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系统及安装方法、装配式房屋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34192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墙系统及安装方法、装配式房屋。外墙系统包括:内板,位于装配式房屋的内侧并与装配式房屋的楼板固定;外板,位于装配式房屋的外侧;钢结构,包括钢梁,钢梁位于内板和外板之间;以及结构层,位于内板和外板之间,与钢梁上下并排设置,结构层包括与外板和钢梁固定的龙骨以及填充在龙骨内的保温层。外板可以将风荷载传递给龙骨,龙骨再将风荷载传递到钢梁,内板不承受风载荷,可以提前计算外板的抵抗风荷载的能力,减少外板脱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墙系统及安装方法、装配式房屋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外墙系统及安装方法、装配式房屋。
技术介绍
装配式房屋是指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而建成的房屋。由于装配式房屋安装便捷、施工周期短,在施工现场越来越多的应用装配式房屋。装配式房屋包括起支撑作用的钢结构、与钢结构的钢梁连接的外墙系统。外墙系统包括位于装配式房屋内侧的内板和位于装配式房屋外侧的外板,外板与内板的通常连接方式为粘锚结合。但是,外板与内板粘锚结合时,无法通过计算来预估该连接方式在外板自重和风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荷载值,存在外板脱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式房屋的外墙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预估外板自重和风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荷载值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房屋的外墙系统,包括:内板,位于所述装配式房屋的内侧并与所述装配式房屋的楼板固定;外板,位于所述装配式房屋的外侧;钢结构,包括钢梁,所述钢梁位于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之间;以及结构层,位于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之间,与所述钢梁上下并排设置,所述结构层包括与所述外板和所述钢梁固定的龙骨以及填充在所述龙骨内的保温层。可选的,相邻两个所述楼板之间设置有一个位于所述龙骨上方的钢梁,所述龙骨的顶部与所述钢梁固定,所述龙骨的底部与所述楼板固定。可选的,在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之间依次间隔设有沿水平方向排列的多个所述龙骨,其中相邻两个所述龙骨之间填充有所述保温层。可选的,所述主板通过弯折件和固定在所述弯折件上的连接件与所述钢梁连接。可选的,所述外板通过钻尾自攻螺丝与所述折板连接。可选的,所述龙骨的材料包括镀锌冷弯薄壁型钢,所述保温层的材料包括岩棉。可选的,所述外板包括位于外层的金属面层和填充在所述金属面层内的保温芯材,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外板通过插接结构连接。可选的,所述结构层和所述内板之间设置有隔汽膜,所述结构层和所述外板之间设置有防水透气膜。可选的,所述内板的顶部通过U型卡件与所述楼板连接,所述内板的底部填塞木楔和豆石混凝土。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房屋,包括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墙系统。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房屋的外墙系统的安装方法,包括:安装固定结构层的龙骨;填充结构层的保温层;在结构层外侧和内侧分别固定防水透气膜和隔汽膜;安装外板和内板。可选的,同时安装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外板与龙骨连接,外板可以将风荷载传递给龙骨。龙骨与钢梁连接,龙骨再将风荷载传递到钢梁,内板不承受风载荷,传力机制可靠,传力路径清晰明确,可以通过《建筑用金属面绝热夹芯板》(GB/T23932)附录A中规定的计算方法计算外板的抵抗风荷载的能力,因此可以提前计算外板的抵抗风荷载的能力,减少外板脱落的风险。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龙骨与钢梁和墙板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板和楼板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图5中:外板-1;防水透气膜-2;结构层-3’;龙骨-3;保温层-4;隔汽膜-5;内板-6;钢梁-7;楼板-8;连接件-9;弯折件-10;弯折件-11;膨胀螺栓-12;金属面层-13;保温芯材-14;钻尾自攻螺丝-15;U型卡件-16;射钉-17。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房屋的外墙系统包括位于装配式房屋内侧的内板6、位于装配式房屋外侧的外板1,以及位于内板6和外板1之间的钢结构和结构层3’。其中,内板6与装配式房屋的楼板8固定。钢结构包括钢梁7。结构层3’和钢梁7上下并排设置在内板6和外板1之间,结构层3’包括与外板1和钢梁7固定的龙骨3以及填充在龙骨3内的保温层4。