽的前侧缘设置有多个第一卡线槽,该线缆的第一端伸入第一过线孔,线缆的第一端各芯线向上穿出第一引线槽并分别卡于对应的第一卡线槽中;该多个导电端子分别插装在对应的第一插槽中,每一导电端子的前端均具有接触部,该接触部露出于接合面,每一导电端子的后端分别抵压于线缆之第一端对应芯线的导体上接触导通;第一屏蔽外壳套设于第一前绝缘件和第一后绝缘件外,该第一屏蔽外壳的前端开口折弯形成有限位板,该限位板与第一屏蔽外壳的前端面平齐,第一前绝缘件的前端面抵于限位板的内侧面上,前述第一限位环抵于第一屏蔽外壳的后端面上,且第一屏蔽外壳与第一后绝缘件固定安装在一起;该连接插头包括有一插头模块、一第二后绝缘件、多个连接端子以及一第二屏蔽外壳;该插头模块包括有主体件、第二前绝缘件和屏蔽定位支架;该主体件的表面具有多个连接盘,该第二前绝缘件镶嵌成型固定在主体件上,第二前绝缘件的前端周缘向外凸设有第二限位环;该屏蔽定位支架的前端镶嵌成型固定在第二前绝缘件中,屏蔽定位支架位于主体件的底面下方,屏蔽定位支架的后端具有第一扣部;该第二后绝缘件的前端凹设有一容置槽和多个第二插槽,前述主体件的后端插装在容置槽中,第二后绝缘件的底面凹设有第一扣槽,第一扣部与第一扣槽配合卡扣固定,第二后绝缘件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引线槽,第二后绝缘件的后端面设置有第二过线孔,第二过线孔连通前述第二引线槽,该第二引线槽的前侧缘设置有多个第二卡线槽,该多个第二卡线槽分别与对应的第二插槽连通,该线缆的第二端伸入第二过线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礼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金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