楼板8可以为钢筋混凝土楼板8。通过上述方式设置,外板1可以将风荷载传递给龙骨3,龙骨3再将风荷载传递到钢梁,内板6不承受风载荷,传力机制可靠,传力路径清晰明确,可以通过《建筑用金属面绝热夹芯板》(GB/T23932)附录A中规定的计算方法计算外板1的抵抗风荷载的能力,因此可以提前计算外板1的抵抗风荷载的能力,减少外板1脱落的风险。在内板6和外板1之间依次间隔设有沿水平方向(垂直于装配式房屋的上下方向)排列的多个龙骨3,其中相邻两个龙骨3之间填充有保温层4,以简化结构,节约成本,方便加工、安装。龙骨3的截面(沿水平方向的截面)可以为C型、矩形、Z型或者几字形等。相邻两个楼板8之间设置有一个位于龙骨3上方的钢梁7,龙骨3的顶部与钢梁7的下侧翼固定,龙骨3的底部与楼板8固定。龙骨3嵌入顶部钢梁7和底部楼板8之间,主板通过连接件9(螺栓)和弯折件10与钢梁7的下翼缘固定,主板通过连接件9(螺栓)、弯折件11和膨胀螺栓12与楼板8固定。龙骨3的材料包括镀锌冷弯薄壁型钢,以方便打孔、提高强度。保温层4填充在由钢梁7、龙骨3、楼板8组成的框架之内。保温层4的材料包括岩棉,具体地可以为A级不燃的岩棉,以提高防火性能。外板1通过钻尾自攻螺丝15与龙骨3折板连接,其连接的承载力能力可以通过《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中规定的方法计算。如图5所示,外板1包括位于外层的金属面层13和填充在金属面层13内的保温芯材14。如此设置,外板1为保温装饰一体结构,结构简单,保温效果好。相邻的两个外板1通过插接结构连接。在金属面层13设有插接结构(插接口),上下相邻的两块金属面层13通过插接结构连接。插接结构的设置方式有多种,插接结构的构造形式满足防水要求。左右相邻的两块金属面层13之间的间隙进行专门设计,可以使用密封胶条配合密封胶来进行处理。内板6可以为加气混凝土条板。加气混凝土条板在被人用手敲击时无空鼓感,且加气混凝土条板在安装固定时不影响外板1安装固定。内板6的顶部通过U型卡件16与楼板8(具体地,为顶棚)连接,内板6的底部填塞木楔和豆石混凝土。相对于内板6通过钩头螺栓与钢结构相连来说,上述连接方式适用于高度超过24m的高层建筑。当然,内板6还可以使用其他的材料。保温层4和内板6之间设置有隔汽膜5,保温层4和外板1之间设置有防水透气膜2。隔汽膜5和防水透气膜2可以粘贴在结构层3’的内侧和外侧,防水透气膜2有效改善墙体的防水性,隔汽膜5防止水蒸气渗入保温层4,使结构层3’形成无缝覆盖,保证墙体的保温性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装配式房屋,该装配式房屋包括上述的外墙系统。该装配式房屋中,外板1可以将风荷载传递给龙骨3,龙骨3再将风荷载传递到钢结构,内板6不承受风载荷,传力机制可靠,传力路径清晰明确,可以通过《建筑用金属面绝热夹芯板》(GB/T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外墙系统及安装方法、装配式房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房屋的外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板,位于所述装配式房屋的内侧并与所述装配式房屋的楼板固定;外板,位于所述装配式房屋的外侧;钢结构,包括钢梁,所述钢梁位于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之间;以及结构层,位于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之间,与所述钢梁上下并排设置,所述结构层包括与所述外板和所述钢梁固定的龙骨以及填充在所述龙骨内的保温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房屋的外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板,位于所述装配式房屋的内侧并与所述装配式房屋的楼板固定;外板,位于所述装配式房屋的外侧;钢结构,包括钢梁,所述钢梁位于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之间;以及结构层,位于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之间,与所述钢梁上下并排设置,所述结构层包括与所述外板和所述钢梁固定的龙骨以及填充在所述龙骨内的保温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楼板之间设置有一个位于所述龙骨上方的钢梁,所述龙骨的顶部与所述钢梁固定,所述龙骨的底部与所述楼板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之间依次间隔设有沿水平方向排列的多个所述龙骨,其中相邻两个所述龙骨之间填充有所述保温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通过弯折件和固定在所述弯折件上的连接件与所述钢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通过钻尾自攻螺丝与所述折板连接。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剑云曾洁英郝省玲赵文占杨继昌
申请(专利权)人:多维联合集团有限公司多维绿建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多维绿筑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北京多维联合集团香河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